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72章

调教大宋-第372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郎啊!”
  “已经输了一阵,这下一阵可就不能再输了。”
  唐奕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赵祯挤出一丝笑意,“状元!!这就是你的下一阵!”
  。。。。。。


第597章 唐疯子还是唐疯子
  状元?
  唐奕坐在回观澜的船上,不禁苦笑。
  十年心血,一朝成灰,状元这个虚名,让唐奕有些提不起兴致。
  回到观澜,唐奕没有回小楼。独自一人来到北屏山下,看着蜿蜒而上的小路,一直站到天黑。。。。。。
  后来,还是萧巧哥与君欣卓把他强拉了回来。
  那一夜,唐奕在房里一直坐到天亮。
  而萧巧哥和君欣卓就在房门外,守着他到天亮。
  她们见过唐奕的愤怒,见过唐奕的痛苦,见过唐奕的哀伤,但从未见过,如此颓废的唐子浩。。。。。。
  清晨。
  房门吱嘎嘎地缓缓打开,唐奕与二人隔门而望,略显疲惫的脸上浮起一丝歉意,微笑道:“一夜没睡?”
  二人点头。
  萧巧哥又补了一句,“我们不困的,就是担心你。”
  唐奕笑意更深,没说什么安慰宽心的话,而是对君欣卓道:“那就再等一下再睡,去把曹国舅喊来。”
  君欣卓欣喜地用力点头,小跑着下楼去了。
  萧巧哥有点猜不出唐哥哥这是要干嘛,担心道:“你没事儿吧?”
  “傻丫头,我能有什么事儿!?”
  “拿点吃的来,饿了。”
  “哎!”萧巧哥也忙不迭地跑下了楼。
  目送她去找吃的,唐奕笑意更深。
  颓废?挫败?那不是唐疯子的风格,只一夜,就已经足够。还有更多的事,等着他去做!
  。。。。。。
  ————————
  曹佾根本不在回山,君欣卓亲自进城把他给找来。等到了观澜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
  曹国舅还怕唐奕转不过那个弯儿,见面就故作洒脱地叫嚷:
  “无妨,成败皆有定数,只能说时候还未到。”
  唐奕横了他一眼,“把好听的话都憋回去!”
  “找你有正事!”
  曹佾不接,“正事儿一会儿再说,先给你说个笑话。”
  “刚刚接到燕云传回来的密信,耶律重元向我朝求援了。”
  唐奕略微一怔,随即还真的笑了。
  “求援?许了什么条件?”语气之中没有欣喜,没有惊讶,反倒尽是调侃之意。
  曹佾也憋不住笑,“耶律重元信里说了,若大宋出兵驰援,他愿奉大宋为父国,世代纳贡!交许以永清、新城十七县。”
  “十七县?”唐奕轻蔑大笑。
  “我最大的失误就是高估了耶律重元,实在是难成大器。都这个时候了,还这么小家子气,一十七县就想让大宋替他卖命?”
  别说十七县,就是许给大宋几个州,都这个时候了,谁会傻到为了他这个必败之局买单?
  “这货比我还天真!”
  曹佾摊手道:“能走到这一步,大郎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不想想,当初的耶律生元是什么样?要抢他的皇储这货除了使点不入流的小手段,正面连个屁都不敢放。是唐奕一点一点,生生把耶律重元推到这一步的。
  “不过,这次耶律重元确实天真了。”
  不想,唐奕猛的叫道:“好事!正合我意!”
  曹佾一怔,“什么意思?”
  唐奕道:“让刘韬他们先别撤回来,在幽州再等等!”
  “你。。。。。。”曹佾愕然道。“没这个必要了吧?”
  耶律重元必败,耶律洪基入主燕云是早晚的事。万一等他攻入幽州时,华联的底子还没撤回来,让他抓住什么把柄,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你不会是还不死心,觉得耶律重元能翻盘吧?”
  唐奕扁嘴道:“这不还没攻占北古关吗?急什么?”
  “。。。。。。”
  “对了。。。。。。”唐奕不想与他多说,换了话题。“跟陛下通个气,给李杰讹去信,让他停止辽境的侵扰,放突吉台、纳其耶两部北上勤王。”
  “再与萧誉、耶律德绪沟通一番,他们的爹也是时候去露个脸了。”
  曹佾被他牵着思绪又不明白了,“他们去与不去还有何意义?去了,耶律重元岂不是败得更快?”
  唐奕冷着脸道:“我怕耶律重元会降!”
  “。。。。。。”
  曹佾一震,立时就懂了。那货太怂,纳降保命这种蠢事他真有可能干得出来。
  到时为了保命,很可能就把唐奕卖了。
  但是,突吉台等部要是一去,情况就不一样了,就算他想降,耶律洪基都不一定答应。
  因为得了这三部的兵力,他就有了绝对碾压的兵力,可以制服耶律重元,何必还留他这个后患?
  。。。。。。
  想到这,曹佾也就放下心来了,唐奕能想到这么多,说明他还没消沉。
  “那我这就去办。”
  “嗯。”唐奕点头。“去吧!”
  “那我去了。”曹佾说着就往出走,没两步又折了回来。
  “不对啊?”
  曹国舅刚才还“挺放心”,现在又不放心了。
  “你倒底要干什么?为什么不让刘韬撤回来。”
  好吧,他还是没忘唐奕岔过去那个话题。
  “不干嘛啊!”唐奕装傻。
  “不行!”曹佾不依。“你得把话跟我说清楚了,不会又有什么疯点子吧?”
  “有个屁疯子点子,赶紧走!”
  “对了,这半个月别来烦我。”
  “干嘛?”
  唐奕眼珠子一立,“老子要备考!要拿会元、状元!行不行?”
  曹佾信他才怪,“你别往别的地方扯,先说明白了。”随即露出一个快哭了的表情。“你不说明白,我心里不踏实啊!”
  唐奕咧嘴看着他,笑容渐渐敛去,“我要疯一回。。。。。。你信吗?”
  。。。。。。
  “你特么别吓我!”
  —————————
  可能是耶律重元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可能是他自己也意识到第一封求援密信有点小气了。
  又过了七天,耶律重元第二封求援信就到了,这回把一十七县变成了整个逐州。
  又过了五天,第三封求援信来了。耶律重元甘当属国,奉大宋为主,并割让逐州、易州、固安三地。
  这已经是相当于耶律重元实控区四分之一的土地了。
  而且,这三州与之前许的一十七县,还有单单一个逐州不同。
  这三州位于燕云的西南一角,除了与大宋交边,还与大辽的云州接壤。若这三地落入大宋之手,大辽云州就成了突入宋地的一个孤地。
  而且,这三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遥望西塞——长城!
  。。。。。。


第598章 抬棺北上
  观澜,唐家小楼。
  唐奕端坐厅中,将一封蜡封密信交给曹佾,“马上送到辽地司马君实手里。”
  “我看,还是算。。。。。。”
  “赶紧去!!”唐奕瞪着眼睛。
  曹佾扭不过他,只得揣着密信出去了。
  等他一走,唐奕目光平视,盯着门口却是再没动过。
  过了一会儿,院中传来响动,黑子顶着个‘短发’进来。
  “周掌柜的到了。”
  唐奕腾的站起来,连忙迎了出去。
  如今的周四海已无当年之锐气,那时就已是花甲之年的樊楼大掌柜,十年过去,白发苍苍,已经七十岁高龄了。况且,刚刚从河北为唐奕募集银钱回来,老头儿也有些吃不消。
  把周四海迎进来,周掌柜四下扫看,今天就来了他自己?
  “东家,这是有何吩咐?”
  唐奕见他一路风尘未退,面上尚有疲倦之意,真的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周四海老了,同样,唐疯子也不是十年前那个指着周四海鼻子骂“老王八蛋”的轻狂少年了,怎么还忍心对一个七十岁老人提这种吩咐?
  见唐奕犹豫,周四海笑了,“看来,东家这次又要用得着老夫了。”
  唐奕点头,“确有一事,非您不可。”
  “东家但说无妨。”
  “要您老去幽州。。。。。。”
  “幽州?”
  唐奕点头,“对,去幽州!”
  周四海是华联最早去大辽的管事人,与契丹人打了多年交道,深悉辽人秉性。若不是宋内支应不开,唐奕还舍不得让他回来。
  “刘韬还太年轻,有些事他掌握不好大局,非您老出马不可。”
  周四海微微皱眉,“很急吗?”
  “瞬息万变,十万火急!”
  “嗯。。。。。。”周四海点了点头。“难得这把老骨头还有用,去了。”
  唐奕闻声,暗出一气浊气,“那。。。。。。明早就动身,行不行?”
  说出这话,唐奕自己都有些难为情。周四海这么大岁数,又刚奔波回京。。。。。。
  “不!”周四海一摆手。“今夜就起程!”
  “东家交代事情吧!”
  ——————
  周四海走了,顶着初春的寒风,披着京师的夜色,由黑子护送,一路驾车北上。。。。。。
  临走前,唐奕去送,特意嘱咐黑子,一但幽州有变,宁可什么都不要,也得把周四海和刘韬带回来。
  黑子应下,而周掌柜只说了一句:
  “事儿办不成,就埋在那儿了。。。。。。”
  说完之后,决然上车,踏夜而走。
  唐奕目送马车渐行渐远,这才发现,在厢车后面还跟着一辆板车,车上拉的是——
  棺材!
  ————
  周四海走后第三天,耶律重元再次来了密涵,这次耶律重元已经开不出更好的条件了。
  只一句话:
  有什么要求,尽管言之,唯求皇宋保其一息尚存!
  赵祯把密信给文、富二人看过,文彦博虽有动心,然也只是苦涩摇头,“什么条件也不足以让大宋卷进现在的乱局!”
  “臣这就草一回信,断了他的念想。”
  赵祯阻止,“不。。。。。。”
  “朕已经回过信了。”
  “回过了!?”文彦博一惊。
  赵祯道:“朕对他说,大宋礼仪之邦、道义之邦,就算驰援也不收他一寸割地。但是,朕考虑考虑。。。。。。”
  “陛下!!”文彦博急了。
  “什么意思?陛下这是要出兵?怎么还考虑上了?”
  赵祯摇头,他也不清楚要不要出兵。
  只不过,唐大郎说要拖一拖他,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说实话,即使赵祯知道很渺茫,但还是听了唐奕的意见,他也是心有不甘啊!
  。。。。。。
  大内之中发生了什么,赵祯与文、富二人是如何解释的,唐奕已经无甚关心。现在能做的,只有等,等周四海,等司马君实。。。。。。
  而且,此时也不容他多想别的,因为不管大辽情形如何,也不管唐奕、赵祯如何紧张,会试大考,如期而至。
  。。。。。。
  依旧是,天不亮观澜书院就已经准备停当。
  依旧是,大课舍前列队待发。
  依旧是,范仲淹望着底下的弟子。
  依旧是,那一句话:“慎思慎解,耀我观澜!!”
  不同的是:
  行至山下,街市之上一片漆黑,再没了百琴送考的盛举。
  苏轼不尽有些失落,“姐姐们这是忘了今天就是考期了吗?怎么。。。。。。怎么一个也没来?”
  看向队首的唐奕,“连香奴姐姐都没来。。。。。。”
  王韶瞪了他一眼。
  唐子浩这几天不正常,苏子瞻还是少跳一点的好。惹毛了他,吃点苦头还是其次,要是真影响了他应考状态,那可就不是小事儿了。
  而唐奕虽然心里有事儿,但也不想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