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432章

唐朝好地主-第432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部尚书大理卿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太常卿参旗将军沛国公郑元璹,东郡公崔君绰、左谏议大夫固安县公崔民干。。。。。。

    荥阳郑、博陵崔、清河崔还有太子府,都过来送嫁了。

    “太原晋阳王氏为崔十三娘送嫁!”

    “晋阳王氏,那不就是崔善福妻子娘家吗?怎么今天王家还来为崔十三娘送嫁?”许多人惊讶出声。

    太原王氏为五姓之一,太原王氏和清河崔一样也有很多支房,其中以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为主,两大主支又各有四五个支房。

    而晋阳王氏,正是崔善福妻子王氏娘家这一支。

    “这王家是要闹哪出呢?”

    “估计是觉得王氏做的不好看,今天来送嫁,挽回点声誉吧。”

    太原王氏来,很快祁县王氏也来了。

    “太原祁县王家,太原郡公府为崔十三娘送嫁!”

    太原王家今天明显是早约好了的,两大房和数个支房都来了。

    “范阳卢氏为十三娘送嫁!”

    “赵郡李氏为崔十三娘送嫁!”

    。。。。。。。

    张超听的都有点麻木了,今天这是怎么了。七宗五姓,今天是来刷存在感的是吧,齐刷刷的全来了。

    甚至一些其它关东士族也来了,什么渤海封氏、河东卫氏、颍川陈氏,都来了。有的也就一两辆车,四五个人,但人家名头叫的响。

    来了就要扯起嗓子喊一下,放徽家名更是得亮出来。

    张超觉得这些人就是来刷存在感的,他娘的,把自己的婚礼当成他们刷脸的地方了。昨天崔善福人人都踩一脚,连累着崔家名声也不好了,甚至许多关东士族都因此名声受损。

    那些关陇暴户发户们终于找到个好机会,可以有理由大大嘲笑关东士族,说他们卖婚,贪财,没人性。。。。。。反正机会难得,逮住了就得狠踩几脚。

    关陇贵族们向来是瞧不起那些关东老牌门阀的,而关东士族也瞧不上关陇贵族们,不就是走了****运的暴发户嘛,早年就是一群子北魏六镇的边卒武夫,跟一群陇右的土豪联合,最终夺了天下,论底蕴,他们跟关东士族们差远了。

    崔郑昨天反应迅速,用添妆来证明他们的家风名声,想让人知道崔善福这样的也就是少数,并不是所有士族都这样的。

    今天其它在京的士族也立马跑来凑热闹了。

    想了想,张超也无所谓了。

    多些人还多点热闹。

    最终崔家的送亲队伍也凑了二百多车,七百多人。

    送亲的人都差不多到齐了,天边也已经满是晚霞,崔十三娘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绿色的钗钿礼衣,红色的盖头,下面是凤冠霞帔和摭脸的扇子。

    出门的时候,几名仆妇拿了块红布把十三娘的膝盖挡住,扶着她上了崔家的送嫁马车。

    张超对着柯山点点头,柯山朝空甩了一个响亮的响鞭,驱动马车。

    马车刚走了几步,崔琰带着一群人就拦住了马车。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大舅子崔琰此时就跟一个劫匪一样,带着群崔家人拦在车前讨要障车财。

    “撒币!”张超大喊一声。

    张家的迎亲队伍里立即跑出来一群人,一人擒着个布袋,对着拦路的崔家人天女散花似的狂撒铜钱。

    撒了上万铜钱之后,崔家人满意的捡完钱让开了。

    队伍再次起行。

    一队约十人的东宫卫士出现,他们在前面为张家的迎亲车队开路。

    整整五百多辆马车,一千多接亲和送嫁人。

    队伍足足排了有近十里长。

    当张超的头车已经出了城门,崔家最后一辆送嫁车才刚刚启动。

    “从今天此,谁人不知灞上张家,又有谁人不识张三郎?”程处默看着身后那长长的队伍感叹着道。

    张超倒没他那么天真,真以为事情这么简单,谁都想来捧你啊,只能说这次的事情是恰巧了而已。

    其实今天热闹是热闹,面子是有了,可欠下的人情也多了。尤其是他娘的还欠了太子李建成的人情,这人情就难还了。

    再一想,太子妃还是十三娘的舅家表姐,那李建成算是自己的表姐夫了啊。这。。。我并不想跟李建成扯上关系啊!(未完待续。)


第181章 洞房(第五更)

    第五更又送上了,兄弟们订阅和月票支持一下啊!

    车队出城的时候,城门守军没有一个上来拦截检查,任由车队那长长的队伍出城,城门校尉还让手下都出来为车队通行拦截其它路人。'求书网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校尉不理会那些本来在轮休,突然被叫过来站队的手下。望着滚滚车队,他掏一块猪肉脯,五文钱一块的张记猪肉脯,守门的府兵喜欢称之为小牛肉干。他的一名副手揉着还有些通红的眼睛,走到他的上司身边,疑惑的问,“这是张家来接亲的车队,放行就是,怎么还搞这么隆重,还让所有兄弟来给他们拦路站队?”

    校尉苦笑,“这张家可不是普通的车队,你知道今天有多少家豪门勋贵来迎亲送嫁吗?来去都有人拿着手令来,你知道是谁的手令吗?”

    那副手也是常在这守门的,对于这种打招呼的事情倒是不陌生。一般来说,有时豪门勋贵家有出队出城,都会提前打个招呼,这样例行检查的时候,他们守门的也不会那么认真,差不多就行了。

    要真的细细检查下来,那得费很长时间。特别是这种迎亲送嫁的喜事,一长溜的车队,检查个半天,可就耽误好事了。“崔家和张家?”

    校尉用力咬下一块猪肉脯,慢慢的嚼着,笑骂道,“若真是崔家和张家打招呼,我顶多也就是按平常老例儿,可起码的样子还是得做一下的。”

    副手惊讶,小声问,“难道还有大人物打招呼?”

    校尉叹了口气,走到一边城墙脚下蹲了下来,又咬了一块猪肉脯,“是啊,别说今天是崔家和张家的送嫁迎亲车队,就算是个普通商人家的车队,我也不敢拦着检查啊。”

    副手咂巴着嘴,这满长安城,能有这样势力的人物可屈指可数。

    校尉给副手也递了一块猪肉脯,低声道,“两道手令,一道是张家来迎亲进城时,由秦王府那边的公孙武达和刘师立亲自过来出示了秦王手令。另一道则是刚才张家接亲出城,由太子府里人出示的太子手令。你说,这一个秦王手令,一个太子手令,两个随便一个的手令一晃,我也不敢拦着张家的车队啊。”

    副手听了,狠狠的咬了一口张记猪肉脯,“这张家好邪门啊,哎,算了,不管这些了,张记的猪肉脯倒是越做越好吃了。”

    张超此时没有什么心情却管什么秦王和太子的事情,他只是灞上一小民,如今就算封爵得官了,也依然还只是小人物一个。他不管李世民为何拉拢他,也不管太子为何对他示好,反正他今天只想要早点把十三娘迎娶入张家门。

    细想想,其实太子今天的举动,也许只是因为十三娘是太子妃的表妹。而秦王的表现,只能说可能跟在河北的经历有关。李世民这人,历史上有名的喜欢拉拢人。

    而且李世民这人拉拢人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拉拢那些敌方归降的将领文士。他还喜欢去收买拉拢对手的人,比如李世民经常挖李建成李元吉的墙角,但他跟李建成不一样。李建成最喜欢的就是直接挖李世民手下重要文僚武将,什么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恭,都下过手。

    但李世民专找李建成李元吉手下那种不是特别地位高,但又能参与到机密的那些人悄悄下手。历史上,李世民可是成功的挖了李建成好几块墙角,让他在与太子的争斗中,得过不少便宜,尤其是常何这个重要棋子打入李建成核心圈,更是让他在关键的玄武门之变中取得到关重要的一步胜棋。

    这兄弟两个行事,李建成喜欢吃子,都奔着对方大子。李世民却喜欢布局,不声不响就能围死人。

    坐在马车上,张超一路有些沉默。

    今天这事情表面看似风光,东宫和秦王府都给面子,那么多名门勋贵都来捧场,可也很危险啊,以他的身份出这么大风头,这是要被放在火上烤啊。

    “这下自己一边跟秦王府关系甚秘,一面又成了太子亲戚,他娘的岂不成左右为难啊。”

    车队一路上坡到达灞上张家沟,那车队起码十里长,引得今日前来做客的张家宾客们那是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去时三百多车,回来五百多车了,这排场,整个长安城也没有几家啊。

    老爹看着那长长的队伍,兴奋万分,儿子结婚,这么有排场,那是面上有光啊。

    “管家,赶紧的,让厨下再准备二百桌的席面,今天客人有点多。”

    张家原本都准备了三百桌了,可照今天这情形,三百桌根本坐不下,还得来吃上两茬。

    迎接新人入门,按照着规矩习俗一样样的来,院中结青庐,庐中交拜,喝合卺酒,挑盖头,做却扇诗,结发。

    当两人剪下的头发结成一个髻后,张超郑重的将它交到十三娘的手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十三娘收下发髻,握着张超的手幸福的道。

    礼成,张超拉着十三娘开始给老爹和七娘还有秦琼等一干长辈敬茶。

    老爹笑呵呵的接过茶饮下,然后拿了块玉佩给十三娘,“新妇子进门,这是爹给你的。”

    七娘喝过茶,则拿了一支嵌玉金钗给七娘。

    秦琼做为义父,给的是一百亩的庄子。

    把十三娘送回青庐,张超被程处默四个傧相拉着到处去给客人敬酒。今天张家的酒席也是下了本的,几百桌,每桌都有两壶酒。

    好在张超经历了上次老爹的婚宴后,也学聪明了,他让程处默四个提了四壶酒跟着自己,里面全是水,只是加了一点点酒闻着有点味而已。

    每次张超做着很豪爽的样子,一杯干,其实都是在喝水。

    没办法,那么多客人,真喝的话,今天张超别想着入洞房了。

    黄昏的交拜,然后喝的直到点灯,最后宴席散时,都已经快半夜了。许多人都喝醉了,张超最后卖了四个伴郎,才算成功脱身。

    被秦敢、崔琰他们扶着进入青庐,张超假装醉的不醒人事。

    莺莺忙让红线打了热水过来给张超擦脸擦手。

    张超靠在莺莺的大腿上,十分享受。

    “人都走了吧?”

    “啊,三郎醒了。”红线吓了一跳。她还真以为张超醉了呢。

    “嘘,小声点。”张超冲着红线道。

    “红线,去看看外面有没有偷听的。”

    新婚第一夜,居然是在院子里帐篷中度过,张超还真有些不太习惯。娘的,万一有人要偷听闹洞房什么的,这也太容易了。

    “五郎,哪会有人来偷听啊,那也太失礼了。”红线嘴里虽然说着,可也还是跑到外面去看了看。

    张超的这顶青庐其实很大,有点跟个大蒙古包似的,起码有二三十平,里面还铺了地毯,有睡榻。因为是冬天,因此帐里还生了好些个炭盆,倒是挺暖和的。

    崔莺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