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500章

唐朝好地主-第500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鳝可是好东西,不论是切片炒,还是直接整条的炒成一圈,都是很美味的。黄鳝肉带着甜味,鲜美,而且还很补。

    就是没有鳞,看起来跟条蛇似的。一些大的黄鳝有超过一斤的,甚至有两斤的,这种黄鳝以前也称虎皮鳝,或者黄皮鳝,头很大,而且很凶,会咬人的。李超小时候在外婆家玩,有次雨后,有虎皮鳝从水沟里跑到路上来了,李超伸手去抓,右手食指虎口处就被咬了一口。

    而且咬了还不轻口,李超就一路哭着,一路甩着,带着那条鳝鱼回了家。然后外公拿炭火一碰,它就松口了,那条鳝鱼整整一斤多,外婆把它剖开剪成段,鳝鱼辣椒炒了一大盘,吃的李超深深记住。

    后来李超跟着表哥们也学会了在田里扣黄鳝,认黄鳝洞,认黄鳝路。基本上,后来他都能一眼认出哪是新鲜的黄鳝路和洞,也学会了扣黄鳝的技术。

    李超站在边,先左右看了一会。

    一般来说,黄鳝会在水田或者沟里打洞,他们的洞会选在很松软的田埂上或者田里,有进洞,肯定就有出洞,而且洞口肯定会有路。

    路就是痕迹。

    “这里肯定有一条黄鳝,而且是一条大黄鳝。”李超信心满满的道。

    “你这么看两眼就确定有黄鳝?朕不信!”李世民觉得李超在吹牛。

    李超哈哈一笑。

    抠黄鳝,那首先得经验丰富,老光老道,一眼就能看出黄鳝路,顺着路就能找到洞。当然,找到黄鳝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懂得抠。

    要不然,你发现了,也抠不到。

    黄鳝可比鱼难捉的多,真正的滑不溜秋的。

    “看我的。”

    李超走到那洞口,伸出手开始抠一边的洞,然后一只手放在另一个洞前,张网以待。

    慢慢的抠了几下,扒开了洞口的草,李超打草惊蛇,故意一下下的捅着那个洞,惊动黄鳝。

    直接掏洞,想在洞里捉黄鳝一般较麻烦,还不如把黄鳝赶出洞更快些。

    果然,才几下,那洞里的黄鳝就有反应了。

    一下子窜出了洞口。

    刹那间。

    说时迟,那时快,李超那只右手早已经动了。

    稳准狠!

    有如无影手一般,李超用食指和中指,既准确又狠力的夹住了那条黄鳝。

    黄鳝在李超的手里卷起,李超夹着黄鳝得意的举了起来,向李世民和宰相们展示。

    起码有半斤重,这算是大黄鳝了。黄黄的,绝对是虎皮鳝。

    李世民佩服的五体投地。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

    “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状元是啥?”李世民问。

    李超才想到,一时说漏,如今还没有状元呢,科举里成绩最好的,也一般只是称状头而已。

    “就是状头的意思。”

    “哦!”李世民这下明白了。

    “告诉朕,怎么抠黄鳝?”李世民问。

    头上的太阳挺大的,戴着顶草帽,也很晒人啊。可李世民兴致很好,李超也没办法,只好教他如何找黄鳝路,认黄鳝洞,最后让李世民自己操作。

    “陛下,也可以直接用脚踩另一边的洞,逼黄鳝出洞!”

    李世民学的挺有模样的,几脚下去,黄鳝出来了。

    李世民边忙伸手去抓,可惜,没抓着。

    黄鳝在水田里蜿蜒飞窜,跑的很快。

    李世民根本追不上,几个宰相手忙脚乱,前堵后追,也没能抓住。倒是李超,几个箭步,赶了上去,两个手指一夹,就夹住了。

    “陛下,抓黄鳝,不能拿手去抓,得用两个手指的关节却夹,夹的力道最大,可以不惧黄鳝的滑溜。”

    李世民不甘心,继续抓。

    结果抓了半天,总算是抓到了一条。

    “陛下,日头很毒,不如早点回去吧!”

    李世民满意的夹着那条比筷子也大不了多少的倒霉黄鳝,乐呵呵的道,“嗯,回去吧!”

    君臣几个总算是开始往回走,隔着很远的地方,一大群的内侍、侍卫们,等的早就是忐忑不安了,这么大太阳,万一皇帝晒的中暑了,那就糟糕了,好在皇帝总算回去了。(未完待续。)


第539章 软脚蟹

    “少保,这个螃蟹怎么软软的啊?”

    李承乾蹲在院里廓下,看着盆里的螃蟹,极为好奇的伸手去捅。可是这螃蟹却与他以前见过的螃蟹不一样,这些横行霸道的家伙,身子居然是软的。

    壳是软的,脚是软的,全身都是软的。

    李超头也没回的道,“真是少见多怪,这就是螃蟹褪壳之后的样子。”

    “螃蟹还会褪壳?”李承乾惊讶的问。

    “很多动物都会褪壳褪皮,比如说蛇,比如说虾,又比如说这个蟹。”

    “啊,我以前真不知道。”

    李超对李世民道,“陛下啊,咱们太子的教育还是有所缺失啊,应当给太子加一课自然课,把一天生活常识,一些生物地理自然等知识教导给太子。要不然,连韭菜麦苗都分不清楚,黄鳝和蛇都认不清,可不行啊。”

    刚才李承乾就把黄鳝认成了蛇,还吓的拼命后退。

    “文远说的挺有道理。”李世民洗干净了身上的泥巴,换过了长袍,倒又恢复了帝王威严。

    “这是不是就是软脚蟹啊?”一边的长孙无忌笑问。

    “算是吧。”李超回答。

    “这个软脚蟹也能吃吗?”长孙无忌也是个吃货,看到李超弄来一盆子的软脚蟹也很好奇。

    “能吃,而且是美味。”

    螃蟹会褪壳,据说一生要经过十三次褪壳,每次蜕变长大就是全新的开始一般。而且螃蟹褪壳极为神奇的是,它们还会在褪壳的时候,把鳃、食囊、内脏也一起脱去,因而褪壳后全身没有原来的一丝污垢。

    褪壳后的螃蟹全身都是软的,但更神奇的是,这种软软的状态,只持续几个时辰而已。

    几个时辰后,螃蟹接触到水,慢慢的就会变硬。

    李承乾抓起一只螃蟹,发现螃蟹根本夹不痛他。他轻轻一扯,一只螃蟹钳子就扯了下来,时面居然流出了米浆一样的白色浆水。

    “魏公,这种软壳蟹可是难得的美味,全身都能吃,直接蒸或者炸着吃都好吃。”

    李超要不是这灞上第一大地主,想吃了一大盘软壳蟹可是非常难的。因为这种软壳蟹褪壳后半天就会变硬了。

    这是李家的庄户们知道李超想用软壳蟹待客,特意一起发动在田里寻找,把刚褪壳的软壳蟹几乎是全都抓了过来。

    “那我还真没有吃过这种软脚蟹,今天一定要偿偿。”

    李世民也表示想试试,听李超吹嘘了那么多。

    李超亲自动手。

    把软脚蟹先净,上蒸笼蒸。

    蒸熟之后,挂上用淀粉和鸡蛋做成的糊,然后油炸。

    这种方法,也称为酥炸。

    油热之后,把挂好面糊的蟹下锅,炸到变金黄色时取出。

    沥干油。

    李承乾全程观看,早看的直咽口水,目不转睛了。

    那一边的李世民也不时的把目光转过来。

    待稍凉后,李超直接抓起一只金黄的酥炸软壳蟹,一口咬下去。

    芳香脆嫩。

    嘎嘣脆,鸡肉味!

    李承乾一见李超先吃了一只,立马不客气的伸手抢了一只,也一口咬了下去。

    嘎嘣!

    真脆,真酥。

    “好吃!”

    李承乾只说了两个字!

    这小子很有成为新一代吃货的潜力啊!

    李超把盘子端到李世民面前,“陛下偿偿。”

    李超也算是头一个吃螃蟹了,见李超和李承乾都吃的这么高兴,李世民伸手也拿了一只。

    软脚蟹已经炸的金黄酥脆。

    扳下了只蟹腿,放嘴中一咬,嘎吱嘎吱响,果然好吃。

    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

    “无忌,玄龄,你们也吃,真的非常不错。”李世民大力推荐。

    宰相们一人一只。

    “以前吃过清蒸的螃蟹,都是湖里的大蟹,想不到,这种软蟹,这种酥炸法子,也很好吃啊。”

    “那是,这可是难得一见的软壳蟹呢。”

    李超已经吃完了一只,马上又拿了第二只,李承乾不甘示弱,这小子聪明,一次拿俩个,吃一个,手里还占一个。

    “陛下啊,这软壳蟹还有不少保健功能呢,少儿吃了能促进生长发育长智力,大人吃了也能预防肥胖。这肥胖啊,其实就是一种病,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来说,肥胖后,就会容易发许多病,因此啊,中年过后,就得注意身体肥胖了,若是过胖,就得减肥了,要不然,各种各样的病都容易发。”

    几个宰相之中,萧瑀和陈叔达年纪较大,而且地位高,条件好,年轻时一个是西梁皇子,一个是南陈皇子,如今又都是宰相,也算的上是养尊处优,加上是文官,也没那么多时间去锻炼,人过中年,便不免开始有了小肚子,身上也发了福。

    “文远,你看我们这算肥胖吗?”萧瑀问。

    百姓一般把胖叫发福,那是因为一般的百姓根本没有条件胖。繁重的体力,加上营养跟不上,因此穷人里根本就没胖子。

    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才会有胖子,生活好,劳作少,长的白白胖胖的,于是百姓羡慕的认为肥胖那是富贵人才有的,长胖也就叫发福了。

    不过李超可是清楚的知道,肥胖可是很容易引起三高啊,糖尿病啊等等的,而如今的百姓,也确实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这类病,称为富贵病的。

    糖尿病在眼下叫消渴症,也是没的治的,多数还是富贵人得的。

    很多人得这些病,就是因为肥胖而引起的。

    发福,富贵病,这些可不是什么好事。

    “萧相、陈相,你们以后可得加强些锻炼了,还得注意饮食健康。比如说这种酥香蟹,你们以后就得少吃。多吃些清淡的钦食,少大酒大肉,尤其是得少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锻炼,哪怕再忙,也得抽空练练身体,这样自然就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了。”

    萧瑀和陈叔达听了,看着手里的蟹,很是不舍啊。

    李世民顺便又抓了一只吃,他还年轻,二十多岁,多年戎马生活,身体正是最强健的时候。

    长孙无忌也又抓起一只,“我身体很好,还不操心这个,我替萧相再吃一只。”

    房玄龄也笑道,“我也替陈相再吃一只。”

    太子一见,立马又伸手去抓。

    结果盘里只剩下了最后一只,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手碰到了一起。

    李承乾看到是老爹,有些不甘心。

    李世民的手也不缩回,斜眼看着李承乾。

    父子俩僵持在那。

    李超笑着道,“太子,你忘记孔融让梨的故事了吗?”

    太子无奈的收回了手。

    李世民非常满意的拿起了那只螃蟹,然后扯下了一条蟹钳递给承乾。

    “承乾啊,不愧是朕的太子,有孝心,来,这个大钳赐给你!”

    “嗯,好吃。文远啊,回头再让人抓点这个蟹啊,送进宫去,让太上皇和皇后也偿偿。”

    软壳蟹不多,但田里的小螃蟹还是很多的,这种蟹不如湖里的大,但其实养一养,油炸的吃,也不错,连壳一起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