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401章

调教大宋-第401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日你!!
  众朝心说,不带您这么惯孩子的。。。。。。
  这分明就是,把唐疯子单独叫到旮旯,两人商量着来。
  分明就是,让唐子浩自己选,到底要入哪个坑!!
  余靖眼瞅着唐疯子跟着赵祯进去,李秉臣拿着旨意,小黄门捧着紫服官袍跟在后面,消失在大庆殿。
  忍不住对孙沔小声道:“他,他不会想要给事中归班之职吧?”
  孙沔也望着唐奕离去的方向冷笑,“给事中?”
  看了眼不远的王圭,孙沔玩味道:“若是这般简单,还用去后殿?”
  “我看,那小疯子盯上的是昭文馆大学士!”
  王圭似是听到了孙沔的议论,下意识地看过来,脸色阴的吓人。
  。。。。。。
  ——————
  其实昨天就应该开始新的一卷了。只不过回来的太晚,加上停电,忙活忘了。
  另外,我看有的书友着急了。
  别急,这段是高潮,同时也是新的一卷,非常重要的、影响深远的、贯穿全文的开端。
  多写几章。。。。。。有用。


第641章 功高震主,独揽大权
  王圭的心情很差,非常差。 更新最快
  富彦国去了燕云,陈执中又不在朝,而且刚下去没两年,这个内相之位就应该是他王圭的。
  可是现在。。。。。。
  孙沔说的没错,唐子浩若只想搏一个给事中之职,是用不着和官家去后殿的。
  他甚至有点恨唐奕,恨这个一点不守规矩的疯子。
  “不能由着他胡来!”王圭的声音在大庆殿上炸开。
  “朝堂不是他唐疯子的戏台子,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贤丰所言极是。”孙沔声音不大,却让有心之人都听得见。
  “国朝司职来不是靠功绩得之,满朝文武哪一个不是多年资熬到了这个位置。为何他唐子浩一来,却要由着他挑了?”
  有人立时附和:“此事确实过分了一些,若朝廷开了这个先河,那还了得?”
  “若是哪天西北的厮杀汉取了西夏,是不是就可以自己挑个平章事当当,坐在咱们的头上了!?”
  有武将听了,心有不服,怎地?就不行咱们坐在你们文人上面。
  可是,却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大宋的朝堂,从来都是士大夫的天下。
  这时,王圭又出声了:“若唐子浩在后殿真的是选官,那待会儿出来,就别怪老夫与陛下为难了!”
  “老夫倒要问一问,这朝廷是大宋的朝廷,还是他唐子浩的朝廷?”
  这个时候,王圭也不管那么多了,唐奕都可以不要脸的自己选官,那他这个正经八百靠政绩爬上来的,凭什么就不能出声闹上一闹?
  一众文臣听罢,个个跃跃欲试。
  本来对唐疯子就没什么好感,很多人之前还参过他的本。要是真让他上了高位,以他睚眦必报的性子,哪还有大家的好果子。
  。。。。。。
  欧阳修在一旁实在听不下去了,想要出声为唐奕说上几句。却被包拯拉了回来。
  老包心如明镜,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要是唐奕真在乎官职的高低,那他就不是唐疯子了。刚刚在宣德楼,更没有必要拒绝那么大的一个殊荣了。
  “让他们闹去吧,且再等等。”
  而在后殿之中,正如包拯所料。
  。。。。。。
  赵祯看着刚刚凯旋而归的唐奕,“子浩是嫌三司使之职太轻?”
  唐奕急忙恭敬道:“陛下,误会了!我。。。。。。”
  赵祯不等他说完,“也罢,就与你给事中归班之职。不过。。。。。。”
  “子浩领了给事中之职,也必须要把三司的事情先接过来。
  唐奕眉头一皱,看来是朝廷的财政出了问题,不然赵祯也不会急于让他去接这个财权。
  和声道:“陛下当知,不论草民身在何处,能出力的地方,一定会出力,给事中归班与三司使是没有分别的。”
  “草民的意思是。。。。。。”
  “不行!!”
  赵祯太了解唐奕,根本就不让他把话说完,直接就给怼了回来。
  唐奕苦笑,“陛下何必执着?”
  “。。。。。。”
  赵祯闻声,心往下沉。
  果然还是。。。。。。
  “此事不许再提!三司使、给事中,还有昭文馆大学士,三选其一,不得抗命!”
  说到这儿,赵祯干脆转头对李秉臣吩咐道:
  “也别给事中归班了,直接改旨昭文馆大学士,速去拟旨!”
  再看唐奕,“革宋在即,大郎必须在朕身边!你可明白?”
  唐奕沉默了半晌方道:“草民一直在陛下身边,不曾离开。”
  “不一样。”赵祯言辞生硬。“这个官,是你应得的!”
  “可是,得来还不如不得,那还要之何用!?”
  “。。。。。。”
  赵祯眯眼看着唐奕,在宣德楼前拒考,他就猜到了这小子还是不想当官。
  “不行!”赵祯面若冰霜,再次重复着“不行”二字。
  “这个官,子浩必须要当。否则,就算守旧之臣如意,与你一同奋斗了这么多年的革新之臣也不得安心!”
  唐奕一摊手,“陛下真的是这么想的?”
  。。。。。。
  赵祯了解唐奕,唐奕也同样了解赵祯。
  他是为大宋付出颇多,他是立下了吞天之功,他也确实够资格当这个改革的引路人。
  但是,他不能当这个官。赵祯知道这一点,刚才在宣德楼前,唐奕就明显看出了赵祯的反常。正是因为不确定,赵祯才要极力往唐奕身上加码,连为他一人开一科这种事都干出来了,正说明赵祯心虚。
  “陛下!”唐奕直起身形。“恕草民无礼了。”
  “这些年,草民做了些什么,陛下最清楚不过。”
  “草民与将门过半的家族捆绑在一起。”
  “草民的老师是范仲淹、杜衍、孙复、欧阳修。”
  “草民的朋友不是相公,就是御史,侍郎一级与我一会都要毕恭毕敬。”
  “且,还有。。。。。。”
  “草民的学生连续三科的魁元、探花,听我讲过学的进士已经接近二百之数。不夸张地说,十年之后,大宋朝廷要职半数是要尊我为师的。”
  “草民还掌掴过皇亲国威。”
  “骂过功臣之后。”
  “砸过汝南王府。”
  “扇过朝廷大员的耳光。。。。。。”
  说到这里,唐奕淡然一笑,“陛下,草民是唐疯子啊,一个背景深到无可描述的疯子!”
  “而且。。。。。。”
  “陛下别忘了,草民还是观澜商合的主事人,每年过手的银钱几乎是大宋税金的一半。”
  。。。。。。
  赵祯气闷道:“朕都没说什么,你担心什么?”
  唐奕道:“陛下是仁主,您可以不在乎,但是有人会在乎。”
  “。。。。。。”
  唐奕终于戳到了赵祯的痛处,或者说是他心虚之处。
  他认可唐奕,又是观澜商合的真正主人,当然可以不在乎。
  但是,朝臣们怎么可能不在乎这样一个与军界勾连颇深,在政界翻云覆雨,视礼法于无物、飞扬跋扈的疯子降临朝堂。
  而且,现在还算好的,因为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观澜商合的存在。唐奕做过什么,拥有怎样的背景,皆被复燕之功盖了过去。
  但是,随着改革的启动,观澜商合这个庞然大物很快就要浮出水面。到那时,一个手握军政两权,还支配着可以与国税匹敌的财富,这样一位盖世权相,怎么可能让人不防?
  “况且。。。。。。”
  唐奕的声音把赵祯拉了回来,只见他不温不火地出声道:
  “况且,草民也在乎。。。。。。”
  赵祯无语道:“你在乎什么吗?”
  只闻唐奕一字一顿道:“功高震主,独揽大权!!”
  “陛下就真的放心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给草民吗?”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42章 诸位留着玩吧
  “功高震主、独揽大权”,这八个字用在唐奕身上,再合适不过。 更新最快
  复燕之功,大宋太祖、太宗两位明主也未能得愿,唐奕干成了。
  而手握观澜商合的实控权,与将门绑在一块,朝中大把名臣与之为党,再让他得了高位不。。。。。。是大权独揽,又是什么?
  就算赵祯再仁,也得琢磨琢磨,哪天唐奕要是不高兴,分分钟就把他架空了。
  “哼!”
  唐奕这句话一出,赵祯立时变了脸色,“信不信朕再扔鞋与你!?”
  唐奕苦笑,“您要真的把官给我了。。。。。。”
  “那陛下与草民之间的的情份就不是闹上一闹,扔一只鞋就能解决的了。”
  “。。。。。。”
  赵祯一下扼住了。
  趁着赵祯不说话的当口,唐奕喃喃自语,少了几分君臣之礼,更像是与长辈吐露心声:
  “以前,我可以不考虑这些东西。”
  “因为不论我怎么折腾,说到底我都只是一介布衣。白衣的身份不但与之无害,反而成了草民的一道挡箭牌。”
  唐奕自嘲道:“所谓无欲则刚,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儿吧?”
  除非你把唐奕弄死,否则所有的攻伐对于他来说都显的苍白无力,因为他没什么可失去的
  而有赵祯撑腰,有将门在侧,还有一堆听名字就让人肝儿颤的老师,想弄死唐奕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就在那里除不掉,也奈何不得。
  看着赵祯,“况且。。。。。。”
  “那时我不是陛下的臣子,而是子侄。”
  “长辈是允许他的孩子们任性的。。。。。。”
  。。。。。。
  “可是当了官,在您的面前,我就再也不是一个孩子了,而是臣子。臣子有臣子的本份,可恰恰奕不是个守本份的人。”
  诚然目光直视赵祯,“陛下明白的,当了官,可就不一样了啊!”
  赵祯拧眉,“朕不疑于你,你却自寻烦恼起来了。”
  唐奕摇头,“草民不是防陛下疑心加害于我,草民是防自己。。。”
  眼中现出迷茫,“以前草民也没想过这些,只当贪上一个仁慈的长辈,怎么搞都没有大碍。”
  “但是,去一趟燕云,却是不得不想了。”
  “草民亲眼见耶律重元迷失在权力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亲眼见那些大辽贵族为了一己私利,出卖故国;亲眼见耶律洪基为了所谓的皇权,把无数人命堆在古北关下!”
  “草民不禁会想,他们最初的样子应该也是身怀家国,赤子之心可鉴日月的。”
  “只不过有某种东西推动着他们,驱赶着他们,走到了这一步,迷失在了这一步。”
  看着赵祯,唐奕飒然一笑,“那个东西,就是陛下现在要给我的。”
  “奕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也把一片赤子之心喂了狗,把最初的理想蒙了尘。”
  “不知道会不会迷失其中!”
  “。。。。。。”
  此话一出,不但赵祯愕然,连李秉臣也不禁为之动容。
  心道:这个小疯子,终于长大了。。。。。。
  “话说,老奴要插上一句了。”
  看向赵祯,恭敬地道:“大郎看的通透啊,陛下也就别勉强这孩子了。”
  李秉臣一劝,赵祯更是纠结。
  “可是。。。。。。”
  “没什么可是。”
  唐奕不等赵祯说完,就把话接了过来。
  “陛下想想。”
  “如今的朝局已经不是从前了,士大夫唯尊的时代已经被奕打破了。”
  “虽是布衣,然。。。。。。”
  “军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