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02章

调教大宋-第302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这个,大郎放手为之,朕信你!”
  “多谢陛下!”
  “那半年西游,可有收获?”
  “收获甚大!”
  “哦?”赵祯一喜。“说说!”
  唐奕道:“找到一处铬铁富矿,又与西域诸国梳理了一番。若是不出意外,草民带回来的那些西域特产,今年还算奇货,来年就能满大街都是了。”
  “不过,尚有一事,需陛下定夺。”
  “什么事?”
  “铬矿远在极西之地,距我大宋疆域几千里之遥,是在产地就地冶炼,还是把矿石运回大宋再入炉成铁,草民做不了主。”
  赵祯略一沉吟,“大郎有何意见?”
  唐奕皱眉,“最好还是回国冶炼,因为一但把焦炉和小高炉建在矿产之地,技术很难保障不外泄。毕竟,那里不是大宋。”
  “只是,运矿远比运成品耗费的人力、物力大得多,却是一个问题。”
  赵祯点头,“耗费大点就大点吧,那是我大宋的命脉神技,绝不可落入蛮夷之手。”
  唐奕应下。那这几天草民就派人西去准备,争取明年入秋之前就把铬铁运回来。
  “嗯。”
  “还有一事。”赵祯想起什么。“今年朝廷已经停止新发铜币,朕是怕万一走漏了风声。。。。。。”
  唐奕道:“陛下放心!铸银之事,除了当初的几人,再无人知晓,走漏风声不太可能。”
  说完这句,唐奕还在心中腹绯,没看出来啊,赵祯够损的。
  停发铜币,看似是在为银币铸造做准备,实则是阴险非常的一招损棋。
  往年,朝廷竭尽全力的增加铜钱的发行量,这都稳定不住铜钱市场,更抑制不住富户屯铜之举。
  今年停发,而且明年肯定也不铸铜钱了。如此一来,铜钱大涨,富户不明其中厉害,肯定要加速屯铜。
  这可就是正中了赵祯下怀,等银圆一发行,铜价定是立贬,以前是屯铜必赚,立马就变成了必赔,而且是割肉都来不及补救的赔。
  “对了!”
  说完了正事儿,越祯突然笑了,笑的让唐奕有点渗得慌。
  “听说,你要考状元?”
  日!!唐奕暗中骂娘。
  谁特么嘴这么快!?
  。。。。。。


第483章 离发疯不远了?
  早上说的话,这才多大一会儿就传到赵祯耳朵里来了。
  哪个嚼舌头的,生儿子没。。。。。。好吧,欧阳修躺枪。
  他不知道,昨天欧阳修在回山客讲,知今天给柳七公立碑,就住了一晚没回京,今早正好在北屏上听到唐奕与一众儒生的胡闹。
  礼成他就回京了,正好赵祯有事召见,闲聊的时候说到了这个梗,真不是有意嚼唐奕的舌头。
  。。。。。。
  “听说你要考状元?”
  赵祯这话可怎么答?别人问,唐奕还能吹吹牛,或者起誓发愿地赌气一番。他问。。。。。。
  唐奕要说“是”,那可就算是定死了,改不了了。
  李秉臣见官家一问,把唐子浩问住了,抿嘴圆场。
  “陛下还别说,以咱们大郎的本事和见识,拿个状元却是说得过去的。”
  “哈哈!”这时的赵祯早没了皇帝的样子,一副长者作派。“他拿状元?你让他背个《孝经》来听听。”
  《孝经》这个梗,赵祯也知道。。。。。。
  唐奕苦道:“都已经很丢人了,您就别落井下石了。”
  赵祯笑得更是开心。从见面,唐奕就一口一个草民,甚是恭敬,听得他这个别扭,生怕这孩子疏离了。现在倒是正常了。
  “丢人?”赵祯不打算放过他。“赌都打了,要是考不上,那时候才是真丢人呢!”
  。。。。。。
  好吧,赵祯与范仲淹一样,开始用激将法了。
  他可是盼着唐奕入朝,盼得眼都快瞎了。
  以赵祯的意思,还考什么试?直接恩荫入朝就是了。
  科举虽是正途,但恩荫官也不是没有身居高位的例子,那个夏竦也是恩荫入仕,后补的进士,张尧佐亦是如此。
  可是,偏偏不行!
  大宋讲究的是一个平衡、礼度。赵祯不得不顾忌各方的意见,别人倒还没什么,偏偏就唐奕不行。
  别忘了,他头上还有个“谋反”的屎盆子呢?
  虽说是构陷,但是,有这一层,那些所谓的清流必然会跳出来。就算是唐奕正经考上来,也都不一定一帆风顺,何况是荫补?
  所以,赵祯不得不再等两年,而且激着唐奕考个状元出来。哪怕就是三甲,到时也能让诸臣闭嘴了吧?
  。。。。。。
  可是。。。。。。状元?
  怎么考啊?
  回到回山,在码头正碰见张晋文和曹佾。
  曹佾眼前一亮,“正找你呢!听说你入宫了?”
  “别找我!”唐奕鼻子不是鼻子脸不脸。
  二人一怔,这是怎地了?又发什么疯?
  不过,太知道唐奕的脾气,这时候不能招他。一声不吭地跟在唐奕身后,一直跟到小楼。
  进屋之前,唐奕拧着眉头回身,“你们跟着我干嘛?”
  曹佾道:“气消了?那说正事儿!”
  “说什么正事!?”唐奕嚷道。“耽误了老子课业,算你的算我的?考不上状元,算你的算我的!?”
  曹佾被他顶得面红耳赤,心说,哪惹来的气性,跟我撒什么啊!?
  不想,唐奕又补了一句,“从今天开始,大小事务自己做主。没我唐奕,你们还挣不来养家钱了是怎地?”
  “你。。。。。。你啥意思?”
  唐奕进屋,反身关门。楼门关上之前,只听他郑重其事地道:“意思就是,老子要闭关苦读,你们屁事儿太多,离我远点!!”
  咣,门板拍在一处,发出一声闷响。
  随即,就听里面,唐奕声嘶力竭地吼道:“巧哥!!!拿《孝经》来!”
  。。。。。。
  张晋文愣愣地看了半天,转头对曹佾道:“他啥意思?当起甩手掌柜了?”
  曹国舅深以为意,沉重点头,“大郎这回好像认真了。。。。。。”
  “噗。。。。。。”
  张晋文喷了,“认真?他不会真要考状元吧?”
  咣!
  楼门猛的又开了。
  唐奕冲出来,指着张晋文的鼻子大骂:
  “谁要考状元!?谁要考状元!?我考你大爷的状元!”
  “再特么提‘状元’二字,老子把你这些年嫖过的姐儿刻块碑,立在码头上!”
  咣!
  楼门又关了。。。。。。
  ————————
  唐奕真要考状元。
  正如他在北屏山上,在柳七公坟前所想,特么都是两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
  第二天一早,贱纯礼迷迷糊糊地起床;迷迷糊糊地先去给父亲大人请安;迷迷糊糊地路过唐家小楼;迷迷糊糊地听见从院里传出郎朗读书之声。。。。。。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贱纯礼掏了掏耳朵,这动静好熟,怎么听着像唐大郎?
  好奇地进院一观。
  这一看不要紧,真特么是唐奕!
  正捧着本《孝经》,摇头晃脑地背颂。。。。。。
  “特么见鬼了!”
  贱纯礼偷偷地又撤了出去。
  回到大宿舍。
  “我特么看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曾巩知道他喜欢一惊一乍,没当回事儿地问:“看见什么了?”
  “唐大郎起早温书。。。。。。”
  呵。。。。。。
  呵呵。。。。。。
  一屋子正在整理内务和洗漱的同窗无不干笑。
  王韶道:“那还真挺不可思议的。”
  然后就没了下文。
  “真的!!”
  贱纯礼一看大伙的表情,就知道没人相信。忍不住大叫:“没开玩笑!”
  苏小轼装模作样地捅了捅晏几道:“来观澜几年了?”
  “三年多。”
  “见过小唐教谕早起看书吗?”
  “没有!”
  又看向宋楷,“你呢,来几年了?”
  “七年!!”
  “见过小唐教谕早起看书吗?”
  “没有!”
  “所以嘛!”苏小轼,贱贱地朝范纯礼一推手,“假的!”
  “你个倒霉孩子,比老子还贱!”范纯礼照着苏轼的脑袋就是一下子。
  “轻点,打傻了!”苏轼白了他一眼。“要考状元的。”
  范纯礼不搭理他,对众人嚷道:“反正我说的是真的,信不信由你们!”
  曾巩道:“就算他看书,又能怎样?可真能考状元不成?”
  宋楷则不然,停下手中动作。
  贱纯礼是他兄弟,他想什么,宋楷怎么可能不知道?
  有些沉重地道:“老三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宋楷环视众人,“唐疯子要是不正常了。。。。。。”
  王韶一个激灵,终于反应过来,接道:“那离发疯也就不远了。”
  章惇也终于转喜为悲,“不会把火气又撒在咱们身上吧?”
  屋里的人无不打了个寒颤!!!
  这时,
  独臂阎王的出操哨子,响了起来。。。。。。
  。。。。。。


第484章 冬晨
  想起一年前的惨状,一屋子儒生无不一哆嗦。
  心怀忐忑地出屋,更是心直往下沉。因为,那个杀千刀的疯子,赫然在列。
  “完了,完了!”王韶小声嘀咕。“咱们可是好久没冲过码头了。。。。。。”
  今天又不知道要多少趟了?
  只不过,等大伙儿小心站好,准备迎接地狱的降临,却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唐疯子居然不是站在队外,而是站在了队末!!
  章惇小声嘀咕:“他要干麻?和咱们一道出操?”
  王韶道:“不知道,可别又憋着什么坏。”
  。。。。。。
  “你们特么嘀咕什么?”曹满江一声暴喝,跟当兵的时候训戒手下没什么区别。
  章惇一缩脖子,心说,坏了,让唐疯子抓住毛病了。
  可是,预想之中的惩罚却迟迟不来,唐奕就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般,默默站在队尾。
  一直到早操出过,也不见唐奕发飚,让众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待吃过早饭,照常去上课,发现唐疯子又出现了。依然老老实实地往后排一坐,手里还捧着一会儿尹师父要讲的课业温习。
  章惇还是不放心,提醒大伙儿,“都老实点啊!肯定是假象,说不得就是憋大招呢!”
  众人深以为意,一节课上得是提心吊胆。
  可是,唐疯子好像真的是来听课的,这一节大课听得比谁都认真,课上还回答了尹师父的提问。
  下课之后,苏小轼看着唐奕默默离去的背影,呆呆道:“他不会真是要刻苦读书。。。。。。争状元吧?”
  。。。。。。
  刻苦?
  还真算不上,比起唐奕之前操过的心,天天忙着的事,讲堂听课、闲时背书,简直就跟度假一样。
  再说,牛已经吹出去了,且现今又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事情,抛开所有琐事,唐奕还真要争一争这个状元!!
  不得不说,唐奕的自治能力还是很强的,角色转变也是说换就换。从俨然是大宋的布衣权臣、观澜小教谕,只是几天工夫,就作回了范仲淹的弟子、书院的儒生。
  每天与宋楷、苏轼等人同吃、同课、同出操,真的是一点外面的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