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516章

调教大宋-第516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略一思索,就知道,这两个地方,还真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首先,莱州和辽河口这两个租界,都是在大辽,够远,文臣、魏国公等人一定满意。
  其次,这两地的互市贸易都在观澜商合手里,观澜自己人当然欢迎自己人。
  再者,这里虽然深入辽地,却没有燕云这么敏感。毕竟是孤城,大辽可以放松很多。
  。。。。
  赵祯沉吟片刻。
  “那还是辽河口吧。。。”
  莱州的地理位置还是太突出,辽朝就算不疑有它,赵祯还不放心呢,说白了宋辽可不是真兄弟,和平是当下两国都需要的,可是谁也说不准哪天就打起来了。到那时候阎王营孤军在外,会很危险。
  而辽河口则不同,那里就算宋辽开战,大辽都不一定能把手伸过去!
  这个地儿,名义上是大辽的领土,当年耶律洪基也是以大辽官方的名义把这块地租给了大宋。
  可是,实际上,辽河的入海口,是在金五国部也就是后世东北三省的正下方。周边也都是金五国的掌控之下。
  只不过金五国名义上又是大辽的疆域,耶律洪基才有这个底气把人家的地,许给了大宋。
  实际上辽朝在这边儿根本就说不上话,敢越界一步,五国部的金蛮,可不管是你是谁,就是干!!
  他们默许了辽朝租借他们土地的事实,也不是因为附属大辽。完全是因为大宋贸易的直接受益人是他们金人。
  阎王营去了这里,即有面子,又有里子。辽人想怎么着也不可能,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那就这么定了吧。”赵祯最后拍板,“令阎王营权且调防辽河口。”
  “震慑金蛮,戍卫宋商!”
  。。。。
  ——————————
  海南,涯州。
  唐奕还不知道杨怀玉阅被派去给他守商贸口岸去了。
  此时。。。。
  咱们的癫王殿下,正是野猪岛上。。。。
  密林之中,一片树木藤蔓被砍伐的七零八落。显然是要开荒在此建设房舍。
  天近共昏,黎族工人们正在收拾工具,准备下工吃饭。
  路过工地边缘,但见一雨布搭起的临时棚子里,蹲着一青年汉子,眼巴巴的看着众人离去。
  这青年汉子衣着倒是不算寒酸,可是卖相可不太好。。。
  锦缎的褂子本是光鲜亮丽,可是由于多日没换洗的缘故又是野外。尽是泥污油垢。
  脸洗的挺干净,可是发髻却一看就是许多天没拆开过了,跟打了发油一样,都成坨了。。。。
  炎达见了不由靠了过去。。。。
  “殿下。。。。下工了,回吧。”
  心里还由衷的佩服,这位王爷殿下干起事儿来比他们黎人还卖力!
  自打上岛之后,就日夜守在工地,都没回过家。。。。


第791章 无耻的家伙(二合一)
  没错。。。。
  窝棚里这个邋遢大王一般的青年汉子,正是咱们的癫王唐奕,唐子浩。
  他已经在岛上窝了六七天了,别说换衣服洗澡了,这位爷就根本没下过岛!那叫一个凄惨。。。。
  对于炎达的好心提醒。
  唐奕吃味的抽了抽鼻子。。。
  “那什么,这岛上的工程不比新城,重要的紧,我得自己盯着点儿。。。。”
  炎达闻声哭笑不得,天天盯着我们伐树开荒?“这还没开始建呢,殿下盯不盯有啥区别?”
  “还是回家,好好洗个澡,歇息几日,等建出个模样,殿下再来盯着也不迟。”
  老汉就差没说,您这都有味儿了,还不回家啊。
  唐奕瞪时眼睛一立!“走走走!少管本王的闲事!”
  特么的我不知道自己都臭了?我不想回家?
  可是。。。。
  想到这里,唐奕登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脚。。。。
  老子也想回家。。。。
  可是。。。
  可是特么的玩大了啊!!
  。。。
  ————————
  这事儿一点都不难猜。
  这货用一段台词,忽悠了三个洞房。
  你要是万无一失还好,结果被抓了个正着。那三位娘子不和他翻脸才怪!
  苦了堂堂癫王,在这孤岛上窝了六七天,特么都快生虱子了!
  骂走了炎达,唐奕又有点后悔了。。。。
  这老汉憨了一点,可是他一走,连个憨的都没了。只留自己一人在岛上望着夕阳苦叹。。。
  “诶。。。。人生啊。。。都是坎坷。”
  起身在窝棚边儿上抱过一捆柴火引燃,今夜吃饭、取暖可就都只望这一堆火了。。。。
  “哟!!”
  “咱们癫王殿下怎么混的这么惨?身边儿怎么连个使唤的婢子都没有啊?”
  “可不?”又一个声音附和响起“生个火都得自己动手。”
  唐奕回身一瞧,登时气不打一处来!
  “滚!”
  只一个字,就再不理会徐徐而来的两个人。。。
  “哟哟哟!”曹觉一阵怪叫:“瞅给癫王气的。”
  一旁的范纯礼则对唐奕道:“这你可怪不着我们兄弟,是吴相公发的话。”
  “清官难断家务事,让你自己处理,我们谁也不能收留你。”
  “呸!!”唐奕狠淬了一口“哪来的回哪去!少在我这晃荡!”
  要是没这帮贱人落井下石,他也不至于一堵气跑岛上来遭了好几天的罪!
  “那我们可真走了啊。”贱纯礼晃着手里的东西。
  “那这烧鸭子和仙醉酿可就也一并带走了啊!”
  “回来!”
  一听有烧鸭子和酒,唐奕立马叫住范纯礼。
  “东西留下!人滚!”
  “想的美!”曹老二顺势坐在火堆边儿上,看着火上架着的半只兔子。
  “这也不错啊,还有肉吃。”
  “看来这鸭子带的多余!”
  “给我吧你。。。。。”唐奕一把抢过范纯礼手里的鸭子,抱着就啃。
  塞的满嘴流油方呜噜着道:“不是白水煮兔子,就是烤兔子,特么连点盐面儿都没有。”
  兔子是早先就烤好的,现在只是放到火上热一下,曹老二顺手撕了一块,尝了尝。
  “不错,手艺见长!”
  “得,鸭子归我,兔子你们来。”
  说着话,又抱着鸭子大嚼大咽起来。
  鸭子多好啊?有咸有淡有味道。
  此时范纯礼也坐了下来,把酒坛子递给唐奕“你说你这是图什么?哪不能住,非跑到这来作践自己?”
  说白了整个涯州都是他唐奕的了,哪不能住?就算不好意思回家,也不至于跑到野猪岛上来玩荒岛余生吧?
  “你懂什么?”
  唐奕鄙夷的横了二人一眼“这叫夫妻之乐!”
  “哪像你们,一公一母,见了面儿跟进了大雄宝殿似的拜个没完?”
  “咱这多好,即把正事儿办了,盯着工程,又能斗个小气,添小情趣。”
  哈!
  二人立时笑出了声儿,这货倒还真能往脸上帖金。。。
  曹老二一撇嘴:“俺们还真就不太懂。。。。”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唐奕闻声,眼睛一立“当然是她们三个来求着我回去,老子才能回去!”
  “不对!求我回去,我都不回去!不求个五七八遍!哭出个感天动地!休想让老子离岛!”
  曹老二哭笑不得。。。“有这个必要吗?”
  “有!”唐奕笃定“非治治这臭毛病不可,还敢跟爷使小性子了。”
  “行!你牛!”
  “不过差不多得了啊,外面还一堆事儿等着你呢。”
  “啥事儿?找你大哥便是。”
  曹觉道:“还非得你不可。”
  “石全海、石全安那两万禁军,你回去瞅瞅,不行都发回去算了。”
  “怎么?那两兄弟又想跑?”
  “那倒不是,就是兵源太差,不堪一用。”
  “五六成都是年过四十的爷爷兵,剩下一小半也没多少好货色。”
  “我看过了,还不如都发回去,省得还落挺大个人情。”
  唐奕一皱眉,说起正事儿了,却是不能再玩闹了。
  想了半天,“那也留着吧,把老弱残兵都挑出来,能剩多少是多少。”
  曹觉无奈的摇了摇头。“行吧。。。。那就将就着用吧。”
  这就是官家无论对辽还是对西夏,甚至是对内改革,都没底气的原因所在。大宋军队确实已经烂透了!
  别觉得有一大半的爷爷兵是赵祯或者石家故意带过来的。其实这在禁军之中是常态。有的地方比这还差!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你真该琢磨琢磨怎么先实行兵改的问题了。”曹觉认真的对唐奕道:“再这么下去,不用人打,咱们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对了,你知道石家兄弟,名义上是带了多少人过来吗?”
  “多少?”这个唐奕白明,所谓名义,其实就是两人带了多少编制过来。
  来的是两万人的实数,可是这个两万,却不代表两人统领的是两个整编军。
  大宋除了阎王营,还有殿前司的一部分军队,就没有满编这回事儿。不然哪来的空饷可吃?
  空饷是什么?空饷就是有坑没人!一万人的整军!朝廷在册是一万人,可是实际发饷的兵,肯定不到一万。这里面那些只有名字,没有人的空额,自然就进了领兵人的口袋。
  “这两个家伙带来的是五个军!!”
  “也就是五万人的编制!”
  “靠!”唐奕差点没喷了。五个军实际上就两万人?
  他知道禁军空额严重,但这也太离谱了吧?
  特么六成的空额!
  也就是说,朝廷六成的军费,进了私人的口袋!
  放下鸭子看了曹觉一眼“你们将门,玩的太大了,得收敛一点了,不然必是大祸!”
  “呵。。”曹老二干笑一声:“你觉得我曹家缺那点钱吗?”
  长叹一声,“实在是痼疾难除,身不由己啊。”
  “你不让下面吃饱,他们会造反的!”
  这事儿不但曹家知道,杨家知道,潘家知道,甚至朝廷知道、官家也知道!可是大宋的军制有先天的弊病。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谁也不敢动大手脚,否则必乱!
  不光是赵祯,北宋几代皇帝都想到禁军,都像消减空额,可是收效甚微,多数最后都是以不了了之收场。
  无它,不敢动!
  其实文官瞧不起武人,这里面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他们眼里,武人都是国家的蛀虫。没一个好东西!
  殊不知,大宋的军队,就是一个绝症病人!不治是死!治了也得死!将门纵有报国之心,可是根子已经烂了,谁也没办法。
  看向唐奕“你不是有招儿吗?赶紧使出来,只要可行,我曹家第一个拥护你!”
  “。。。。”
  唐奕一阵沉默。
  “还不是时候。。。。”
  “那什么时候是时候?”
  “给我点时间。。。。起码要等辜家形成气候。”
  其实唐奕比曹觉更着急!
  他知道的比曹老二知道得更多!
  曹老二还只是担心禁军烂透,必出大祸!而唐奕是真真切切的在史书上看到了禁军到底烂到了什么程度。
  北宋末年的禁军,战力还不如厢勇和农民军!不然也不能让金蛮玩似的就占了大宋半壁江山,把皇帝都抓了回去。
  南宋能苦守百年,靠的也是重新整编的厢军和起义军。大宋花七成财政养起来的禁军彻底靠边站,沦为辅兵只能运运辎。
  可想而知道禁军已经烂到了什么地步。
  可是,正如曹老二所说,痼疾以成,轻易不成动,不然现在就得出乱子。
  唐奕在等,等一个契机。或者说,他得先画一个饼。再动兵制的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