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240章

锦绣大明-第240章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张姑娘哪,亏你心大,这时候还顾着张罗饭菜呢。”

  “啊?这是出了什么事了?”张静云心里便是一惊,她的第一反应便是自己男人又出了什么状况。没办法,杨震的身份摆在这儿,又总是闯些祸事出来,难免不叫枕边人为他感到担忧。

  “怎么,你还不知道吗?你上街时就不觉着气氛很是紧张吗?”这位大婶难得做一回知情者,便很是兴奋而唾沫飞溅地跟张静云解说起整件事情来,当然,这其中有不少是她自己的个人发挥:“就昨天晚上,有个重伤的士兵跑了回来,在兵部衙门跟前就死过去了。你猜是怎么着?原来是那个山西发生兵乱了,大头兵都造反了呀……啧啧,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山西还是我们大明的边关要地哪。几十万大军都在那儿,现在一乱喽,不但他们会打过来,就是外面的蒙古人——蒙古人你知道不?当年太祖爷花了多少年才把他们给扫出去哟,那都是凶得狠的野人哪——他们也会打过来。到那个时候,我们北京城都要不保喽。你说你这时候不去管这些大事,还在想着怎么做饭,这心也够大的。”在张牙舞爪地把听来的和自己所想的东西一股脑都转达给张静云后,大婶便满足地转身离去,只留下张静云一个拎着菜篮子在那儿发着怔,满脸都是惊恐之色。

  虽然她从小跟随爷爷走南闯北的也算是很有见识,但这种家国大事她毕竟了解得极其有限,一听说是边关军队叛乱,在她的直观印象里,就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了。再有蒙古人往里一搅和,就更不得了了。

  浑浑噩噩间,张静云才转回自家院子。这时,杨震正在院子里拳打脚踢地活动身子呢。一见她回来了,杨震便笑着迎了过去:“怎么样,静云你今天又打算作什么好吃的呀?我跟你说,昨天那碗五鞭汤滋味实在是太古怪了些,我今天可不想再尝了。”说着便去拿她的菜篮子。

  不想对面却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直看,看得杨震都有些慌了神了:“静云,你怎么了?遇到了什么事,竟让你如此魂不守舍?”说着,他便伸手握住了张静云的肩头,猛地一摇。

  如此才让被惊到的张静云猛地回过神来,一见杨震,她就大惊小怪地道:“二郎,出大事了,咱们赶紧离开这里吧。”

  “嗯?这是出了什么事了,看把你吓的?”杨震说着,便从她手里拿过了菜篮子,看她那副模样,他还真怕对方会把篮子里的菜给丢地上呢。

  张静云这才想起自己男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便把刚才那位大婶的话给复述了一遍。她倒没有添油加醋的爱好,只是这番话说出来,依然足以叫人震惊不已了。

  只是这对杨震的威吓作用却是有限得很。在听完张静云的讲述后,他便挑起了两条剑眉,失笑道:“你就因为李大婶那些话而魂不守舍?”

  “难道这事还不算大吗?”张静云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面前的男人,这人胆子得有多大啊,如此危险的事情他都能笑着面对。

  “若事情真是如此,我自然会感到惊慌,但只凭一个妇人的一番说话就想要我杨震惊恐,那我这些年也算是白经历那么多事情了。”杨震说着轻轻一拍张静云的小手道:“放心,事情绝不可能有李大婶所说的那么严重。充其量,应该只是一场规模并不算大的兵变而已。”

  虽然杨震这也只是第一次听闻此事,但以他的见识和智慧,很容易就推断出这起事件最可能的真相。既然连李大婶这样不怎么走出胡同的妇人都知道了有这么回事,那显然事情是真有发生。但他更清楚百姓在传播谣言时喜欢夸大其词的特色,本来一件不是太严重的事情,都能被他们一传二传而转变成一件大事,更别提兵变这种极其敏感的话题了。

  至于他能够肯定这次兵变不可能如传言里所说的那么严重,还是因为他对历史的粗浅了解。至少从自己兄长的口中,杨震是从未听说过在万历早年有出现过什么大规模的军队变乱与社会动荡的。北京城,自然更不可能因此而受到威胁与影响了。这一切,都只是百姓们在担心和害怕之余以讹传讹的夸张而已。

  张静云见杨震竟如此镇定,原来如麻般散乱的心终于安定了些。只见她怯怯地看向杨震:“二郎,你能肯定这事一定不会让我们有危险?可山西……”

  不待她将话说完,杨震已一把搂住了她:“没事的,相信我!若真发生了如此大事,我身为锦衣卫的千户会什么都不知道吗?你看,这都快到中午了,却连一个锦衣卫的人都没有上门来,就足以推断事情还没有危急到该叫人心慌的程度。而且你大可放心,就算真是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情,只要有我杨震在,就一定能保你太平!”

  “嗯……”靠在杨震宽厚而温暖的怀里,张静云只觉一阵心安,刚才的慌乱情绪彻底平静了下来:“我相信你。”

  怀里抱着张静云,杨震眼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虽然事情不可能如外面所传那般严重,但兵变终究不是小事,杨震对此还真是挺感兴趣的,很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了,”张静云在安静了片刻后,突然又有些担心地道:“出了这种事情,你不会又被差遣了去解决兵变这样的大事吧?”

  “这怎么可能?我只是个锦衣卫千户,兵变可是大事,得由朝廷大员来主持大局才是。我压根就没这个资格。”杨震当即摇头否认道。但在这话说出口后,他心里又产生了一个古怪的念头,之前元宵节那场大火后,张静云也这么问自己,自己也否认了,可结果却……别这一次又被她不幸言中了吧!

  今日第三更。。。。连续四天三更,路人已经那啥尽人亡了,求下支持补充下能量。。。。。。

  明天开始再次恢复两更。。。。。  

第三百零四章    节外生枝(上)


  院门口,杨震直起送客时所弯下的腰,脸上已多了几分苦笑,没想到这回又被张静云给一语道中了,自己竟真被带进了山西兵变的事情中来。

  就在刚才,宫里来人将一道旨意传了过来,说是朝臣经过廷议决定由都察院佥都御史钟裕前往山西平定叛乱和查明兵变真相,而他杨震则作为钟御史的副手一同前往。

  对此,杨震心里不觉犯起了嘀咕,虽然自己之前确实办了桩不小的案子叫人印象深刻,但毕竟身份不高,怎么那些大臣竟还会想起用自己?难道偌大一个朝廷真缺人到如此地步了吗?他可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出于万历的心思。

  当然,杨震心下还是很欢喜的,因为这应该就是他等着改变眼下处境的绝佳机会了。

  待他回转身来,便看见了张静云已从房中走出来,正俏生生地站在自己身后,脸上的神色有些复杂:“二郎,你又要去做大事了吗?”

  “君命难违,即便我心中不想也只能接受。怎么,静云你不想我去吗?”

  “我只是担心你去山西会遇到什么危险。”张静云幽幽地叹了一声,随后又道:“但我知道,这段时日里你虽然表面上看着很开心,其实却心事重重。这种悠闲的日子不是你杨二郎喜欢过的,你更中意做大事,接受困难的挑战。我说的没错吧?”

  杨震闻言便笑了:“静云你果然是我杨震的红颜知己,竟连我的心思都猜透了。不过……”说着,他不无担心地看了面前的女子一眼:“我却有些不放心将你一个人留在此地。”

  “那你把我也带去山西呗?”张静云立刻道,显然这才是她的真实想法。

  但杨震却把头一摇:“不,那儿局势并不明朗,带你去就是冒更大的风险,我不会让自己的女人去冒这种风险的。”这话说得极其坚决,几乎没有半点转圜的余地。

  张静云其实也知道杨震不可能答应自己的这一要求,刚才也只是尝试一下而已。她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的本事去了也只能给杨震添乱,还得要他分心照顾自己的安危,所以不去是最好的支持。但即便如此,在听到杨震如此决绝的回绝后,她还是有些不高兴地一撅嘴:“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了。”

  “我……”杨震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张静云挥手打断:“好啦好啦,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也不想你因为要照顾我而分心,办不好大事,我答应你不去就是了。但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情。”

  “静云你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人,我杨震能得到你是多么的幸运。你有什么要我做的,我一定不会推辞。”

  “哼,要是我硬是想跟去,是不是就不够善解人意,你和我在一块儿就是不幸了?”张静云娇嗔地白了一眼杨震,见他有些尴尬,就又咭儿一笑:“好啦,我是和你说笑的。此去山西路途迢迢,又很是危险,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无论什么情况,自保永远是最要紧的,你要记得这里还有我在等你。”

  听她这么说来,杨震更是感动,上前一步将她揽入怀中,把嘴凑到她的耳边轻轻地道:“我记住了,我一定会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考量的。我可不舍得让你这样的美人儿还没过门就做了望门寡……”

  前面的举动和说话,张静云听了本还有些感动,可这最后一句,却叫她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当即娇嗔起来:“什么望门寡……谁说一定要嫁给你了,真是难听得很!”

  “啊?你我之间都这样了,你不嫁我还能嫁谁?”杨震眨了眨眼睛,很是暧昧地问了一句。这话直说得张静云的脸红得都能烧起来了,她恨恨地抬起脚来,踩在杨震的脚尖上:“叫你乱说话,踩不死你!”

  “哎哟!”杨震没有提防她这一下,又因为两人本就紧贴在一起,让他更难闪避。于是我们这位与敌交手几乎都没吃过什么亏的杨二郎便被张静云给踩了一脚,显得好不狼狈。

  “咯咯……”一见自己占了便宜,张静云顿时就笑了起来,赶紧从杨震的怀里溜了出来,便往旁逃去。

  “好啊,看我捉到你后不好好惩罚你!”杨震又好气又好笑地说着话,朝着张静云猛扑过去。

  就在这一对年轻男女在院中嬉闹的时候,突然院门外传来一声低咳:“咳咳……杨千户可在家中,属下奉都督之命前来邀你过府一叙。”

  杨震正张开双臂想要搂抱张静云好好“惩罚”一番呢,听到这动静,身子陡然一僵,神色间也带了些许尴尬,毕竟被外人瞧见这一幕总不是太好。而张静云更是满面羞红,赶紧逃也似地避回屋子里去了。

  “看来从山西回来后,我得买个更大些的宅子,然后再找几个下人看门了。不然总被人径直闯进门来,就什么**和面子都没有了。”杨震脑子里转着念头,人却迎到了门前:“你是奉都督之命而来?”

  “正是。都督已在府上备下了酒菜,只等千户上门了。”

  虽然不知刘守有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之前对自己不闻不问,今天突然又变得如此客气,但既然是上司的邀请,他也不好不去。于是便略一告罪,回到自己屋子里换了身衣裳,又和张静云说了自己去向,便在那人的带领下出门而去。

  直到离开家门,杨震才想到了刘守有请自己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