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665章

调教大宋-第665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如今的大宋已经自信到不在乎大辽在边境设不设兵,设多少兵的地步了。”
  “这是在暗示辽主,我皇宋要是想打你,随时可以打你,不论你的防线有多稳固!”
  赵曙立时恍然:“原来如此!”
  看似简单的讨价还价,原来里面还藏着这么多的门道,赵曙知道,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
  ——————————
  唐奕已经断定耶律洪基一定会同意割让渤海,来换取边境稳固了。
  “大辽现在是何表现?”
  文彦博作答:“耶律洪基已经另派耶律乙辛担当使臣,启程入宋。”
  “耶律乙辛?”唐奕一皱眉头。
  有些出神道:“如此看来,他确实改变不少啊。。。。”
  “什么?”
  这回文彦博也是一楞,不明白唐奕在嘟囔什么。
  “没什么。”唐奕回过神来,“以后再不能把辽主当一个昏君庸主了。”
  说完,也不管文彦博和赵曙明不明白,继续问道:“五国部那边是何动向?”
  可是,唐奕没想到,他一提到五国部,文彦博立时来了精神,一脸的得意。
  “完颜劾里钵此时当是如坐针毡了吧?”
  “完颜劾里钵?”唐奕拧头眉头嘟囔,这个名字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
  文彦博立时搭话,“就是金五部的使臣。”
  “哦,”唐奕点头,暂时放下心绪,应当是完颜部的某个首领吧?
  “说下去。”
  “不出意外,完颜乌古乃有可能会亲自入宋请降!”
  “真的假的!?”唐奕差点没跳起来。
  行啊,文扒皮还真有两下子,要是把完颜乌古乃诓到大宋,那特么省多少事儿?
  “留住他,让他永远埋在大宋!”
  “姐夫。。。。不太好吧??”赵曙又插话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人家要是来求和,就算不答应,也没必要杀人,于名声有损。
  “陛下记住!”唐奕一脸狰狞。
  “任何礼数还有仁慈,都是有底线的!”
  “像这种永绝后患之机,绝不能放过!”
  赵曙一滞,不明白姐夫为何如此醉心于弄死金五部。
  他哪知道,杀了完颜乌骨乃,那完颜阿骨打也就没影儿了。不管这个人将来还会不会威胁到大宋,也特么不能留这个祸害。
  另一边,唐奕的说辞倒是得到了文彦博认可,“陛下当知,先帝之仁,并非妇人之仁。”
  “如今五国部初定未兴,除去一个完颜乌骨乃,并无大贤能臣。”
  “若除此一人,五国部必乱!”
  “换了是先帝,也不会放他苟活于世的。”
  “好吧!”赵显终是点头。“可是。。。完颜乌骨乃会乖乖入宋吗?”
  “现在大宋视其为血仇,他若不傻,当不会以身犯险。”
  文彦博略有沉吟,最后道:“应该会。。。。”
  “为何?”
  “因为他别无选择!五国部现在打不过大辽,也打不过大宋,他想求活,就必须按照我们的路数来走。”
  “况且,完颜劾里钵是乌骨乃之子。”
  “亲儿子如果力劝他入宋,那最后的一点疑虑当也能抹平了。”
  哪成想,文扒皮说完这句,赵曙没怎么样,唐奕差点没蹦起来。
  “不是,你等会儿。。。。。。”
  歪着脑袋看着文彦博,“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文彦博被唐奕弄的一怔,下意识作答:“他,他别无选择啊?”
  “不是这句!!”
  “他。。。。他当无疑虑?”
  “也不是这句!!”
  那是哪句啊??文彦博都蒙了,不知道唐奕闹的是哪一出。
  憋了半天,“完颜劾里钵是乌骨乃的儿子。”
  “操!!!”唐奕直接暴了粗口。
  面色潮红,指着文彦博大吼,“那特么还废什么劲儿,把完颜劾里钵给老子宰了!”
  “立刻!!马上!!”
  他就说听这个名字耳熟嘛,原来玄机在这儿。
  可是赵曙和文彦博却是傻眼了,唐疯子这是几个意思?杀完颜乌骨乃全家啊?
  可是,完颜乌骨乃还没来呢,你着什么急?
  “要不,再等等?等完颜乌骨乃入宋之后,再行处置。”
  “他还来个屁!”唐奕大叫。“有亲爹,老子还杀他爷爷做甚?”
  “啊???”
  二人更是迷糊,“什么又亲爹,又爷爷的?”
  全完听不懂。
  “呃。。。。”唐奕这时也反应过来,特么说秃噜嘴了。
  “没,没什么。”
  “听我的,现在就把完颜劾里钵给我宰了。”
  “。。。。。。”
  文彦博一阵无语,这也太太漏骨了吧?想让一个人消失,什么方法不行?非得这么明目张胆?
  “不行。。。”却是唐奕那又变了挂。
  “你把完颜劾里钵给我叫来,我见见他。”
  。。。。。。
  “好,好吧!”
  文彦博虽然不知道唐奕这是闹的哪一出,不过这么多年了,一个眼神他就明白,这货要发疯,躲远点,别问为什么,不然会崩一身血。
  乖乖去传完颜劾里钵。
  而完颜劾里钵那边也挺纳闷儿,大宋这回是摆足了姿态,除了一外相文彦博,还有馆驿小吏,谁也没见着。
  这下可好,突然让他去面圣,而且还有大名鼎鼎的唐疯子。
  更摸不着头脑的是,一见面儿,礼数还没拜完,唐疯子就冲到他面前。
  “你有儿子没有?”
  完颜劾里钵虽是不解,你查我家谱做甚,但还是老实作答。
  “让宋皇见笑,育有一子,刚刚两岁。”
  说完就见对面的唐子浩脸儿都绿了,好像极为愤怒,良久才又蹦出一句:“叫什么??”
  这回劾里钵有点害怕了,支吾道:“叫。。。叫乌雅束。。。。。”
  “哦。。。。。”对面的唐奕闻罢,长出一口浊气。
  又追问了一句:“就这么一个儿子??”
  “呃。。。就这么一个。”
  “好吧!”唐奕彻底放心。
  “你下去吧,在馆驿之中,好生修养,想吃什么就吃点,想干什么,就尽管享受吧!”
  “这。。。。”
  完颜劾里钵彻底迷糊了,叫老子来就问我有没有儿子?怎么这就赶咱走了?
  “您看这纳降之事。。。。”
  “回去等着吧。”唐奕一笑和煦。“会让你满意的。”
  说着话,不由分说,让内侍把完颜劾里钵带了下去。
  只不过,看着完颜劾里钵背身的眼神,却是渐渐冷了下来,心中还不住念叨:
  “劾里钵啊,劾里钵。。。。”
  “不是哥们手黑。。。”
  “要怪。。。就怪你那没出世的儿子叫。。。完颜阿骨打吧。”
  。。。。。。
  ,


第924章 传承
  完颜劾里钵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馆驿之中,对此,唐奕没有给出任何理由。
  当然,也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理由。
  众人只道他这是在绝朝臣们的后路,对,也只有这么一个理由。
  完颜劾里钵不明不白的死在大宋,做为老子的完颜乌骨乃估计也就断了降宋求和的念想了,那么大宋与五国部之间,将再没有和平的可能。
  那些仍不死心,还幻想着联金灭辽的朝臣这回却可以彻底断了念想了。
  。。。。。。
  ——————————
  四月初,耶律乙辛入京。
  虽然议和盟约尚未签订,可是,大局已定,狄青却是再没有围困泽州的必要。
  狄汉臣也没法再围下去了,再围,那耶律洪基就真得和大宋拼死了。因为泽州的三十万辽军已经断粮两个月了,都快开始人吃人了。
  而耶律洪基直到宋军已经撤回了古北关以南,他也没看着张孝杰吹嘘的那二十万增援宋军。
  后来他才知道,特么那二十万宋军是在给重新组建的阎王营腾地方。
  而且,根本就没往北走,全特么是大宋剔下来的老弱残兵,被唐子浩发配到岭外种地去了。
  把耶律洪基气的呦,恨不得把张孝杰从坟里挖出来戮尸。
  但是,话说回来,能怎么样呢?有没有那二十万增援有区别吗?
  通过此役,耶律洪基仿佛被大宋当头一棍彻底打醒。
  他终于明白,现在的大宋已经不是大辽能够撼动的了,要想赢,当自醒、自强!!
  “传朕旨意,宫廷用度缩减一半,各属职院、州衙尽量节俭。”
  “西京道、上京道、中京道。。。。。。各部族牧民产出之牛羊、毛料施行官买,严控严管。”
  “诸卿!!”
  耶律洪基立于辽殿之上,挺拔的身躯站的笔直。
  “我们输了。。。。”
  “但要也要输得起!!”
  “然,我契丹男儿顶天立地,三年之内,还清这两千两百万!再五年,重整旗鼓,再行图宋!!”
  “诸卿家!!”
  耶律洪基再次逼前一步,高呼众卿。
  “尔等可愿,与朕同舟?”
  “风雨共渡,同赴艰难!?”
  大殿之上,辽臣无不怒目红光,齐声下拜,“谨遵。。。。。。圣谕!!”
  。。。。
  “爱卿们。。。。”
  耶律洪基已然走下高位,与群臣并肩。
  “记往今天的耻辱吧!”
  “我们君臣齐力,总有一天,契丹狼族会再临中原!”
  “总有一天,南朝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
  “陛下放心!”辽臣激愤难平。“我等必肝脑涂地,重振大辽!”
  。。。。。。
  “对!陛下放心,契丹男儿赢得起,也输得起!!”
  。。。。。。
  “没什么了不起!当年太祖千匹狼驹,百十战将,从草原上一路打下这大辽天下!”
  “我等不才,不比太祖,但也敢废后而立,重振契丹雄风!!”
  。。。。。。
  “好!!”耶律洪基爆喝一声。
  “有这股气劲,大辽就亡不了!!”
  “诸卿也不要妄自菲薄!!”
  “此役大宋虽胜,此役我大辽虽耻,然,泽州的三十万大军毫发未伤!”
  “诸州各道兵勇将枭,大辽筋骨未损,尚有余力!!”
  “只要我们度过眼前难关,克宋不难!!”
  。。。。。。
  “告诉朕!!”
  “我大辽,能不能胜宋!?”
  “能!!”
  “我契丹男儿,能不能报仇血恨!?”
  “能!!!”
  高呼海啸填满宫城。
  。。。。。。
  华夏大地,当世第一与当世第二的两大帝国,同时觉醒!!
  獠牙。。。渐露!
  。。。。。。
  ————————
  开封。
  唐奕并不知道,耶律洪基经过他的“调教”,再不是那个只知道寻猎玩乐的纨绔皇帝,再不是昏庸无度,把自己的老婆儿子亲手送葬的蠢货。
  此时此刻,唐奕正在桃花坞的岸边送别着一位大宋名臣。
  其实,调富弼南下涯州的旨意是赵祯下的,早就应当成行。
  不过,大丧期间诸多礼仪,富弼这个赵祯最近的臣子上请陪先帝最后一程,也就留到了现在。
  昨日,先帝灵柩请御正殿,主要的丧礼已经行完,富弼不敢耽搁,隔日起程,远赴海南。
  。。。。。。
  虽然从涯州回来的人都说涯州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养人。但是,中原人千百年的思想之中,对岭外的恐惧还是很难剔除。
  河岸之上,离愁别绪悠然笼罩。
  许多来送行的朝臣皆是默然,富彦国一身无暇,却在最不该他领罪的问题上大义挺身,实乃君子大德,人臣典范。
  倒是富弼神态淡然,“诸公何必愁眉苦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