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52章

唐朝好地主-第952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也去选点。”承乾连忙起身。

    李超倒是继续悠闲的坐在那里品着黑糖水。

    这就跟后世出门旅游一样,其实好多什么地方特产,哪里都有的买。但是从当地带回去的,当然又多了几分意义嘛。

    这家店装修的还不错,服务也很好。

    红线她们选购黑糖,全程有人陪着,不但详细介绍各种糖,甚至还不厌其烦的给她们冲泡试喝。

    李超一人坐那没一会,就有一个年轻的姑娘过来招待他。

    闲来无事,李超也就跟她聊聊黑糖的制作。

    其实黑糖制作也不是什么机密,因为这是最传统的制糖工艺,黑糖没经过精炼和脱色,除了能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说来反而比白糖营养价值更高。

    不过人都这样,黑糖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是,在市场上,却是颜色越白的糖越值钱。在白砂糖和冰糖出现后,可以说,大家都在追逐白糖。至于营养,谁在乎呢,他们只知道白糖比黑糖多了许多工艺,看起来如冰霜一样更美丽。

    不过如今黑糖也经过一些包装,比如加入桂花等等,更注重味道口感的改变,使得黑糖倒也火了起来。

    “先将甘蔗榨汁,然后熬制六个时辰左右,去除蔗汁的水分,炼解成糖浆?????”

    李超不时的点头,黑糖确实还是纯手工的。

    “你们店生意不错啊!”李超道,他仔细打量这店,大约也就是四五十平的店铺,却有男女年轻的伙计六个,柜台后还有一个掌柜,另外这店铺后面明显还有一个院子,前店后坊的模式。

    后面的作坊就是手工加工黑糖的地方,也有不少的工人。

    这么多的人,生意肯定好的,要不然岂不亏本。

    “自今年越王南下岭南之后,我们交州城也越发热闹起来,来的商人更多了。我们店的生意也好了许多呢,如今店里六个人都还忙不过来。”姑娘说道。

    正聊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打着赤脚,拄着个竹杖出现在门口,手里还端着个破陶碗。

    柜台后的掌柜说了句,“去打发下。”

    姑娘对李超投以歉意的眼神,然后起身来到门口,往老头的碗里放了两个铜钱,老头向店里躬身行了个礼,说了几句谢谢才离开。

    李超看着那个身影,若有所思。

    “交州乞丐很多吗?”

    姑娘歉意的道,“以前不少,但这两年已经越来越少了。”

    姑娘也是个善谈的。

    按她说的,以前交州也有甘蔗,也制糖,但糖产量并不高,交州的糖名气也不大。那个时候,最受欢迎的糖还是天竺的白糖呢。不过天竺的白糖,其实也是红糖,或者说是黄糖,并不白。

    可当时也是独家的技术了。

    交州做为南方第一大港,还算不错的,但周边的农业并不算发达,哪怕这边有极好的平原。但这边也经常有暴风,雨季时又会有洪涝,旱季时有时也会有旱灾,并不全是风调雨顺。农民、渔民也经常受灾,和以前中原一样,一遇灾,便衣食无忧,甚至得借贷,卖田卖房卖儿卖女也是常有的事情。

    遇灾时,就会有大量灾民涌来交州,毕竟这里是个商港。

    这几年呢,许多中原的商人前来,在这边买田制业,建立了甘蔗种植园,建立了甘蔗榨糖厂,炼糖厂等。对于交州的百姓来说,这是好事,因为不但甘蔗价格涨了,而且粮食收购价也涨了,并且他们还能在农闲时打打零工赚赚钱,甚至有些人家的孩子直接送去做学徒伙计和工人,也是条出路。

    遇上风灾洪灾的,城里的李记钱庄还给低息借贷,各大种植园蔗糖厂还给捐钱捐粮救灾,还给灾民们提供些工作,总之,大家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了。

    “现在有手有脚的人,基本上都能养活自己。哪怕家里没产没业的,可也能去种植园里做活,那边待遇还是不错的。”

    说到这里,姑娘对于那些中原来的庄园主、商人们还是很感激的。她家以前有地,后来因为遇灾借了高利贷,最后还不起,田也抵押掉了,甚至姐姐还被送去大户人家做丫环了。

    正是中原的那些人来了后,他们家的生活才得以改变。他父母给一个甘蔗种植园里种甘蔗,有着一份固定的薪水,而不是佃地种植。此外她也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每月的工钱有一千多钱,还包吃住,一年能攒下来十贯钱,这在交州,已经是不少了。

    她的弟弟,甚至还进了庄园主开设的学校,完全免费读书。甚至她自己,都有报城里的扫盲班,学习写字算数,因为如今官话讲的不错,也会简单的写算,东家甚至说要给她加薪水。

    “赵王来了,以后我们的日子会更好呢。”

    李超望着店铺门口,那个乞丐的身影已经不见了,他摇了摇头,做的还不够,还能做的更好。


第1142章 老丐

    红线和四娘还有承乾她们选了一堆的各式黑糖,店里推销的伙计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他们做为店员,推销商品也是能拿到提成的,今天这开门就做了这么大单生意,真是开门红。

    伙计兴奋的去跟掌柜的下单,然后拿着单子去后面打包。

    “想什么呢?”红线过来看李超望着门口怔怔出神。

    李超收回目光,笑道,“没什么,你们就选好了?”

    “嗯,这里的黑糖好多品种,味道各有不同,很不错的,我挑了好几样,每样都买了一些,等带回汉京,要好多人要送呢。”

    赵四娘和承乾也是一样,每人买了不少。

    掌柜的拿着单子过来,报了价钱。

    李超看了下,确实买了不少,价格还算是有点小贵的,普通人家是消费不起的,但对于中产的地主商人们来说,倒也不算什么。至于红线承乾这种有钱人来说,自然也是湿湿水。

    李超掏出皮夹,从里面掏出的是新版的千文大钞。

    原来的宝钞最大面额只有一百文,今年李记为了适应市场,特推出了千文大钞。大红色调的千文宝钞比原来的百文钞要大点。

    “宝钞收吧?”

    掌柜的脸上露出笑容,“收,收,收,宝钞当然收。”

    宝钞的信用越来越好,哪怕在这交州,也一样如此。甚至在交州,宝钞的接受度更高。因为远离中原,铜钱在这边量更小。

    一千文的大钞,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如今天下一统,物价也越趋稳定,不再如武德时那几年,物价坐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如今的汉京的米价稳定在斗米二十文左右,而在交州这样的粮仓,斗米更是只卖到五钱,谷三钱。

    这个粮价低的惊人。

    一石米才五十钱,一张千文大钞,能够在交州买二十石米,够装上两大车的。

    一千钱,够交州普通百姓几个月的开销。

    而红线她们这一会却在这店里买了六贯多钱的糖,这些钱够买一百多石大米的,但买黑糖,却只买了十来斤。差不多一斤值六百来钱,比起茶叶贵多了。

    甚至比白糖都贵的多,也可以看的出,这些添加了鲜花之类的黑糖,价格暴增了许多倍。当然,李超觉得红线她们根本没讲价。

    买东西居然不讲价,而且一看就是副贵人样子,人家不宰你宰谁呢。

    从钱夹里取出几张大钞,李超却并没有马上递给掌柜的。

    “掌柜,你家这黑糖价格也太高了吧,高的离谱啊。就算是霜糖和冰糖,都没你这个价啊,哪怕是在汉京,都没人敢卖这个价啊。”

    掌柜的看着李超手上那些崭新的红票子,面上堆起更多微笑。

    “这位客官,我们这可不是普通的黑糖啊,我们这采用的是古法秘制,我们家族几百年的传承秘法呢。而且你看,我们这可是鲜花黑糖。”

    掌柜的比那些伙计们还更能说。

    “这样吧,客官买了这么多,小店也不能小气,零头就免了,只收五贯。一下子让利五百多文,这可是直接让利一成啊,就单交个朋友,这次我们就不赚钱了。”

    李超呵呵。

    这老板真是非常能忽悠啊。

    本来他刚才只说开个玩笑,但现在却觉得有些乐趣了。

    李超咳嗽一声,“店家,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这糖再怎么秘法,它也还是块黑糖啊。就算加了桂花,那又如何?桂花还能比糖更贵?加了桂花,也不应当涨价啊。你这黑糖,如果卖红砂糖的价,都已经是不得了,红砂糖才多少钱一斤?交州号称甜港,糖行交易大厅里,可是有实时的各类糖交易价格的。”

    掌柜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了,没料到这位年轻的公子,居然这么斤斤计较,如此能说。

    “这位公子,我们这是小本经营,不比糖行。他们那是批发,一次交易都是百石以上,不能比啊。我们小本经营,成本大。每月还要交营业税,每年还要交两税,这平时还要交治安费啊卫生费啊,你看我这店里还请了这么多人工呢,不容易啊。”

    李超却不为所动,这点道行也太浅了。

    太子却愣愣的看着李超,身家亿万的大唐首富,居然跟个糖铺的掌柜在这里为了几贯钱争扯,这也太掉价丢份了吧。

    老师你好歹也是一天几百上千贯上下进账的人啊,用的着为这点钱讨价还价吗?

    红线也觉得不太好意思,觉得这事传出去,一代文宗武神的面子可就没地方放了。

    “三郎,几贯钱的事情。”

    李超打住红线。

    “这可不是几贯钱的问题,买东西讨价还价这才正常嘛。我认为,这些糖不值这个价,虽然我不缺这点钱,但也不能当冤大头嘛。”李超笑嘻嘻的道,反正今天是来逛街的,逛街嘛,不就是这样。

    过程才是乐趣啊,重要的又不是结果。

    那商铺掌柜的也有些无奈,碰上这么一个也算是看走眼了。

    “这样,我再让利出血,给公子赠送几包本店的特产,如何?”

    李超倒是有些意外的瞧了这店东一眼,手段挺厉害啊。没有说直接降低让利,而是想到送赠品,这可是非常厉害了。

    让利,那就是利润减少,而送赠品,其实利润保留了。

    “店家,你是不是瞧我们是外来的,就这么狮子大开口啊。黑糖开出冰糖价,我们也不是傻子啊。这样吧,这些黑糖,就算一贯钱好了。”

    店家汗都下来了,这也太狠了。

    “客官,这我们可亏不起啊。”

    “亏啥啊,十斤左右的黑糖,一贯钱,那也是一斤卖百钱了,比米还贵了二十倍呢。红砂糖也不过这个价了。”

    店家坚称他这不是普通黑糖。

    “加五百文,不能再多了,要不我就去别家买了。”

    “客官啊,你这样小店亏死了啊。”

    红线和承乾他们已经干脆坐在一边看李超跟店家在那里讨价还价。

    店家满面愁苦,好像痛苦万分,而李超则咄咄逼人,动不动就做势要走。

    最终两人一个慢慢往上加,一个慢慢往下减。

    “两贯,真不能再少了。”店家也知道今天碰上高人了,他现在只想着如何马上结束这单生意,要不然再这样讨价还价下去,他怕自己心脏受不了。尤其是这会已经有其它的客人进店了,不能影响了其它生意。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