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奶瓶战斗机 >

第220章

奶瓶战斗机-第220章

小说: 奶瓶战斗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当年的三皇会战里,拿破仑皇帝就碾压过德意志诸邦的军队,而此后在现在这位拿破仑的手中,法国军队又在克里米亚,让那些俄国佬知道了什么叫欧洲第一陆军。面对着这样一支声威赫赫的军队,虽然亲看着普鲁士军队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俾斯麦也清楚,现在的普鲁士军队,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装备水平相对于法国军队,都有着巨大的优势,甚至,就连人数上,也远远超过法军。而且一直以来,普鲁士军队的各种建设和训练都是以击败法国为最终目标的,但当这一天真的就要到了的时候,即使是俾斯麦,也不能不感到格外的紧张。
  “是的,首相,我军在装备方面已经领先了法军一个时代。仅仅就火炮而言,我军装备的火炮虽然在数量上略少于法国军队,但是因为我们的火炮已经有一半上管退式的新式火炮了,剩下的虽然还是架退炮,但也都是钢制火炮了。而法国人主要还在用青铜的架退炮,无论是射速还是射程,都远远落后于我们,整体炮兵火力上,我们是法军的三倍以上,这还是没有考虑到我军火炮的射程优势以及我军使用的高爆炮弹相对于榴霰弹和普通实心炮弹的威力的区别,否则,仅仅炮兵威力,我军就是敌军的十倍以上。至于步兵,即使不考虑我们的训练度远高于法军,仅仅就使用的步枪而言,我军已经普被使用采用无烟发射药的弹仓步枪了,而法国人还在用黑火药发射的无弹仓后装式步枪,步枪火力上他们和我们也差很多。而且,这些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研究如何击败法国,现在,首相,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毛奇继续坚定的说。
  “那好,那我们一起去见陛下。说服他支持自己的堂兄弟争取继任西班牙国王。”俾斯麦对毛奇说。
  如果说俾斯麦对于和法国开战只是有一些顾虑的话,那威廉一世国王陛下,对于和法国开战则充满了恐惧。虽然和法国兵戎相见已经是既定的国策了,但到了这个时候,要下决心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
  “马上欧洲就要发生战争了。因为除了战争,拿破仑三世已经别无选择了。”在家族例会上,史高治对卡罗尔和凯瑟琳说。多萝西娅则因为肚子已经很大了,为了胎儿的安全,她已经暂时被剥夺了参加会议的资格。
  “我已经通知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在欧洲方面的操盘手,准备做多普鲁士的相关公司的股票,并且做空法国相关行业的股票了。”凯瑟琳回答说。
  “一般来说,战争爆发后,短时间内会有一大笔热钱从欧洲跑到美国来的,铁路,还有农业都将会成为这些热钱投资的热点。铁路一热,嗯,钢铁也会成为热点的。卡罗尔,你要准备把钢铁呀什么的价格稍微抬高一点,一边可以赚赚钱,一边也让别人有进入钢铁这个行当的空间。”史高治又对卡罗尔说。
  “史高治,我们好不容易才把那些竞争者都给碾压了,如今为什么……难道你觉得我没事可干了,所以需要弄些对手出来,然后碾压他们玩?”卡罗尔对于史高治的这个做法有点不理解。
  “卡罗尔,这当然是为了再碾压他们一次。不过这不是为了碾压他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要借这个机会让欧洲的那些资本知道,那些事情是他们不能碰的。你想,我们现在的确在钢铁行业达成了垄断。但是卡罗尔,垄断的目的是什么?”史高治问道。
  “当然是超额利润了。嗯,马克思在他新出的那本《资本论》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卡罗尔回答说。
  “如果害怕有人进来打破垄断,就一直维持着较低的价格,那到哪里去追求‘超额利润’呢?”史高治笑着说,“我们倒是可以吸引这帮子人投资进来,等到他们的工厂建好了,要形成生产力了,我们再去碾压他们一次好了。这样就等于他们在替我们建工厂了,而且我们也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了。”
  “而且这样一来,下一次我们再调高价格,也没有几个人敢进入到这个市场当中来了。”凯瑟琳插话说。
  “史高治,我想要提一个事情,是有关石油的。”第一次被邀请参加麦克唐纳家族的家族会议的洛克菲勒开口了。
  “哦,约翰,你有什么想法?”史高治问道。
  “我向我们的一些专家请教过了,他们告诉我,在合成氨的制造中也完全可以用石油作为原料,而且这样可能成本能够更低。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另外,有人和我提到了一种内燃机的理念,我觉得也不错。他说史高治你也知道这种想法,甚至于这种想法就是从你这里发源的。我知道,这才是石油真正的价值所在。我很想知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才能被投入到研究和生产中?”
  “合成氨,甚至是其他的有机化学中有关的石油的使用都已经在研制当中了。也许一两年后就能出成果了。内燃机现在技术上还有些不成熟,而且,在我们决定让铁路崩盘之前,这东西还不是出现的时候。约翰,你应该明白这东西的用途所在,很大程度上,这东西是用来和铁路抢生意的。”史高治也没有对洛克菲勒隐瞒自己的想法,而是把自己的战略直截了当的告诉了他,“约翰,现在石油这一块短时间内将主要作为航海燃料,以及一些化学工业用的原料为主。你的重点应该在如何控制更多的油田上面。嗯,大实验室正在验证一种利用震荡波探测油田的技术,一旦实现了,对我们的勘探也会大有好处。”
  ……
  “陛下,我听说我们已经派出了特使,前往普鲁士,要求面见威廉一世国王。要求他公开承诺,永远不支持利奥波德亲王继任西班牙国王。并且将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这样的条件几乎是他们不可能同意的,如果他们不答应,您真的打算诉诸战争吗?”第三党的领袖埃米勒·奥利维耶直接向拿破仑三世皇帝问道。
  “是的,埃米勒。就算他同意了,我也必须发起战争。”拿破仑三世也毫不避讳的直言回答说,“因为普鲁士人马上就要量产尿素了,这会毁了法国农业的竞争力的。我这里有一份科学院的报告,你可以看看。只有通过战争,打垮普鲁士,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农业,才能让我们的农民不至于饿死。”
  埃米勒·奥利维耶认真的看了看那份报告,然后问道:“陛下,难道我们就不能直接要求购买相关的专利吗?”
  “你觉得可能吗?”拿破仑三世笑了,“普鲁士人想要一统德意志的心思大家都很清楚。如今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法国。因为他们的统一意味着法国的边界上会出现一个强大的陆权国家。欧罗巴虽大,但是却容不下两个陆权强国。同时,他们的统一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德意志南部的诸多利益,这是不可容忍的。一旦他们想要这样做,就一定要和我们对抗。而利用农业技术,利用廉价的农产品打垮法国的农业市场,让法国陷入革命,他们就能避开和我们直接作战的危险,而达成他们的目的。这样的技术专利会出让吗?即使他们同意,他们也会故意进行拖延,只要拖到明年粮食成熟,就能够达到他们的目的了。所以这一战必须打。埃米勒,我知道你一直希望能把君主制变成君主立宪制。如果你和你的党能够在议会中支持战争,我就同意你的关于政治改革的构想。这个交易如何?”
  “陛下,你说的是真的吗?”埃米勒·奥利维耶睁大了眼睛问道。
  “当然,这样重大的问题,我怎么可能胡说呢?”拿破仑三世皇帝回答说。如果他能击败普鲁士,那么,他在法国的威望就会直逼他的叔父,那位虽然矮小但在无数法国人心中却无比高大的皇帝陛下。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政体变成君主立宪,但是又有哪个家伙能够约束得了以为拥有和拿破仑一世皇帝陛下一样的威望的君王呢?


第二百七十三章 昨天的朋友,明天的敌人
  就在法国和普鲁士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拼命的打上一架而努力的时候,美国的新一届的总统选举也正在进行中。老实说,这一轮的选举并不激烈。因为内战的拖累,美国传统上最强大的政党民主党已经是,至少看上去已经是奄奄一息了,除了还能在南方的一些州苟延喘喘之外,在整个美国的范围内,他们几乎完全就无法和共和党相抗衡。至于现任的安德鲁·约翰逊总统,这个靠着林肯遇刺身亡才侥幸成为总统的民主党人,从他上任的第一天起,就被那些因为认为他太走运了而心怀妒忌的阁员们不满,后来更是差一点就被弹劾。虽然在史高治的帮助下,他距离被弹劾差了六票,比起原本的历史上的只差一票安全了不少,但是,他跛脚的程度却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有的人,甚至包括他自己,以及其他的民主党都知道,这一轮选举他是绝对没戏的,甚至民主党也是没戏的。共和党就算牵着一条狗上去竞选,总统的宝座也轮不到民主党人。所以约翰逊总统并没有继续参选,民主党则推举了曾经担任过纽约州州长的霍拉肖·西摩担任总统候选人。
  所以这一年的总统选举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台戏,而是共和党内部的竞争。最终,在拜访了史高治和摩根之后,在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面的承诺之后,内战英雄格兰特将军得到了大量的竞选资金,靠着这笔钱,格兰特将军让报纸的头版上到处都是自己的照片,让无线广播里到处都是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故事。在北方,人们总能在广播电台里听到格兰特将军如何坚定顽强的和叛军作战,最后迫使叛军投降的故事;而在南方,人们则总能在广播或者是报纸里看到格兰特将军在战争结束,罗伯特·李将军的战士们放下武器后,宽宏大度的宣布:“战争结束了,现在曾经的叛乱者又重新成为了我们的同胞。”并且慷慨大度的同意让南军的士兵们带着自己的战马回家以准备春耕的故事。
  在历史上,格兰特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他第一没有任何执政的经验,第二也没有像样的明确的执政纲领,也就是说,格兰特的政见不明。在后来的总统任期中,这一点也一直是格兰特的一个弱点。因为没有长远的规划,格兰特的施政一直是走到哪里算哪里。不过这和格兰特的另一个弱点相比,倒也算不得什么了,那个弱点就是腐败。
  总的来说,格兰特是个心肠很软的好人,身边的人犯了点错什么的,他总是不愿意追究。嗯,一位名将,要是真的有这样的性格,也算是奇葩了,结果就是身边一大堆的人借着他的身份大搞腐败。更要命的是,每一次腐败案件一爆出来,格兰特总是义愤填膺的表示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但是每次真的一查,结果却查到了他的亲戚,他的朋友的时候,格兰特又立马手软了,强调起人人都会犯错,应该让犯错误的人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之类的鬼话了。
  不过格兰特在理财方面完全就是个笨蛋,他在卸任后投资失败,最后几乎是穷死的。不过现在,格兰特总统不会再犯这些后世几乎再也没有人会犯的错误了,因为拜史高治所赐,垄断财团这个怪物在美国出现的比原本的历史来得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