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624章

调教大宋-第624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
  “老子的印!!”
  唐奕心急火燎的又追了出去。
  。。。。
  ——————————
  其实,唐奕现在最符合逻辑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请求回京述职的折子,贾昌朝已经帮他递上去了,各方为他请功的声音也都传到了赵祯耳朵里,他只要什么都不做,静静的等就好。
  看看京城那边是什么反应,皇帝如何应对,到时随机应变,最是万全。
  而另一边,那些推着唐奕往上走的人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讯息,因为。。。。
  那道回京述职的折子可不是唐奕写的,万一有什么不测,唐奕可以把事情推的一干二净。
  对于唐奕个人来说,这是一个不败的局面。
  。。。。。。
  可惜,这个显而易见的万全之策唐奕偏偏不想用。
  知道他是个疯子,他特么的不但不想蹚这趟浑水,而且还矛盾的不想独善其身。
  当然,正如老贾威胁唐奕的那样,现在他也可以向赵祯表忠心。
  这是最最愚蠢的方法,在这个微妙的时期,官家不一定全信,而且,这份忠心会大大的刺激一部份人。
  说不得,哪个人,哪一家,就干出点什么让唐奕无法回避,必须响应的事情。
  。。。。。
  那贾昌朝的那张纸上写的到底是什么呢?
  呵呵,其实已经不新鲜了,那还是一封请求加京述职的奏折。
  只不过,这一次和上次老贾已经发出去那封唯一不同的是盖上了癫王的印信,是实打实唐奕自己的请求。
  。。。。。。
  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老贾发出去那一封,说白了,根本在于逼唐奕就范,或者说是这场风波的开场。而这一封盖了癫王大印的奏折则是这场风波的结果。
  结果就是,唐奕亲自发声,要回京。
  这是给所有人的一个信号,我要来了,而不是我可能要来了!
  虽然会和太子一方的人彻底撕破脸皮,可是,正如前面所讲,就算唐奕表忠心人家也不一定会信,那还在乎什么撕不撕破脸呢?
  而那些看似和唐奕站在一边儿的各方人物,则是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不用再疑神疑鬼了。
  这样一来,他们至少不会做出什么让唐奕无法预料、无法接受的事情,至少事态不会失控,仍在掌握之中。
  。。。。
  这就是老贾为什么觉得唐奕疯了,他自己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绝境,不但敌人要提防,连朋友也要提防。
  甚至从现在开始,除了他贾子明,不能有任何人知道唐奕的真正想法。
  一但露底,那就满盘皆输!
  。。。。。。


第892章 四方云动
  贾相爷现在。。。。应该说叫,痛并快乐着。
  痛是因为,早前就不应该答应替这个疯子填坑。
  现在,他终于明白一个道理,这疯子的屁股。。。。。是特么擦不干净的!
  。。。。
  快乐则是,唐奕给了他足够大的舞台,一个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的舞台。
  这个舞台和在汝南王府时不同,唐奕不但给了他这个局,还把执子落子的权力完全交给了他。
  这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做风,不但让贾子明如鱼得水,而且那些永远也解决不完的麻烦,更让他迸发出超越从前的斗志和力量。
  他现在有一种赌徒般的狂热,败了,和唐奕一起玩完;成了,则是吞天之功一人独得。
  所以,在得到唐奕的印信之后,更加印证了这个疯子对他的绝对信任,贾昌朝一扫昨日的郁闷,莫名兴奋。
  从前是帮着一方玩死另一方,后来是帮着一方玩死另两方。现在。。。。三方一起计算,都在他贾昌朝的股掌之中,他能不兴奋吗?
  玩死你们!!
  这是老贾报复一般的心理。
  ——————————
  唐奕被彻底放假了,贾昌朝这老货拿了唐奕印信为所欲为,还不让唐奕过问,弄得他这个主角反倒成了多余,天天窝在家里哄孩子。
  不过,唐奕也算是乐见其成,自己的儿女连他这个爹都不认,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可比什么争斗重要得多。
  他还就不信了,老子连地球儿都玩得转,就特么四个小孩牙子,还治不了你们不成?
  可是,癫王殿下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唐小疯们的魔性程度。
  唐奕决定,要做个严父,棍棒底下出孝子。知道了老子的厉害,就不信他们还敢不老实。
  当然,真动手打唐奕是舍不得的,那可是亲儿子。不过,见天板着脸,装出不苟颜笑的样子还是不难的。。。。。。
  于是,唐奕很努力的做起了严父。
  结果。。。。
  “爹越来越丑了,都不会笑。”
  “。。。。。”
  唐小糖一句话暴击一万点,唐奕败下阵来。
  。。。。。。
  要有理想,有了理想人成熟的就早。成熟的早,也就知道这么对他们的亲爹是一件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了。
  更知道,他们的爹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
  于是,唐奕换了个招数,开始忽悠。
  “小糖,你长大之后要做什么?”
  这回唐小糖很乖,没有一句话把亲爹暴击至死,认真地想了想,“我要做娘亲。”
  “娘。。。。”
  这个答案是唐奕没想到的,做娘亲?这算什么理想?差距有点大啊!
  “为什么要做娘亲?娘亲可不算是理想哦。”
  结果。。。。
  “因为做娘亲就可以掐你了,你还不敢出声。”
  “。。。。。”暴击十万。
  。。。。。。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看来只能用伟大的父爱去感化他们了。
  于是,唐奕又回到“惯孩子的家长”这条不归路上,开始尽心尽力的做一个“好父亲”。
  吃饭的时候,丫鬟婆子都不用,自己亲自给喂饭,一小勺一小勺,很是小心,很有慈父的范儿。
  结果。。。。
  转个身的工夫,唐小颂就趁着亲爹不主意,把一勺一勺的美洲辣椒油往亲爹的饭碗里倒。
  一边倒,还一边恨恨地嘀咕,“让你喂!让你喂!!吃不下了还喂!!辣死你!辣死你!”
  。。。。。
  吃了饭,要午睡吧?
  唐奕更不敢怠慢,亲自在四个小家伙身边陪着。
  可是癫王殿下也困啊,刚闭上眼,唐小糖翻了个身,就把自己就从榻上翻到了地上。
  小丫头皮实得很,也不知道疼,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瞪着唐奕,“你是怎么看孩子的?”
  唐奕欲哭无泪,谁说的七岁八岁讨人嫌,老子家里这四个是假的吧?三岁四岁就特么的开始了!!
  。。。。。。
  ————————————
  “怎么样?这个爹不好当吧?”
  把孩子交给娘,自己刚出来透透气,就看见范纯礼悠悠的进院。
  唐奕横了他一眼,郁闷的走在门口儿。
  “以后你离我儿子远点,特么就是你这个没正经的给惯的。”
  “哎!”范纯礼不干了。“这事儿你可找不上我,这都是尹师父和吴相公惯出来的,跟我没关系。”
  说着话,还极为不满的一撇嘴,“平时我要抱一下两老头儿都跟我瞪眼,亲孙子也没见他们这么宠过!”
  唐奕一阵头疼,隔代人惯孩子,古往今天都是问题。
  郁闷的回头看了一眼屋里的四个小魔头,“把老子逼急了,都送回开封去,看范老爷怎么把你们收拾得老老实实的!”
  “呵呵。”范纯礼干笑两声,显然不太认同。
  “范老爷要是会管教孩子,那你我也就不是今天这样儿了。”
  “。。。。。”
  唐奕无语,想到京城里的范老爷此时的处境一定是极为尴尬的,不定怎么骂他这个逆徒呢。
  由衷一叹,“当了爹才知道,范师父当年是多不容易。”
  现在的四小魔头不正是当年的自己吗?也不知道范师父是怎么忍受下来的。
  “官家也不容易。”
  范纯礼突兀的一句话让唐奕不由一怔,“你。。。。”
  只闻范纯礼道:“范老爷让我转告你,多想想官家的好,多想想官家这些年是怎么忍受你这个熊孩子的。”
  “。。。。。”
  唐奕先是错愕,随之默然,最后。。。。就只剩下苦笑。
  “连范老爷都认为我回来是有别的目的吗?”
  “哎。。。。”范纯礼眉头一挑。“那你可想多了。”
  “我爹谁也不帮,他相信你!不过,他怕你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伤害官家的事情。只是提个醒,可没有帮谁不帮谁的意思。”
  唐奕听出范纯礼话外之音。
  “也就是说,朝廷那边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连范师父这种身分都要出来表态了?”
  范纯礼一翻白眼,“你不会真的一心在家哄孩子,外面的事一点都不知道吧?”
  “知道一些。。。。。。”
  唐奕当然知道外面在发生着什么,这些天,他就算再怎么把心思花在家里,也不会一点都不关心时事。
  外面怎么样了,他还是心里有数的。
  。。。。
  ————————
  此时,局势已经日趋明朗,大宋朝堂俨然分成了三大派系。
  一派是支持希望唐奕回朝,希望随唐奕长大的大皇子即位的一波人。
  比如,石进武为首的石家,潘丰为代表潘家。
  老将军王德用虽然没有表态,可是,他的孙子王守忠在北西近期也是以防范西夏为名加紧守备。
  远在埃及的宋庠和杨文广此时也是隐晦的传回消息,虽未明确站队,但也是劝官家,在立储之事上要慎之又慎。
  当然,还有观澜书院这十几年间培养出来的庞大进士集团,这些人虽然还只是中低级官员,可是数量之多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他们当然也希望恩师可以大权独揽。
  这些人,说白了都是即得利益者,唐奕上位对他们有莫大的好处。且担心太子要是登基,不但不会善待他们,反而会削弱各家的利益。
  。。。。。。
  另一方面,则是文彦博、富弼、欧阳修为代表的朝中大员。
  他们不希望唐奕回来,更不希望新皇登基之后,面对的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掌控的朝堂。
  没错,猪队友欧阳修又特么犯蠢了。这回他是臣德为先,私情靠边站,立场明确的要打倒自己的学生。
  而且,别看醉翁他老人家当官脑子不太好使,可是他在大宋文坛,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老货振臂一呼,簇拥无数,几乎半个大宋的文人都在响应他的号召,作用比文富还大。
  还有一个不如忽视的人物加入了文官阵营——王安石。
  别看王天真现在的官不大,可影响力也不小。
  这位爷不但脾气不好,嘴也不好,唐奕还真怕他写点什么东西,把自己骂的狗血淋头。
  总之,这些人与唐奕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且忌惮唐奕身后的那些人会尾大不掉。
  。。。。
  还有第三派,也是三个派系之中实力暂且最弱的一方,那就是魏国公和朝中的中小型将门。
  魏国公自不用说,大方向上其实和文官集团保持一致,那就是唐奕说什么也不能掌权。
  唐奕要是回来,他的腿就保不住了。
  而在一致对抗唐奕的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虽然毛纺织、新粮种,加上华联铺,这三座大山已经分化了相当一部分北方士族。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别的原因始终和魏国公站在一起,使得这股力量依然不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中小型将门,则是军改的‘阵痛’效应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