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96章

唐朝好地主-第99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做?”

    “商会你知道吧?”李超笑问。

    “嗯,这些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商会,影响力不小。”、

    商会也算是李超一手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商人的组织。商人建立商会,抱起团来,实力确实越来越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定方,商人有自己的商会,我们领主贵族,也应当有我们自己的组织。”

    苏定方有些迷惑不解,难道要建立一个贵族会。

    “议会啊,岭南有议会,这你知道吧。”

    “知道,议会也是老师当年平定岭南时所设,蕃汉豪强甚至是地方的富商大族都推举入会,可以议论时政,代表地方向朝廷和官府发声。”

    “没错,岭南的议会确实如此,代表的是地方的俚獠蛮族,和汉人豪族,还有地方上的工商阶层等各方势力。我觉得我们贵族领主也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组织,当然,得是在朝廷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请求朝廷设立一个议会,我们所有的实封贵族都可以成为议会的议员,议员们可以参政议政。”

    这番话一出,苏定方陷入沉思。

    现在朝廷搞的这些新政,以后贵族子弟就算继承爵位领地,也不会授散阶给实职,爵是爵、官是官。

    这意味着他们以后真的失去说话的地位,如果有这样一个议会,那么贵族们哪怕不当官也没关系,他们还是可以参政议政,有说话发声的机会。

    “其实,做为实封贵族,我们就算没有官职在身,也是有品级的。我们也一样有资格向朝廷上奏折,因此如果朝廷建一个议会,其实也没多大改变,只不过让贵族们可以在朝廷的主持下,经常坐下来一起商议而已。”

    朝廷是中央集权,管辖的是中原直辖州县。诸侯们是分封边疆,有贵族议会,可以参政议政。

    这也是李超在推动的事情。

    官员行政权,和贵族们的议政权,并不冲突。

    如果可以,李超还希望将来还把工商地主等也引入议会。这样有参议院和众议院,贵族以及工商地主这几大阶层,也能形成对皇权和官员行政体系的一个监督的限制。

    反过来说,有了贵族议会,也就能对领主贵族们形成保护。

    “那我们就联合贵族们,一起向朝廷奏请设立议会,只要朝廷愿意答应设立议会,那么我们也就愿意接受废除门荫制。”苏定方咬着牙道。

    李超笑笑,“这个事情,你我不好出面,可以找些人出头提议。”

    “老师放心,这个事情我找人来做。”

    为了自己的权益,苏定方也愿意跟朝廷努力争取。


第1194章 天家父子

    从桃林回来,李超发现十三娘正在教子。

    几个才四五岁的小家伙,正排成一排在廊下蹲马步。每人头上顶着一本书,一边努力的蹲着马步,还要小心不让书掉下来,同时还得背诵千字文。

    李超路过,也不理会几个小家伙投来的求救目光。

    “又怎么了?”李超问坐在廊下软椅里盯着几个小家伙的崔莺莺。

    “太调皮了,一来就祸害人,跑到书院的小学去,还跟人打架。”崔莺莺气恼的道,一不注意这群小王八蛋就惹事。别看才四五岁,可却比那几个十来岁的还难管。那几个,倒是懂事的多,不用怎么操心。

    李超回头望了那几个,“打架?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站在最前面的是八岁的李琮,也是这次带队去打架的头。他脸上还有点鼻青脸肿呢,“本来我们打赢了,可他们后来喊了人来,仗着人多势众,一群打我们几个。”

    “那就是打输了?”李超呵呵笑了两声,“居然敢跑去打架,还打输了,真是丢我李三的脸,我看你们母亲惩的还太轻了。我罚你们禁足闭门思过三天,抄千字文十遍,另外还要罚清扫马棚!”

    李琮不服气。

    “以后每天晨跑时,腿上各加一斤沙袋。”说完,李超就扔下一脸幽怨的李琮走了。

    这些小兔崽子,就不能惯,一惯就容易出纨绔,必须严格教育。好在十三娘不是那种宠孩子的人,李家的家规很严,也执行的很好。

    汉京。

    承乾看着报纸,脸色阴沉,早饭都吃不下。

    “殿下,是妾身的饭菜做的不合胃口吗?”太子妃问。

    “不,只是没有胃口,你多吃点,我先走了。”承乾面前的饭菜一口没吃,他起身离开。

    御书房。

    承乾看着王承恩,这位父亲最信任的宦官,此时也依然担任着内侍太监之职,依然管着整个宫廷事务。

    承乾感觉自己虽然做了监国太子,可自己却依然只是摆在明面的傀儡,事事都无法作主。

    “王太监,孤要面圣。”

    “陛下最近都不见人。”

    “你向陛下禀报,孤有重要的事情要见陛下。”

    ???????

    李世民很早就醒了,他没有贪恋床上的温暖,也没有留恋美人的温柔。起床,穿衣。面对着那面等身高的巨大穿衣镜,李世民仔细整理了衣裳。

    老了。

    外面还只是蒙蒙亮,穿好衣服后,李世民就离开了。

    洗漱、晨练。

    回到书房,李世民已经精神抖擞。

    他的桌上已经沏好了热茶,还摆着几样点心,同样也还有几份最新的报纸。

    李世民坐下,先翻看了一遍。

    报纸确实好,哪怕深居宫中,也能看到天下的消息。一份报纸,大到天下时事,小到今天的肉蔬价格都有。

    看完报纸,李世民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了一会。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李世民听到王承恩的禀报,睁开眼。

    “不见。”

    他知道太子见他想要说什么,太子是因为他插手朝政,直接推行废除门荫和三卫的诏令。

    “朕是在替他擦屁股,他却还在埋怨朕。朕知道见了面,他也不会有什么好话可说,干脆不见。”李世民道。

    王承恩在一边道,“殿下心里憋着一股气,这样不见也不好吧。”

    “朕是为了他好,也是为了大唐。朕不希望等哪天朕一走,这天下就乱了。”

    ????

    承乾等了一天,结果只等来皇帝不见他的回复。

    “王太监,你真的跟陛下禀报了吗?”

    王承恩躬着身道,“老臣怎敢欺瞒殿下。”

    承乾心中郁结,无奈的离开。

    御书房会议。

    “诸位相国,你们对最近诸多封臣们所上的奏折怎么看?”

    门荫制废除诏和推恩令诏颁下后,贵族的高官们反应很大,尤其是贵族们,纷纷上书朝廷,许多人表示反对。

    而在这些奏章中,也有不少封臣请求设立贵族议会。

    “贵族议会有何必要?”魏征问。

    “可以安抚贵族,打一棒子给两枣总是应该的。”说话的是马周。

    “说来说去,这个议会到底是怎么样的?”也有宰相还不清楚这贵族议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贵族议会,也称贵族大会,所有的实封贵族都为议会的议员,而议会有监督议政之权。”马周说道。

    监督议政权,权利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褚遂良在一边补充,“贵族们也希望议会成为朝廷的咨询顾问。”

    长孙无忌笑着道,“这么说,这个议员,倒有点类似于散骑常侍了?”

    散骑常侍,是个比较清贵的官职。

    汉时,有散骑,为皇帝侍从,又有中常侍,性质同。东汉省散骑,改以宦官任中常侍。后魏文帝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称散骑常侍,改士人任职。

    这一官职的职责,就是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

    到后来,又有祭酒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等。南北朝时,隶属门下省,后来南朝梁还一度专门设立了散骑省。

    到了此时,散骑常侍为正三品下,职掌规谏过失,侍从顾问,但并无实权,为尊贵之官,常做为将相大臣的加官。

    现在封臣领主们想要朝廷设立贵族议会,议员们的职责,其实就是备皇帝咨询顾问,规谏过失,并希望有监督朝政之权。

    没有行政之权也没有立法之权更没有财政之权,只一个监督之权。

    贵族们的要求并不算高。

    “孤觉得封臣们的要求也不过份,朝廷废除门荫制,行推恩令,总也得给封臣们一些补偿。这个贵族议会,让封臣领主们有一个参政议政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监督朝政,规谏过失,倒也合适。”

    承乾表明自己的态度,他支持设立这个议会。

    长孙无忌却反对。

    “臣以为,封臣们按制有权可向朝廷上呈奏折,陈抒意见,并不需要特别再设立一个贵族会议。”

    “孤认为有必要,大唐的封臣是谁?他们是大唐帝国的建立者,如今也是帝国的边疆屏藩,甚至在朝中处于高位。比如在座的诸位宰相,你们不也都是大唐的封臣吗?封臣们的意见,朝廷要倾听,封臣们镇守边疆,必须要重视。仅仅只是上呈奏折远远不够,这个议会,让封臣们的意见更集中,甚至可以发挥更好的监督作用。”

    官员治国,而贵族封臣监督,承乾以为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平衡。

    “事实上,在七年前,孤巡抚岭南,那时太师就已经在岭南首开议会。岭南议会已经建立七年多,运行至今,对岭南的安稳和发展,起到了极好的作用。”承乾说道,“孤以为,如今朝廷应当设立贵族议会,而且还应当设立另一个议会,由地方上的工坊主、商人、地主等组成的议会。”

    长孙无忌眉头紧皱。

    “殿下,朝廷有御史台,有那么多言官御史监督朝政还不够吗?”

    承乾反问,“多有些人监督又有什么不对吗?”

    “殿下,此事只怕陛下不会同意。”

    太子一听陛下两字,脸色变的更加不好看。

    他声音冰冷的道,“孤为监国摄政太子,统摄国政,陛下早已经不问国事,此事由孤决定。”

    “诸位相国,现在你们可以表明你们的态度,谁反对,谁赞成!”承乾目光从宰相们身上一一扫过。

    太子这是逼宰相们表态了,他的态度已经表明,现在该宰相们。

    这是要表决,朝廷极少发生的事情。

    以前,皇帝一般都不会先表明态度,而是先与宰相们沟通。因为如果皇帝先没有与宰相们沟通好,一旦发生皇帝与宰相意见不一,甚至多数宰相反对的情况,那就会很尴尬麻烦。

    毕竟,令出中央,皇帝的意图也要通过中枢。若没有宰相们通过签名,皇帝诏书就无法通过。

    现在太子就没按常理出牌。

    “臣赞同设立议会!”

    一片凝重气氛中,尚书令马周率先表态支持太子。

    “臣反对!”中书令马周也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他反对。

    “某也反对。”翰林学士承旨魏征也反对。

    二比一,形势不容乐观。

    承乾目光望向侍中房玄龄,在宰相中,这位的威望更高。

    “房相!”

    房玄龄摇头,“臣也反对!”

    承乾失望的看着这位老臣,这场会议对承乾无比重要。他也迫切的需要得到宰辅们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