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423章

唐朝好地主-第423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李超在灵州战后颁行的许多新政,包括李超的新税法等,这些东西让他一时有些看不透,但他没再急着要弹劾李超。

    而是一一记下来,然后寻访了解。

    等到了灵州城外的时候,褚遂良已经对灵州的现状,对李超的主政理念,对他的政策有了很深的理解。

    对于李超拿下灵州之后,推行的许多政令,已经很支持。不论是整理灵州户籍人口,还是丈量清理田地,甚至是推行两税法、工商税法,维修水利,招商引资这些,都表示了极大的赞叹佩服。

    灵州能在战后,迅速的稳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工商兴隆,这自然是与李超的执政政策离不开的。

    一队骑兵策马来到队伍前。

    一员年轻骁将跳下马,向身着紫袍的褚遂良拱手行礼。

    “可是褚副使?”

    “某便是褚遂良。”

    “在下朔方镇衙内都指挥使崔琰,特奉大帅之令,在此等候迎接褚大使,请随某入城!”

    褚遂良来之前,对于朔方镇的将领们都有过了解,当然也知道这位开国伯其实是李超的妻兄,与程处默等几人,都深得李超信任,堪称心腹。

    当下他笑道,“原来是崔衙内,请头前带路,某想马上前去拜见李平章。”

    “大帅已经为副使在城内准备好了宅子,副使一路劳累,不如先去宅中洗浴休整一二,明日再见大帅也不迟啊。”

    “还是先去拜见一下大帅先。”

    来之前,父亲褚亮就已经跟他说的很清楚,一定得放低姿态。毕竟他在长安做的事情,已经狠狠得罪了李超。若想要得到他的谅解,就一定得放低姿态。

    崔琰道,“既然副使如此坚持,那么就随副使之意。”

    午后,李超躺在石榴树下的竹床上,很舒服,很轻松。

    一个美人正坐在李超身侧,穿着丝裙,身上散发着一股沁人的幽香。美人一双玉手为李超揉捏着肩膀,他则靠在那里在树荫下看着书。

    “这样不太方便,干脆搬张榻床来,我直接靠你腿上,那样按着方便。”李超舒服的直哼,还提出了过份的要求。

    美人却只是微微一笑,露出了两颗迷人的小虎牙。

    “妾身随三郎的意。”

    重新换到榻上,李超把头枕在美人紧致修长的大腿上,立即觉得更舒适了。美人身上的香味更加的沁人。

    这可比躺椅子上舒服多了。

    哎,醉卧美人膝啊,多少枭雄的梦想。

    “这里还住的习惯吗?”

    “嗯,这里很好,塞上江南,确实名不虚传。”

    “其实你在长安等我回去就好,没必要这么辛苦的赶来这里的。”

    “父亲大人等不及呢。”

    李超笑笑,郑善果还挺有意思的,一个女儿都送进宫了,现在又生怕他会反悔不娶郑婉言似的。上次李超出京的急,没时间接郑婉言入门,结果现在郑善果直接派人把郑婉言送到灵州回乐城来了。

    郑婉言来了,李超其实倒也挺高兴的。

    一人在外,又没带家眷,有时晚上还挺寂寞的。郑表妹来了,挺好。本来还以为两人一开始会比较尴尬,毕竟郑表妹怎么也是名门之女,却给他做了个妾,早听说郑表妹诗词歌赋、棋琴书画,女红刺绣样样皆好,可能会不太满意家里安排的这门亲。

    谁知道,郑表妹一来,倒是知冷知热,温柔体贴,这让李超真是倍感惊喜,幸福不已。野出身的李超,配上名门才女,居然也没有代沟。

    不过郑家并不只送了郑嫁言一人过来,奴仆婢女就送了三百个,非常的豪爽。郑家送郑婉容入宫,倒贴了一万多贯。郑婉言到李家,嫁妆也是一万多贯。除了这三百多奴仆,还有许多嫁妆,一支很大的送亲队伍,一直送到了灵州。

    “听说你父亲想要在灵州买田置地还想办牧场?”

    “这些其实是族里有些人的意思,觉得灵州有三郎在,产业有个依靠。你也知道,荥阳郑氏,虽是名门士族,但族中人口也多,不少偏房支族。”

    “这个我理解,大族也得过日子嘛,士族名门也一样得生活吃饭。你们郑家想来灵州添置产业,这些我倒不反对,反正只要你们按着规矩来,该照应的我也还会照应的。你可以给郑家去个信,让他们亲自过来跟我谈。”

    “这真的好吗?父亲大人跟妾身说过,其实三郎不必太为难的。”

    李超伸手捉过郑表妹一只玉手,拿着手里抚摸着,好修长的一双手,放后世,肯定打小就要被送去学钢琴的。

    “只要郑家不是想着要空手套白狼,打着我名头搞什么强占豪夺什么的,正常的做事哪会让我为难。说实话,灵州现在确实是个好机会,我最近正计划开挖唐渠,这是一个主干渠七百里,支渠五百多条,完成后能新增一百万亩灌区水田的大计划,我很欢迎郑家这样有实力的家族前来参加这个项目。”

    “郑家能参加?”

    “当然可以,我初步的打算是,只要承担修一里干渠,就给边上一百亩水浇地。这一百亩水浇地虽然是需要纳租税的田,但一百亩都算永业田,不用还给朝廷,死后也能传给子孙的。”

    “修一里干渠,换一百亩渠边水浇地?”郑婉言有些惊讶。心里盘算着,这个交换是否划算。

    干渠得十丈宽,深也起码得一丈多深的,虽说在平原上挖渠,会比较轻松点,但挖一里渠道,量也很大。

    换一百亩水浇地,还是永业田。永业田这个确实比较吸引人,毕竟是能够传承下去的。

    “郑家也需要纳租税?”郑婉言问,郑家出仕的人很多,大部分的男丁就算没入仕,也有勋有爵,多是有身份的人,按制是不课户的。

    “在中原,或者说在朔方以外,郑家纳不纳课我管不着。但在我朔方,却不行。朔方现在还是战区呢,是边关前线,这里实行的是不一样的战区法令,因此在我这里没有不课户一说,只有府兵才拥有免课资格,其它的,哪怕是官员,占有的田地也一样得按田亩纳租税,朝过均田田额,还得是按两税法来纳租税。”

    李超当然知道灵州现在成了一块肥肉,不少的豪门大族,都盯向了这里,全都想来撕扯块肉吃。

    郑崔这样的豪门想来分点好处,李超不反对。前提就是得按他的规矩来,李超也准备让这些豪门参与唐渠的开发,甚至拿出修一里干渠给一百亩水浇地的优惠政策,但想要免课不纳租税,这却是没门。

    就算是崔家、郑家,这老丈人家也一样没门。(未完待续。)


十更送上,发几句感言!

    今天收到孤单坠星、失忆love敏、楊ysl三位盟主的飘红,还有道明嗣、为丶、夏沫、小夜、山城棒棒1989等兄弟们的万赏。

    今天的打赏超过了一百万,这是木子写书这些年来的头一次。非常感动,虽然欠下了一百多章更新债,但还是非常感激各位。

    最近木子家里出了不少事情,我妈上个月做事时摔断了手,断了两根骨头。我爸丢下工作回家来照顾我妈。结果在他五十六岁生日的第二天,却突发中风。

    当时把父亲送到医院后,蹲在外面一边把当天的章节更新出来,一边还在等诊断结果,心里真的很堵,想哭。

    这些天虽然还保持着四更,但其实每天写的很少,脑子里空空的,每天都要消耗存稿。

    今天,群里的书友们一起打赏,给木子凑那个一百万打赏的日进斗金的勋章,说实话,激动,感激。

    我从来不开单章,但今天这个单章必须开,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支持。

    最后通报一下欠的更新吧。

    今天一共一百零三万打赏,一万一更,那就是一百零三,月票和昨天欠的是十五,今天加更了八章。

    10315…8=110

    !!!!!!!

    大家记一下,欠110章,每天保底两章的情况下,木子会努力的加更的。

    我爸现在省医院住院,我妈和我姐还有请的护工在帮忙照顾,我留在家里努力赚医药费,接下来会调整心态,努力码字偿债的!

    谢谢大家,同时也要谢谢我的主编锐利和责编虎牙,是他们一直的照顾爱护,才让这本书能有这么多读者看到和喜欢。谢谢我的编辑们和我的读者们!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文字大小调节、阅读亮度调整、更好的阅读体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第七十七章 组团

    单雄信终于出狱了,走出大牢门,重见天日,单雄信不觉老泪纵横。一个响当当的山东大汉,忍不住跪在地上,用嘴亲吻着大地,这是自由的大地,自由的空气。

    关在牢里这段时间,飞将单雄信头发都花白了,整个人憔悴了许多。

    “二哥,家里已经给你准备了接风宴,为你去晦。”秦琼站一边。

    “谢谢叔宝,谢谢咬金,也谢谢士信谢谢进达,谢谢君羡,谢谢黑闼,谢谢诸位老兄弟们。”单雄信站起来,朝着一群前来迎接的瓦岗旧兄弟做揖道谢。

    “都是自家兄弟,说这些干什么,世绩今天虽然不在,但他走前也是为此奔波许久,就是去了河北,也是日夜惦记着二哥,来了数封信呢。”

    “大恩不言谢,这份兄弟求命之情,单某永远铭记在心。”

    以前单雄信很狂很傲,跟秦叔宝程咬金他们的关系也只算一般,但经此一事,他深深明白,叔宝他们对自己确实很不错,洛阳投降诸将,几乎都被处死了,唯有自己,九死一生,最后还捡回了一条命,全亏了叔宝他们。

    “不说那些了,回家吧。”

    “叔宝,我想先去趟灞上张家沟,先去感谢下三郎。”单雄信很诚恳的道,这次能出来,前后过程他都已经知道清楚了,好兄弟世绩他们出了大力,但关键还是靠张三郎一语点拔,要不然现在他肯定没命了。

    他也很好奇,秦叔宝收的这个义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三郎自家人,明天再去也来的及。”

    “还是现在就去。”单雄信笑笑,“说实在的,这些天在牢里天天吃着张家的面点,黄馍馍肉包子白面馒头还有豆浆油条,一顿不吃,还真有点想的慌。”

    “哈哈哈。”

    一众山东大将一齐大笑,“三郎家的面点确实好吃,现在我家也天天让三郎送餐上门呢。”

    “走,去张家沟,咱们吃三郎家去。”

    “走,去张家沟。”

    一大票瓦岗旧将纷纷打马出长安,引得许多行人侧目。

    “叔宝,谢谢你了。”

    “二哥又说这客气话做啥。”

    单雄信不再多说了,但心里却牢记着这份感情。他知道叔宝已经应下皇帝的赐亲,要尚皇帝第五女桂阳公主。

    若不是他的事情,叔宝可能不大会同意这门亲事。这年头,愿意尚公主的新贵少,大家更愿意娶五姓女。愿意跟叔宝联亲的五姓七宗也多,可最终叔宝却还是答应尚桂阳公主,他知道这是为了他,为了能够让皇帝和秦王赦免他。

    就是单雄信,这次为了出来,最后也答应了皇帝娶皇帝的表妹独孤氏。这独孤氏和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