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493章

调教大宋-第493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盐改是他的主意,魏国公的财路也是他断的,现在就拿老子的通济渠给他补缺了?
  “也不是。”王咸英和唐奕说不明白。
  “你不是不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陛下”
  “陛下也是逼不得已,暂时安抚。”
  其实,实际情况比王咸英描述的要严重得多。
  在魏国公的问题上。满朝上下都在给赵祯施压。那位老国公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唐奕又不在京中,富弼等人也不在,甚至狄汉臣和那二十万禁军也牵制在燕云,官家独木难支,只得退而求次,把通济渠交给了魏国公。
  “又是破财免灾!”唐奕脸色阴沉,“他妈咱们大宋就不会别的了!”
  “”
  王咸英又不能接了,破财总比大乱要好得多。
  却见唐奕猛的抬头,瞪着王咸英。
  “回去告诉陛下,温和改革不是这么个温和法,他这是在养虎为患!”
  长点脑子就看得出来,那家伙儿所图甚大,赵祯怎么还敢把通济渠交给他?
  “老子拼了命弄倒了汝南王府,他不能再立起来一个魏国公挡道!”
  王咸英悻悻然道:“就是点钱财之事,总好过他在朝上给革新找麻烦。”
  “”
  “要不,你回京得了。”
  “有你在身边,陛下还有些底气。”
  唐奕闻之一怔,随后缓缓摇头:
  “够了也累了。”
  大宋的文雅曾经让他很向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是个最美好的时代。
  可是,当唐奕开始不是一个普通百姓,他又深深地痛恨这份文雅,甚至痛恨赵祯。
  也许,他并不怪自己混到这个地步,被挤到了涯州。
  也许,他并不怪赵祯人走茶凉,夺了他的观澜。
  也许,他只是只是见不得这个国家和皇帝的文弱与隐忍。
  “拿纸笔来。”
  吩咐仆役拿来笔墨。
  王咸英一看,立时大喜,“给陛下写信?”
  “这就对了嘛,你说的话,陛下还是听的。”
  唐奕摇头,运笔如飞。
  “给魏国公!”
  “给他?”大伙儿心说,你给他写的哪门子信?
  正迷糊着,那边唐奕已经写完了。
  一把塞给王咸英,“帮我带给那个老不死的。”
  王咸英拿着信,低头一看。
  我噗!!!
  当真是口水都喷到了纸上。
  “这这这这不是挑事儿吗?”
  只见纸上只有一行大字:
  “敢贪老子一文钱,老子弄死你!!”
  今天只有一更了,下午送家具的大车进不了村,从村口到家,一里多地啊折腾死我了,以累瘫。
  明天补上。


第769章 一不小心就着了道
  王咸英心道,这信要是带给魏国公,那老货就算是不气死,估计也彻底恨上了唐奕。 更新最快
  他哪知道,就算没这封信,魏国公现在也恨不得扒唐奕的皮,吃唐奕的肉,搓唐奕的骨,盖因除了这封信,还有另一个口信儿也传到了京城。
  等王咸英一个月之后把这封信带回京城,其热闹程度,绝对不是他现在可以相像得到的。
  。。。。。。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两个月前,唐奕路经雷州,曾公亮那厮半挑事儿,半提醒地和唐奕提到了魏国公,结果唐奕让他也带个信儿回京:
  “别特么搞事,否则让他一家也蹦着见人。”
  本来呢,这事儿曾公亮不该嚼这个舌头,可是转念一想,干嘛不传?他既不是观澜系的人,不用给唐奕保名声,现在又不算是保守派的人。
  于是,王咸英、张晋文他们刚出京,曾公亮的信就到了。
  这下可好,笑的笑,喷的喷,怒的怒。
  百姓们无不大笑有趣,这个癫王唐疯子贬到涯州都不消停,蹦着见人。。。。。。亏他想得出来。
  而汝南王那一家本来都快被人忘到旮旯去了,唐奕这口信一传过来,立时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他们这一家子现在就是蹦着见人的。
  赵宗实气的直接一翻白眼晕了过去,听说在床上躺了三天也没起来。唐奕就是他命中煞星,纵使远遁万里,也能搅得他不得安宁。
  而魏国公,也算是真证见识到了什么是唐疯子。都沦落到五岭之外了,还能放出这等狠话,确实不是俗人啊。
  但是,气愤之余,这老头可不是汝南王府的那一群草包,唐奕放了一个无关痛痒的嘴炮,落在他手里,却是难得的政治资源,怎能不用其做点文章,就这么轻易过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魏国公不但不恨唐奕,甚至有点庆幸。
  可惜,魏国公不但低估了唐奕,同时也低估了赵祯。
  自打曾公亮的传信儿一到,魏国公这老家伙就开始又是喊冤,又是哭诉。明白人知道他要搞事,不明白的还以为唐疯子真的打断了他的老腿。
  满朝文武也是齐齐上表,痛陈癫王不顾礼教,疯疯癫癫有损皇家威仪。更有甚者,甚至上请赵祯,要废了唐奕这个癫王了事。
  这要说幕后无人指使,傻子都不信。
  。。。。。。
  对此,赵祯也是哭笑不得。吐槽唐奕,这算怎么着?走了都不省心,还要朕给他擦屁股。
  要么你就别逞这口舌之快,给朕省省心;要么,你就回来真打断他的腿给朕办点实事儿。
  连带着曾公亮也给恨上了,吃饱撑的,传这个信儿干什么!?
  于是,唐奕还没怎么着,先下召罚了曾公亮一年的俸禄,指责他讹传罔顾,有违君子之道。
  可把曾公亮乐坏了,心中自叹,这个信儿传的漂亮!
  。。。。。。
  岭外的臣子不怕什么责罚,更不怕什么骂名,都已经是流放三千里的罪臣了,已经不能再坏,还有什么担心的?
  要说担心,可能唯一的担心就是怕被遗忘,怕皇帝想不起这个人,怕百姓忘了曾经有这样一个相公。。。。。。
  所以罚不罚俸对于曾公亮来说根本无所谓!他在意的是:赵祯还能想起他,还有心思责罚于他。。。。
  且不说曾公亮,京里这几个月一直被癫王的这个口信儿弄的不得安宁,群臣鼎沸,百官激昂,非要赵祯给个说法。不然,唐子浩说要打断谁的腿就打断谁的腿,那还了得?
  对此,赵祯还是和稀泥,闹的轻的安抚,实在闹的凶,或者上来就要削唐奕的王的,则是直接打发出京,小半年也没个准确的说法。
  终于,魏国公和群臣们反应过来了,不能再特么闹了,他们让赵祯给耍了。
  这半年,大伙儿的注意力都在一个岭外的流放之人身上,倒是把“正事儿”放到了一边。不知不觉,却是让赵祯又把革新之举向前了一步。
  文扒皮前些日子上了一本,请谏重设官员考勤、堪舆制度。大伙儿都在跟唐疯子使劲,官家随口一提,包拯、唐介等人附议,这事儿就算成了。
  本来大家也没当什么大事儿,考察吏制大宋改的勤着呢,几乎是三五年一动。可是,这几天文扒皮和范镇把亲制报上去,大伙儿才发现不对味了。
  新制明显就是针对恩荫举荐之制,要是照着新法行事,那将来谁的七大姑八大姨,八杆子打不着的二舅母家的亲戚想蒙荫,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上了赵祯的鸟当!”魏国公大怒。“这分明就是官家与那个疯子唱的一出双簧好戏。”
  下首韩琦、赵宗懿个个低眉顺眼,这事儿是大伙儿疏忽了,可这时候不能出声,出声就是给自己扣屎盆子。
  而贾昌朝,此时不知为何,甚至有点幸灾乐祸。
  这回知道唐疯子的手段了吧?除非你把他弄死,否则别说是涯州,就算把他流放到大辽去,他也有招儿让你不自在。
  魏国公现在可不知道贾子明心里在想什么,依旧怒不可揭,几近抓狂。
  让一个万里之外的疯子牵扯了他小半年的精力,吏制一改,表面看不出什么,可是深远影响却绝对不小。
  谁家还没几个烂眼子的亲戚,谁家还没个想吃皇粮的后人?让官家这么一弄,却是把恩荫的窟窿堵上了大半,再想往朝迁里安排白吃粮的自己人,却是没那么容易了。。。。
  “且先放过那个疯子!”魏国公阴沉着脸。“涯州虽远,但也跑不了他,早晚收拾了那疯子!”
  “先。。。。。。”
  。。。。。。
  “先个屁!!”魏国公拍着桌子跳着脚,想说先把吏制的事情扳回来才是正事儿。
  可是,还怎么扳?当初他是在朝上点了头的,百官也是山呼过“臣等附议”的,这块吐出去的肥肉是说什么也收不回来了。
  “那就继续死盯唐子浩,不除了这个后患,老夫终不得安寝!”
  正说着,“老爷,小人有事禀报。”
  门外的传来仆役的禀报之声。
  “什么事?”
  “鲁国公府上的王咸英来访。”
  “王咸英?”不光魏国公一怔,一众人等也是怔怔地左右四顾。
  “他来做什么?”
  “而且,听说王咸英出京好几个月了,这是回来了?”
  。。。。。。
  


第770章 嘴炮最强阵容
  王咸英来访,这是魏国公说什么也想不到的。 更新最快
  王家与唐奕合股观澜商合这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王家的那尊大神王德用就住在观澜,几乎就是观澜的一块镇山神石,魏国公又怎会不知?
  说王家和唐奕是穿一条裤子的都不为过,王咸英怎么会来魏国公的地头儿?
  狐疑良久,最后还是给韩琦等人使了个眼色。
  “几位且先回避片刻,老夫见一见这个王咸英!”
  众人自然没有话说,由使女引着,先到后厅吃茶。
  不一会儿,王咸英到,魏国公倒也算客气,起身迎出厅外。
  “贤侄到访,当真是意外之喜,快请快请!”
  “国公爷客气!”王咸英松松挎挎地一拱手。“过府叨扰,罪过罪过!”
  话是好话,可是语气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魏国公心里犯嘀咕,看来,这是来者不善啊。
  只是心里想着王咸英到底为什么来,倒也没工夫和他计较这些礼术。
  把王咸英让进厅中落座,一边等着下人备上茶汤,一边寒暄道:“听闻贤侄出京数月,不知是何要事,要贤侄亲出方可顺达?”
  王咸英一笑,朗声道:“去了趟岭外,倒是让国公爷惦记了。”
  “。。。。。。”
  王咸英用的是“惦记”,不是“挂怀”“挂心”之类的客套话。
  魏国公就纳闷儿了,没听说王家老大是个愣头青啊?你来拜访我,说话还夹枪带棒,这也是没谁了。
  强忍着不悦,“哦?岭外?贤侄去岭外做甚?”
  “呵。”王咸英干笑一声。“国公爷还真是有趣,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去岭外,当然是见我那个兄弟唐子浩!”
  “呃。。。。。。”魏国公有点不适应,够直接的。
  王咸英也没工夫和这老货磨洋工,伸手探怀,取出书信。
  “咱们本来也不是一路人,且直来直去些来得干脆。”
  “这是子浩让我带给国公的书信,但请国公爷过目。”
  魏国公眼睛一眯,脸色拉了下来。既然人家已经撕破面皮,那他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冷着脸刚要去接书信,可是,王咸英把手又缩了回去,把信放小几上一扔。
  “您老自己看吧,某家告辞!”
  说完,起身就走。
  “你!!!”
  魏国公这个气啊,欺人太甚!耍横已经耍到自家门里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