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168章

唐朝好地主-第1168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两矿由皇家发现,因此皇家拥有。

    皇帝现准备出售四成矿产份额,由议员们认购,然后共同开发。

    ·······

    许多官员和议员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情,纷纷为如此巨大的矿储而惊叹。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拥有这么大的银铜矿,朝廷不打倭人还见鬼了。

    更何况,他们此次有冒犯大唐无礼之举,更是给了大唐发兵的理由。

    众人对于皇帝愿意拿出四成股份来给大家认购,也都很热情,这么大的矿产,起码能保证两三百年的持续开发,认购股份也就能成为家族几百年的稳定进项。

    “现在,此议案交由两会代表决议!”

    承乾头一次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两会议员们决议,而不再是只给科院审议。承乾认为,科院的六科参议员,早就被张党拉拢了,他们就是张党的人。

    如果由科院来审议,结果肯定是更利于张党。

    他让两会所有代表来审议,甚至不只是让科院来审议,七百多名代表,每人一票。

    大厅里,一时众人交头接耳,都很兴奋。

    马周秦琼等交换眼神。

    许敬宗起身。

    “臣翰林学士许敬宗有本启奏!”

    承乾皱眉。

    可今天这场合,也不能不让他说话。

    “许爱卿请讲。”

    “启奏陛下,臣对之前所宣读之事有几个疑惑不解之处。首先,请问陛下,这倭国发现特大银铜矿产之事,可有真凭实据,由谁发现,在哪发现,具体的储量都如此清楚,又是如何测知的?”

    王承恩上前,替皇帝代答。

    “许学士,关到如何发现倭国矿产一事,其实也是说来凑巧。殿中省和太府寺、少府监有一支联合堪探队,四处堪探矿产。上次高表仁出使倭国,他们也随着东渡倭国,然后听闻了关于一些倭国矿产的消息,然后前往实地堪探,终于证实发现了这两大矿产!”

    大唐原有六省,除中书门下尚书三大外省,还有三个内省。秘书省管理图书典籍,内侍省为内传宦官机构,管理宫廷事务,殿中省则是负责皇家宫廷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诸事。

    少府监是皇家掌管手工业制造的机构,太府寺掌钱谷金帛等库藏。

    王承恩说这几家机构联合在日本堪探到了大矿,听起来似模似样。

    “王太监,此事不实吧。据某所知,此次发现的两大矿乃是由东海联合矿产所堪探的,我这里还有详细的发现证据,可以充分的证明,这两矿是由他们发现的,并且关于储量等等,都是由他们做出的结论。我能拿出这些证据来,请问,王公公能拿出同样的证据来吗?”

    王承恩开始扯皮。

    反正他只要咬定,这官司也是打不出结果的。

    “许学士,也许这只是个巧合,皇家的堪探队和这家联合矿产同时发现了。”

    许敬宗呵呵。

    “好,既然说是巧合,那暂时先不争论此事。就算是少府监、殿中省、太府寺一起发现的,那这矿也应当归属于朝廷,而非宫廷。”

    许敬宗毫不客气的出面跟皇帝抢矿,殿中、少府、太府,只有殿中省是皇家宫廷机构,而且这也是个朝廷机构,更别提少府和太府都是隶属于内阁的衙门。

    他们发现的矿产,不应当归属朝廷所有吗,怎么能归皇帝所有呢?

    许敬宗乘机提出了他的新方案,矿产归朝廷所有,由朝廷将矿产出让承包,组建一家矿产商号,招募股东,认购股份,联合开采经营。

    朝廷得到承包费和矿产课税,不需要亲自经营管理,矿产交由专业的矿产公司来经营开采。

    所有议员和官员,都有资格认购股份,入伙矿产公司。

    许敬宗有备而来,早就拿出了比朝廷更详实的方案。

    甚至有对两矿开发的详细数据,前期招募多少股份,需要投入多少启动资金,要招募多少工匠,然后每年能开采多少,预期利润多少,回报率多少等等,算的非常清楚。

    许敬宗的方案里,其实很直接的就告诉在座的官员和议员们,大家都拥有认购资格,都能当股东。

    比起皇帝的那个方案,没有谁先独占六成,也不用先买下四成股再来分摊经营成本。

    两个方案高下立判!

    当然是许敬宗提出的这个方案,大家能得到更多股份,拿到更多收益。

    “我提请议会代表,对此方案进行审议!”

    上院院长魏征,下院院长高士廉。

    两人都敲起木槌让议员们肃静。

    房玄龄坐在那里,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心里暗叹。

    不用决议,他心里都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皇帝的提案,好处大头由皇帝占了,议员们也能分占一些好处,朝廷也能收些课税。

    而现在许敬宗的提议,朝廷既能收课税也能收一笔承包费,皇帝是占不到什么好处了,但百官和议员们能分到所有的矿产股份。

    魏征又敲打了几下木槌。

    “现在,先对第一份议案,上院代表进行表决。”

    魏征开始念参议员们的名字,每念到一个,由他们回答赞成或否定。

    “否!”

    “否!”

    “否!”

    ·······

    坐在左边的参议员们无一例外的投下了否定票,甚至连坐在右边的那不到三分之一的参议员,本来是支持皇帝的,可今天也有半数投了否定票。

    高士廉紧接着让下院的众议员代表投票。

    由工商资本家、地主、士人代表组成的众议员代表们,也几乎是八成的人投了反对票。

    “现在,开始对第二份议案,进行表决!”魏征面无表情的道。

    台上,承乾的脸色铁青,他以为抢到了先机,可却不料,在这议院,张党的反击更加猛烈,直接来个釜底抽薪。

    第二份议案,在参众两院,得到了九成的赞成率。

    张党后发置人,让他连个修改方案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让两份方案在议院两会表决,结果也不言而喻。

    惨败。

    更多的议员加入了左派阵营,支持皇帝的右派更少了。




第1393章 傀儡皇帝么

    承乾是黑着脸离开议会的,长孙无忌一行人也有点抱头鼠窜的感觉。他们走的非常匆忙,一刻也不愿意多停留。

    而马周等人却都喜笑开怀。

    特别是如许敬宗、褚遂良这些早对皇权没什么敬畏的人来说,今天可不仅仅是把皇帝的夺矿谋划击败这么简单。

    皇帝亲自召开的议院两会,亲自提出的议案,却只得到了一成左右的支持率。相反,由他们提出的议案,却得到了九成的支持。

    虽然说,这是因为他们的提案,让议员们更受益,可这不简单啊。

    皇帝这次不仅想占矿,还想通过议会大会,绕开六科,想要拉拢更多的议员来对抗张党,可最终结果却惨败。

    看到皇帝吃憋的样子,就让人痛快啊。

    有了这次议会大会的先例,以后他们也有了依据,今后可以开大会来怼皇帝了。

    房玄龄没有跟着皇帝离开,他有些神情复杂的看着议院里高兴的这些人。

    “马相啊,你们这次可真是····”房玄龄摇了摇头。

    皇帝那边和马周他们这边,两边人都没有事先跟他通气,这么重大的事情,直接就拿到议会上来了。

    没个沟通协议的机会都不给,两边的博弈也是越发的激烈了。

    今天皇帝惨败,越发的让新党威信大增。

    皇帝的权威再次被压制了,对这一切,房玄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他知道一点,他这个代掌首相大权的内阁次相,其实也已经没了权威。

    今天的左右之分,让他看明白了,新党的实力确实已经大到覆盖整个朝堂的架式,从内阁到翰林院,再到御史台、议会,他们都占据着更强的实力。

    上次铸币权和发钞权以及特税商品之争,再到这次矿产归属开发之争,两次交锋,皇帝和保皇党是惨败。

    新党不但大胜,尤其是他们的反应速度,以及他们处置的方式,都充分的表明着他们对皇帝的不妥协。

    一个强大的利益同盟。

    “房相,你觉得,朕即国家合理吗?”

    马周询问房玄龄。

    朕即国家,君权神授,不得不说,天人合一这一套,自汉代提出,到现在算是深入人心。

    皇权至高无上,甚至皇帝即国家这种说法也为人接受。

    可是贞观以来,这种观念却在受到冲击。

    如今的新党,他们的政治理念,已经是不满于朕即国家,君权神授这一套了。在马周等这些新党里,一个新的政治理念,已经慢慢的在张超的引领下形成共识。

    这个理念,即国家大于皇帝,甚至是民族高于国家。

    他们已经不能接受朕即国家这个理念了。

    皇帝和国家谁大?国家的利益应当高于皇帝的利益,国家不等于皇帝。而在新党里,甚至还有些人更认为,民族的利益当高于国家利益。或者说,朝廷不等于国家,民族才是国家。

    现如今的新党,正是团结在这个共同理念之下的,虽然也有些人并没有什么政治信仰之类的。

    但新党们的这个理念,却实际上为如今最大的几个阶层,贵族封臣阶层、工商资本阶层甚至是官僚士大夫阶层、地主阶层们提供更大的利益和保护。

    新党就差就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国家高于皇帝高于朝廷这种话了。

    相比起长孙无忌他们这些保皇党,可以说两边的理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长孙无忌他们还是坚决的认为皇帝认为朝廷的利益最高,皇权不容触犯。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这也是新党的一个共识,天下不仅是皇帝的,也是那些贵族、官僚、资本家们的天下。

    当然,现在还没有谁去提天下是那些平民百姓们的天下。

    不论是长孙无忌还是马周,左右党都还是奉行自古以来的精英政治的,普通百姓只是被领导者,哪能参与进来呢。

    朕即国家。

    天下人是天下人的天下。

    思想的碰撞已经是如此剧烈,想让新党的这些人,还对皇权敬畏,这已经是不可能的。

    皇帝想要再执掌大权也几乎不可能了,皇帝天天找麻烦什么的,新党会容忍,但也是有底限的。

    一旦超过这条线,或者说皇帝做的事情已经严重危协到了眼下的政治态势,那么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大唐再来一个太上皇已经没有什么不可能了。

    房玄龄这些年也读过不少西方的历史和书,也知道在西方,有过除帝制外的许多国家制度,比如罗马共和,甚至如古希腊城邦,不同的城邦还出现了不同的制度,有的是民主制,有的是贵族制,有的是君主制。

    古希腊和古罗马,从城邦到共和,而罗马从共和最后又到了帝国。

    罗马的元老院等制度,确实让他对君权神授这种学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可是,房玄龄还是难以接受大唐的这种改变。

    他认为现在的大唐,正在分裂。

    今天议会有了左派和右派,这算是一个正式的分裂党争的标志了。

    大唐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