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44章

调教大宋-第344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
  “继续吧。”
  “不了。。。。。。”
  “还是继续吧。”
  “还是不了。。。。。。”
  “那我来?”
  苏轼稍稍松了口气,唐奕要是还能和你谈笑风声,说明没啥大问题。这货要是板起脸来,那才是要发疯的前兆呢。
  “您请,您请!”
  “好。”唐奕点点头。
  “那还是我来吧。”
  。。。。。。
  “拿纸笔来。”
  轻描淡写的一句,不等冷香奴与徐妈子反应,萧巧哥就是一喜,忙不迭地亲自去把笔墨拿来,给唐奕备上。
  唐哥哥这是要露上一手了。
  。。。。。。
  唐奕倒没真生气,只是觉得这小子跳的有点过了,得敲打一下。
  你拿我去垫一脚,唐奕都不觉得过份,人嘛,在女人面前卖弄,这是天性。虎狼求偶还得翘个尾巴,叫上两声呢。
  可是,拿萧巧哥说事儿,却是不行了,这是他的底线。
  拿过笔,丝毫不见酝酿,提笔就写,不带半分犹豫。
  “乙未中秋,故旧重逢,甚欢。”
  “愉悦之暇,犹思远交,赋词,谨念他乡亲朋。”
  笔走龙蛇,袖袍荡漾,唐奕整个人都变得潇洒莫明。
  冷香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有一瞬间整个人都痴了。
  。。。。。。
  而唐奕一边写,还一边不温不火地说话:
  “既然你说我家丫头临场不精、情绪不饱,那咱们也现写一词,看看到底有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
  。。。。。。
  众人面面相阙,苏轼脸色一下就垮了下来,小声嘀咕:“他不会要‘抽筋儿’吧?”
  王韶嘿嘿直乐,“多半是了。”
  章悸则是狠狠一拍苏轼肩膀,“你也算可以的,唐疯子可是好久没抽筋儿了。”
  “什么抽筋儿?”
  冷香奴好奇问道,苏轼他们说的话,她可是一句也没听懂。
  王韶笑道:“姑娘有缘,唐子浩可是很久没抽筋儿了。”
  冷香奴更是疑惑,却闻苏轼侥幸道:“那可说不准,兴许。。。。。。有失水准!”
  可千万别抽啊,要是让他比下去,可就白忙活一晚上了。
  。。。。。。
  说话间,唐奕已经停笔,把写好的词,往萧巧哥手里一塞。
  “唱给哥听听。”
  萧巧哥已经看呆了,拿着新词愣了良久,才缓步步到琴前,脸上尽是喜悦、痴迷之色。
  。。。。。。
  琴声一响,大伙儿一怔,都不自觉地看向苏轼,因为曲子和他那首《昵昵儿女语》一样,是同一词牌。
  章惇愣愣道:“这就是为了灭苏子瞻写的啊!”
  曾巩皱眉,“且先听听。。。。。。”
  苏轼的那首词水平已经很高了,真的不太可能超越的。
  。。。。。。
  萧巧哥终于开口唱词,而苏轼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在巧哥曼妙的歌声里,荡然无存。
  曾巩、曾布、章惇、章衡、王韶、张载等人,更是呆立当场。
  “真抽筋儿了,而且还抽了个大筋儿!!”
  “疯了!”
  “别吵,让我缓缓。”
  冷香奴更是一脸惊骇地看看萧巧哥,再看看唐奕,万没想到,唐子浩的“抽筋儿”是这么个抽法。
  。。。。。。
  只闻萧巧哥悠扬的歌声在凝香阁中回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正文 我又来闲唠叨了。
  好吧,苍山月你这个厚颜无耻之人,坏到流脓!没救了!
  诸位,满意了吧?
  放心,我不会改的。。。。
  。。。
  今天脑子胀的很,下雨,阴冷。
  憋了一下午也没憋出个半个字儿来,所以来找大伙儿聊聊天,找找灵感。
  昨天用苏轼的词打了苏轼的脸,一下都炸了,平均每章不超10条的“章节评论”半个小时就刷了三十多条。
  挺好的,苍山这坏人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很高兴,因为这就是网文的魅力所在,写出一章立马就能得到大家的反馈,我喜欢这种感觉,希望客官们继续。
  。。。。
  当然,好的反响虽多,但也总得有不好的,不多做解释,苍山以后尽量注意。
  这里只是想替所有的历史作者说句公道话。
  有的书友说:“怎么所有的历史书,翻来复去,抄的就是那几首诗、几首词?就没点新鲜的了?什么水平啊?”
  有新鲜的。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柳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很少有人读过这首词吧?写的是什么?谁写的?好在哪里?如果单拿出来,你们看着是不是一脸懵逼?
  历史文抄诗词这是必然,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想写好一个抄诗的桥段,不单要情节够突出,而且抄来的诗词要附和意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不然就是瞎抄。
  中秋节我抄个《满江红》不合适,同样,作者抄个九成九的人都没听过的词,你们也得认可才行吧?
  所以,抄词的同时,词要合境、意要达心。还要有极高的辨识度,减少因注解旁白出戏的可能,这很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词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谁写的,表达什么意思呢?
  也就只有那么几首了吧?
  “明月几时有”写中秋的,《满江红》爱国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骚包耍帅的。
  这就是名词名句的辨识度,不用作者再破坏整体文章的连贯性去特别交代诗词背景、意境的现成货。
  就比如刚用过的《听颖师弹琴》,你们回头再看苍山用了多少笔墨去说明这首诗的成因和意境?还要刻意去渲染气氛?
  可即使渲染了那么多,苏子瞻最后把《听颖师弹琴》改成宋词,似乎你们的反响也不是很大吧?甚至没当回事儿。
  殊不知,苏轼改那首词从技术层面和美感上都比《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牛的多。
  这就是它的天然缺失,知道的人太少了。
  所以,以后看历史文,别喷作者就会那几首词,真的是能用的太少了。
  当然,喷我没事儿,自己都觉得自己挺坏的。。。苏小轼,我是会补偿你的。。。。
  。。。。
  ——————
  接下来是加v群的问题,有人问怎么加,有什么条件。
  这里说一下,只要全订就行,群号在简介,入群给管理全订截图。之后就什么都不用了,没有定期审核什么的,也没有涨条件那一说。只要全订,之后订不订都全凭良心。
  昨天被踢出来的那个,不作评论。兄弟自己琢磨琢磨为什么,管理也不用再多废话,再说什么煽动性的东西,禁言、删贴。也不用问我。这点事儿都没个底气,瞻前顾后,你配做唐子浩的管理吗?
  。。。
  ——————
  下一个问题。。。
  章节中的感言、求票、求赏。
  有的人说凑字数骗钱。。。
  说明:所有正文以外的废话,要么就是卡在收费结点之内,要么就是后修改粘贴上去的。绝没多挣你一分钱。觉得亏了的兄弟,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数,哪一章多骗你钱了,我退给你。
  还有的书友说影响阅读体验,特别是听书的客官。
  确实,苍山承认,听的正爽,突然出来一扣脚大汉在那念经,是挺煞风景的。
  但是。。。。客官多担待吧。
  不止一次的说过,这是苍山的饭碗,我得端稳了。求票也是情非得已,那些感谢谢的话更是必须要加的。
  将心比心,你说人家觉得我写的还行,或者和苍山处的不错,几万几十万起点币的砸过来,我连句话都没有,说不过去吧?不仗义。
  您多多包含,相信都不是不通情理的浑人,会理解的,对吗?
  哦对了,前几天还有一哥们说我是不是穷疯了,章头章尾要打赏。
  我是穷疯了,我是靠写书吃饭的,要票要打赏,不丢人吧。
  就他…妈因为你这样儿看着盗版,还他…妈哗哗个没完的,逼着作者们穷疯了。
  也正是这些打赏的人,把你心安理得不花钱的窟窿帮我们堵上了,您哪来的脸皮叫嚣?
  。。。。
  (舒坦了)
  最后,说几句与写作有关,也无关的话题。
  其实这些话,我是想放在完本感言里的。。。
  苍山三十有五,经历过很多。。。。如今写书,开始只是图个乐。
  后来可能是一直大病小病不断,生出了一丝感悟,老觉得自己活不过你们嫂子,我要是哪天嘎崩没了,她可咋整?挺大个岁数也没人要了,更没啥本事养活自己。所以,就想好好写,给她一个安稳的将来。
  有求皆苦,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其实就是给我自己的。想要的东西多了,也就失去了初时的美感。
  。。。。
  现在,总是有人拿《调教大宋》和某些神作去比差了点厚重,也总是有人说,苍山你太天真的,真正的政治不可能这么美好。
  苍山只是厚着脸皮,莞尔一笑,不多做解释。貌似高深,有点装。
  其实没那么平静,有种不怒而笑的感脚。因为不论是拿我的书去和别人比,还是提意见都说明大家是认可的。
  曾经有一个很大力支持苍山的‘豪’书友跟我说,这样的北宋有些儿戏。。。
  依旧轻笑,不做解释。。。。他也因此弃书好久了。
  今天,可能是憋的太久,想找一个懂我心思的人吧。
  说一说。
  苍山当然知道,真正的大宋没有这么众志成城,真正的政治没有这么理想化。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想把我的故事写成什么样又是另一回事。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知道,那你为什么不写?为什么不让这本书更“厚重”?
  个性使然吧。
  我不认为“腹黑”“暗斗”“利己主义”就是“厚重”,更不认为那些东西是一个作者应该拿来给低龄化读者卖弄的赚钱工具。
  天真点不好吗?既然是天马行空的编织梦想,为什么还要看一眼糟心呢?
  明确的告诉大家:
  《调教大宋》就是一个“成人童话”,一个疯子进了傻子堆里横冲直撞的故事。
  可能苍山太天真,但这是我的坚持。
  。。。。。。
  有人懂吗?
  (没让你们嫂子改错字,对付看吧。)


第552章 还有一年
  这首词的杀伤力太大了这首词的杀伤力太大了,毫不夸张地说,秒杀一切的存在啊。
  包括苏子瞻,让“明月几时有”轰得渣都不剩了。
  心说,咋想出来的呢?确实比我厉害。。。。。。
  。。。。。。
  冷香奴呆愣愣地听萧巧哥弹完,依旧不敢相信,这样一首传世好词竟出自那个满身匪气的唐子浩之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此一句,别说是写词的人,就算是谁唱了,谁都是百世流芳的荣耀。
  可惜,这样一首绝世好词却不是写给她的。
  。。。。。。
  而待萧巧哥曲落,苏子瞻也回过神来,忍不住朝唐奕一叹。
  “学生受教了,先生所作,豪迈不失柔情,凌绝万丈、情似海深。。。。。。”
  “轼,不足也。”
  好吧,“先生”都叫上了。
  。。。。。。
  “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