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597章

唐朝好地主-第597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人发疯了,杀了娘子和小郎君们,又放火烧屋,还把自己也给点了!”

    惊惶的丰家人看到官兵进来,如见了救星一般。

    带队的王玄策听了这话,眉头皱皱。

    这个丰孝安,还真是一个疯子。居然死到临头了,还杀了家人然后放火自……焚。

    “一队人去救火,其它人把丰家人都给抓起来,一个也别让们跑了!”

    丰家的火很快扑灭,这火放的突然,没有什么准备,火一起,府兵就冲进来了,大家一起扑灭了火。火没赞成太大损失,只是烧黑了几间屋子。

    不过丰孝安死了。

    从火场里找到了他的尸体,他喝了毒酒,火烧死他之前他已经毒发而死,身子被烟熏火燎,不像样子,但确认那就是丰孝安。

    “队头,丰孝安好几个大儿子并不在家中,几个小儿子则都被他杀了,连他的妻妾,都被他拿剑刺死了,好狠好疯的家伙。”一名府兵向王玄策报告。

    “嗯,知道了,马上查封丰家,把所有的钱财粮食一一登记入册,派人看管。另外,立即审问丰家的管事、仆役等等,查清丰家人的身份,也查明其它在外之人,另外看看能不能知道丰家其它的财产情况。”

    丰孝安死了,事情并没完。

    丰家的处置结果是抄家、灭族。这个灭族倒不用灭九族,只是灭丰孝安三代以后的丰家直系家族成员。家族成年男丁处死,未成年者充军流放,女子统统没入教坊。至于丰家的雇佣,遣散。奴隶,没为官奴。丰家的所有财产,没为官产。

    这是最严厉的惩罚,直接抹掉了丰家。

    没有追究丰氏的姻亲之类的九族,那都算是法外开恩了,毕竟丰孝安犯的罪,是被定义为谋乱的,这是十恶不赦之罪。

    抓人、抄家、清查财产。

    都是百年数百年的地方豪强,家中财产不少。金银珠宝,甚至是一窖窖的铜钱,一仓仓的丝绢布匹。不过这些都不是王玄策最在意的,他最在意的是丰家的粮食。

    这是李超重点交待给他的任务,丰家的粮食要一粒不剩的查抄出来。

    一千石,两千石,三千石。

    王玄策拿着帐本,一页页的对着。

    丰家的许多管事,根本不需要什么逼供之类的,直接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只求个宽大处理。

    丰家有多少产业,多少金银,多少布匹,多少田地,多少粮食,他们一清二楚。

    “就没了?”

    王玄策看着自己账本上加起来的那个数字,十分的不满。

    丰氏家族啊,这么大的家族,家里就剩下八千多石粮食了?

    “回军爷,确实只有这么多了。不管有丝毫隐瞒,全都在这里了。”

    “不对啊,丰家那么大个家族,怎么只剩下了这么点粮食?”

    几个管事面面相觑,有些无奈。

    丰家家大业大不错,丰家从事粮食买卖也不假,可先是去年粮食市场不景气,丰家亏了不少,一直是在去存粮,哪敢再积压。今年开始粮市行情又看涨,丰家才开始又收粮。

    但粮食刚开始收,朝廷就有新的粮食政策下来,诸多限制。

    后来又搞和买,丰家存粮一半直接没了。

    再后来,丰孝安被抓,丰家上上下下打点,再后来交的罚款,再慰军等等,那是去了实打实的许多粮食。

    加上这段时间,丰家许多佃户断粮,这些多是没户口的,领不到救济粮,都找丰家借。丰家没少借出粮食,加上丰家自己本来也人多奴仆多,每日消耗粮食很多。

    正因此,现在丰家其实也才剩下八千来石粮食了,要不说丰孝安会发疯呢。

    八千来石粮食,这可是跟朝廷预期的相差太大了啊。

    王玄策来之前,本来还以为能抄个十来二十万石粮呢,毕竟山南第一大粮商啊,才八千石,回去都交不了差。

    “我怀疑你们没有说实话,来人,把这些人带下去,分开审问,敢有隐瞒,大刑伺候!”王玄策不客气的黑脸下令,挥手让人把这几个管事拖了下去。

    分开审问,能相互验证口供,最快验证他们口供真实性的办法。

    只是审了半天,结果只有证明这些人没有说谎。

    王玄策无奈,只得带着这些回去向李超覆命。

    衙门里。

    越来越多的人陆续回来覆命,在府兵的面前,那些人确实不堪一击。

    抓人、查抄。

    行动非常迅速,效果很好,没有能逃跑的。

    但李超并没多高兴,因为查抄到的粮食不多,甚至算的上很少。

    山南东道第一大粮商,丰孝安家里只查出八千余石粮,还不少粗粮在内。其它一百多家大户,多的也只四五千石粮,少的甚至只有两三百石的。

    抄了一百多家,结果只抄到了十来万石粮食。

    十来万石看似倒不少,但这一百多家大户抄家后,也随之抄出了大批的隐户和奴隶。他们原来都是从这些大户手里借粮吃饭,现在大户倒了,他们也得由朝廷向他们提供救济粮了。

    这一百多家的隐户、奴隶加起来,居然有数万口之多。

    七八万的人口,相当吓人,充分的显示着豪强们原来的强大实力。

    朝廷一下子能增加近十万编户齐民,以后能增加大量课丁,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现在缺粮啊,多出这么多人来,粮食压力更大一分了。

    这些人,家无存粮,不能留在山南了。

    可按老办法送去边疆,也不太现实。一来,马上就进入冬季了,这一路上还要走很久呢。边疆之地,没有准备就把人送去,那不得冻死。

    事情就是这么的麻烦,原来朝廷千万百计的想增加人口,想搜括出隐户逃丁。现在大量的隐户逃丁为了吃饭,被大户放弃,前来官府落籍,还有许多奴隶被那些大户们放免为良。

    越来越多的人来登记入籍,可朝廷却高兴不起来。

    这些被豪强地主们推过来的人口,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是个无比沉重的粮食负担。地主家没余粮,朝廷更没余粮啊。

    此时已是深秋,连移民边疆,都来不及了。

    看着面前那一个个的数字,李超顿时觉得头大无比。抄了一百多家,结果抄来十来万石粮食,却又得了近十万张要粮吃饭的嘴。

    哎,头痛啊!

    好地主普通群,207815796,无条件限制,读者即可加入!

    好读者舵主群,11847387,需要订阅且粉丝分值为舵主及以上者方可加入!

    原来还有几个扣群和微群,但因为难以管理已经解散,对于因解散而出来的加群书友们,木子说声道歉!(未完待续。)


第681章 对口

    拿着统计的账册,李超去了鱼梁洲。 '天火大道'

    鱼梁洲上,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赶建,宫城已经初步完工,外面的宫墙宫门和城壕都建好了,引入了汉江活水环绕。

    从长安迁来的各衙,也陆续进入了建好的衙城里,三省六部五监九寺南衙十二卫衙门翰林院御史台等,都开始集中在这里办公。宫城、衙城,都是相对独立的围城。而在两城外面,又有一座座的军城环绕,南面是南衙禁军衙门,北面则是北衙禁军军堡。再外围,则是民城和商城。

    虽然看上去都还挺简陋的,可人来人往,已经很热闹。

    官员们的家眷、国子监和讲武堂的学员们,还有来往的商人。让这座拥有半个长安城大小的沙洲热闹无比。

    尤其是因为整个沙洲上是围城群的建筑格局,各个围城大小相连,环环相扣的模式,让这些城既是整个,又是相对独立的。在城与城之间的那些围墙外的区域,更加的轻松自由一些。

    甚至已经有不少便利百姓的商铺设立,饭店茶肆杂货铺等。

    李超走在这热闹的围城之间的街上,感觉挺自豪的。

    这可真是拔地而起的一座岛之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已,就有了如此的规模。这些围城的成功,也向皇帝和百官们证实了新的建筑模式,证明了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

    若是没有大旱灾和蝗灾,其实现在本来应当挺轻松的。

    鱼梁洲上的商铺不少,可现在却看不到一家酒楼,因为朝廷禁酒了。也看不到什么饭店,因为一般人吃不起饭店,饭店里不收钱也收粮票而且还收的多少,谁舍得。

    百官们粮票这些倒不少,可为了名声影响,也不好经常上饭店下馆子的。

    甚至路上的行人商贩们,不少脸上也有些菜色。毕竟救济粮这东西,并不是万能的,能充饥,营养方面却差的远了。

    唯一让李超比较自豪的,还是街道上看不到那些拖家带口乞讨的流民乞丐。

    大家都在勒紧裤带度饥荒,富人的日子固然现在不好过,可却也让更多少的百姓,特别是那些穷困百姓,避免了因灾荒就饿死的惨境。

    想到刚被抄家灭族的一百多大户,李超觉得心里稍舒畅了些。他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是困难的非常时期,这些都是暂时的而已。'棉;花;糖;小;说;网;w;w;w;.;M;i;a;n;h;u;a;t;a;n;g;.;c;o;m;

    豪强大户们日子也并没有难过到哪去,只是没有灾难财发了,他们又不愁吃不愁喝,只是有些人却还不满足。

    路过一道道岗哨,李超进入了宫城。

    鱼梁洲上的宫城,李世民终于不用再住东宫了,皇帝住长乐宫,李世民住的叫紫微宫,另外边上还有不大的一座宫,那是太子的东宫。

    前廷。

    皇帝的御书房里。

    李世民和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杨仁恭宇文士及五个正在议事,内侍禀报李超在外侯见。

    “看来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请李相进来吧。”

    李世民叹声气。

    李超大步入殿。

    “臣李超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文远,都处置了?”

    李超递上帐册,把那查抄的结果呈上,内侍接过,转呈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账册,没有马上打开,他拿着这本折子,心情有些沉重,“刚才朕和宰相们也在商议此事。”

    感慨了几句,李世民还是就此揭过了。

    翻开折子的时候,李世民还是挺期待的,可是真的打开看过后,李世民失望了。

    金银钱帛不少,田地庄园商铺这些也不少,可李世民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金银这些,现在又买不到粮食,他更需要的是粮食。

    可这些地方豪强家里的粮食,加起来不过十余万石,让人失望。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吗?”

    “地主家粮食还是有些的,不过也不多少了。”李超如实回答。

    而最麻烦的不仅仅是地主家粮食不多少,还是现在出现了新情况,大量隐户出现了。

    “臣估计,此次抄灭这些作乱豪强之后,确实能大大震慑他们,但可能马上会出现一大批隐户归籍,甚至出现大量豪强放免奴隶的大潮。”

    李世民点头。

    大批隐户归籍,自然还是跟豪强们有关。豪强们粮食不多少,又不敢乱来,在朝廷现在的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