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217章

唐朝好地主-第1217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的漂亮!”

    一个声音在外面响起,随着话语刚落,一名马韩军官被一脚踢入铺中,砸倒了一个货架。

    “这位兄台刚才一番话语真是说的漂亮极了,忍不住就要过来打个招呼。”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左右的汉子,方脸膛,浓眉大眼。

    “这位兄台是?”

    黄脸老秦有些意外的看着这个刚进来的人。

    “先自我介绍一下,某姓徐,家中排行老二。山东琅琊人,曾在辽东跟高句丽人打过仗,之后退役回乡,现在跑点小买卖。”

    老黄一听,就觉得跟这人莫名的亲近,他也是曾经在辽东打过高句丽人的。

    “黄安,大家都称为我老黄。以前也是军中效力过的,不过如今在这里添为一保安,混口饭吃。”

    两人旁若无人的打着招呼。

    那个马韩军官可就怒了。

    “找死!”

    他怒喝一声,试图扯回自己的手,结果扯了几下还是没扯动。

    徐二过来,对他冷笑几声。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尔等跳梁小丑,也敢辱我中华,死!”说完,他一脚踢在那人的腿间。

    一声惊人的惨叫。

    黄二皱了下眉头,可看徐二那潇洒,心里这段时间积聚的怒气也一下子发作,手挽了一个刀花,一刀刺下,却正中那人心窝。

    “呸!”

    “老哥刺的准,手艺没落下啊。”

    那边的胖掌柜却愣愣的看着这一切。

    “老黄,你怎么把人给杀了?”

    老黄哼了一声,“东家,我最后叫你一声东家了,你平时精打细算,怎么这个关键时候却糊涂一时呢?中华与百济,谁强谁弱?你放着大华的身份不要,却要去争一个百济身份?你是有多蠢?”

    “算了,言尽于此,你曾经帮过我,我现在也算是还你了,以后咱们互不相欠,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若还想继续去做你的百济人,那我劝你现在赶紧离开这里。”

    “不过我再给你一个忠告吧,大华的军队就要打过来了,你也别再傻傻的想当什么百济人了,赶紧收拾下细软,找个地方躲一躲,等到我汉家军队入城,你也就安全了。”

    说完,老黄也不想再理会这个市侩的商人。

    “徐兄弟,你不介意搭上老哥这个伴吧?”

    徐二哈哈一笑,“现在这城里到处乱糟糟的,许多百济狗正四处乱咬人,我这也是要去救人,能救一个算一个。”

    “那正好,加上我一个也不多,一起搭档。”

    “同行!”徐二哈哈大笑。

    两人都曾经是在军中效力,虽然已经脱下军袍,不再是军人。可他们还记得曾经张超对军人说过的话,脱下了军装,不再是军人,但职责却依然还在心中。

    两人相伴大笑出门,留下屋里两具百济兵的尸体。

    胖掌柜的面如土色,见状连忙大叫,“别就这样抛下我啊。两位,我出钱雇佣你们保护我一家。”

    “老黄!你病的要死时,是我救了你。”

    老黄回头,“刚才我救了你一家,算是还了。”

    胖掌柜的哭丧着脸,“我给钱,金子,我拿金子做报酬。”

    老黄只是笑笑,头也没回。

    “十枚金币,不,给你们两个人二十枚金币。”

    “五十枚!”

    “一百枚!”

    “老黄,求求你了,你怎么忍心我们一家子就这样丧命于此啊?”

    老黄脚步停滞。

    他犹豫了一下。

    “黄兄,这等忘本之人还管他做甚。”

    “老黄,求求你了,小宝还那么小,平时那么喜欢你。”

    老黄脚步停下。

    这个掌柜的有时确实让人不齿,可他确实救过他,那次他病重,差点死了,掌柜的给他请了大夫,为他买了药,救了他一命。后来他就给掌柜的做护卫,跟他往来中原百济间贩货出海,帮他做了不少事。

    刚才更是还救了他一家。

    但老黄还是不能见死不救,救命之恩不是说还就能还的上的。

    “掌柜的,如果你不放心,那么你就跟着我们一起吧。”

    “黄兄,带上一个人,只怕不方便,这外面到处乱糟糟的。”

    老黄对着徐二无奈道,“这人与我有过救命之恩,我不能现在这样抛下他。让他跟着我们吧,至于最后能不能活下来,全靠他造化了。”

    “黄兄你这是真仁义,兄弟服了,好吧,就带上他吧。”

    掌柜的立即谢恩谢地,最后又求他们让他带上百济妻子和儿子同行。

    老黄推却不过,只好答应了。




第1450章 监视

    汉京。

    锦衣卫指挥使柯雄发入殿。

    “小八来了,坐。”

    张超拿着朱笔正在给一些臣下给自己的奏章上写‘知道了,’见内侍领着柯小八进来,笑着对他招手。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曾经跟随着张超身后的小跟班柯小八,如今已经长成一条雄壮的汉子,连名字都早改成了柯雄发。这个曾经的小跟班,这些年一直也是紧跟着张超,做过他的亲随,当过他的亲兵,后来也升为军官,再后来进入暗影。

    二十年的时间,他也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军官,一名情报高手。

    大华代唐,他也拥有开国县公爵位。

    在上次的情报部门改组时,这位皇帝的心腹也被授为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使,统领的是大华的锦衣卫们,管理的是大华最大的军事情报机构,既隶属于枢密使,但也直接向皇帝负责。

    级别同样是正三品。

    “跟朕说说,朝鲜那边战事如何了?”

    柯小八坐的挺直,声音很洪亮。

    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军人的严谨,看不出半点当年那个嘻嘻哈哈的小跟班样了。

    “回陛下,太子殿下已经攻占百济国都,生擒百济王扶余璋,百济朝廷皆降。”

    “哈哈,旗开得胜,打的好。擒贼先擒王,先破百济国都,百济也就一盘散沙也。”

    “陛下,新罗和倭国都已经发兵要救援百济。目前,新罗从陆上增援百济,发兵八万,而倭国发兵五万,从海上来。”

    张超丝毫不以为意。

    “他们速度倒还是挺快的啊!”

    至于五万八万的,张超真不在意,就算是十万二十万,那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

    虽说是客场做战,可华军是有强大海军支援的,现在又占据了百济城,更别说南边还有耽罗这样的大港做为战略支撑点。

    太子虽还年轻,可辅佐他的牛进达、张仲坚都是老帅,薛仁贵、刘仁轨等五名统兵大将,也都是战阵经验丰富。

    除非这些人骄傲的太过,要不然,对方豪无机会。

    “锦衣卫有什么计划吗?”张超给柯八拿了碟糕点,结果他坐的笔直,不肯接。

    “客气个啥,朕可还是记得当年你头一次我做的黄馍馍时你喜欢的样子。一口一口,差点把自己的手指头和舌头都给吃掉了。”

    柯八听到这,也不由的笑了。

    是啊,那个时候的他,不过是灞上乡里的一个小孩,哪见过什么世面,更没吃过什么好吃的,日子苦巴巴的。给地主家养牛,一天也才混一顿饭而已。冬天去砍柴烧炭,夏天去河里摸鱼,都不过为了填饱那永远饥饿的肚皮。

    “这几年,我们倒也很少有机会坐一起聊聊天了。”张超把糕点推过去,“这可是你以前最喜欢吃的桂花糕,朕知道你今天要来,特意让人给你准备的。”

    “谢谢陛下,居然还记得这些。”

    “哈哈,抛开君臣身份不说,朕跟你也算是兄弟。”

    简单的几句话,柯雄发却感激的身子发抖。在战场上,再强大的敌人都没让他丧过胆,在搞情报的时候,也曾经十分冷静狠辣,但皇帝跟谈聊家常,说过去,却让这铁汉忍不住想落泪。

    当年那个三郎哥哥已经成了皇帝,而他那个放牛娃居然也成了县公。

    这些真是过去从未想到过的。

    接过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还是那个味道。

    “陛下,锦衣卫有一个计划,准备在东海三国配合太子殿下的攻势,发起一波敌后行动,包括策反三国的官员、将士,还有刺杀那些不肯合作归顺的顽抗分子,烧毁他们的粮仓,毁坏他们的交通道路·······”

    收集情报之余,策反、刺杀、毁坏,这些也确实是锦衣卫的手段。

    “很好,放手去做,大胆的去做。只要于帝国有利的,仅管去做。朕要交待一条,你们做好情报收集的同时,也要做好反间谍的任务,要严防我们的军中有敌人细作潜入,窃取我们的情报。另外,锦衣卫还得安排人保护太子,以及其它高级将领们,要防止敌人狗急跳墙也对我们的将领实行刺杀。”

    历史上,明军援朝抗倭,锦衣卫和东厂就派出大量的人员深入朝鲜甚至是倭国,为抗倭援朝,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若有机会,直接把新罗王、倭王什么的都杀了,那当然对局势会有帮助。若是能把敌军将帅给杀了,对战争帮助更大。

    烧毁敌人粮草,毁坏他们交通,甚至能让他们直接输掉一场战争。

    而能够及时的收集到敌军的重要情报,比如知道对方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等,就更是有了先机。

    张超打仗,一直还是非常重视情报这一块的。

    过去他统兵,每次暗影都在幕后做了无数支援。

    现在,他希望锦衣卫也给予太子东征全力的支持。

    “小八啊,你们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军事情报,但既然与军事有关,那么你也得时刻注意着我们军方将校们的思想动态,这方面要把握好。”

    张超话中之意,是要让锦衣卫也盯着军中的将校们,监视军官们。

    这种监视不是监军们的那种公开监察,而是一种秘密监察。了解他们的思想,把握他们的动态,侦察谋逆反叛。

    “臣明白。”

    “朕每年会给锦衣卫两百万贯经费,这笔经费由朕内库拔给,不经阁院议会,不用他们审核批复。这笔钱就是你们的特别活动经费,锦衣卫另造一个账册就可。”

    要臣下办下,当然得有经费。

    大华六十万军队,都是常备军,诸侯的私兵也多。这么多的军队,那么多的军官,肯定得加强监管,在正常的监察体系外,让锦衣卫也盯着军队,任务增加了,钱肯定也得跟上。

    一年两百万,秘密专项经费,有了钱就能招募更多人,收买更多的线人等。

    “陛下,不用拔钱,臣也保证把事情办好。”

    “朕当然相当你小八的忠心,但你手下人呢?就算是工坊里的东家要让工人们加班,这也得要给加班费的。你手下带着锦衣卫,那么多人,也不容易。要保持士气高昂,让大家有干劲,适当的激励是要的。”

    “总不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吧?”

    张超笑笑。

    “你过去没有独挡一面,主要是管业务这块。现在你一人独掌锦衣卫,这么大一个衙门,上上下下,不仅要抓业务,团队建设也要抓好。朕给你几点建议,做为指挥使,你首先得抓住钱袋子,其次抓住官帽子,再抓业务。”

    不管哪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