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285章

锦绣大明-第285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鞑子营地的场景,钟裕心头的怒火就烧得更猛烈了一些,当即也不顾什么官场礼数,直接就闯了进去。

  自以为这回必能借鞑靼人之手将钟裕等人置于死地,刘应箕现在的心情是极其放松的,正和手底下的亲信们商议着接下来该如何跟朝廷解释和交代钦差被杀一事呢。自己的罪过必然少不了,怎么措辞和找理由才能将自身的责任最小化却也是件值得商讨的事情。

  可没想到,他们这边还没有商量出个妥善方法来呢,那个必死无疑的钟裕却突然闯了进来,还满脸怒容地直勾勾盯着自己,这让刘应箕的心里不觉一寒,竟生出这是死去的钟裕的冤魂前来复仇的古怪错觉来。

  但好在他也是经历过风浪之人,即便心里有鬼,却没有大失方寸,只惊讶地道:“钟大人,你这是怎么了,怎的如此狼狈?”当然,这惊讶的神色也不必装,在见到钟裕未死反而找上门来时,他已足够感到惊讶了。

  钟裕看着他那副装出来的模样,心头更是火起,哼道:“刘大人,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装傻吗?那银川堡不是你叫我去吗?你当真是好算计,好歹毒的手段哪!”

  到了这个时候,打死刘应箕那也是不可能承认自己在用计想杀死钟裕的,便继续一脸诧异地道:“钟大人这话下官就不明白了,难道是银川堡那边遭到了什么不测,那本官得赶紧聚将点兵以应付接下来的战事了。”说着还一副急切的模样。

  看着他装模作样地想要召集人手,钟裕一时竟气得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半晌才闷声道:“刘应箕,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敢说一切都不是出于你的指使?”

  “钟大人,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你怎的一直数落下官的不是?即便你是钦差,也逃不过一个理字,岂能如此!”刘应箕深知一味转移话题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被动,就索性以进为退,恶人先告状起来:“下官一直身在大同,又怎么可能知道前方出了什么状况,还望大人能还下官一个清白。”

  这一番话说得理直气壮,竟叫钟裕有些难以反驳了。他毕竟是个正直的官员,对这种小人行径还是所知甚少,应对起来就更显得有些笨拙了。于是在再次沉默之后,才道:“这些事情本官先不与你计较,当务之急,是你赶紧派人前往白登山营救钦差卫队其他人等,不得有误。”

  “那些鞑靼人是怎么做事的,居然连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都拿不下,还让他跑回了我大同来!”刘应箕心里大骂鞑子的不可靠,脸上却堆满了疑惑之色:“大人这话是怎么说的?什么白登山,你们不是去了北边的堡寨吗?这下官可 就无法理解了。”

  想着杨震他们此刻还在与鞑子做着战斗,生死不知,钟裕怎么可能再与他纠缠此事,当即摆出了钦差的威势来喝道:“休说这些多余的话,赶紧照我的意思做便是,不得有误!”

  刘应箕眼见钟裕逃了回来,心下自然不快,便想到了要将其他钦差卫队的人全都除掉,所以才在这装傻充愣,希望能拖得一时是一时。但见钟裕都这么说话了,心知不能再如此拖延,便笑了一下:“既然钦差大人如此性急,那下官自当从命。吕总兵……”他叫来的郭荣的副手,吩咐道:“赶紧去军营点齐人马,去白登山一看究竟。”说着,还向那上前一步的将领打了个眼色。

  那人也是刘应箕的心腹,如何不知他的用意,当即高声答应,一副急匆匆的模样就出了厅堂。只是在来到外间之后,脚步便慢了下来。既然刘抚台的意思是让他慢慢来,尽量拖延时间,他自然不可能赶去军营点兵了。

  钟裕可不知道对方还打着这个主意,欲置其他人于死地,在见到刘应箕把人派出后,便又一次盯住了刘巡抚等几人:“刘应箕,你当真是好歹毒的手段,居然想到了借鞑子之手来对付我们。”

  “鞑子?大人到底在说什么,怎么下官总是听不明白呢?”刘应箕此时已稳下了心神,淡然道:“下官可是朝廷命官,是奉命驻守大同的巡抚,怎么可能和鞑子有什么关系?”

  “事到如今,你还要狡辩?真当本官一无所知吗?你给那些鞑子所写的信件,现在还在本官手里掌握着呢,只要我呈送到京,便足以治你重罪!”此时的钟裕已怒发冲冠,什么都顾不上了。

  而在听到他这话后,堂上几名官员的脸上都现出了怪异的神色来……

  多谢书友拉风哥和油泡爆米花的月票支持

第三百六十一章    来迟一步


  倒是刘应箕,在听到这话后也不见半点激动的模样,只是平静地看着钟裕:“信?什么信?下官怎么就不知道自己有写过这么一封信呢?大人你可不能仗着钦差的身份信口开河地诬陷人哪,这可是通敌的大罪,若没有证据,下官是怎都不可能认的。 ”

  “怎么没有证据,那信本官就放在……”钟裕本就急怒攻心而来,现在又被对方这么一阵抢白,顿时就更急了,张口便欲说出信的下落。可话到嘴边,却又猛然醒悟了过来,只把双眼睛紧紧盯着刘应箕:“你想激我把信的下落说出来,然后出手劫夺,哼,别把本官当作傻子。”

  刘应箕确实打的是这个主意,之前当钟裕他们前往北边后,他就已派人去华严寺和钦差行辕等处仔细搜过,却并没有找到那封信。刚才见钟裕揭破此事,又见他心情急躁,便想用激将法把信的下落个打听出来。可没想钟裕的反应也自不慢,居然很快就回过神来,让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不过在这个关头,刘应箕是不可能承认此事的,便依然平静地道:“大人,我看你是受惊之下产生了臆想吧。我刘某人那也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一地巡抚,岂会做出这等里通外敌,会抄家灭门的事情来?”

  “是啊是啊,咱们大同官员与鞑子那都是有深仇大恨的,岂会做这等事情?我们信得过刘抚台,他绝不可能做出这等事来。”一旁的那些官员也赶紧随口附和道。

  钟裕知道这么跟他们分辩是没有半点意义的,便住了口,只把注意力投到了外面,静等着城中军队集结之后便出发去救杨震他们。可这一等,却是良久,怎么都不见那名前往点兵的副总兵回来报信,这都过去快一个时辰,日头都升得老高了。

  “怎么,那吕将军还不回来?这大同城的兵马调度就如此费力吗?”钟裕终于忍不住斥问道。

  “还请大人稍安勿躁,要点齐数万人马总不是件轻易的事情。而且最近大同这里又少战事,兵员就更是散于城中各地,要将他们集结起来就更困难了。所以等上一会儿总是要的。仔细算来,要带兵出城的话,怎么的也得过午之后吧。”刘应箕随口答道,嘴角却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这钟裕看着气势很足,却是个好糊弄的主儿,都过了这么久了,他才察觉情况有异。

  钟裕一听,顿时就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什么?竟要等到午后才能出兵?那赶到白登山不得天黑吗?”

  “事发突然,城中并无相应准备,慢些也是合理的。”刘应箕不慌不忙地道。

  “我压根就不需要几万人马去救,只要五千,五千精锐赶去便可。刘抚台,你什么时候能调五千人马出来!”钟裕当即把自己的意图彻底道了出来。

  “只需要五千吗?这个应该能在一两个时辰里调拨出来吧。”刘应箕也知道推脱不了太久,便报了个觉着对方能够接受的时间限度。

  但钟裕的脸色再次变了,他当这是在买菜吗,还讨价还价的。身为大同巡抚,岂会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显然他这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好置杨震他们于死地哪。可即便知道对方的恶毒用心,钟裕对此也显得没有应对的办法,他虽是钦差,却无调兵之权,而且底下那些将士也不可能听他的,他还能怎么做呢?

  看着钟裕一副性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刘应箕就只觉得一阵快意。虽然这一次他没能将钟裕除去,却已大大地压住了他的势头。而只要杨震那些人一死,再无得力下属的钦差大人自然不可能再对自己构成太大威胁了。现在唯一可虑的,就只有那封信了。

  “大人……咱们回行辕那儿,把卫队调去救二哥吧。”终于看出这些官员是在拖延时间,不想营救杨震他们的蔡鹰扬开口了。他可不管这是什么地方,自己又是什么身份,眼见钟裕没了主意,便赶紧开口道。他心里还急着兑现之前心里的承诺呢,一旦将钦差大人送回大同,自己就得赶紧回去帮二哥。

  一语惊醒梦中人,被他这么一提醒,钟裕才想起还有一支能受自己控制的军队在行辕呢,便狠狠地瞪了刘应箕一眼,不发一言地朝外而去。之前去北边巡看时,因为觉着带太多人太过招摇,钟裕就只抽了八百名卫兵一同前往。没想到这留下的一手今日倒起了点作用。当然,若是他听了杨震的话,将两千多钦差卫队都带上,昨天的那场战斗就未必会败了。

  听到蔡鹰扬的这一建议,又见钟裕连交代也不说一声便转头离去,刘应箕的面色便是一沉。但随即,他又眯眼冷笑起来。照他推算,白登山到大同城可是有不短距离的,再加上刚才拖延的那段时间,怎么也过去了大半天工夫。他可不信那些钦差卫队还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与鞑子战上这么久而不被全数歼灭的。所以此时钟裕赶过去也不过是去给他们收尸而已。

  见钟裕离开,一名官员才有些担心地道:“大人,这么做会不会把他往死了得罪,他手中可是有物证的……”

  “放心,这次算他命好没死,但即便如此,这些证据他也交不到朝廷手上。”刘应箕很是笃定地一笑:“而且这样也好,至少咱们不必头疼怎么向朝廷解释堂堂一个钦差怎么就死在咱们大同治下了。”

  “既然如此,大人咱们是不是该派人跟着他去白登山?万一那些鞑子还在那边,他们再与鞑子交战而败亡的话,这么多人知道此事咱们可就不好交代了。”

  “唔,这倒是个正经想法。照时间推算,等我们赶去白登山时,那里的人应该都战死了,派人跟去也不是问题。而且,若是阿穆岱洪台吉他们还在的话,捎带手咱们也可以把他们给灭了,也好避免事情泄露不是?你去给吕承交代一声吧,叫他不用再拖了。”刘应箕微一沉吟,便又改变了主意。

  “下官明白。”提出这个建议的官员赶紧答应一声,也匆匆出了厅堂。

  “接下来,就看钟家的人能不能把他彻底压服了。”刘应箕想着,心里却还是带着一丝不确信。别看他刚才说话信心满满,那只是为了给手下人以底气,其实他还是有所担忧的。

  虽然钟裕在钦差卫队里的威信依然极高,而且他们一听说自己的袍泽正身处险境而危在旦夕也赶紧应命而动,但这一千六七百人要动个身终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直忙乎了半个多时辰,人马才整顿完毕,由剩下的两名千总带着直朝北门而去。

  在来到北门附近时,他们却看到了另一路明军已早在那边等候了,为首的正是之前去点兵的副千总吕承。他一见到钟裕,就赶紧上前行礼:“大人见谅,刚才以为将有大战,故而点多了人马。后来卑职才知道只有区区千把鞑子,故而这回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