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41章

调教大宋-第341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奕闻声飒然一笑,“萧兄,你不用信我!你只要相信,耶律洪基的大辽对大宋没好处,耶律重元的大辽对大宋更没好处,只有萧家的大辽对我大宋才是有好处的,就行了。”
  “。。。。。。”
  萧誉呆愣愣地看着唐奕,这句倒真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了。
  “唉~~!”萧誉长叹。“是为兄有些多疑了,说来说去,倒说成了交易一般,全无兄弟之情了。”
  唐奕没接,低头满饮了一杯。
  有一句话唐奕没说,因为还没到说的时候。
  ——————
  冷香奴陪着苏轼等他续话,心思却是时不时地朝唐奕这边瞥上一瞥。
  几人声音不大,且听不见说的是什么,但从表情上不难看出,聊的必是隐晦之事。
  冷香奴暗道,看来,坊间传闻唐子浩与大辽勾连颇深,并非虚言。
  心下顿时更生几分鄙夷,几月前,封丘门下慷慨陈调,句句可敬、字字千金,可是暗地里,不还是与辽人称兄道弟,一团和气?
  。。。。。。
  “香奴姑娘?香奴姑娘?”
  却是冷香奴略有投入,一时出神。苏轼轻唤几语,冷香奴才回过神来,抿然一笑,“让公子见笑了!”
  却是没说为什么出神。
  苏轼没客气地说:“没关系!”而且是又一次一脸陶醉,“香奴姑娘连呆坐都这般韵味十足,小学怕是要把魂都丢在这凝香阁了。”
  章惇啊,真想把酒杯砸他脑袋上,你特么还能再肉麻一点吗?
  可是,这就是章子厚不懂了,特么姑娘家还真就吃这一套。。。。。。
  冷香奴轻笑,“公子说笑了,凝香阁说到底也只是章台北里之地,香奴亦不过是个青楼女子、风尘艳客。”
  “公子才学满腹,前程无限,又怎可把大好人生浪费在这种地方呢?”
  “浪费在这种地方”这句冷香奴故意咬得很重,声调亦高上几分,还忍不住扫了眼唐奕那边。
  言语之中,尽是幽怨、自嘲,尚有几分无奈。
  这句显然就是说给那边的人听的。
  。。。。。。
  章惇等人闻言,不怪冷香奴话头转得生硬,倒是恨恨地剜了苏轼一眼,就是这货提什么凝香阁,害得香奴姑娘自哀自叹,那副我自犹怜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可是一时之间,众人竟也无话可说,不知如何安慰。
  。。。。。。
  这个时候,苏轼的本事再一次凸显了出来。
  “香奴姑娘为何如此作践自己呢?以小学看来,却无半点不妥。”
  “哦?”
  苏轼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首先,青楼一说,本就不是什么坏词,姑娘何必要自寻烦恼?”
  不等冷香奴多问,苏子瞻又继续道:“青楼者,华致之雅舍也,前人亦代指豪门大户,本就非是贬义。”
  “《晋书·麹允传》云:‘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此青楼义为贵人之宅也。”
  “另一说始于齐武帝,《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云:‘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这就更不得了,是为帝王之阁也。”
  “然,不管如何追源,亦不管是指代豪门大户,或专指帝王之居,都丝毫不能改变青楼高贵雅致的品质。”
  “传至唐时,青楼之名专司风月,以青楼谓之,这本身就是文人墨客对青楼美态的一种美好寄许。”
  “纵至今朝,青楼又旁生出诸多称谓,章台、北里、平康、行院。然不论谓何,亦无法改变青楼之所风花雪月、琴棋风画,尽聚于此的雅名。”
  “身在雅居,名同雅所,姑娘又何来哀怨呢?”
  “。。。。。。”
  “。。。。。。”
  曾巩、章惇、王韶他们都听傻了,心道,胡说你也就比唐疯子差那么一点点了。
  可苏轼说得起性,根本就停不下来,这就是苏仙的威力啊!张嘴就是扬扬千句,出口就是锦绣文章。
  别看才十八,有些东西那是天生的。
  “依轼之见,姑娘之哀怨不得自己,更怨不得旁人,一切皆是杜牧之那厮的嘴贱!!”
  又特么关杜牧什么事儿?
  只闻苏子瞻道:
  “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知辱没了多少青楼女子的济世情怀?又把这无情的恶名,安在了多少有情娘子的身上!”
  好吧,曾巩他们算是彻底服气了,这孙子为了泡妞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引经据典把“青楼”二字好通夸,最后更是把所有的黑锅都甩给了杜牧。估计杜牧要是泉下有知,埋了两百多年的棺材盖肯定是摁不住了。
  。。。。。。
  而冷香奴此时才真正地好好看了苏轼两眼,身子微微前倾,“公子。。。。。。有心了。”
  苏轼哈哈大笑,“言重,言重。”
  不想,冷香奴却道:“公子之言端是有理,然人贵在自知,时至今日,此青楼已非彼‘青楼’。青楼之中的雅人更添了几分俗气,这一点,香奴还是知道的。”
  苏轼急道:“姑娘怎。。。。。。”
  不等他说完,香奴已经打断他,“不信,你问问唐公子又是怎么看待我们这些风尘艳客的呢?”
  “。。。。。。”
  这转得也太突然了,怎么一下就扯到唐奕那去了?
  其实,冷香奴是在赌气,也是在使小心思。
  赌气的是,来了她的地方,却不把她放在眼里。
  由此可见,对于唐奕带着女人来凝香阁,又无视她的存在,冷香奴心中也是颇有微词的,问唐奕却是有些有意为难的心思了。
  。。。。。。
  直到场中鸦雀无声都看向自己,唐奕才算反应过来,怔怔四顾,“问我??”
  “对呀,莫不是唐公子没听见?”
  唐奕苦笑,没听见才怪。苏轼那破孩子为了显摆,恨不得把房盖儿掀开。
  “呃。。。。。。”
  唐奕被架在那,不答是不行了。
  略一沉吟,“其实,无论是古之青楼王阁,还是今之章台北里,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个称谓罢了,关键还是看里面住的人。”
  “王阁里住的是昏君废帝,勾栏里住的却是巾帼红缨,何为重?何为轻也?”
  众人忍不住低头深思,唐奕说的没错,王阁之重,而非人重,勾栏之轻,亦非人轻。
  只听唐奕继续道:
  “英雄每多屠狗辈,侠女从来出风尘。”
  “古有高渐离为友荆柯复仇,萧何与刘邦之谊至死辅佐,杨素侍妓红拂女千古流名。”
  “可见,身居之所贵贱与否,实不足哀也。”
  “唯恪守本心,自惜如莲,方为重也。何以哀?”
  “。。。。。。”
  “。。。。。。”
  唐奕说完,半天场中依旧无声。
  章惇狠狠吞了口唾沫,心道,倒是忘了,苏子瞻再能忽悠,又哪里是唐子浩的对手。
  。。。。。。


第548章 千古迷案
  苏子瞻那是平时不发力,却专在女人身上下功夫,而唐子浩则是无时无刻不在忽悠。
  这两人,一个“面子”,一个“里子”,从青楼到青楼里的人,夸了个“全方位”。
  当真是不要个脸皮了,说得章惇都差点信了。
  现在他算是弄明白了,为什么唐子浩身边会有一文一武,两个大美女常伴左右;为什么苏子瞻一出来,三句话就能尽得美人芳心了。
  跟这二位一比,自己还是脸皮太薄啊!
  。。。。。。
  而真要两相比较,唐奕那个什么“英雄每多屠狗辈,侠女从来出风尘”,倒是比苏轼让杜牧背锅更高明一些儿。最起码不似强辨,尽是些让你无法反驳的道理之言。
  冷香奴也是这般认为,不管那个唐疯子说的是不是真心话,但能说出这番话,也足以令她心怀大畅了。
  正要夸赞几句,可是哪成想。。。。。。
  唐奕回答完问题,圆满完成了任务,根本不给大伙儿恭维的机会,一转脸,接着和蛮子说话去了,又把冷香奴凉在了一边。
  纵使姑娘家再沉稳,也是实在气不过了,就没见过这么逛青楼的。
  好月当空,中秋喜庆之期,要不是宋状元出面,答应在花评之前许以好词,她又怎会忍着不适,陪坐这些纨绔?
  不过,好在这些观澜的活土匪还真不是表面上那般不堪,都是有真才学的。
  可她这刚起了一点诚意之心,不想,人家不但不领情,还一脸的嫌弃,太伤自尊了。
  正好看见那个“美艳”书生给唐奕满酒添菜,不知怎地,心中竟生出一股争胜之心。
  倒要看看,扮成男装也要带在身边的姑娘是什么成色,可有我冷香奴这般的本事?
  抿然一笑,对苏轼道:“公子之言,甚宽奴心,为表谢意,愿扶琴一曲,赠于公子。”
  大伙儿一怔,刚才不是还不认可苏子瞻的话吗?这会儿怎么又认了?这女子果然和那身火红一般,变幻无常。
  不过,有曲听,当是要得。
  至于苏轼,早就美到天上去了,一脸期待等着冷香奴赠曲。
  待使女把瑶琴拿上来,冷香奴一笑,“既然公子提到了唐时杜牧之坏了青楼之名,那奴奴就弹一首唐之乐府与公子如何?以怀念唐伎清名。”
  “端是要得!”
  宋人当然爱听宋词,可是现在的苏轼,冷香奴弹什么他都当是仙乐。
  。。。。。。
  即得首肯,冷香奴略微静气,玉指轻动,撩拨琴弦,空灵的调子就从指尖流出。。。。。。
  “是《木兰词》?”
  在坐都是大宋的顶尖学子,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冷香奴的起手与《木兰词》相合。
  不得不说,冷香奴的琴艺没的说,最起码是不比萧巧哥差的。连唐奕那边也被她的曲子所吸引,萧巧哥更是不自觉地放下手中的酒壶,侧耳细听。
  听了一阵。。。。。。
  “不是《木兰词》。”
  “哦?”萧誉一疑,他也是听过《木兰词》的。
  “这分明就是《木兰词》的乐府曲调,怎会不是?”
  萧巧哥道:“若是旧词,早两节就开嗓唱词了。”
  萧誉恍然,这琴声太美,竟让大伙儿忘了,只有曲子,冷香奴却还没有开腔。
  “怎会没有唱词?”唐奕来了兴致,也是凝神听曲。
  。。。。。。
  正当大家疑惑之时,冷香奴终于贝齿轻开,出声了。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的确不是《木兰词》的词,更不是唱出来的,而是诵叹朗诵。
  而且,随着琴调变幻,冷香奴的声音也是时高时低。
  头一句“昵昵儿女语。。。。”宛若呢喃,可是下一句“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沙场。”立马随着琴声变的激荡昂然。虽是女儿身,诵出的声调,却如金戈铁马一般在厅中激荡。
  “嘶!!!!”
  王韶最先从那变幻莫测、空灵绕梁的诗中回过神来,倒吸一口凉气,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这,这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没错,正是此诗!”章惇细听半晌,也是笃定出声。
  曾巩则是像是丢了魂一般,喃喃自语:
  “悠悠三百载啊。。。。。。想不到,昌黎先生的《听颖师弹琴》可再闻于世!!”
  “平生可慰,平生可慰啊!!”
  。。。。。。
  而唐奕也是震惊莫名,《听颖师弹琴》。。。。。。
  居然是《听颖师弹琴》!
  萧誉这时急不奈地一把拉住萧巧哥,“是这个调子吗?”
  萧巧哥不语,凝眉细听。
  “应该没错吧,句与曲相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