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级少年宗师 >

第122章

超级少年宗师-第122章

小说: 超级少年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高兴兴,放松一天,郑亚感觉国科大紧张的开学气氛一扫而空,整个心态放松下来。

    轻装上阵,郑亚高高兴兴地返回了403室,准备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涯。

    中秋一过,国科大00班就真正走上正轨,其中穿插的什么迎新晚会,那些都相当于课间操,国科大真正的学业,才是主流。

    无论00班的学业会怎么样,信心逐渐树立起来的郑亚,倒是不觉得自己会跟不上班。

    现在,郑亚觉得,自己应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享受学习。

    国科大的教育体系很有特色,辅导老师开始介绍国科大的教育模式之后,郑亚就深有感受。

    辅导老师的主要作用,只是照顾同学们的饮食起居,组织一些活动,但并不担负学业教育,说穿了,很像是保姆。

    而国科大新生开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挑选专业导师。

    不错,别的大学绝对不会刚刚进入学校就能挑选专业导师的,但是国科大不同,这儿师资力量空前强大,带学生都是从本科带起。

    当然,挑选专业导师这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尤其是一些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甚至是一些中科院院士,那就不是一般同学可以选择的了。

    00班的同学来自各个系别,都是真正的学霸,所以,辅导老师带来的双向选择资料,给郑亚感觉就是相当震撼了,基本上,最顶尖的专业导师,都能看到!

    比如辅导老师推荐给郑亚的几个导师,好家伙,清一色的中科院院士。

    但让郑亚啼笑皆非的是,他手中的导师名单之中,仅仅只有两位是地质学系的,其他几位都是其他系别的导师。

    郑小飞,地球化学,中科院院士,这个应该是地质学的,没错。

    江木文,生态环境,中科院院士,这个好似跟地质学挨边,应该也算正常。

    接下来几个,就让郑亚抓瞎了。

    崔军杨,天体学,中科院院士,貌似,天地和地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区别太大,如若郑亚没看错,天体这位,应该是物理系那边的大院士。

    席蓓华,这个就更直接,直接就是“数学”中科院院士,不加掩饰地出现在了郑亚的推荐名单上。

    还有这个,杨伟军,居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的中科院院士,好家伙,难道不知道我郑亚计算机基础惨不忍睹吗?

    拿着这份导师名单,郑亚轻声问道:“于老师,这个是不是搞错了?”

    于文雅抿嘴笑了笑,然后说道:“导师们觉得,以你的成绩,学地质着实屈才,尤其是数学导师和物理导师,对了,好像还有计算机导师,都为你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最后,学校没办法,就把各个专业的导师都给推荐过来了……”

    郑亚呆了呆,数学和物理导师争,很好理解,因为他高考数学是满分,入学物理考试据说让导师大吃一惊,真正很正常。

    计算机导师跑出来凑热闹,郑亚就真心不明白了。

    郑亚的计算机考试只答了一道题,前面还真的没有太多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不是跟着添乱吗?

    郑亚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没说话。

    于文雅又笑着说道:“我们国科大实行的乃是三段式教育体制,准确来说,前三个学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类课程。约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兴趣和学业表现,你可以在学校和老师指导下重新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还可以申请相应调整学业导师,所以,这份名单,小亚你随便选,都没错的,他们都是学术带头人,绝对不会埋没你的。”

    郑亚顿时明白过来。

    的确,其实自己选择哪个导师都不是问题。

    自己是什么专业好似也并不是什么问题,这些可都是真材实料的中科院院士,都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都是每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都是国家的国宝级别人物。

    这些导师给自己换个专业,其实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郑亚脸上露出了丝丝苦笑,自己跑来国科大读书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给妹妹治病。

    而自己选择地质学的根本原因,却是因为地质学这个专业以后可以比较自由,可以到处考察地质,到处乱跑,很适合自己到时候乘机外出寻找有利于修行的天材地宝和珍惜药材。

    认真审视自身,郑亚发现,自己还真的没有那种老老实实坐下来,老老实实做学问,搞研究的打算。

    那么,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心中对十分看好自己的数学和物理导师说了一声对不起,对莫名其妙来捣乱的计算机导师也说了一声“sorry”,郑亚最终决定选择郑小飞导师,嗯,地球化学,一看就是在地上到处跑的。

    看到郑亚准备选择郑小飞,于文雅在边上笑着说道:“小飞院士已经去南极科考,估计得个一两年才能回来,你确定要选他当你的导师吗?”

    南极科考,这个好。果然是个到处乱飞的主,以后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借用科考的名义去南极和北极领略一番地球的奇特风光。

    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郑亚点头说道:“嗯,我的志愿就是当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向李四光那样的科学院士,于老师,我就选小飞导师了。”

    于文雅笑笑说道:“那好,就这样给你报上去吧,小飞导师的要求很简单,三学期,公共课程全优秀,然后再跟他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百一四章 完全不同

    国科大,第二阶段为一年半左右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本专业基础性课程。这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确定专业导师。

    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在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导师后,学校将安排学生首先到与中科院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所学习研修一学期,然后回到专业导师所在研究团队及实验室,一边参与“研讨班”式的学习,一边做本科毕业论文,也可以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自然过渡到研究生学习阶段。

    这就是国科大的三段式教育方式。

    可以说,国科大的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就能培养出合格的科研人才。

    当然,首先这个学生智商得足够,要不然,估计也很难跟得上学习节奏,说不定什么阶段就会掉队。

    选定导师,课程表发了下来,郑亚的大学生涯算是完全走上正轨。

    主要学习的,还是高等数学、英语快班、计算机高级班、物理、写作等科目,学分制,三学期之内学完,全部优秀,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郑亚原本觉得以自己的学习基础,这几门课还不是手到擒来般简单,但是第一天上课,郑亚就遭遇当头一棒,第一堂高等数学,就让郑亚彻底抓瞎。

    其实不仅仅是郑亚,而是00班所有同学都是一头冷汗。

    大学讲课,跟高中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高中,大家一本书,搞上一个学期,慢慢啃啊啃,老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得十分之仔细,生怕学生听不懂。

    到了大学,好家伙,老师讲课,那叫“飞一般的速度”,第一堂课下来,老师讲过去40多页的课本内容。

    所有同学瞬间傻眼。

    郑亚的课堂笔记还是做得比较好,拿起对照课本一看,得,发现张教授仅仅只是提纲举领地讲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一些很具体的小细节,张教授一律给略过了。

    同学们要想听懂,要想吃透,估计自己还得啃书本。

    郑亚有点摸头,心说,张教授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杨紫洁就在郑亚身边嘀咕:“草菅人命,真是草菅人命……”

    没过多久,高等物理来了!

    换了个教授,王教授,结果,特么的更离谱,一黑板知识点讲下来,扬长而去,同学们对照课本找了半天,得,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老王的知识点把课本完全打乱,一会前一会后,彻底糊涂。

    下午,写作来了,这是一节大课,阶梯教室,两百多新生在一起听课。

    一个女老师,讲台上一站,自我介绍,我叫朱蕾,你们的写作老师,然后撂下一句:“今天,不命题作文,各位同学随便写,什么都行,1000字以上,3000字以内,完了发我邮箱……”

    就这样,郑亚完成了第一天的课程。

    回到寝室,郑亚有点晕乎乎的感觉。

    套用杨紫洁的一句话:“这些教授,都是一个德行,草菅人命啊,草菅人命……”

    这是一种跟高中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习惯了被高中老师灌输知识的同学们还真的不是很适应。

    郑亚也有点不适应,感觉就是老师讲的,和课本上讲述的,有着较大的出入,不知该怎么办了。

    403四大天王之中,只有宋俊文略微适应,看着其他三位室友一脸懵逼样子,这家伙快乐得不行,哈哈大笑:“好吧,大学就这样,可不是高中那种保姆式教学,慢慢习惯吧,哥几个,最后你们都习惯不了,让我宋俊文独霸00班,哈哈哈……”

    当晚,郑亚有点搞不懂自己的学习状态,不得不跑去晚自习。

    这种学习方式,着实让原本以为只要好好听课,就能毫不费力上好大学的郑亚有点心中没底,不自习不行!

    到了教室,郑亚一看,好家伙,全部童靴到了9成9,比高中的学习纪律还要好,各个都在十分认真地复习白天老师讲的课程笔记。

    国科大的学习氛围就是好,郑亚走过几个教室,基本上,都是一种状况。

    想一想,郑亚也就明白过来,白天老师上课可是只讲骨骼,同学要是晚上不自习,估计要想考出好成绩,估计就很难很难。

    教授白天随便讲讲走了,晚上同学就有得忙了。

    跑教室外边给林之语打电话,聊了会,郑亚也就安安静静地投入到了复习之中。

    白天,郑亚是同意杨紫洁的观点的,国科大的教室简直就是草菅人命,但是晚上复习之后,郑亚却不这么看了,写作老师目前的水平怎么样郑亚不清楚,但是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那是真有本事。

    郑亚复习了一会他们讲课的内容,豁然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假如郑亚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知识应用技巧的话,学好两位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基本上,这一类知识也就掌握了,课本上其他的知识点其实都是从两位老师的骨骼上延伸出来的内容。

    好吧,郑亚表示服了,老师就是老师。

    跟其他同学一样,郑亚也不能免俗,开始自我学习老师没有讲到的课本上的知识,要说,这种自我学习对刚刚进入大学的高中学生来说也是相对较难的。

    原因自然是高中都是灌输性教育,这种自我理解式学习难度瞬间加大不少,不少同学,包括杨紫洁其实都很不适应。

    一节晚自习,一个小时下来,40多页的高等数学,进度快的,也不过翻过10多页就不行了,可是远远赶不上老师的进度。

    如果加上进度更快的物理课,好家伙,今天一天,00班的童靴们普遍得欠账八成以上。

    所有同学欲哭无泪中。

    这可比什么国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