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076章

唐朝好地主-第107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公谨并不打算去跟张超做对,谁都知道如今张超是大赢家啊。

    长孙无忌眯起眼睛,可张公谨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

    回到府中,长孙无忌找来了自己的叔父长孙顺德。

    长孙既是家族长辈,又在朝廷资历威望很高,这个时候,也只有自己人信的过了。

    “让我去襄阳?”长孙顺德愣了下,然后摇头道,“辅机啊,叔父明白你的想法,可眼下我们连北衙都可以握不住,就别说襄阳的兵了。张超不会肯,其它大臣也未必支持啊。”

    “要想遏制张超,这手段不行,得在朝堂上联合其它大臣压制他,武力不行。”

    “可没有兵马在手,如何跟张超斗,他随时能掀桌子。”长孙无忌看透了本质。

    这一次张超能赢,不就因为他有兵吗。

    “张超也不敢随意掀桌子的,他也得遵守一些规则。说到底,张超现在也还是唐臣,他不敢自立,也没有多少人会坐看他篡夺大唐自立的。这就是底线,所以我们在这个规则里可以跟他斗。但如果我们去争夺兵权,这就是率先不讲规则,如果张超也不讲规则,那我们肯定斗不过他。”

    长孙顺德当初早早追随李渊,也是一把经验。他知道侄子有些过于心急了,心急则乱。居然想跟张超争夺兵权,这能争的过吗?

    “襄阳的兵就别管了,北衙的兵我们也不可能真的握的住的,趁张超还没入京,赶紧与房相等多商议商议吧。相信,其实朝中大臣们,也一样不愿意看到张超一家独大,手握天下兵马的。”

    襄阳。

    张超和长公主两军在襄阳城下会师。

    长公主自汉中而来,领军十万。

    张超自江南而来,此时已经拥兵二十万。

    襄阳城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兵营。

    这座曾经的临时都城,江汉重镇,倒没有什么乌云压城城欲摧的惊惶。襄阳城的守将殷开山、段志玄早早的就打开了城门,他们甚至主动的交出了襄阳五万兵马的指挥大权。

    襄阳的百姓也早盼着太子北上,商人、百姓们主动的来军营慰军劳师,送来各种各样的物品。

    有的只是一篮子鸡蛋,还有送把青菜的,送条鱼的。

    军营井然有序,军民鱼水一家欢。

    襄阳、鱼梁洲,原来的临时宫城。

    承乾在这里会见西北军和襄阳军将官员。

    “孤加封太师、赵王超为安国赵王,加封平阳长公主为镇国长公主。加封马周为南阳郡王、司徒!”

    “加封罗士信为金城郡王、单雄信为灵武郡王、牛进达为朔方郡王!”

    “加封张铁枪为辽西郡王、张仲坚为南海郡王!”

    “加封李靖为冯翊郡王!”

    “加封房玄龄为襄城郡王,加封长孙无忌为上党郡王,加封杜淹为天水郡王、李君羡为北地郡王、青鸾为青海郡王!”

    殿上。

    内侍高声宣读太子令。

    一口气封了十二位郡王。

    若加上此前封的八王,那大唐的异姓王一下子增加到了二十位。一位亲王,十九位郡王。

    不过最惊人的,还是太子对张超和平阳长公主的加封。

    张超被加封为安国赵王,而长公主被加封为镇国长公主。

    加封的十二位郡王里,也以这次南军为主,马周、张仲坚、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张铁枪、青鸾,七人封王。同时,太子也照顾了汉京这边。

    房玄龄、长孙无忌、杜淹、李靖,这四位玄武门领导者也都封王,另外宫变时守卫玄武门起到关键作用的李君羡也好运得封王。

    原来朝廷分封的八王,赵王张超、齐郡王秦琼、鲁郡王程咬金、绛郡王苏定方、蜀郡王郭孝恪,这五人也是南军阵营的。

    魏郡王尉迟恭、东郡王李绩、巴郡王屈突通,这三个这次是站在皇帝这边的。

    算来,如今二十个异姓王,张超这边有十二个,那边才八个。

    承乾待内侍宣读完。

    朗声道,“太师有再造大唐之功,此次虽加安国之衔,实难以酬谢赵王之功。孤将效仿高祖昔日封陛下之例,再设天策府,授封安国赵王为天策上将,可开府置僚。天策上将仅在三师之下,位在三公、宰相、诸王之上。天策府统领天下兵马!”

    此话一出,殿中惊呼声起。

    连张超都大为意外。

    此前对于封王之事,承乾问过自己。张超也赞成封几个王,就连历史上武则天被宫变后,五位大臣不也都官加宰相并赐封郡王吗。

    上次勤王,朝廷封了八王,这次,也封几个,两边都封,也是奖赏功臣。

    有功得赏嘛。

    但刚才承乾封张超为安国赵王,封李秀宁为镇国长公主,这个确是没有跟他商议过的。

    现在承乾又放大招,直接封他天策上将。

    这,过了。

    非常过,甚至有捧杀的嫌疑,张超这个时候,接受个安国赵王头衔,都不太妥,更别说天策上将了。

    天策上将只有李世民当过,后来就当皇帝了。

    这简直跟加九锡受黄钺一样,会无比拉仇恨的。

    张超一个箭步上前。

    “殿下,臣何德何能,岂敢受此封赏,请殿下务必收回!”

    平阳也出列,“请殿下收回成命。”

    程咬金、苏定方、马周等也知道这是坏事,连忙出列请求太子回收成命。


第1288章 组阁

    襄阳。

    张超老宅。

    平阳难得再次踏入这座府第,经历这次的生死后,崔莺莺似乎对她的敌意也少了许多。

    不但允许平阳踏入她的禁地,甚至还让青鸾也一起上门做客。

    十一郎张琮对于平阳还是不太亲近,平阳努力维持着笑脸,拿出许多准备好的礼物给他,但他反应很平淡。他相信并接受了平阳是他母亲,但心里依然只认十三娘为他母亲。

    “好了,去读书吧。”张超看两人那生份的样子,无奈的让张琮退下了。

    “慢慢来吧,以后有空多跟他见见面,多参与下他的生活,他慢慢也就能接受你了。”

    “十三娘愿意吗?”

    “她是个知情达理的人,尤其是经历过这次后,心境变化很大。”

    平阳还是有些落寞,这些年,其实她很后悔把孩子送到张家。“当初听到十三郎被害的消息失,我揪心的痛。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是十一郎,我会怎么办。”

    当初,听到令武、哲威兄弟被皇帝毒杀时,她也是一度崩溃。

    青鸾倒是挺自在的。

    坐在那里,表现的真跟一个客人一样。

    她跟张超也有两个孩子,一女一儿。如今女儿也出落的亭亭玉立,不过这次儿女都没带来。女国的习俗,儿女跟母亲,孩子的父亲其实跟儿女并没有半点责任义务关系。

    她们会告诉儿女父亲是谁,但也就仅限于此。

    在她们的传统里,是母系社会,女人当家,舅舅生活在家庭里面,男女走婚,并不会居住一起。

    张超不要求她把孩子留在大唐,青鸾就满足了。

    “十三娘呢?”青鸾喝着茶,问。

    “她还有点事情,刚回襄阳,里里外外也要打理的。”张超笑道,其实崔莺莺虽然大方的让这两女人进门了,可心里上还是有些不太自然的,她也不愿意跟她们坐在一起,表现的跟多年的闺蜜好友一样。

    青鸾放下茶杯,“这边的战事也结束了,我打算也要回去了。”

    “也不急于这一时,去汉京小住段时间,对你对苏毗也有好处的。”

    青鸾望着张超,“你肯定不会支持我们把青海吞并吧?”

    张超摇头,“青海早已经成为大唐的一个直隶道了,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不过这次你们也算为大唐安定立下汗马功劳,大唐会支持你们出兵吐蕃。只要你们出钱,朝廷会给你们提供各式军械、铠甲。”

    张超啜饮一口姜茶。

    “不过有些事情你们得心里有数,苏毗是大唐的保护领,你们是由大唐保护的。苏毗内政可以自己管理,但你们没有对外的外交权和宣战权,只有大唐才有军事决定权。”

    保护领比起过去的宗藩关系来,可以说是宗主进一步对藩属的加强控制。如苏毗现在可以有女王,也可以自己负责内政,甚至有自己的军队,但是。他们却必须执行大唐的律法,甚至是税赋法。

    同时,苏毗可以有军队,但军队得按大唐的编制,并隶属于大唐的军队序列之中。一旦大唐有需要,苏毗军队得听从征召调遣。而苏毗如果要对外用兵,必须得先经过大唐的批准。

    甚至苏毗要与大唐以外的其它国家交往,也得经过大唐的同意。

    苏毗女王也必须是得到大唐的册封。

    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保护领,都不能称为国,他们没有主权,是大唐的一个附庸。

    但比起张超他们的分封领,权利要大一些。起码,行政、税收、军事这几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

    保护领也不需要向朝廷纳税,每年是上贡。

    大唐也可以在保护领筑城修路甚至设关、驻军等。

    青鸾虽然是张超的女人,但张超却也不会出卖大唐的利益。

    苏毗只能是大唐的一个保护领,一个附庸,绝不会让他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

    青鸾想吞并吐蕃,张超支持,但这些得是在大唐的控制之下的。

    对于大唐来说,其实也希望早点打下吐蕃,这样就能多一条通往信度的道路。而且从战略上来讲,大唐也不会允许在大唐和西域、信度之间,还有吐蕃人独立在高原之上,那太危险了。

    “这些都可以,但我也有请求。”青鸾道。

    “你说。”

    “首先,朝廷卖给我们的军械装备,不能价格太离谱,过去卖给我们的太贵了,虽然我不要求享受跟唐军一样的装备价格,但总得差不多嘛。再者,我希望朝廷允许我们苏毗派出军官来汉京的军校进修。”

    “这个都可以,而且我们也愿意派出一些军事教官过去帮你们训练士兵。”张超笑着道。

    青鸾知道张超打的什么主意,但没反对。

    这次来中原,青鸾也发现,其实大唐的实力依然强大,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一汉顶五胡,真不是吹的,苏毗能在高原上立足,也全靠大唐的支持。

    真想摆脱大唐,估计下超就跟吐谷浑一样。

    “文远打算怎么安置慕容伏允呢?”青鸾问。

    “我会给他选择,一,成为朝廷的封臣。朝廷可以封他个国公,让他带上一些忠心部族去西海领建立封地,成为朝廷屏藩。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留在青海,但以后就只是大唐的百姓了。”

    “文远,如果慕容伏允愿意去我苏毗,朝廷能够接受吗?”

    “去苏毗?”

    “既然要打吐蕃,肯定兵马是多多益善。慕容伏允来我青海,我可以给他一块封地。”

    张超笑笑,“也行,这个由他自己选择,朝廷不干涉。”

    反正如今的慕容伏允,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了,他好歹也是在这次立了功的。

    青鸾的事情谈好,大家又继续喝茶。

    平阳有些担忧的对张超道,“我得提醒下你,承乾那里你得防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