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416章

调教大宋-第416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的志向是强宋,或者说是强汉,又怎么放心放手观澜呢?
  二,则是重新建立一个平衡,一个几方都能接受的平衡。
  所以,他在休政殿前,在赵祯的眼皮子底下,暴打了文彦博!
  看似这是一个疯狂之举,一个自己作死的举动,可实际上,却是唐奕展现出的一个姿态,发出的一个讯号。
  他还是那个疯子,甚至是比以前更过分的疯子!
  一个。。。。。。
  六亲不认的疯子!
  此举势必使朝臣对其心生戒备,毕竟谁都不愿意和一个真疯子走的太近。
  孤立自己的同时,也出于赵祯的根本顾虑。
  既成事实的与文彦博成仇,就等于和改革派的臣僚形成了对立,在改革派内部制造出观澜商合与士大夫的“不合”局面。
  赵祯这个平衡高手也就有了分而治之,相互制衡的机会。。。
  这是一个急招儿,唐奕不论出于拒官,还是明哲保身。都是一个上上之选。
  而文彦博真的就会恨上唐奕吗?
  不见得!
  他甚至会感激唐奕。
  不单单是唐奕坚定的不入朝态度,使得他在文官集团之中的地位无可撼动。
  而且,唐奕打了他,让他在百官面前失了面子,赵祯一定会体会到唐奕的用心。而出于对文彦博的亏欠,总会有所补偿。
  贾子明空出的那个首相之职,十之**是他文宽夫的了。
  。。。。。。
  这其中的晦涩、隐秘,若非政坛高手,是绝难看得出来的。
  孙师父说到底也只是一代名儒,对于朝堂上的这些弯弯绕自然没有范仲淹和唐奕通顺。
  昨夜,唐奕当着守殿兵丁的面儿动手,就是在打给赵祯看。而今早,文彦博带着伤照常上朝,就说明文扒皮明白唐奕的用心。
  顶着个捂眼儿青,去找赵祯邀功去了!
  。。。。。。
  事实证明,唐奕料想的也一点儿没错儿,拖了两个多月的任命,在今天就有了结果。
  贾昌朝升昭文馆大学士,文彦博任中书门下平章事;范镇走了大运,让他捡了便宜,而且是天大的便宜,直接出知参知政事与文扒皮搭班子。
  如唐奕所说,政事堂的一二把手依旧在观澜系的掌控之中。
  蔡襄知给事中归班。
  而三司使之职,却是给了这个让人很意外的人物韩琦,韩稚圭!
  唐奕对此倒也觉得没什么,蔡襄虽是旧派人物,但与王一样,都是中正守德的君子,至少做事还有底限。
  而韩琦。。。。。。
  纵观韩稚圭的政治生涯:
  庆年间是君子党人,与范仲淹一同力主革新。
  前几年,虽然与唐奕有过不快,但毕竟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交好。让他回朝,不排除赵祯对其尚有期许,希望他回心转意,以解革新用人之急。
  可是,唐奕却对韩琦不太感冒。倒不是他记当年的仇,而是唐奕与将门,还有狄汉臣相交莫逆,韩稚圭那句“东华门外唱名者才是好男儿”让唐奕打心眼里看不上这货。
  太装!欠教育!
  。。。。。。
  可惜,这一切唐奕已经不在乎了。。。。。。
  不管怎么说,这三个破坑总算是有人跳,唐奕昨天那么一闹是真见到了效果,赵祯对于让他入朝的事情也算是彻底死心了。
  。。。。。。
  在唐奕看来,这是好事。
  最起码,在那个仁善的“大叔”与之彻底翻脸之前,尚有一丝真情可期。
  。。。。。。(未完待续。。)
  


第665章 找抽的老贾
  等下了朝,刚刚“升了官儿”的贾昌朝直奔码头,回城了。 更新最快
  唐奕是拒了官,可是也答应帮朝廷度过这个难关。
  赵祯昨夜诏令文彦博把三司年财报准备出来,可是文扒皮出门就让那疯子一顿暴揍,今天哪还可能去寻那疯子的晦气?
  一早,文扒皮就把这个差使推给了老贾,让他去三司与唐奕交割,也算是暗中使了个坏。
  。。。。。。
  唐奕也是下午才进城,直奔三司。
  各州年的财报卷宗,赵祯自然不可能带到回山来,唐奕只得亲自去三司取阅。
  朝廷揭不开锅了,唐奕想要帮忙,也得先对近几年大宋朝廷的收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方能对症下药。
  所以,调阅卷宗却是必须的了。起码他要知道,大宋一年到底能挣多少钱,又花多少钱吧?
  到了地方,一看是贾子明,唐奕怔了一下,随即暗自苦笑,文扒皮真是个不吃亏的主,挨了顿揍,却是把老贾放过来恶心他。
  不过也好,这样一来,更显的二人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况且,贾昌朝要是能难得住他,那他也就不是唐疯子了。
  。。。。。。
  “哟!!贾相公。”
  唐奕咧着嘴,没事儿人一样就朝贾子明走了过去。
  “恭喜高升啊!”
  只一句话,贾子明脸就黑了,特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谁不知道他在被架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这孙子就是成心恶心他。
  “哼!”
  贾昌朝冷然一笑,一会儿有你哭的时候,他贾子明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主儿。
  “不敢,不敢。。。。。。”
  “倒是子浩又要殿上扬名了,倒是要好好恭喜恭喜。”
  “嘿嘿。”唐奕厚着脸皮大乐。“多大个事儿?当年贾相公不也昧着良心帮咱出过名儿吗?”
  无所谓地甩着膀子,“和那一比,小风小浪,小风小浪!”
  贾昌朝恨得牙痒,表面上却不能失了阵,依旧冷哼:“那老夫这回可要好好看看,失了文宽夫,子浩这次是怎么挺得过满朝的弹奏的!”
  唐奕轻笑一声,没有接话。
  怎么挺过去,却是要看赵祯的意思了。
  。。。。。。
  “时辰不早了,贾相公把年财报拿出来吧!”
  贾昌朝闻言,扯起一边嘴角,老脸立时开了花。
  “好啊。。。。。。”
  “来人,把东西给唐公子抬上来!”
  唐奕一怔,“抬?”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众三司的使吏已经进来了,两人一口大箱子,还真特么是用抬的。
  。。。。。。
  好吧,老贾够特么绝的啊!
  抬,足足抬了一刻钟,箱子一口摞一口,码了一人来高,占了整整一屋子。
  唐奕脸都绿了,“怎么这么多?”
  老贾很享受地看着唐奕的表情,那叫一个解气。
  “时间仓促,只准备了从景德四年至今的财报,也不知道够不够子浩查阅的,实在抱歉,实在抱歉!”
  你大爷!!
  景德四年?也就是五十年前,特么真宗朝的财报都翻出来了。
  “真是难为贾相公了。”
  “怎会难为?”贾昌朝昂然道。“陛下吩咐的事情,做臣子的自当用心。子浩若嫌不够,可再等两日,老夫把太祖年间的财报给子浩翻出来,也是应该的。”
  唐奕瞅着那一大堆财报,再瞪了一眼贾昌朝。
  这老货就是存心给他添堵,还太祖年间?他的本意是只看看近两三年的财报也就行了。要知道,哪怕只是两三年的,也够他看几天的了。
  也不想想,大宋朝一共三百五十五个州府,每年春秋两税都要上报收支,单这一项就得有多少?加上朝廷兵、政、农、灾,还有营建赏赠、迎送使臣、内外双支等等等等的账目加在一块儿,又得多少?
  这不是一摊买卖,也非一府农商,这是一国,一国的财政!
  五十年。。。。。。
  唐奕要是想都看全了、理顺了,得累死他。
  。。。。。。
  懒得理会贾昌朝,无语地随手打开一个箱子,翻出一本一看,正好是去年的财报。
  唐奕不禁眉头一皱,在刚打开的箱子里翻了一阵,发现都是去年的卷宗。
  再开一箱,前年的。。。。。。
  唐奕在心中顿时乐了,脸上的无语之色荡然无存,随之换了一个嫌弃的表情看着老贾。
  “你啊,也就这个水平了!”
  贾昌朝一顿,“你,你什么意思!?”
  唐奕闻声,恨铁不成钢地点着那一口一口的大箱子。
  “要是换了我,五十年的财报卷宗,我非掺在一块儿,让你光理顺就得费他三五个月,那才叫使坏嘛!”
  “这特么看着是挺多,可一年是一年,还不是想找哪年就找哪年?想看哪地就看哪地?”
  说完,还白了老贾一眼,“笨呢!”
  “。。。。。。”
  贾昌朝也算是服气了,这孙子到底是疯子,是真特么的损。也是,他怎么没想到把这一屋子卷宗都打乱呢?
  。。。。。。
  “唉!”这时唐奕悠然一叹。“这些年端是苦了贾相公了。”
  “呃。。。。。。”
  贾昌朝一愣神儿,唐奕跳的有点快,真弄不明白他没事儿提这个干嘛。
  “你想说什么?”
  唐奕一脸诚然,“瞅瞅把您老憋的。。。。。。”
  又指着一屋子的财报卷宗,“都使起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了。”
  “你!”
  都不等贾昌朝“你”完,唐奕立时阴阳怪气地抢白出声。
  “小人行径啊!!”
  老贾差点没背过气去,一口老血都到了嗓子眼儿。
  合着我坑你的手段差了点,倒让你好生奚落?
  转头一想,老贾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今天这一出,还真就有几分意气用事在里面。被唐奕踩了这么多年,能给他添添堵也能痛快痛快吧?
  可是,唐奕堵没堵着他不知道,自己倒是好像胸口压了一块大石一般上不来气。
  “你嫌多就直说,莫要含血喷人!”
  “多?”唐奕冷笑一声。“一点都不多!你要把太祖朝的卷宗找出来,老子照样接着!”
  “来人!!”昂然高喝。“给我抬走!”
  “且慢!!”
  贾昌朝登时抓住了什么。
  “你不能搬走!”
  唐奕眉头一皱,“为什么?”
  “为什么?”贾昌朝冷哼道。“朝廷财税卷宗让你一个白身查阅,已经是陛下开恩。你还想带走!?”
  “此乃国之重册,岂容儿戏?”
  唐奕无语道:“你不让我带走,我怎么看?”
  “就在这儿看!”
  说完,老贾又加了一句,“陛下让你查阅,却没说让你带回家查阅。”
  “嘿!!”
  唐奕歪着脑袋看着贾昌朝,火气一下就窜了上来。
  “过了啊!”
  。。。。。。(未完待续。。)
  


第666章 我和你,不一样
  唐奕不知道贾子明为什么用这么拙劣、这么不入流的手段为难于他。 更新最快这不是他这个段位的老臣应该干的勾当。
  更不是贾昌朝当下的处境,应该行的事。
  但他现在。。。却是没那个心思想这个为什么。。。
  仅仅这两天的时间。让唐奕明白一个道理。
  所谓高居庙堂,所谓位极人臣。真不是看上去越精明就越厉害。更不是装精明就玩得转,爬得高的。
  相反,八面玲珑,能文能武,能屈能伸倒是比‘精明’有用得多。
  能走到朝堂这一步,哪个不是人精?哪个又不是戏子?
  赵祯可以高明的装煳涂,文扒皮可以高明的忍受被打之辱,范师父也可以高明配合。
  那他贾子明也可以高明的‘拙劣’吧?
  延伸开来,富弼、宋庠是不是也高明的躲开了此时的朝堂?
  唐奕不敢多想,更不明白。。。。
  不明白为什么在大势将起,革新初现的这个节骨眼儿上。。。人心!好像突然复杂了起来。
  赵祯的全信全爱,士大夫的忠贞为国。在利益面前真的就那么不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