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895章

唐朝好地主-第89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我在家的时候,每天早上让他们过来给我请安,我亲自教他们一会,再检查下他们的课业。对了,家里的姑娘,也一样要学习的。”

    崔莺莺点头,“你这个爹也太严厉了,不过我知道你也是为孩子们好,以后我会注意的。”

    “你们这些当娘的,关爱孩子要注意个度,别把爱变成了宠。”

    “知道了,你忘记我可是清河崔出来的。我们崔家的家规,可比李家严的多,我以后会注意的。”

    她看着李面前的账本,“哪里不对吗?我看你今天翻了一天账本了。”

    “也没什么,这不年终了,各家产业也开始上交年报表。今年我们的好多合伙人都变动了,因此今年的账要麻烦一些,还得专门给新合伙人做份详细的财务报表,让他们清楚他们手里的股份,知道他们的收益等情况。”

    十三娘问,“对我们没什么影响吧?”她知道李家许多合伙人被砍了头,那些人手里的份额现在到了朝廷的手里。

    “十三娘,我最近有个想法。这些年我们家经营的产业不少,合伙人也多。现在我觉得有些过于杂了,我打算把一些产业转让出去。”

    “转让出去干嘛,我们又不缺钱。”崔莺莺不解。

    “也不全是转让套现,我是打算置换。比如,我们把我们的香皂、肥皂这块产业,给崔家,然后转换崔家手里香水这块的份额。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把一些不是太重要的产业置换出去,然后增强一些产业的份额。”

    崔莺莺想了想,她一边揉捏着丈夫的肩膀一边道,“你说的这些我不太懂,但我觉得没必要。我们当初这些产业找人合伙经营,也不是缺本钱,还是考虑着多拉人合伙,这样人脉更广,同时大家一起赚钱,能够有个同盟。大家一起赚钱,才能共进退的。”

    “哈哈哈,夫人你说的对,我倒是一时想差了。也罢,就继续这样吧。”李笑道。

    李家现在经营的产业极大,完全独家经营的有,与人合伙的也多。钱庄、当铺还以邸店、商行,贸易船队、商队等,此外加工制造业也做的很大,制茶、酿酒,甚至是钢铁铜,造船制车涉及方方面面。

    原本李还想着,置换一下,重点经营几个项目,其余的给别家。但是现在想想,似乎也没必要。


第1067章 不速之客

    一大早,有不速之客到来。

    李世民居然带着长孙无忌微服私访,两人穿着一袭白袍夹袄,似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也没带护卫在身边,大内高手们也都化妆成普通人散布四周。

    两人到了李家门前,也不直接进来,却蹲在李家门前的那石牌坊前盯着看,好像是两个关中来的没见过世面的。

    那样子,引得越王府的大门家丁起疑。

    正当家丁队头准备出来赶人的时候,秦琼、程咬金和牛进达、苏定方几个来了。老牛刚从西域回来,是来进京朝集的。向各衙报道,在兵部考核过后,马上跟着老哥几个来李府。

    结果哥几个在石牌坊前刚一下马,立即就看到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差点吓尿。这两位,蹲那干嘛?

    李家的石牌坊很大,皇帝特让人修的,李家的这条横街上,一东一西两街口立着两座牌坊,皇帝还特别下过旨。

    路过李家的这两个牌坊前,将军下马,宰相下车。

    “陛下,魏国公,这是?”

    李世民看到马上挂着一把金斧子的程咬金过来,很自然的站了起来,“哦,朕闲来无事,上街来逛逛,正好逛到这里,瞧着李超家这牌坊挺气派的,就多看了两眼。”

    “哦,确实挺气派的。”老程也装作打量了几眼,“比我家的那个气派多了。”

    李世民瞧了秦琼几个一眼,“你们这是?”

    “哦,文远的妹子过些天就要出嫁了,我们过来帮忙啊。”程咬金道。他这个中军大都督本应驻守洛阳的,不过眼下腊月嘛,各地的宣抚刺史都督的都要进京朝集,他当然也就不用再来回折腾,等过了元宵节,才会返回洛阳上任。

    镇北大都督苏定方,安西都护牛进达,也都是如此。

    秦琼因为现在升任枢密副使,因此倒是没关系,反正现在朝廷休沐制度改变,从原来五天一休,改成了五天两休,刚好一周休两天。

    “魏征倒是挑了们好亲事,儿子娶了李超的妹妹,这天下多少人羡慕啊!”李世民甩甩衣袖,笑着说道。

    程咬金呵呵笑道,“魏征可不如陛下啊,陛下可是与文远结了两门亲呢。”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

    旁边长孙无忌也微微而笑,他长孙无忌一样跟李超结下了姻亲。他的女儿,许给了李超的儿子。细算算,李超结的姻亲真的都是朝中重臣啊。

    长子娶长乐公主,长女嫁太子。

    然后还与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另外又与孙伏伽、还有他长孙氏结亲,两个妹妹也是先后与宰相魏征和宰相房玄龄的公子结亲。

    再加上李超自己与清河崔、荥阳郑、范阳卢氏结亲,李家的这张姻亲网真是强。

    李超听管家禀报说秦琼程咬金他们来访,出来见客,结果却在花厅里看到一身白衫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在,不由的意外的愣了下。

    “我和无忌微服闲逛,刚好逛到你家门口,碰到叔宝和咬金他们来做客,我们也就跟着来了。”李世民笑道。

    对这种理由,李超也不知道说啥。

    秦琼他们今天来,是来添妆送陪嫁的。

    做为李家关系极好的几家,尤其秦琼还是莲娘的义父,当然出手不会小气。每人送一个百亩地的庄子,还各送了几间店铺,以及许多家具绸缎瓷器等。

    李超知道几家条件好,秦程他们如今都是郡王,牛进达也是国公。俸禄不低,奖赏也多,加之他们跟着李家一起做生意,这生红可不少。这些添妆虽厚,倒也不算让他们出血,因此大方的收下。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正好碰上,这个时候当然也得有所表示,于是乎两人一人拿了一个庄子出来凑了份子。

    因为有皇帝在,这气氛未免就没有那么轻松。

    李世民也感觉到了,喝了会茶,便干脆跟李超谈起了正事。

    “文远啊,朕打算明年的科举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朕之前看过李家招募领地的书生时用的办法,那考试办法真的非常不错。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朕的科举也应当这样,当取消行卷,也进行糊名阅卷。朕想问问你的意见,如何让这科举,更加好的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朝廷所用呢?”

    朝廷之前的科举虽然每年一科,录取了许多人才,而且也不断调整,从最初的数十科考试,变成了明经进士科,和其它的专科两类考试。但这科举始终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就是哪怕是明经进士科,也不全靠成绩,而是得看名声,要先投卷给公卿贵族,录取成绩的时候,也是录取那些名声大的士子,而且往往得看家世。

    因此最后选出来的,绝大多数,要么就是那些世家士族子弟,要么就是一些诗赋做的好的才子,但这些人往往并不是李世民想要的人。

    特别是经历了今年的复辟之乱后,李世民对于那些世家子弟印象大减,他现在更想录用一些寒门小地主自耕农阶层的读书人,因为这些人是最支持他新法的。

    “文远,你几次三番的上表辞去尚书令和同平章事衔,朕也无法强留。不过你如此大才,也不能就这样闲着。这样,你来筹备朝廷的科举改革,明年开始,就采用新的科举制度,也由你来做这主考官。毕竟,武德时第一科科举,就是由你做考官的。”李世民笑着把任务交给李超。

    “文远,说说你的想法。科举究竟该如何改革,如何才能选拔出真正朝廷所需的人才?”

    李超一直在想着李世民这番话的真正意思。

    现在的科举李世民哪里不满意,他对科举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那么他才能提出科举改革方向,要不然,不能跟皇帝的方向一致,那这改革肯定就不能成功。

    皇帝需要人才,但并不仅仅是需要人才。科举深层次的目的,还是为了改变如今的取士制度,这意味着皇帝其实是要改变官吏制度。

    破防盗完美章节,请用搜索引擎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1068章 安西四镇

    屋风北风呼啸,室内却温暖如春。 .更新最快

    自遥远的西域回到山南的汉京,北风已经不如西域的猛烈了,牛进达听着皇帝和李超他们的问答,却有些心神飘摇。

    此前皇帝率军返回中原,他带着几万人马留守西域。有吐谷浑和薛延陀的骑兵协助,牛进达越过天山,在莫贺咄带领下,一路追击力可汗。

    力可汗一败再败,已经逃往夷播海附近的碎叶。

    如今西域算是平定,曾经依附于西突厥的高昌、龟兹等国先后被联军攻破。

    莫贺咄取代了侄孙力可汗,成为了西突厥可汗,并臣服于大唐。

    牛进达身为安西都护府,当然并不愿意看到莫贺咄重新控制西域。他的意思是朝廷在西域建立城堡,设立军镇,驻兵移民屯垦,把西域真正的控制住。

    他之前就这个问题跟李超谈论过,李超也是对此持支持态度的。突厥等部族,天生反骨。今天莫贺咄降唐,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实力强大起来后,肯定又要背叛大唐。因此,大唐一开始就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李超给牛进达提的建议是安西都护府在西域几个关键的地点设立军镇,建立城堡。李超建立先设立四镇,在安西都护府现驻地高昌城之外的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地修长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府统一统领。

    这四镇的位置都在天山以南,也最容易控制。控制四镇,让朝廷控制天山以南的同时,也能更稳固高昌等地。

    至于天山以北,甚至是葱岭以西,朝廷暂时先不动。

    天山以北、葱岭以西,先交给莫贺咄可汗。

    这样做,也是避免莫贺咄立即反叛,毕竟他投靠大唐,那么跟力拼命,为的就是夺得西突厥可汗之位。如果到头来,一无所有,那他肯定要翻脸。先把天山以南、葱岭以西之地给他,也是安他之心。

    同时,还可以让他继续跟逃到碎叶去的力可汗势力争斗,大唐在天山以南坐看就好。

    李超的这个计划,让牛进达兴奋万分。

    如果真的实行了这个计划,那大唐就不仅仅是占据一个高昌,而是占据整个天山之南了。他这个安西都护府,到时肯定会提升为安西大都护府,统领高昌,兼领四镇。

    西域可并不穷,天山之南更是守着丝绸之路的两条路,天山南路和天山北路,北路是墩煌到高昌至龟慈往西。

    南道则是墩煌到且末、经疏勒经葱岭往西。

    大唐控制了四镇,也就控制了丝路,这也是相当重要的。

    而李超的计划是很长远的,一旦大唐在安西四镇都站稳了脚,到时就能进一步发兵往天山之北了,到时天山北的碎叶,葱岭以西的吐火罗等地,都可以拿下。

    恢复汉之西域。

    不过这个计划,朝中支持的人并不多。许多人甚至都不觉得有必要发兵到万里之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