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奶瓶战斗机 >

第311章

奶瓶战斗机-第311章

小说: 奶瓶战斗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克利夫兰大学接受过两年的外科医学的教育,如今也打着交换生的牌子,进入了哥廷根的医学院。此后德娜的生活相当的有规律,每天按上上学,有时候星期天也会和爱丽丝一起到德国其他城市里去玩玩。至少在暗藏着保护她的安迪看来,德娜小姐好像已经不打算和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就像房东老太太说的那样,哥廷根大学如今的女生不超过十个,而在数学系里面,更是只有德娜一个。加上德娜本身长得不坏,虽然算不上天姿国色,达不到祸国殃民的级别,但是在完全是由男生组成的数学系里面冒出来一个女生,这就像是少林寺里面突然收了个女弟子。而且相比许多年前的索菲亚,德娜更年轻,而且没有丈夫,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有,这自然就更是让一帮子学兄们两眼发光。而且,德娜的成绩也一直不错,她身上的那种与众不同的自立自强的气度也格外的吸引人。以至于有一位教授甚至开玩笑说,如今德娜在数学系的影响力已经接近了高斯,而同学们往往在私下里称呼德娜为“我们的乔治桑”或者干脆就是“女王陛下”。只不过追求者虽多,但真正能入德娜的眼的,却一个都还没有。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一转眼,德娜就已经在哥廷根呆了一年多了。这一年里一切都很平静,唯一算得上是大事情的大概只有在这一年的三月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解除了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职务的事情了。
  ……
  “德国这辆战车终于要失控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史高治这样对自己的家人说,“俾斯麦一直试图给德国带上笼头,控制住它的欲望,不要让它乱跑起来,最后车毁人亡。但是,资本的需要绝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控制的。哪怕他威望再高,手段再高明,在这样的大势面前,能做的其实也很有限。这些年来,德国的工业发展得太快了,德国传统的市场已经无法消化他们的生产力了,除了扩张,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后世的人在看待德国的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往往觉得,如果不是那个不但是身体有问题,甚至连脑子都有问题的威廉二世一脚把俾斯麦踢开,然后傻不拉几的开始暴海军刺激英国人,也不至于将英国人硬生生的逼到法国和俄国的同盟中去,也就不会导致一次大战的爆发,不会因此而亡国了。
  后人们总是喜欢当事后诸葛亮,但事实上,因为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缺乏了解,他们往往自以为是诸葛,其实不过是猪哥。事实上,摆在威廉二世皇帝面前的选择相当的有限。如果不进行扩张,德国的过剩的生产力产生出来的那些商品怎么办,卖给谁?如今国内的不满情绪已经越来越严重了,社会主义分子们在德国的活动也越来越多,甚至就在俾斯麦下台之后的议会选举中,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一下子就获得了数倍于以前的选票和席位。如果不扩张,也许用不了多久,德国就要发生革命了吧。
  “德娜那里不会有问题吧?”凯瑟琳问道。
  “不会的,离战争现在还早着呢。这不是战争的开始,只是战争在开始准备。”史高治这样说。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为战争做准备
  “虽然俾斯麦的离去并不意味着战争快要开始了,德国也好,英国也好,为了进行战争,总要做些准备的,这需要时间。这也正好让我们有时间为战争做准备。一些相关的技术也要开始进行研发了,否则,就要错过这场盛宴了。”史高治这样对卡罗尔他们说,“现在,我们来把任务安排一下。”
  “最多再过五六年,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就要开始了,我们需要事先在技术上做好准备。当然技术上的事情就由我来负责了。不过,相关的发展项目,你们也需要了解,这样才能配合得更好。
  首先,大规模战争对于钢铁的需要是非常大的,不过现在距离战争还远,时间还早,我们现在还不需要有什么太多的动静,只是我们会进行更多的新式炮钢以及表面渗碳装甲钢的研制。另外,我们的医药公司在最近也要推出一些将来适用于战争的产品,当然,初期并不以战争为宣传重点,就以户外运动,探险为名进行宣传,并少量生产,收集使用数据,进一步完善它们。还有,我们前年在大实验室里发现了X射线之后,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将它用于实用,最近在射线管的研制上我们获得了一些突破,造出了真正可用的射线管了。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样拍一张透视照片需要四十到六十分钟了。这个东西对于医学诊断的作用太明显了,相信成熟后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利润。另外,靠着这个成就,我们的尼古拉应该有机会获得这一期的麦克唐纳物理学奖了。”
  “史高治,我觉得你对尼古拉太宠着点了。”说到尼古拉·特斯拉,卡罗尔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怎么了?”史高治问道。
  “我觉得这家伙还不如爱迪生呢。”卡罗尔说,“虽然爱迪生当过叛徒。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当叛徒也不是不可原谅的。只要他能继续为我们挣钱就够了。事实上,爱迪生后来的工作相当的努力。连续的为我们开发出了不少能赚钱的东西。相形之下,尼古拉拿着和爱迪生相当的工资,但是他实际上给我们赚到的钱,却不如爱迪生多。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研究项目花掉了太多的钱,但是取得的能够变成钱的成果却有限。我知道,尼古拉·特斯拉是个天才,仅仅从创意和知识上他甚至可能比爱迪生更强,但是,他花钱太随意了……”
  尼古拉·特斯拉已经在大实验室里干了好些年了。一开始他给麦克斯韦先生当助手,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多次辍学而导致知识基础不够牢固的特斯拉的知识基础得到了巩固,但是另一方面,也让他科学家的一面大大的强化了,很多时候,甚至压倒了他作为优秀工程师的一面。结果就是,在他离开麦克斯韦,开始独当一面的主持某些研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过于重视科学,而忽视了经济可行性的问题。另外,史高治也经常讲一些预研性的项目交给特斯拉,这些项目研究时间长,消耗的金钱多,取得的成果却似乎暂时派不上太多的用场。有些成果甚至今后能不能派上用场都不好说。有时候得到的结果甚至完全和研究开始的时候的预想方向都不一样。所以,很多人都对尼古拉有了一些看法。再加上他又不太会为人处事,言语尖刻,经常得罪人。如果不是史高治一直坚定的支持他,也许尼古拉·特斯拉早就被搞下去了。
  “啊,卡罗尔。尼古拉是很能花钱。”史高治回答说,“他的那些研究成果暂时的确派不上大用场。但是,就算不相信他,你们也应该相信我呀。这些东西将来会有用的,会变成钱的。至于很多人对尼古拉意见很大。这不正是一件好事情吗?这意味着,他无法像托马斯那样拉起一帮子愿意跟随他的人马,这难道不是好事情吗?让我们继续我们刚才的话题吧。
  除了钢铁,医药,武器的准备也非常重要。一些武器的预研也要开始了。比如说,在未来的一些年里,13英寸以上的大口径火炮的研究,大功率柴油机的研究,还有……这是我们的绝密内容——飞行器的研究也要提上日程了。还有,战争一旦开始,会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早些年我们在巴拿马运河区大面积种植的橡胶树已经到了可以割橡胶的时候了,配套的工厂也要准备建起来了。还有,食品方面,我们在大实验室里,完成了压缩饼干之类的便携食品的研究,这个也可以小批量生产,然后作为野外生活用品进行小批量销售。”
  “可是史高治,这么多的项目同时展开,需要很多的钱的,我们从哪里去筹集这么多的资金,一次进行这么多的项目呢?”凯瑟琳问道。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没有进行扩张,这本身就让我们积累下了巨大的财富。现在是把它们花出去的时候了。多萝西娅,你来告诉一下大家,我们现在有多少可以立刻动用的硬通货。”史高治对多萝西娅说。
  “依靠阿拉斯加的金矿,我们这些年积累下了大约价值两千万美元的黄金。”多萝西娅说,“另外,因为财团此前的收缩,我们投资的减少,导致积累的增加,各种利润积累下来,转化为各种不涉及到我们的核心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也有大约四亿美元,当然,我们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东西完全抛掉的。另外,创投银行里的想想办法,短时间内就可以动用的资金,也有大约三千万美元以上。”
  “这样的资金,已经足以支持我们的各种准备活动了。”史高治说。
  “我们就不能采用面对社会募集资金的方式吗?”凯瑟琳问道,“毕竟,如果我们手里的活动资金一下子少了太多,万一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会很被动的。”
  “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向社会募集资金。”史高治回答说,“因为如果我们不暴露这是在为战争做准备,就多半募集不到多少资金。而如果我们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那就会提醒了我们的竞争者。而且向社会募集资金,就意味着很多研究无法完全保密。现在距离战争的时间还长,我也不会同时让这样的项目上马的。我会控制好次序和进度的。”
  “这样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凯瑟琳回答说。
  “另外,这当中的一些项目。比如说,制造大口径火炮所必须的大型锻压机,这类东西,完全可以用于民用。就可以直接算在正常的研究计划里,根本不需要另外的给它们秘密拨款。卡罗尔,我记得大型水压机的计划本来就在麦克唐纳钢铁的支出计划中吧。”
  “是的,而且进度不错,现在已经在安装了,再过不久就可以进行试运行了。”卡罗尔回答说。


第三百八十八章 看在D国的份上,拉“我大清”一把?
  1891年4月,麦克唐纳财团在英国的商业间谍发回来了这样的一条消息:日本刚刚向英国下了新的订单,订购了一条排水量四千余吨,最高速度25节以上的快速巡洋舰。要求在1893年上半年交货。
  “4500吨的排水量,六门6寸速射炮,25节的航速,这不就是后来的“吉野”号巡洋舰。看来甲午战争就要开始了呀,只是奇怪的是,为什么资本市场上一直没有出现日本的战争债券呢?”拿着这份情报,史高治这样感叹道。
  史高治在上辈子的时候看到过一些资料,上面都提到,日本为了获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在世界资本市场上出售了大量的国债。甲午战争其实是日本赌国运的冒险。在战争中,如果满清政府能够再继续咬着牙支撑几天,甚至于在和谈的时候多拖延两天,日本政府就要因为无法支付即将到期的巨额的国债的本息,而将陷入财政总崩溃的地步,于是我大清就可以不胜而胜了。
  史高治对于这种说法也是相信的。因为他虽然知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力大大的增强了,但是日本毕竟才那么点大,满清怎么着也有那么大,虽然满清的组织能力,调动国力的能力是肯定比不上日本的,但是史高治还是觉得,无论如何,“我大清”的基本盘要比日本大那么多,日本要想在一场和“我大清”的军备竞赛中占据上风,绝对是困难的。而史高治也知道,在现在,日本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