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88章

锦绣大明-第88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一拳气势惊人,还带着呜呜的风声,但看在杨震眼中却也不过如此。别说是如今他练清风诀已有小成,就是江陵时的他,也能轻易连消带打地将面前这名汉子打倒在地。

  奈何此刻他有心隐藏自己的本事,就不能这么做了。于是便觑准了对方来势,弯腰移步,看似有些惊险地躲过了寿老四这几近于偷袭的一拳。

  虽然他这一下看着不那么流畅,却还是叫众人感到一惊,他们委实没料到这个县令的兄弟还真有一手呢。其实魏勇他们早就受到了宣闯的关照,让他们给杨震个下马威,这才会有这么一出的。

  寿老四一拳落空,既感意外,脸上也自有些挂不住了,便一声大喝,拧腰跨步,再次挥出一拳,直奔刚刚站定的杨震胸口而来。这一拳的力道比之前还大了几分。

  杨震这次继续再向侧闪去,再次险险地避过这拳。寿老四见对方连续躲过两拳,脸上就有些见红了,他在众兄弟里向来有个拳不过三的美名,除了班头魏勇还真没对手。这下两拳落空,就有些不耐烦了,双拳一摆,左右开弓就朝杨震袭来,同时右脚踏实,左脚虚点,一旦杨震再次闪避,看准其方位便能再踢出一脚封其后路。

  但他这点心思,杨震怎会不知。一见其摆出如此架势,便已有了提防。他先是照刚才模样向后一退,闪过左右两圈,但此刻已显得气力用老,中门已开。

  寿老四一见大喜,当即一声断喝,左脚猛然蹴出,直踹向杨震的心口。

  “不好,住手!”其他人还不觉得怎样,魏勇却是大惊失色,立刻大叫着一步冲了过去。他可是看得分明的,这一脚要是踢实了,只怕杨震不死也得重伤,而以寿老四的力道,前者的可能性还会大些。

  虽然魏勇是受命要给杨震一个下马威,好叫杨县令今后不敢再与宣闯等人做对,却也不想见到这等局面。要是杨县令的兄弟真有个好歹,就是宣家也未必能招架得住哪。

  即便魏勇及时发现危险,已第一时间上前阻拦,可毕竟有些距离,还是赶不及了。就在魏勇忍不住要闭上眼睛,不忍见到那残酷一幕时,却发现那边的战斗再起变化。

  杨震那看似用老的身形陡然一僵,随即双臂交叉挡在胸前,正好挡下了寿老四踢出的一脚。啪地一声,杨震往后蹬蹬连退数步,而寿老四虽然没有被这一下震退,却也停住了攻势,有些吃惊地看向杨震。

  他这一招可是家传的绝学,以往与人争斗一旦施展出来少有不建功的。却没料到竟被这个少年一下破去,这也实在太让他惊讶与意外了。而更让他心惊的还在自身感受。

  见魏勇上前阻拦,寿老四又停下了动作,杨震这才苦笑一下,看似吃痛地晃了晃手:“多谢寿兄脚下留情,不然小弟可就要上医馆了。”

  这话一出口,原来还有些惊讶于他反应之速的魏勇才略微平复了些。在他想来,事实也该如此,不然寿老四这一脚自己都招架不住,杨震一个少年如何能够挡得下来?一定是听到自己的叫喊后,寿老四就有意留力了。

  “好说好说。”寿老四把左脚虚点着地,也朝杨震一抱拳。直到此刻,他的左脚依然有些发痛,竟落不了地。他可是很清楚的,自己刚才有脚是用出了八成力量,想收都收不了。可杨震居然硬是挡了下来,而且还震得自己脚发疼,足可见这个少年武艺有多了得了。

  甚至……他还有留手的可能!

  寿老四这个当事人很快就有了这个想法。但为了自身面子,他并没有点破,只是当一切都像其他人所想那般。别看他生得五大三粗的,其实脑瓜子还是挺灵活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说破,什么时候该装傻。

  杨震见状,心下才略微安了些。刚才那一脚确实厉害,为了自保他只有全力以赴了。当然,之后那几步后退却是他装的。

  可即便如此,也已足够叫那些衙差们刮目相看了。寿老四与他们交手向来是拳不过三,杨震能把他的绝招都逼出来,还只是勉强惜败,就足见其本事了。这让他们再不敢小瞧这个杨知县的兄弟了。

  与六房中那些精于算计的书吏们比起来,眼下这二十来名衙役还是比较好相处的。他们这些人虽然粗鲁,却最佩服有真本事的,既然杨震露了一手,他们便也就很容易接纳了他成为自己中的一员。

  “好啦,今后你杨震就是咱们兄弟中的一员,只要你能听话,做事卖力气,总少不了你的好处。”魏勇拍着杨震的肩膀,很是满意地道。

  杨震忙笑着谢过。但想到之前魏班头看自己的目光,他的菊花没来由的就是一紧,不着痕迹地向旁闪避了下,让过了对方的大手。

  既然已是他们中的一员,杨震便也有心结交道:“能让各位大哥看得起我当我是自己人,我杨震实在是受宠若惊。既然我是新来的,就该有所表示。这样吧,待今日下值后,我请各位吃酒如何?不过我才来诸暨,实在不知去哪比较好,地方就由你们定吧。”

  见他竟如此上道,众衙役更是欢喜,当即就由魏勇定了地方,就在城中还算不错的乡梦楼中,那是他们以前一直喝酒相聚的所在。

  待到酉时之前散了衙,众人就说笑着一齐直奔城东的乡梦楼而去,杨震身在其中已显得很是自在了。

  在衙门二堂,宣闯和另外两名穿着青色官袍的男子看着他们的背影,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半晌,其中一个脸色微黄的男子就道:“宣典史,看来这位杨二可不简单哪。这才刚进去呢,就与他们如此相熟了。你可得看紧了,别到时候出了什么岔子。”

  “多谢蒋主簿提点,不过我手下的人,我还是能把握的,出不了什么问题。”宣闯淡淡一笑,看似很不以为然的模样。但要是仔细看他垂下的那只右手,就能看到他此刻正握紧了拳头,显然心情可不那么闲适。

  剩下那个模样清癯斯文的县衙名义上的二把手县丞赵邦甫道:“事情还是小心为好,毕竟是这位新来的大老爷安排进来的人。你们别看他年轻,与他几次交谈下来,我便看出我们的杨县令可不会接受眼下的安排的。这个杨二只是他试探的第一步,要是咱们不应付好了,说不定还有第二第三步呢。”

  “说的也是,得小心哪。每个新上任的大老爷总是不安分想要做出点什么来的,希望这位杨县令能早些知难而退吧。”宣闯点头道:“而且此人一来就被安插进了县衙,我都要猜测他其实并非杨县令的兄弟了。我会仔细查查他的身份的。”

  “如此最好不过。能在我们这里解决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劳烦到宣郦两家为好。”蒋主簿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


第一百十一章    打成一片(下)


  要说诸暨哪家酒楼最是高档,为有身份之人所喜,当然是首推宣记酒楼。这里的菜肴都是最新鲜美味的,这里的酒更是醇厚,为食客们所称道。不过这里却不是寻常百姓来得起的,一道菜就够不少人家吃上几天了。虽然这里的价格不比杭州楼外楼、奎元楼等名楼要价,却也不菲。

  故而像魏勇这等只在县衙里当个捕快,收入不高的人来说,提起喝酒自然不可能选择此处,而是选在了城东名声也不是太小的乡梦楼。

  据一路之上那些人所说,杨震才知道这乡梦楼现在虽不如宣记酒楼,可论起名气来却并不稍逊,甚至有人说它已传承了千年时光。早在西施入吴施美人计时,便因思姓心切得了病,而吴王夫差便在姑苏城中遍寻越地名厨,开了这家乡梦楼,以慰美人的思乡之念。

  待到越国灭吴之后,那楼中越人便又返回了越地,再开此乡梦楼,并传承至今,粗略估算,这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当然,对这样的传说杨震是很难相信的,毕竟西施也不过是传说中人物,更别提一家能传承两千年的酒楼了。但有这么一个关于美人的背景传说,却也让乡梦楼更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倒也是不错的广告效应。

  只是当他们一众人来到乡梦楼前时,杨震却完全体会不到传说里的美好。与刚才在县衙门口所见的气派不凡的宣记酒楼相比,这乡梦楼却显得低矮了许多,不过两层楼高。而且建筑外墙看着也已有些年头,之前上的漆已剥落,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斑驳不堪。

  而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那酒楼门前还传来了一下一下的砰砰声,让本来有些寂静的环境显得很是吵闹。直到走到近前,杨震才看到是一条精赤着上身的汉子正挥舞着一把半人多高的大木槌子在反复敲打着面前石臼中的一团白色的东西。

  “这是……”杨震略有些疑惑地看向身旁同伴,不知这条汉子在干什么。

  “这便是乡梦楼最大的特色了,唤作麻糍。就是将几斤糯米和着白米煮熟之后,在这石臼中反复捶打,直到这些米全部化开又成一团,再略做蒸煮,裹上一层红糖就是最美味儿的吃食了。”身旁一名叫贾六的捕快帮他解释道。

  “其实我们县里也有不少酒楼学着做这个,可就是宣家酒楼做出来的麻糍滋味儿也比不得这一家的。咱们班头喜欢来这喝酒,除了价钱实惠外,这麻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寿老四也在旁加了一句。

  “哦?”听了这话,杨震便又仔细看了一眼那石臼中白花花的一团。只见那木槌砸在其上,便被其柔韧而深具粘性的特性而裹了起来。那汉子想要再抡第二棰,就必须先用力将木槌与之分离,然后再把向上的提力化解生成下落之力才成,这靠的就是一副好腰力了。

  “这汉子倒是好气力!”对食物并不太感兴趣的杨震最终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挥槌之人的身上。

  “哟,是魏班头您来了,几位里面请!”一个在柜台前算着帐的掌柜一见魏勇他们,赶紧放下手上的毛笔,笑着便迎了出来,很是恭敬地将他们迎进了酒楼。

  这酒楼第一层已坐了不少用饭之人,那掌柜的就亲自将他们引到了二楼一个雅间里,这才笑着问道:“几位还是照原来的上吗?”这一看就知道他们确实是这里的常客了。

  魏勇看了杨震一眼:“杨二哪,今天是你做的东,你来点菜吧。”

  “这个……那在下就不客气了。”杨震本想推让一下,但随即又改变了主意,便道:“掌柜的,你们楼里有什么拿手的酒菜全部都上一样,还有要是有新鲜的猪羊肉,也挑最好的煮熟了送上来。”

  “好嘞!”一听杨震居然点得如此大气,那掌柜的心下便是一喜,赶紧答应一声,就下楼去张罗了。

  那些捕快们见杨震如此点菜,也是略感惊讶,看不出这小子还真是挺大方的,要知道就是魏班头请客,也没有这么大方的,只怕这一顿下来得花上好几两银子了。顿时,他们对杨震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他们却不知道,这对杨震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请这些人吃上顿好的算得了什么?几两银子而已。在他辞别唐枫他们来诸暨时,可是拿了近万两银票的,再加上他之前剩下的几千两银子,就是买下那宣记酒楼都够了。

  原先杨震是想着直接用钱拉拢这些人为己所用的。但在一番深思后,却打消了念头,转而用这种更间接的方式来结交众人。只要和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