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12章

唐朝好地主-第712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烈是河北人,以前家里也是地方土豪。十几岁随父讨伐民兵暴民,一直到如今,战场经验那是丰富无比,久在军中,口味也变的较重。

    这生鱼片,最合他口味。

    李超坐在他的面前,旁边也摆着一盘生鱼片。

    不过李超却不生吃,他面前放着一个紫铜火锅,下面炭火正旺,用山鸡加人参熬的底汤,夹起薄薄的鱼片,往锅里涮几涮,鱼肉卷起,变白。

    李超便夹起送入嘴里。

    同样是入口既化,却少了腥味,更免除了寄生虫的可能。

    “统叶护去了漠北,就算收到消息,也得有些时日了。最先得到消息的,会是欲谷设。欲谷设是始毕可汗的儿子,以前一直是在漠北,对于漠南他其实也不熟。但只从他不肯跟随郁射设南下截杀我来看,这人性格是有些保守稳健的。因此就算他知道郁射设兵败降了大唐,也不可能做出什么立即战兵南下截杀的事情。”

    李超猜测,欲谷设更多的反应是等待。

    他肯定要等统叶护的决定。

    一来一去,肯定得不少时间。

    李超估计,至少一两个月内,那边不会有反应的。

    不过有备无患,以防万一。

    “只要你坚守好这两个月,朝廷肯定就会有兵马过来增援的。”

    朝廷不会放任着河套朔方不管,因此肯定会很快派兵进驻当初放弃的河套代北等地,只有先派兵进驻,然后才可能跟着派驻地方官员,以及移民屯垦等。

    “据我知道的消息,朝廷有意要在河套地区新设一道,为绥远道。辖地包括前套和后套地区,南抵黄河,北抵阴山,东接河东代北的云朔。同时,朝廷的镇北都护府,也从朔方,移驻绥远。我已向朝廷举荐你出任绥远道大都督,兼任镇北都护!”

    苏烈的本事在朝廷诸将中,也算是一流了。只不过苏烈毕竟出身不太好,以前是窦建德的人,后来还跟着刘黑闼。归唐较晚,好在他在洺州城有功,兼之此后一直跟着李超,又拜入李超门下,跟着李超陇右平吐谷浑,又在朔方破梁师都,及至河东御突厥等,都屡有战功。

    他本身早已经是三品武将,爵封侯。

    这次李超举贤不避亲,推荐他来出任这个新设的绥远镇的大都督兼镇北都护,也是没有犹豫的。

    苏定方完全有资格有能力担任这个职务。

    苏定方连忙起身,“多谢老师提携。”

    “起来,这都是你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若是你没本事没能力,我也不可能举荐你。这件事情,我相信能定下来。好好干,不要辜负朝廷对你的期望。”

    “学生也绝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苏定方来了,李超也就不打算多留了。

    这几天时间,李超除了带人捕鱼打猎,增加军粮储备之外,也还在做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制作冰爬犁。

    爬犁也叫冰犁、雪撬。

    爬犁,似车无轮,似榻无足。

    这种工具非常利于在冰雪之中行进,因为其底似犁而得名。不过在这个时代,爬犁明显就没有普及,或者说,在中原很难见到,更别说大规模的应用了。

    但在冰天雪地里,行军确实很难。

    就算骑着马,也不方便。

    到了丰州,若是平时当然是直接坐船去灵州的,方便快捷。上次他来丰州就是坐船,回去时也是坐船。他那时主持朔方镇,甚至还临时打造了一支黄河水师呢。

    虽然只是商船改造,但也还是有些威力的。

    只不过,现在大河封冻,河上的商船、战船都躺到内湖港口里避冬了,门都出不了。

    不过也正因为有黄河这条冰河,李超可以直接坐冰犁回去。

    马拉着冰犁在冰河上跑,可比背着人轻松多了。

    冰犁其实制造挺简单的,特别是李超只是简单的载点人和装备、粮食回去时,就更简单了。

    到处都是的桦木、椴木、榆林,这些韧性较强的木头都能制造。

    把两根一丈多长,比较有韧性的木头,一端放火上烤,让他高高翘起,就能制成辕子。另一端触地平直的部分,则钉上横杆,加上枝柱,就能做成一个车厢。既能装物,也能装物。

    有辕有底,却没有轮毂,靠两根光滑木杆在冰雪上滑行,这跟滑雪板差不多。

    但却能极为节省畜力,而且能拉更多的东西,跑的更快。甚至可以在车厢里放个炉子,一边跑还能一边烤火。

    也不需要打造的多精致结实,李超觉得随便弄弄,能够跑到灵州就行了。他指点着人打造出了第一辆雪撬。

    马拉上,跑起来飞快,在冰河上跟飞一样。

    一群将校士兵们都看傻眼了。

    如此一来,那这冰天雪地严寒低温,都不是问题了?

    “这盖上了这个皮革制的车顶后,人躺在车厢里面,盖上皮毛,还能放个暖炉,一点风都不透,暖和的跟在家里炕上一样啊。”牛见虎左右打量着,越看越喜欢。

    “一个冰犁可以拉上两三节车厢,一匹马就能拉好几个人和他的装备。每次轮流一人赶车,其它人休息。”

    马拉爬犁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同时拉好几节车厢,还没什么影响。这样一来,几个人可以轮着赶车,一人赶车,其它几人休息。最大的保持着体力,就算这样的严寒里,也能赶更久的路。

    “这玩意好,真的好。以前怎么没有人想出这个玩意呢。”

    尉迟宝琳也是爱不释手。

    这样的严寒天气,骑着马在冰雪里赶路,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情。哪怕你穿的再厚再多,可走久了,腿也完全麻木,甚至没有感觉。那脸,更是冻的开裂。而且如果雪大点,马还跑不远就又困又乏。

    现在好了,有了这爬犁,人可以窝在爬犁上面。

    马也减轻负担了,拉着爬犁跑的欢快还不累。

    他们的装备、粮食这些,也能拉在后面,车上弄个小炉,不但能一边赶路一边烤火,甚至还能一边煮茶喝茶吃热饭菜呢。

    经过试验后,爬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于是乎,大家纷纷动手伐木砍树,回来制造爬犁。这东西制造简单,基本谁都能动手制造,李超从中挑了些手巧的人,负责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些工序。其它较笨拙的,就只负责砍树伐木这些了。

    这样的搭配下,李超的爬犁数量正大增。

    短短几天,李超就弄出了足够多的爬犁,虽然这些爬犁看起来大多粗制滥造,比起李超和李秀宁的豪华精致型雪撬车相差太远,可也一样能跑。

    选了一个无风无雪阳光明媚的早晨。

    李超挥手告别了苏定方,和留下的那些伤兵们,带着五千汉突士兵乘坐着一辆辆爬犁,激起一条纷飞的雪龙,向南而去。


第825章 小女王

    躺在雪撬车里,虽然也有些颠簸,但比起骑在马上被刀子一般的北风刮面,被针一般的朔风刺骨,还是挺舒适的。

    起码,李超的这辆豪华型雪撬车,是用双马拉乘。车厢很大,而且还用马皮蒙了顶,好像一顶移动的帐篷一样。

    车厢里垫了许多皮毛,让坐在上面不至于太颠,同时还能保暖防寒。车厢里甚至还摆了张小几,有暖脚炉暖手炉,还有一个可以煮茶煮汤喝的小炉子。李超甚至能够直接躺在皮毛堆里,身下垫着最防寒的狼皮,身上盖着极暖的熊皮。

    这简直就是火车里的软卧车厢啊,还是一人一间的。

    因为车厢够大,所以李秀宁干脆也不坐自己那辆,而是硬要跟李超同一个车厢里挤。用她的话说,天这么冷,挤挤更暖和啊。

    而李超的回答则是,小心挤怀孕。

    结果李秀宁却笑的很开心,她巴不得挤怀孕呢。

    话说,丰州到灵州好几百里路呢,一路上两人挤在这个马拉的封闭暖和的雪撬车厢里,确实容易发生点什么。

    以前李超还真没有试过车震。

    本来李超觉得两个人可以下下五子棋啊,下下围棋象棋也好啊。结果李秀宁非要跟李超挤在同一边,然后挤着挤着,气氛就不一样了。

    “好热啊!”

    车厢里确实不冷。

    皮子蒙的结实,虽然也能打开天窗,还能两侧留有窗,但早堵的很严实,不让半点风进来,这个车厢可是双层的,不是普通士兵的那些粗制滥造一次性的货可比。

    加之车里放了不少铜暖炉,还有火炉子,因此热量不流失越聚越多,温度还挺高。

    “看你热的,脸都红了,我帮你脱了外面的大衣。”

    李秀宁直接就上手了。

    李超本来还觉得这是行军途中,有些不太合适,奈何有时候女人劲头来了,可是不讲理的。

    三两下,李秀宁给李超把皮毛大衣扒了,然后手就停不下来了。

    一件两件三件。

    李超穿了不少,可也不经扒。

    “啊!”

    长舒一口气,李超觉得身上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把衣服穿上吧,要不容易冻着。”

    “不,让人靠会,这里这么暖和,不会冻着的。”

    抚着那细腻洁白的玉背,还有那包围散开的头发,李超脑袋有些放空。

    “真希望这车永远开下去。”

    “嗯。”李超应了一声。

    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女人,又要回京了,也要面对着妻妾儿女们。

    想起崔莺莺来的家信,她又为自己添了一丁。

    现在自己都是七个儿子的爹了。

    还有三个女儿。

    不,他还有一个女儿。

    青鸾回到西南的女儿国,也生了一个女儿。现在,也一岁多了。那是自己的儿子,只不过青鸾告诉自己,那个孩子要按她们的习俗生活。因为与自己的关系,又因为青鸾曾经带着西南的使团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生下孩子后,带着孩子回到东女国的青鸾地位大增,甚至因此被女王选为了继承人。

    在今年,青鸾已经被确认为小女王。

    这相当于明定了太子之位。

    李超的女儿,按东女国的习俗,也就成了王女。青鸾没有隐瞒孩子的父亲是谁,但她们的习俗,虽然一般也会明示孩子的父亲,但孩子与父亲只会明示身份,却并不会有关系。这个孩子,就是东女国王族的。

    女王是她的祖母,小王女是她的母亲,王子是他的舅舅。因为青鸾成为了小女王,早晚有一天会接替女王,成为东女国的国王。那个时候,李超的女儿,就会成为东女国的小女王。

    青鸾来信告诉自己,孩子的眼睛很像他,但是鼻子像她。

    孩子很可爱,也很健康。

    她还说,贞观二年的朝贺,她可能会亲自率使团前来。既来朝贺,也是为贸易,吐蕃越来越强势,而西南的一些蛮獠,也时常侵略犯边抢劫,她们希望大唐能够给予更多的军械支持。

    东女国需要大唐犀利的横刀,需要大唐猛烈的强弓劲弩,还有坚固的唐铠。

    她们愿意用那些蛮獠俘虏,来做交换,也想请唐人去东女国,与她们一起开发那里的金银铜矿产。

    自己的女儿有一天,可能成为东女国的女王,这点是让李超意外的。虽然东女国已经内附大唐,地方也被划为州。

    但那只是羁糜州,实际上大唐对那里鞭长莫及,女王依然是那里的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