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229章

唐朝好地主-第229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了姓名和来意,守门的让她们稍等,进去通报。

    过了一会,张超亲自过来了。

    “我说今天早上喜鹊一直叫呢,原来是你们今天会来。快快屋里请!”张超笑着道。

    赵四娘笑着先对张超行了礼,然后道,“昨天收到三郎的信,说让我来谈事,我今天就赶来了。”

    “走,屋里谈。”

    花厅里,两人分主客坐下,有丫环过来上茶和点心。

    赵四娘暗暗的打量了这屋里,发现张家这长安城的宅子真是又大又豪华,花厅里的装饰也非常的漂亮。

    心中不免感叹,张三郎和她是越离越远了,不知道怎么的,她心里突然就有些失落起来。

    “今天请你来呢,其实是有正事的。你也知道我的酒坊已经建起来了,马上就要开始酿酒了,我们主要还是用高粱酿酒,也会用其它的粮食酿酒。米麦粟这些都会用,这些主要是用来酿酒特贡的御酒。”张超一直都觉得对赵家有点亏欠,张家从赵家手里先后买和置换了一千多调地。

    虽然是你情我愿的买卖,但毕竟是邻居,尤其是赵家现在的境况也不怎么好,张超也想着拉他们一把。

    “你家还有多少粮食?”张超问。

    赵四娘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虽然经历上次崔莺莺的纳妾之议后,她就不太愿意到张家走动,连着与张超之间也疏远了许多。她也是个骄傲的女人,面对崔莺莺的那种目光的时候,让她十分恨自己。

    崔莺莺虽然嘴上从没说过什么难听的话,可她却能感受到她的意思,自己在崔莺莺的眼里很低贱,是个不要脸的女人。

    “谢谢三郎,还一直记着赵家的困难,想着帮我们。”

    “不要说这些话,都是邻里乡亲的,守望相助本就是应当的。如果你愿意,我现在可以把你家的粮食都吃下来,价格就按市价来,你觉得如何?”

    赵家的存粮,早已经拖累的赵家快要崩塌了。一直期望着能价格回升,可却一跌再跌,一直在跌,期间有过小小的回升,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到现在,赵家的粮食也没卖掉多少,主要是价格太低,很不甘心。

    但如今都过了年了,眼看着借款的最后期限都要到了,赵家急的团团转,可想清仓也难。现在张超提出收购他们的粮食,还是市价,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可以说,以张超的精明,完全可以找其它粮商买粮,能用比较市价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很多粮食。但现在张超却主动来找她,还提出市价买下她家的存粮。

    “家里还有一千来石高粱,三千多石的粟,两千多平的麦,还有千多石的稻谷,以及三千余石的豆等。”

    “我都收了。”张超很大气的道。

    “酿酒用不到这些粮吧?”赵四娘抬起头,“我知道三郎想帮我,但能买下我家的高粱我就很满足了。”

    “你放心,我也不可能用不着还买回来家里藏着。你家这些粮呢,我确实可以都吃下。高粱可以酿造白酒,米麦粟也能酿酒,至于豆子等,既做豆腐,还能榨油呢,豆饼豆渣这些既能吃,也能给我家的牛马做饲料。而且,你别忘记了,如今张家沟那边的人可是很多的,酒坊和印书坊还有其它作坊,学校等,都有两千多人了,加上工地上的,三四千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少。”

    “那我给你个折扣吧。”

    “不用了,说实话,这酒坊也不是我一人的,六家合伙呢。我们之间的交情归交情,没必要给酒坊打折扣,哈哈哈。”

    赵四娘也不由的笑了,这么多天来,她还是头一次笑出声。

    “三郎,谢谢你。”

    “以后不要再说谢了,你谢来谢去的,让我觉得十分生分。”

    赵四娘坐在那里,突然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厅里沉默,气氛有些沉重。张超感觉的到,赵四娘没有以前那么洒脱了,似乎刻意的在保持着距离。

    这种发现,让他有些无奈。

    “十三娘呢,我想去拜见下她。”

    “不巧,她今天出府去了,现在还没回。”

    “哦,这样啊。”赵四娘听到崔十三娘不在家时,心里反而有股轻松,她心里并不想见到她,“既然这样,那我先回了,替我向十三娘问好。”

    “我让人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坐家里马车来的,车就在外面。”

    “那路上慢走。”

    张超把人送到了门口,看着赵四娘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回到厅里,张超觉得挺没劲的。

    “三郎,我给你按按吧。”杜采薇悄然出现,这个女人总跟猫一样的,走路悄无声息的,而且总能抓住每一个崔莺莺不在家的机会来亲近他。

    这点比那两个胡姬可聪明多了,两胡姬就是那种只知道被动的等张超去找她们的。

    “好,帮我揉揉肩吧。”

    醉仙楼。

    灞上酒业经销商招标酒会已经开始,但张超这个东家并没有去。如今他的身份地位,已经不合适亲自去操持这些商事了,他只需要选一个合适的管事来替他出面就好。

    不仅是他,其它五位股东也都是如此,各派了家里的管事过来参加。

    醉仙楼里,许多商家挂着请柬到来。这些人,其实也多是许多豪门大族在外的管事。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大家族。

    灞上酒业的经销商还是很吸引人的,这种全新的商品营销方式,让这些商人都觉得比较感兴趣。谁都知道,如今灞上酒业的白酒名头这么响,真正开卖,肯定是个不错的商品。这种分区销售的方式,让他们都清楚,一旦这次没能进场,那就得被排斥了。

    抢不到这次的经销商,那他们只能去做那些地区经销商的次级经销商了,吃人家剩下的。

    不过来到这里,也不是就有机会的。

    很多人都听到些风声,知道有不少大区已经内定了。

    河北河东河南山东山南江淮这些区据说都内定了,关中则由灞上酒业自己营销,但剩下的地方还是不少,陇右、巴蜀、江汉、岭南等地,甚至是辽东、漠北、漠西,这些也都是市场嘛。

    “这张三郎还真是个能折腾会玩花样的主啊,这又是经销商,又是招标的,谈个生意,还得弄份什么标书。”

    “谁让他这白酒是独此一家的生意呢,你要是不乐意,那就只能回家干看着。反正,我觉得这生意应当是不错的。”

    天下刚刚结束混乱,各地开始安定,酒的需求量也大了起来。甚至不少的商人,都已经开始把目光瞄到了草原、辽东等地去了。

    白酒比米酒烈的多,最是适合草原这种地方了,牧民们本来就骠悍,这酒合他们性子。若是天冷的时候,喝点白酒那更配。

    把白酒运到草原、辽东,甚至是吐谷浑、吐蕃等地去,跟那些蛮夷换牛换马,这生意绝对做得。

    “有没有办法弄到这白酒的酿造秘方?”有人也在打着不一样的念头。

    “我觉得倒不是没可能,东宫不也有酒精作坊吗?我听说这白酒和酒精的酿造其实是一法相承。”

    醉仙楼角落,两个人笑的很奸诈。

    “灞上酒坊里弄到秘方估计难,但从东宫的酒精作坊里弄出秘方应当不是难事。”

    “那记得早下手,秘方到手,这可是能值万贯的买卖。”

    “这次多谢大郎提醒,若是事成,我李崇高不会忘记大郎的。”

    庐江王之子李崇高笑着对自己的未来妹婿王永安道。(未完待续。)


第265章 黜陟大使

    三天的大会后,灞上酒业的经销商招标选拔结束。

    灞上酒业把全国的市场划分为十五个区,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剑南、陇右、山南东、山南西、江南东、江南西、黔中、岭南、淮南,以及京畿和都畿。

    其中,京畿区是把关内区的长安地区拆分出来,都畿区则是把河南区的洛阳地区拆分出来。

    山南东、山南西因在终南太华之南,故名,山南西主要为秦巴山地,而山南东是荆襄地区。

    江南东是后世江浙福建一带,而江南西则是后世江西湖南和安徽部份。

    淮南则是大别山以东,淮河以南,长江以北。

    河南区把洛阳地区分出,但把东部到海的那片地区也纳入进去。

    十五个大区,灞上酒业自己保留京畿和都畿区,其余十三个大区都招募到了合适的经销商,每个经销商最后交纳了五百贯的保证金,签署了经销商协议。

    王永安得了河北区,尉迟宝琳得了河东区,牛见虎得了淮南区、李感得了山南东区,程处默得了河南区。

    除了这五个内定好的区外,其余的八个大区,基本上也都是各大家族瓜分了。萧家拿下了江南东,冯家拿下了岭南,韦家拿了关内,杨家拿了山南西,武家拿了江南西,裴家拿了陇右,崔家拿了剑南、王家拿了黔中。

    张超也授权给了这十三个经销商,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区域内,再找二级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反正只要不跨区不串货不降价,随便他们怎么弄。

    张超还可以帮助他们在长安培训销售人员,并且定下了不错的销量返利奖励计划。

    第一批酒也已经生产出来了,灞上烧春和张家沟二锅头,既有一升装的小瓶,也有坛子装的,两斤、五斤、十斤、二十斤、五十斤的都有。

    价格全国统一,烧春三十钱一升,二锅头三百一升。

    张家沟酒坊附近,又新建了一个作坊,专门负责制造酒瓶、酒坛子。这个作坊是酒坊的附属作坊,但只生产普通的酒瓶和酒坛子,那些比较高档的老窖、特贡、大曲等酒,却是由一些老窑委托生产。

    灞上酒业是第一个东西没卖出去,就收了几千贯钱的商家。 '天火大道小说'

    十三家经销商,光保证金就收了六千五百贯。

    这让长安城的商人们都看的目瞪口呆,他们做生意,哪有货都还没出就收钱的,往往都是货都交了,这货款还得欠着呢。

    在以往,你若是不发货就要钱,那这生意以后别做了。偏偏人家灞上酒业就这么牛,收的还不叫货款,而是叫保证金。以后拿酒,还照样得先交货款。先交钱后拿货,卖不完是你自己的事情,酒坊不管,但你拿了货还不能降价。

    要想降价,你得先跟酒坊申请,只有做推广活动时才能降价,降价的额度和促销商品的数量还得有限制。

    真是开了眼了,更别说拿了酒,还只能在自己的区销售,敢在别人的区卖就得罚钱,甚至取消经销商资格。

    说来那些拿到经销商资格的,也基本上都是当世一等一的豪门,但灞上酒业的这些东家也不简单啊,听说背后还有太子的股呢。

    一些活泛的商人甚至不由的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应当弄个经销商的模式?

    东宫。

    李建成和魏征、王珪等人在议事。

    “殿下,不知可听闻过灞上酒业?”会议休息间隔,李建成让宫人上茶和点心。魏征端着茶杯突然向李建成问起灞上酒业的事情。

    李建成笑了笑,“这灞上酒业还是我下太子教令给张文远,特许允他经营的。不过我真没想到,一个酒坊,他都能弄的这么轰轰烈烈,满城皆知。”

    “确实,张文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