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心剑 >

第461章

定心剑-第461章

小说: 定心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你考虑得真是周到。”谷平笑道:“虽说我们是叫花子,可这人多的事,什么都得张罗,不周到不行啊。”
  小灵子忽然问道:“那个黎苦禾,升为七袋了吗?”谷平愣了一下,马上想到小灵子那次在暗中听到他和倪帮主的对话,知道这个很正常,于是点头道:“嗯,是。他办事细心,武功底子也不错,我指点了他一个多月,已经大有进境,堪当大用了。”
  继续闲聊了几句,谷平便带着人先去安排了。吴秋遇和小灵子继续往五台山方向走。小灵子很开心,拿着手里的木牌看了又看:“当初要个八袋长老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今天还真用上了。”吴秋遇当然也很高兴。
  到了五台山佛光寺。无涯大师正在寺中,听说吴秋遇和小灵子来了,让人把他们直接请入方丈室。无涯大师问二人从何而来。吴秋遇和小灵子简单介绍了江淮之行的一些事情,重点说的是鲜子汤骚扰江宁花家结果作茧自缚、两个老怪纵徒霸擂被吴秋遇打败的事情。无涯大师听了,很是高兴。吴秋遇也转达了祁翁的谢意。无涯大师说:“祁少城悟性不错,将来也许还会有大的进境。”
  闲谈之后,终于转入了正题。小灵子说:“大师,我们这次来,是帮着秋遇哥哥找寻亲人的。有些情况,还得请寺里的师父们帮忙说说。”无涯大师听了,微微点头,对吴秋遇说:“你既已还俗,欲找寻亲人也在情理之中。你有这份孝心,老衲当然支持。”于是便招来小和尚,吩咐道:“你去通知印德,让他召集寺中所有三十岁以上的和尚,到方丈室外来。”小和尚赶紧跑着去找管事的印德和尚。无涯大师说:“老衲来时,你应该已经在寺中十多年了。老衲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形。待会印德会把寺中可能知情的和尚都找来,两位施主尽管询问。”吴秋遇合十行礼:“多谢大师。”
  很快,印德和尚便带着十几个和尚来了。让众人等在方丈室外,他自己进来,见到吴秋遇和小灵子,先打了招呼,然后对无涯大师说:“方丈,人都找来了,您有什么吩咐?”无涯大师说:“吴施主原是本寺的弟子一心,后来被丁不二带走还俗,又拜神医济苍生为师。如今回来,想着发现当年的线索,找寻亲人。你嘱咐外面的人,如有记得当年情形的,尽管如实说来,帮助他们早成心愿。”
  印德和尚惊讶地看了看吴秋遇:“你就是当年被丁不二拐走的那名弟子?”吴秋遇点头道:“印德师父,我正是当年的一心小和尚。那时候我跟师祖爷爷住在后山小屋,后来也主要在厨房帮忙,您可能不认得我。”印德和尚当年确实没怎么注意过他,只知道有个叫一心的小和尚被丁不二拐走了。他当即说道:“那就请两位施主跟我来吧。”
  吴秋遇和小灵子跟着印德和尚从方丈室出来,先给众和尚行了礼。印德和尚把他们的目的说了。众和尚面面相觑。吴秋遇和小灵子先后一问,结果所有的和尚都说不清楚。因为吴秋遇是被师祖爷爷带回寺里的,而师祖爷爷本来就是个受罚的闲散和尚,也就偶尔往寺里送柴的时候才跟寺里伙房的和尚打些交道。寺里的和尚对那个老和尚都没什么印象,对他身边的小和尚是哪来的更没人注意。
  吴秋遇和小灵子有些失望,谢过了众和尚,又进去跟无涯大师说了一下,便说在寺中随便走走。无涯大师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安慰了几句,也就让他们自便了。
  吴秋遇说要去看看一行师兄,两个人便一起去找一行和尚。一行和尚刚刚挑水回来,吴秋遇上前叫了一声:“一行师兄。”一行放下水桶,转身看到吴秋遇,非常高兴。两个人激动地抱了一下。一行和尚忽然看到小灵子,赶紧指着她告诉吴秋遇:“师弟,就是那位女施主,上次来寺里找过你。”吴秋遇说:“我已经知道了。她就是小灵子,我们一起来的。”小灵子也轻轻叫了一声:“一行师兄”。一行和尚这才知道自己冒失了,轻轻“哦”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吴秋遇帮着一行把水倒进缸里,对他说:“师兄,你跟我来。我有东西带给你。”一行便跟着吴秋遇和小灵子出了寺院的后门。吴秋遇拿过小灵子手里的点心,交给一行:“师兄,这是我们从天山山庄给你带来的点心。你尝尝。”一行愣了一下,慢慢把纸包打开,拿了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嚼完了咽下,欣喜地点头说道:“嗯,真好吃。”吴秋遇非常高兴:“师兄喜欢就好,我们带了不少呢,都是给你的。”一行和尚非常感动:“谢谢你,一心师弟。”他把手里那块点心吃完了,小心翼翼地把其余的重新包好,这才想起来问道:“你们这次来,能待几天?”
  吴秋遇说:“我们这次来,是想回寺里问问当年我刚来时的情况,看能否找到我俗家的亲人。可惜大家都不知道。师祖爷爷也不在了。”说到这里,吴秋遇不禁有些沮丧。小灵子提醒道:“秋遇哥哥,咱们再去你和师祖爷爷住过的地方看看,说不定能留有什么线索。”吴秋遇点了点头:“嗯,好。我记得当时有一个铜锁,还有一个小被子,师祖爷爷说是跟我一起带回来的。咱们去看看还在不在。”却见一行和尚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动。吴秋遇惊讶道:“一行师兄,你怎么了?”
  一行说:“一心师弟,我说了你可不要难过。后山那个小屋已经不在了。”吴秋遇大吃一惊:“不在了?怎么回事?”小灵子也很诧异。一行说:“本来是一去师弟住在那里修行,可是前两天夜里小屋忽然失火,一去师弟侥幸逃了出来,小屋却烧毁了,什么都烧没了。”吴秋遇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然后忽然发疯似的向小屋方向跑去。小灵子和一行和尚赶紧跟了过去。
  到那一看,果然烧得什么都没有了。吴秋遇心如刀绞。这个小屋是他当年和师祖爷爷一起生活的地方,也是五台山最值得他怀念的地方,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小灵子特意在残留的灰烬中仔细找了一下,也没看到吴秋遇所说的铜锁。小灵子问:“小屋怎么会忽然失火呢?”一行说:“这个得问一去师弟,着火那晚,他正住在小屋。”小灵子说:“你那位一去师弟在哪?我们去问问他。”一行说:“你们跟我来吧。”说完便转身在前面带路。小灵子见吴秋遇仍在发呆,轻轻拉了他一下:“秋遇哥哥,走吧。咱们去找一去师弟问问情况。”
  一行师兄带着吴秋遇和小灵子到寺里找到祁天百。小灵子和吴秋遇这才想起“一去师弟”原来就是祁天百,赶紧把祁翁托他们带来的衣物交给他,也把祁翁的嘱咐说了。祁天百问了问祁翁的身体情况,又问了问祁少城的情况,小灵子也都拣能说的说了。祁天百听了,心里踏实了不少。
  吴秋遇问起小屋着火的情况。祁天百叹了一口气说:“我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夜里忽然就着了火。也许是我翻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蜡烛,可是我明明记得在睡觉前就把蜡烛熄灭了呀。我被大火烧醒,侥幸逃得一命。可是那个修行的地方却没有了。”
  从祁天百的房间出来。小灵子问一行:“关于秋遇哥哥小时候的事,你知道多少?”一行说:“他被师祖爷爷抱回寺里的时候,我还没来呢。后来他的师祖爷爷不在了,寺里安排他跟我一起在柴房和伙房打杂,我们才认识。”
  小灵子说:“那,你把上次来找过秋遇哥哥的那个女人再详细说说。我听听有没有什么线索。”一行忽然眼前一亮:“你说那位女施主啊,她后来又来过。”小灵子惊喜道:“她又来过了?什么时候的事?”吴秋遇也重新有了精神。一行说:“就是前两天。好像正是小屋着火那天。”小灵子问道:“她都做什么了?有没有说过她住在哪里?”一行说:“她仍然是打听一心师弟的情况。听说一心师弟已经不在寺里了,她伤心地哭了半天。哦,对了,她好像提到一个地方,好像是……”他仔细回想着。小灵子急切地问道:“什么地方?你好好想想。”
  一行闷头想了一会,忽然说道:“我想起来,好像是八间房还是八里路来着。”小灵子追问道:“你再想想,到底是八间房,还是八里路?”一行又想了一下,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我真说不准了。当时就听她哭着那么一说,我也没太当回事。但是肯定有个‘八’字。”小灵子见他实在想不起来,便扭头对吴秋遇说:“秋遇哥哥,咱们就从这个八间房或是八里路查起。”终于又有了新的线索,吴秋遇心中又增加了一点希望,他用力地点了一下头。
  吴秋遇和小灵子找到守候在佛光寺外面的丐帮弟子,让他们禀告谷平长老,派人查找一个叫“八间房”或是“八里路”的地方,与此类似的地名也一概关注。吴秋遇和小灵子也每日在五台山附近的山村打听。
  过了八九天,终于有了消息。五袋弟子罗大成跑到佛光寺,兴奋地告知吴秋遇,他们已经打听到一个叫“八间房”的地方,在五台山西南八十多里的地方。小灵子眼前一亮:“应该就是那里!”罗大成补充道:“据说那一带多年前曾经丢过不少小孩儿。”小灵子说:“那就更没错了!”
  吴秋遇和小灵子马上跟着罗大成离开佛光寺,赶奔八十里以外的八间房。他们都太兴奋了,一心急着赶路,完全没有注意到,有几个灰衣人正在悄悄尾随着他们。
  到了八间房才发现,那里可不是只有八间房,而是一个不小的村庄,而且村里的妇人打扮都差不多,四十多岁的妇人也不少。小灵子后悔道:“咱们出来得太匆忙了。应该让一行师兄一起来,他见过那个人,有他跟着才好辨认。可是既然已经来了,咱们后悔也没用,只能挨家挨户地问了。”吴秋遇有些担心:“灵儿,咱们这样贸然去问,人家会搭理咱们吗?”小灵子笑嘻嘻说道:“当然不能直接那样问,我还怕有人看中你,冒认你这个儿子呢。放心吧,我有办法。”罗大成今天的任务是陪着吴秋遇寻找亲人,怕自己这个叫花子被人嫌弃,所以每到一家,他就留在外面等着。
  吴秋遇和小灵子就近走入一户人家。一个老汉正坐在房门口看着孙子玩耍。那个五六岁的孩子看到有生人进来,怯怯地跑到老汉身边躲起来。小灵子上前说道:“小弟弟,不要害怕。哥哥和姐姐不是坏人。”那老汉搂着孙子,开口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啊?”小灵子说:“老人家,我们是官府的线人,帮忙调查十几年前村里丢失儿童的案子。”老汉仔细看了看他们:“你们是官府的人?看着不像啊。”吴秋遇有些紧张,扭头看着小灵子。小灵子不慌不忙地掏出身上那块丐帮长老的木牌,在老汉眼前晃了一下:“您看,这是官府颁发的腰牌,我们是便衣行事。”
  老汉这才信了,疑惑地问道:“这个案子不是早就结了吗?”小灵子说:“案子当年是暂时搁置了,可是最近好像邻县又有丢小孩的。知县大人为了百姓的平安,为了像您孙子这样的孩子不再丢失,才命我们重新调查,看是否跟当年的事情有关。”“哦,是这样的。那应该,应该。”老汉此时已经深信不疑。小灵子说:“您一定还记得当年的情况吧?能否跟我们详细说说。”老汉说:“嗯,记得,记得。哦,你看我,光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