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354章

锦绣大明-第354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冲出了数具不明身份的女尸,此事一下就震惊了整个北京城,使得百姓人心惶惶了好一阵子。结果,无论是刑部还是顺天府,虽然用了不少时间,派了不少人去查办此案,却依然没有多少头绪。最终,这案子就被人推到了咱们锦衣卫的头上。

  “其实之前石涛也曾在此案上下过一定的力气,或许还掌握了一些有用的线索,奈何他还没能给本督一个交代呢,就已辞官了。故而这个案子就只能交给你这个继任者来查办了。杨镇抚,你可不要让本督失望哪。”

  杨震自然从他后面的话里听出了深意来,石涛是因为他辞去的镇抚一职,那么照道理来说他这个继任者自然也得负起这个责任,努力将案子给查个明白了。

  虽然他并不信刘守有的这个说辞,但却也只能点头应承道:“既然下官是接替的石镇抚之位,他未尽的职责自当由下官来做完它,我一定不会让大人失望的。”说着,便拿起了那份并不太厚的案件卷宗,拱手之后退了出去。

  目送杨震离开,刘守有的神色明显松了下来:“只要你肯接下这案子就好,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案子可不是那么好查的!”

  在从刘守有那边告辞出来后,杨震便回到了自己的公房里,并立刻仔细查看起手头的这份卷宗来。虽然在他看来,如何操练那些校尉才是眼下最关键的,但为了不让刘守有找自己的不是,怎么也得找时间把这案子给办妥了。

  虽然刚才刘守有已简单地跟自己说过一点案情,可在杨震看了卷宗上所描述的情况后,还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因为这案子着实有些太过恶劣了。

  去年十一月,北京城下了好几场大雨,这导致香山那边的泥土因为雨水冲刷而坍塌了一部分。当雨止后,便有去那边的百姓发现了被坍塌的泥土所带出来的五具已开始腐烂的女尸。

  官府闻报后立刻就派人赶了过去,并当场确定这是一起杀人抛尸的恶性案件。

  要知道这可是北京城,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居然发生如此恶劣的杀人案,自然会引来各方面的关注。所以无论是顺天府还是刑部都立刻派出了大量人手对此案进行了细致的搜查。可结果却叫他们很是失望,因为尸体已经腐烂的关系,他们连这些死者的身份都查不出来,更别提找到其他线索,从而顺藤摸瓜地找出凶手来了。

  为了此案,还有几个倒霉的官员因此丢了官。最终,在一个多月都不见成效的情况下,不知是哪个有这么大面子和本事,居然就把这案子给丢到了锦衣卫这儿。然后在几个月后来到了杨震的手里。

  看着卷宗里那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描述,以及几乎没有任何线索的案情,就连那几具女尸到底是怎么死的都不得而知,杨震的头就开始有些隐隐作痛了:“这刘守有果然是不安好心哪,居然把这么个无头案子丢给了我来处理。”

  虽然心下对此很是不满,但事情既然都已接下了,杨震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查下去了。但很显然的,只靠着手头上这点资料是根本查不出什么来的,看来只有去找顺天府方面的人,看他们还掌握着什么线索了。

  打定主意,杨震也不拖延,当即就出了镇抚司,直奔顺天府衙门而去。当他来到顺天府衙时,刚过中午,衙门前冷冷清清的,只有几名看守在那边打着盹儿,其中一个之前还打过几次照面。

  随着杨震的一声低咳,那名衙役顿时就醒过神来,一看是杨震,脸上便露出了巴结的笑容,上前行礼道:“这不是杨千户……”说到这儿,便伸手在自己的脸上轻轻打了一下:“瞧小的这记性,现在应该称您为杨镇抚了。杨镇抚今日怎么得空来咱们顺天府哪?”

  “本官当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今日有点公事想找你们的荆推官,怎么样,他可在衙门里吗?”杨震在这顺天府最有交情的当数荆展昆了,再加上一般案子都肯定得过这位推官的手,所以找他准没什么错。

  那衙役赶紧点头道:“荆大人正在衙门里,小的这就带您过去。”说着很是有礼地弯腰在前带起路来。杨震在京城的名声本就极响,而在顺天府里,因为之前几次交道就更大了,所以他们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将杨震带到荆展昆的公房前,又禀报了一声后,这衙役便很识相地退了出去。而荆展昆则立刻迎了出来,满脸堆笑地朝杨震连连拱手:“恭喜杨大人了,这才没多少日子,您有高升了。下官还打算着过两日去给杨镇抚你道贺呢,不想您却先亲自来了,真是惭愧哪。”

  “荆兄太见外了,我不过是运气好,又得陛下信赖才升为的锦衣卫镇抚,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杨震笑了一下,便与之一起进了房中。

  待落座上茶之后,荆展昆才正色问道:“不知杨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哪?只要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只管吩咐便是。”他本就与杨震有些交情,再加上现在杨震的地位又得到了提升,自然更希望双方能有进一步的联系了。

  杨震也不客气,当即把那份案件卷宗给拿了出来,放到荆展昆的面前:“不知荆大人对此案可还有印象吗?”

  “嗯?”荆展昆微微一愣,没想到杨震居然是因为案子而来。但很快地,他又打叠起精神来,接过那卷宗看了起来。只一会儿工夫,他的神色就变得比刚才更加严峻了,甚至眉头都深深地锁了起来:“恕下官多嘴问一句,大人怎么会对这起案子感兴趣呢?这案子可不简单哪……”

第四百四十九章    棘手的案子(中)

  “此话怎讲?”听他这么一说,杨震不惊反喜,看情况荆展昆似乎是知道一些本案的内情与细节的,而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在略作沉吟之后,荆展昆才缓声道:“其实下官也没有真个查过此案,不过此案发生时也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我也关心了一下。结果这案子竟使得两名官员相继丢官罢职,显然这案子是别有内情了。”

  “还有这种事?”杨震闻言也不觉皱起了眉头来:“本以为只是案子比较难办,那些官员才会把它推到我们锦衣卫这儿。现在看来,浑不是这么回事了。你且把你所知道的说出来,我也好有个判断。”

  “我记着应该是在去年入冬后不久吧,香山那儿因为连日大雨而被冲刷出了数具女尸。当时是由宛平县那边接下的案子,便由县令周楚查办。可结果才半月不到,他便因贪污而被御史告发,结果丢了官。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他的去职与此案有关,但私下里却一直都有人传是因为周县令在追查此案时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这才被人告发。”

  “还有这事?会不会是以讹传讹,有人胡乱联系才生出这等说法来?”杨震有些疑惑地问道。

  荆展昆却很坚决地一摇头:“如果只是这么一例,下官也不敢说得这么确信了。实在是还有一人也遭到了相似的结局,才叫人不得不怀疑此案背后另有蹊跷哪。

  “就在周楚被罢官后,此案也被移交到了刑部,由其中的主事李升来查察。可他才接手不到数日,便也主动提出了辞官,吏部方面居然也很痛快地准许了他这一请求。于是此案就再次搁置了下来。

  “经此两件事情后,众人才确信此案是碰不得的,于是几个衙门间就互相推脱起来,结果却不知怎的落到了杨镇抚你的手上。杨大人,还请听我一言,此案必然与以往所遇到的案子大有不同,还是不要深究的好,最好是将之束之高阁。”

  见他说得郑重,杨震的神色也不经严肃起来,同时心下也不无感动,这位荆推官倒是个够朋友的,居然把这等事情都告诉了自己不作隐瞒。

  但在略作思忖之后,杨震却又否决了他的提议,显然当他从刘守有那里接过这个案子时,已没有可能推辞掉它了。便拱手道:“荆兄能告诉我这些已足感盛情,不过此案毕竟有数条冤死的人命,我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接下了,就断没有再把它丢到一旁的道理。”

  “杨大人你……”荆展昆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却只能一声叹息:“我知道杨大人为人方正,又深得陛下信赖,确实不怕会触怒到某些朝中权贵。不过下官还是想提醒您一句,朝廷里的水还是要比你所想的更深,还望你能够三思哪。”

  “在下明白,既然荆兄所知有限,那在下便告辞了。”杨震说着便起身欲走。

  “杨大人且慢。”荆展昆在迟疑了一下后,又小声地道:“你若真要查出此案真相,我想你可以去宛平县衙那儿打听消息,他们是最先查此案的,而且看情况是查出了些眉目来。虽然之后因为县令被开革而停了手,但你去那儿终归会有些收获。”

  “多谢提点。”杨震再一拱手,便转身离去。

  待杨震走后,顺天府尹孙一正便自屏风之后转了出来:“你做得不错,想必他很快就会去宛平那边打探消息,也必然会查到一些什么。”

  荆展昆的脸上露出惭愧之色:“下官实在是惭愧哪,他完全没有怀疑我所说的是否有问题。

  “身在官场便是如此,你也应该明白。”孙一正在说了这番话后,便慢慢地踱步而出,只留荆推官在那满面懊恼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走出顺天府衙的杨震并不知道身后还有这等变数,不过他的心里却也有着一丝淡淡的不安,似乎之前得到的说法之中包含着什么矛盾之处,有着一个漏洞。但当他回过头去想时,却又看不出其中的问题,随后便自嘲一笑:“看来我也太敏感了些,虽然这案子是刘守有交给我的,但这其中却未必一定有什么阴谋算计。”

  不过此案内里暗藏蹊跷却是显而易见了,杨震打算再和兄长探讨一下,看能从他那儿得到些什么线索或是启发。反正现在天也不早了,去宛平县衙怕是来不及了。

  “你是说香山的女尸案?”听到杨震的询问后,杨晨也不觉皱起了眉头来,缓慢地道:“此案被发现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虽然只是工部的官员,却也有所耳闻。”

  “哦?不知大哥你知道的是些什么线索。”杨震一听顿时就来了精神,赶紧追问道。

  杨晨回忆了一下,这才继续道:“当时有传,那几个女死者都是被人虐打而死,虽然尸体已出现了**现象,但身上的伤痕却还是触目惊心,故而当时有人说犯案的必然是个穷凶极恶之徒,将这些可怜的女子掳走之后,便残虐而死。若是放到后世,便可算是变态杀人狂了。”

  “我却不这么看。”杨震当即摇头道:“即便真如大哥所言那些死者身上有被人虐打的迹象,也不能如此武断地断定是被人掳走并虐死的。”

  “何以见得?”

  “若真如大哥所言,那此人就不会将尸体葬在一起了。无论此人有多残忍,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将五名受害者一齐杀死。若是分开来杀害的,则必然分散埋于各处,此乃人之天性。”杨震解释道。

  “唔,你所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其实刚开始时我也是不信这一说法的,毕竟如今乃是大明,并非后世,人们还是敬天与神的,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等凶犯。只是民间多有如此传闻,才渐渐被人所接受。”

  杨震点了点头,随即才把话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