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860章

唐朝好地主-第860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搞法,后患无穷。

    国家的爵位官职,是相当重要的,过于吝惜,会出事,但过于滥,更容易出事。可现在李渊明显管不了以后,只顾眼前了。

    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有用处的,李超和程咬金他们,都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当年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参与者,新朝的重臣,他们其实是跟李世民捆绑在一起的,利益一致。因此就算封王,李超也不会心动。

    但其它的官员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改投李渊,又不用担心事后被清算,相反,一改投,还能升官发财呢。尤其是现在他们其实都搞不清楚皇帝究竟是不是已经死在了西域的时候,再加上不少人对于新法,其实也是不满的。

    贞观新政,可以说是这次复辟能闹到如今的最大促成因素。

    没有贞观新政,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支持太上皇。

    有人在心里暗暗想着如果接受,自己也就升官发财怎么怎么样,可一看到李超的目光,许多人都心虚胆怯的低下了头。

    想接旨升官发财,还得先过李超这关。

    想把李超拉下马,太难了,李超手里本就有一支听命于他的军队,又把其它军队接管了。以他在朝野和军界的威望,想在登州来一场政变,几乎不可能。

    “很好,大家对陛下的忠心,以后陛下都会知道的。”李超点点头,在座的这些人里,肯定有人三心二意,但此时需要的是和光同尘,要的不是内斗。因此只要他们不公然跳出来,李超也不会去计较那些。

    什么赵郡王,什么辽西封国,见鬼去吧。这些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李超不会傻到相信。哪怕李渊现在迫于形势,真的拿出这些东西来给他,可今天能给,明天就能收回。

    当年李建成也曾经这样的想收买他,李超拒绝了,今天,他同样不会再接受。

    这不关乎忠不忠诚的问题,说到底只是利益。

    李超的利益现在是和李世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是和贞观新政捆绑的。李世民若完了,贞观新政也就完了,这大唐也就容不下他灞上李家,容不下他李超。

    李世民也许有些霸道,但在改革方面,还是和李超方向一致的。李世民要富国强兵,李超要把灞上李家发展壮大,根本还是大环境。

    一个郡王,李超还真不稀罕。

    八月底,天气渐凉。

    一大早,登州港却已经是人山人海。

    无数的商贾百姓,都赶来港口。

    也许朝中的那些官员,那些勋戚,那些士族和大地主们,都反对新法,都愿意看到太上皇复辟成功,但对于登州的这些商人、百姓们来说,他们却是支持新法,支持皇帝的。

    正是因为贞观新政,登州港才在几年的时间里,从小渔村一跃而成为如今大唐六大港口,北方第一大港。

    这里每天商船进出无数,大量商人依借着这港口,做起相关生意,日子红红火火,得利许多。哪怕就是这里的普通百姓,也都乘着这股浪潮,生活好了许多。

    如今赵国公已经在辟谣,说其实不是太上皇复辟,而是有些乱臣作乱,挟持太上皇而已。皇帝在西域并没有出事,正在往回赶。

    两淮总兵官程咬金也与两淮的宣抚等各衙门一起,四处追查造谣者,谁敢传播谣言,抓到就严惩。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登州的形势已经好了许多,没有那种一日三惊,大家惶恐不安的气氛。

    港口商船依然在进进出出,码头、市场一片繁忙,大家继续忙着赚钱,至于其它的,有赵国公呢。

    不过今天一大早,大家还是放下了手头的事情,赶到港口来。

    因为今天早上,赵国公将率领两淮子弟兵组成的勤王军,起兵勤王。

    昨天晚上,登州的商贾们,还组织了一场募捐宴,为勤王军募捐钱粮。商贾们踊跃捐资,一晚上就筹到了十八万贯钱。

    海风吹动勤王军的红旗,猎猎作响,李超站在旗舰灞上号甲板上,对着港口的无数送行人群挥手。

    由大小一百条船组成的勤王军,载着八千淮军出发。


第1008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跪求月票!

    “伤好些了吧?”李渊坐在长孙氏的对面,两人坐在同一张桌上,旁边还有建成、元吉,还有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以及元吉的妻子杨氏。

    另外建成和元吉的长子,以及李泰和李丽质也在。

    十人围着一张大圆桌,一家三代,乍一看倒有几分家庭温馨。

    只不过虽然没有分席而坐,而是围坐一桌,可大家的表情却都很冷漠。建成已经再次被李渊立为太子,可是三年的幽禁,让这位太子殿下苍老了许多,头发都已经花白。再次成为太子,也没有以往的意气风华,他只是坐在那里,眼神甚至有几分呆滞。

    太子妃郑观音经历大起大落,在宫里念了三年的经,也变的与以往大不相同。

    而齐王元吉,坐在桌边,一双眼睛却从始至终一直只盯着杨氏。自己的王妃,却暗通他的兄弟,就算是普通人也难以接受。当初他得知这消息后,还被流放到了房州,在那穷山恶水的地方,受尽了苦。

    可这个贱人却还跟李世民生了一个贱种。

    长孙氏的伤经御医救治,性命无碍,不过毕竟伤及内腑,现在还没好。可今天李渊却非让人把她们请来,她也不能不来。

    坐在那里,脸色苍白,气息虚弱。

    面对着太上皇那假惺惺的问候,她只觉得恶心想吐。最是无情帝王家,可许多事情又说不清因果。

    当年丈夫如果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也许也不会有今天。可如果当初丈夫不抢先发难,也许最后也不会被太子所容,或者太子先一步下手,他们的结果更惨。

    要怪,只怪帝王之家,权欲争夺。

    “我很好。”她咬牙说。

    “今天这样的家宴,要是二郎和承乾也在座,那该有多好。我们一家子,也就团圆了。”李渊说道。

    长孙氏却在心里暗道,太上皇你的一家子可不止这些人,你的嫔妃就有好几十个,儿女更有五十多个。好多儿女,给你的孙儿孙女们都小的多。

    “朕知道事情到今日这个地步,有些难看,但事已至此,我们都想着早点收拾好这个烂摊子。承乾还年幼,不太懂事。被马周等一些外臣一唆使,就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居然一直在东宫负隅顽抗。”

    “如今天下都已归顺朕,一个东宫难道朕会打不下来?朕只是念及家庭亲情,可承乾胡闹的时间也够久了。长孙氏,你是承乾的母亲,你有责任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吃完饭,你给承乾写封信,让他不要再胡闹了。”

    “承乾虽年少可不无知。”长孙氏不同意,“承乾自小随赵国公学文习武,又得陛下亲自教导,还受诸位大臣们教导,早慧少聪,他很清楚知道什么叫大义。我这个做娘的,很高兴有这样的儿子。”

    李渊脸色变得不太好看。

    “承乾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一个好孩子,你也不希望,这样的好孩子早夭吧?”

    长孙氏气的脸色苍白,她怒向李渊,“他也是陛下的孙子,嫡孙。”

    李渊哼了一声,“朕有三个嫡子一个嫡女,嫡孙也不少。可就算是三个嫡子,不也出了一个篡夺父亲皇位,幽父囚兄流弟的儿子?若是承乾执迷不悟,朕也不会再心软。当年朕就是太心软了,总想护着二郎,结果呢,二郎又是如何回报我对他的爱。”

    “你不会的。”长孙道。

    李渊笑笑,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上好的白酒,灞上酒坊的白鹿特贡。他本来比较喜欢喝葡萄红酒,或者是桑椹紫酒,更养身。可最近,他却又喜欢上喝白酒,白酒更烈更有劲。

    “以前,我确实不会。但是现在,谁又知道呢。”李渊说完,招手,有内侍出去,过了一会,抱进来一个孩子。

    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孩子。

    杨氏一看到这个孩子,立即惊叫。

    “你们要干什么,那是我的孩子。”

    李渊走过去,从侍从手里接过那个孩子。

    这个孩子是元吉被流放之后生的,可是从孩子出生的时间推算,杨氏怀上这孩子的时候,元吉还在,但那时杨氏又已经与李世民在一起了。

    因此,现在这个孩子的生父究竟是李元吉还是李世民,其实也说不太清楚。不过杨氏自己说,这孩子是元吉的,当初她对李世民说明后,李世民倒也留下了这个孩子,但只让她不要说出孩子生父是元吉。

    李渊轻轻摇晃着手臂,逗弄着孩子。

    才几个月大的孩子,不会说话,但一双眼睛却很黑很动人,他冲着李渊笑。

    李渊也对着孩子笑。

    “多么可爱的一个孩子啊,朕的又一个孙子。”

    “陛下,请把他给我。”杨氏扑着想上前,却被元吉拦住。元吉冷眼看着这个女人,一个不知廉耻的贱货。

    李渊抱着孩子,对长孙道,“你马上给承乾写信,让他打开东宫之门。”

    长孙氏摇头。

    “你考虑清楚了,我再问你一次,写不写?如果不写,那这个孽种就没了。”

    杨氏大叫,可元吉握住她两只手,如锁链一样紧。

    “元吉,那是你的孩子,他是你的孩子啊。”

    李元吉冷酷如冰霜。

    “那是你跟李世民的孽种。”

    “他就是你的孩子。”

    “我不会承认的。”李元吉残忍的摇头。就算这孩子真是杨氏跟他生的,他现在也不想要,看到这孩子,他想到的只有杨氏和李世民。

    长孙氏颤抖着道,“陛下,你为何要拿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孩来威胁人?”

    “你以为这只是威胁吗?”李渊冷冷的说完,然后手举起,放开。

    “啊!”

    “我的儿!”

    长孙和杨氏齐声惊呼,杨氏更发了疯一样的挣扎。

    掉在地上的婴孩无声无息。

    “永远别怀疑朕,朕绝不会再手软了。”李渊走到桌边,又倒了一杯酒喝下,带着满嘴的酒气,眼睛有些发红的道。

    “长孙,朕再问你一句,你写还是不写。”

    说着,他的目光望向了李泰和李丽质兄妹俩。

    长孙皇后眼泪流了下来,张开手护在两个儿女面前,“我写,我写!”


第1009章 刀刀见血(第五更,求月票!)

    他带着千军万马而来,身披金甲,威风凛凛。勤王军在他的带领下,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叛军兵败如山倒,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最后,叛军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汉京城的大门缓缓打开,整个汉京城都在欢呼。

    “承乾,我来了。”老师抚着他的肩膀,低头对他笑着说道,他的笑容里满是慈祥和关切。

    “殿下!”

    “殿下!”

    一声声呼唤,将承乾自梦中唤醒。他惊坐而起,心脏还的扑通扑通的剧烈跳动着,他的衣襟被汗打湿。

    房间里漆黑一片,敲门声不停的响着,“殿下。”外面还在叫着。

    “等一下。”他听出这声音是柯庆的。

    因为东宫已经成为一座孤堡,太上皇控制了东宫以外的整个汉京城,加之大量的人倒戈归附太上皇,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