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53章

唐朝好地主-第153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有百多辆马车,上千挑的礼物。

    看的张超额头都冒汗了,这皇帝嫁女啊?

    崔琮看着自己身后的队伍,也有些抹汗,谁料到今天能有这么些出啊。他笑容有些复杂,把事情简单的跟张超讲了一遍。

    荥阳郑家、博陵崔家、清河崔家都来添妆?

    崔善福居然最后也拿出了十两黄金?

    张超能想象到这场面有多么的劲爆了,本来他上次已经跟崔善福讲好了,把郑氏嫁妆还给十三娘,他们并不在意崔家给不给嫁妆。但现在看来,崔善福被大众遣责了啊。

    以前张超也挺讨厌道德绑架的,但今天这事,他觉得很爽。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

    “崔库真怎么舍得拿出这么多钱来?”

    张超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崔善福应当不是那种特别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啊,要不然当初也干不出把嫡女卖婚寒门的事来,还收了八百万陪门财,这可是创造了好几项长安城里第一的纪录的啊。

    “老族长都出面了,给崔郎君放狠话了,要么添妆百万,要么就除名族谱。'求书网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开始王氏还不肯,结果大房的二叔公直接让崔郎君休了王氏,王氏才不敢做声了。”

    “今天这事,老族长也是没办法了。郑家出来打脸,博陵崔家都跟着扇耳光,然后清河崔氏其它七房都站出来添妆了,若是郑州房再不反应,那以后整个家声都没了。”

    关东五姓七望能如此有地位,不是因为他们在朝中多有势力,而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掌握着学术权,同时他们也以千年门阀的严谨家风而著称。世人说恨不娶五姓女,而不愿意尚公主,正是因为五姓女的家教极好,五望七宗出来的女儿,那都能堪称淑女典范。

    名声,就是五望七宗最重要的一样资产,甚至不比他们掌握的儒家经典解说权来的差。各家族里一些旁支卖婚,本已经是一些大宗不满的,可只要别太过份,与关陇豪门或者军功新贵们联姻,倒也算是默认的。毕竟各家,也需要加强影响力,这种联姻也是有益的。

    可如崔善福这么干,一而再的,可就真的让人把崔家的名声扫地,让众人唾弃,人人踩上一脚了。

    崔君绰这样的老家伙出面,也是实出无奈。

    张超笑笑,这一出出的,确实热闹。估计现在崔善福都躺家里吐血了,其实他真不在意这什么十斤黄金,他缺这点钱吗。但不得不说,今天这事他听了之后,是非常舒畅的。

    有面啊。

    估计今天之后,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他灞上张超这号人物了。

    简直就是放了颗卫星,放后世,保管得是头条,能抢占热门。

    这么大的送妆队伍,也把张家沟的村民们惊呆了。

    一百多车,一千多挑的礼物啊,哪怕就是装的都只是不值钱的米,也够吓人了,何况还有好多的丝绸之类的。

    张家院子够大。

    马周也有点懵,他搬了张桌子坐在院口,旁边是管家和老牛。

    每家都奉上添妆的礼单,礼物都不轻,最少的也能值万钱以上。如民部尚书大理卿郑善果更是陪嫁了价值百万的礼物,大理卿参旗军将郑元璹也陪嫁了数十万。

    管家和牛兽医轮流在那里唱礼。

    马周下笔飞快,一一登记。

    他心里是充满着震惊的,惊的不是礼物多,而是这么多人给崔十三娘添妆,而且身份都不凡。

    荥阳郑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五姓七宗里,这都占了两姓三宗了。

    何况还有太子府也送了礼添妆呢,要说皇家也是陇西李,这样算的话,五姓七宗,今天都有三姓四宗来添妆了。

    这多大的荣耀啊,就算是放一般的哪个军功新贵国公家,也能够吹一辈子了吧。

    哪家有这样的荣耀?

    崔十三娘在家不被自己父母给看重,谁能料到今日却引发长安城中这么些名门陪妆。

    崔琮妻子今天觉得自己特别的瞩目。

    站在张家院里,一家家的礼物送进来。

    当然最耀眼的还是十三娘自己的嫁妆,各种丝绸布匹等礼物堆满了半个院子不说,最后还有一张长单子。

    “田庄五个,良田一千八百亩。酒楼三家,绸缎庄四家。。。。。。

    每念一样,张家沟的村民们就哦的一声惊叹。

    张三郎这娶的妻子果然不一样啊,这是搬了金山银山来的啊。好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都是崔十三娘母亲留下的嫁妆,只是在那里感叹崔家还真有钱啊,舍得下本。收了三郎八百万陪门财,可人家转眼就陪嫁了千万。

    院里地上铺满了芦席,一样样的嫁妆堆满。

    郑善果除了一车车的礼物,还送了泾阳县里一百亩地的庄子,郑元璹也送了栎阳县里一百亩地的庄子,而太子和太子妃送了蓝田县五百亩地的庄子。。。。。。。

    博陵崔家崔民干送了一百亩地庄子,清河崔家崔君绰送了一百亩地庄子。。。。。

    加起来,今天添妆的各家,光田就送了一千二百亩。

    加上十三娘自己的五个田庄一千八百亩地,整整三千亩田陪嫁。

    “嘶!”

    当马周那里记下一笔笔添妆田产时,院里院外围观的张家沟村民们,都目瞪口呆,吸气连连。

    三千亩地啊,整个张家沟的田加起来,都不一定有这么多。

    “马先生,各家送的礼一定都要详细记下来。”张超交待马周。

    今天各家送的虽是陪嫁添妆,但这也都是人情。

    来而不往非礼,以后张家肯定都得还这个人情的,今天各家送了多少,以后张超肯定得还多少,甚至还要加。

    因此各家陪妆虽多,张超也不至于就高兴成什么样子。但他还是得感谢各家,这不光是点钱财礼物,还是个大人情。

    各家今天是帮十三娘撑脸,这是个大人情。

    丝绸、布匹、甚至是粮食,金银首饰、玉石珠宝,各种各样的器具等,零零总总,看的人都能眼花。

    甚至宅院、商铺、田产这些,也都用了特别的代表。

    贴着红双喜字的十二块瓦片,代表着陪家庄院的十二间房。一间房,一块瓦。田产,则是土坯用彩纸包,一块土坯代表十亩良田。

    另外还有各式的家具、摆设、化妆品及日用品。

    不得不说,普通人家的婚礼简便之至,可能就是凑个几挑礼物,一点家具摆设和日用。而那些名门大户婚娶,这嫁妆是相当的多且细。

    可以说,女儿出嫁,直接把她下半辈子的吃穿用戴等都准备好了。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崔十三娘的嫁妆里,光是给她自己的各种做好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就得有好几百件。

    奢侈,非常奢侈。

    张超都有点震惊了,以前他觉得十三娘是个挺平易近人的女孩,衣服什么的也挺素的,看不到有多奢侈,但今天一看,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误解了十三娘。

    再怎么相素,人家也是顶级豪门千金啊。哪怕在崔家不怎么受亲爹和后娘待见,但那只是感情上,物质上该有的那是一点不少的。

    张超突然有点头痛。

    这么多的嫁妆、添妆,张家虽有十五间大房,可也摆不下啊。

    光是那些丝绸布匹之类的,张超家这么几个人,用上三生三世都用不完。

    “三郎,明天亲迎,咱们这排场可不能太小了啊。”马周站在一边,感叹着对张超道。人家崔家都是三姓四宗添妆,千亩良田、十里红妆的。那张超明天要是只从张家沟带百来村民去迎亲,跟老爹结婚一样,那就太不对称了。

    无论如何,也得拿出排场来啊。

    可是把整个张家沟男女老少全弄上,也才几百来啊。

    “管家,派几个人去通知下咱家各处的佃户们,让各家都抽个空,把家里的青壮男丁明天都叫来一起迎亲。”

    “全叫来?”

    张家现在不算新丰或河北等地的田产,仅灞上就有千多亩了,共有百来户佃户佃种张家的田产,另外在张家做工的也都有百来家了。

    若是每家的青壮都叫来,能凑上四五百号青壮。

    “对,都叫来!”(未完待续。)


第178章 超豪华迎亲车队(1400月票加更)

    先送上1400月票加更,兄弟们过完节了,记得订阅投月票哦!

    嫁妆多到张家把那六间空着的窑洞都拿来摆放都还不够,院里的几个储物房、杂屋,甚至一角的那个角窑还有粮窑都给打开了,依然装不下。 '天火大道小说'

    许多比较占地方的家具、摆设,都只能先摆院里,还得堆着。至于嫁妆中的那些米啊麦啊,张超只能让人先挑到后面作坊的粮库里去。

    送妆的人也多,张家不得不临时添桌加筷。

    管家连忙让几个村民挨家挨户的去通知张超家的佃户,让他们明天换上新衣过来帮忙去长安迎亲,来的都有赏。

    马周则在跟着今天来添妆的各家商量,看这些送礼物来的马车,是不是能先借张家用几天,等婚礼过后再送还。

    张家自己也只有一辆马车,村里倒有几辆大车,但都是拉东西的简陋大车。明天迎亲,当然得把气势弄出来,不能今天人家崔家是十里红妆,明天张家就弄几辆牛车迎亲吧。

    被问到的各家管事们,都很豪爽的答应了。

    “当然没问题,若是还有需要,尽管开口,再弄几辆马车不是问题的。”

    “就是借了车还要借下你们的车夫。”

    “没关系。”

    一圈下来,送妆来的马车几乎都借下来了,一共一百多辆马车,还有百多车夫。这些马车都是京中这几大豪门家的,不是普通的马车,那都还是很不错的车子,拉车的都是马。

    张超听着马超的禀报,满意的点头。

    一百多辆大马车组成的车队,也算是豪华和气派了。

    今天来送妆的各家对于张超还是挺客气的,反正花花轿子人抬人,今天都已经费那么大劲了,也不在意再抬抬张三郎。

    好酒好菜的招待着各家前来送妆的管事、车夫、仆人。

    等他们吃饱喝足,张超让各家的马车送人回去,约好明天一早再到张家来。

    一整天,张家沟的村民们都在羡慕着张三郎,都在称赞着十三娘。

    一夜的辗转反侧,晚上张超都睡不着。

    最后张超喊秋月和冬晴过来,三人愣是点着油灯斗了一晚地主。

    天快亮时,张超才有了点困意睡了一会。

    “三郎,马车来了!”

    觉没睡多久,各家约好的马车就陆续来了。(;棉;花;糖;小;说;网; ;W;w;w;.;M;i;a;n;H;u;a;T;a;n;g;.;C; 来之前,各家还把车装饰了一下,都绑上了红绸带红绸花,十分的喜庆。

    张家的佃户们也都来了,每家的青壮都过来了,一家来了好几个,原本张超以来能为一二百,谁知道来了三百多人,加上张家沟的青壮,这都得有小五百号人了。

    “这迎亲队伍大啊!”

    “是啊,活六十多岁了,从没见过这么大排场的迎亲。”

    “讲究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