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00章

调教大宋-第300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书院里经常出现,文章写得精彩绝伦,拿到外面妥妥让人膜拜的选手,却只能得个“乙”。
  没办法,实在是书院里牲口太多了。。。。。。
  范仲淹让唐奕得甲等,就等于让他进前十!?
  在章惇、章衡、曾巩、曾布、苏轼、苏辙、二程和张载等等等等,这些牛人中间杀进前十???
  这特么可怎么整?
  让唐奕更蛋疼的是,这个“设甲十人,择优取之”,弄得书院上下拼了老命也要冲进甲等的馊主意——
  就是他自己出的!
  。。。。。。
  唐奕不由想起一句俚语: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
  初十那天,观澜本是课期,并无休息。但是,为七公立碑这等大事。他曾经的弟子门生又怎能不到场?
  是以,观澜因此放假一天。
  。。。。。。
  碑是柳涚、唐奕,还有宋楷等人,亲自扛上北屏墓园的,坑是章惇、曾巩等人一起挖的。
  山下自发来回山为七公守陵的各路粉黛,也是闻讯而来,整个北屏墓园满满都是人,唐奕甚至在其中看到好些身着绿袍的低阶官员。
  眉头一皱,“这都哪儿来的?”
  贱纯礼道:“哪儿来的?你招来的,你都不知道?”
  “我招来的?”
  “哦!!”唐奕想起来了。
  去年,立了七公像,朝臣都要来观澜沾个光,唐奕顺手给观澜书院接了一个培训新进进士,还有恩萌入仕官员的活计,这些应该就是那些在观澜“上学”的新官儿。
  正想着,王韶靠了过来,“坑挖好了,开始吧!”
  唐奕点头,找到柳涚,与之一同焚香祭奠,叩首拜七公亲恩。然后,几个观澜的小伙子把七公的墓碑往坟前一立,柳涚培上第一捧土,唐奕第二个。
  之后,观澜的学生一同上前,给柳师尽上最后一份孝心。
  那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墓碑,就算立下了!!!
  千古风流第一人柳耆卿之墓。
  众人看着那块只一句话的墓碑,只一句话的墓志铭,无不动容。
  一众新官暗想,这也就是唐疯子的老师才有这等殊荣。别人就算有柳三变的本事,却也没唐奕这样敢想敢做的弟子。
  而那些上山观礼的青楼歌伎,见观澜书院对柳七公如此善待,有如此情义,亦是感激不尽。
  也不知是谁,带头深深一拂,“小女子代七公,谢过了。。。。。。”
  “小女子代带七公,谢过了。。。。。。”
  北屏上齐齐的软声细语,拂低了一大片。
  唐奕有点哭笑不得,我的老师、柳涚的亲爹,我们尽孝这是天经地义,怎么还让一群本是“外人”的小娘子谢起来了?
  不过,这就是七公的魅力,天下歌伎、美妓无不以之为家人。
  。。。。。。
  众人没注意到,人群之中,一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看着满山的莺莺燕燕为七公谢礼,心里那个羡慕啊。。。。。。
  “七公在上,苏子瞻今日立言,将来必定继承七公遗志,誓成大宋的风月班头!!”
  “噗~~!”
  章惇、王之先、晏几道他们几个都喷了。
  曾巩照着苏小轼的后脑勺就来了一下,“想什么呢!有没有点出息!?”
  苏轼不服,“怎么了?看这阵势,你们不羡慕?不想?”
  好吧,大伙儿都想,只不过,就他傻了吧唧说出来了。
  曾巩训道:“你若不务正业,只知风月,看七公会不会从坟里跳出来,踹死你!”
  苏轼一矮,“那算了,我还是先考上状元,再当风月班头吧!”
  曾巩一翻白眼,“状元?你当了状元?难道我们就比你差不成?看状元是谁的!”
  “敢不敢扑一局!?”
  “扑什么?”
  “就赌谁是下科状元!!”
  “好!”苏轼来了精神。“我出十贯,押我自己!”
  王韶鄙夷道:“你有十贯吗?”
  “呃。。。。。。”苏轼一窘。“没有,先欠着。”
  王韶摇头不与之争,对曾巩道:“那我也押十贯!”
  “押谁?”
  王韶撇嘴道:“谁?老子天下第一,当然是押我自己!”
  章惇也来凑热闹,“十贯!我自己!”
  “十贯!状元非我莫属!”这是章衡。
  “十贯!洒家必中状元!”这是曾布。
  洒。。。。。。洒家。。。。。。
  身后一众绿袍新吏听得直咧嘴,自称洒家的状元。。。。。。
  可是,这还没完:
  “十贯!”程頣。。。。。。
  “十贯!”程颢。。。。。。
  “十贯!”晏几道。。。。。。
  特别是这个晏几道,那几个新吏心说,这孩子有十五?这也想当下科状元?
  正在腹绯,却见一个看上去比那个十五的还要小些的儒生,从人群里挤出来。
  晏几道急忙过去,“子由,你也扑了!?”
  苏辙用力一点头,“嗯!”
  “那你押的你哥?”
  苏辙不干了,“想什么呢!?当然是押自己!”
  绿袍新吏们一翻白眼儿,得,观澜书院就没有一个正常的,都想中状元,还弄得好像都能中状元一样。。。。。。
  看来,发疯这个事儿,传染!
  唐疯子狂,他的一众同窗也好不到哪儿去!
  。。。。。。


第480章 押自己
  范仲淹、杜衍、孙复等人站在七公坟前,眼看着一众弟子,在本应严肃的场合,逐渐闹腾了起来,却是没有阻止之意。
  也许,这正是七公希望看到的。看到一众弟子朝气蓬勃,为了他没有完成的那个心愿,奋勇向前!!
  。。。。。。
  可是,唐奕却不淡定了,特么你们争状元,肯定是争破头啊。那还不都得豁出命的,往死了学?本来那个甲等就有点不靠谱,这回不是更特么的没戏了!?
  清了清嗓子,一声厉喝:
  “闹腾什么!?”
  众人一滞,那些吃味的新吏心中一阵得意,让你们狂?把唐疯子招来了吧?有好戏看喽。
  可是,事态却不是按他们设想的发展。。。。。。
  章惇嘿嘿一笑,“我们在扑状元,小教谕要不要也来扑一局?”
  我扑你大爷?唐奕脸都青了。
  不想,更搓火的还在后面,苏轼这个看不出眉眼高低的,也是兴奋道:“教谕来吧,押我就好,稳赢!”
  “噗。。。。。。”
  宋楷都乐出了声儿,特么这帮不知死活的,惹毛了大郎,谁也别想好。
  可唐奕却不是这么想的。
  心中冷笑,跟我扑?老子早就知道下科状元是谁。不但知道状元,还特么知道榜眼、探花花落谁家。
  这特么不是必赢之局吗!?
  “一百贯!!”唐奕叫道。没叫太多,怕他们给不起。
  。。。。。。
  唐小教谕也扑状元?大伙儿一愣,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苏轼更是一喜。
  “教谕好样儿的!为了这一百贯,咱也定要拿下状元回来!”
  唐奕一撇嘴,“谁要押你个小屁孩儿?”
  刚要指向章衡,不想,苏轼这贱孩子闻声抢白:
  “不押我??噗!!”指着唐奕大笑。“教谕,莫不是也要押自己吧?”
  哈哈哈哈!!
  不但一众观澜儒生们都笑了,就连绿袍新吏,还有满山的莺莺燕燕也都笑出了声儿。
  唐子浩是有点歪才,但是。。。。。。
  苏轼笑道:“考状元?您还是算了吧。谁不知道,教谕是一篇《孝经》就背了好几年的‘牛人’。”
  。。。。。。
  唐奕这个气啊,老子背不下来《孝经》那是因为没时间,谁特么给我传出去的!?
  那边,范仲淹都忍不住的笑了,与杜衍小声道:“这个苏子瞻倒是帮了个小忙。”
  自己的弟子什么样儿,自己最知道。唐奕什么都好,就是受不得激。
  果然,一激之下,让唐奕心中不服气了起来。
  都是一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凭啥啊?老子文采是不如你们,但老子还有见识。
  “我还就押我自己了!!”
  高声叫道:“唐奕,嘉佑二年状元及第!一百贯!!”
  “真压啊!!!”
  众人有点愣,他哪儿来的自信,要争一争状元?
  。。。。。。
  万幸的是,所有人都被唐奕要扑自己为状元的事所吸引,倒是没有注意,唐奕一时激动说漏了嘴。
  “。。。。。。”
  “嘉佑??”
  唯一人听出了不对,喃喃自语。
  “嗯?希文在说什么?”杜衍听到了范仲淹的嘀咕,却没听清。加问了一句。
  范仲淹摇头,“没什么。。。。。。”
  —————————
  为柳七公立了碑,唐奕从北屏上下来就遇到了杨怀玉,说是在这里等他有一会儿了。
  “走吧,陛下召你进宫。”
  唐奕了然。
  其实,赵祯早就等不及要见他的,只不过赵祯知道,唐奕得知柳永死讯必是悲痛,这几天就一直忍着没召见。今天与柳永立碑,此事算是告一段落,自然要召他入宫,把入辽的事儿细说一番。
  与老师说了一声,就要入城进宫。可是抬眼一看杨怀玉。唐奕心说,不对啊?
  “怎么是你来传旨?”
  杨怀玉面容一垮,一把抱住唐奕的胳膊,“大郎救命!!”
  唐奕嫌弃地甩开他,“离我远点,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龙阳之癖呢!”
  杨怀玉不依,“我不管,你得帮我!”
  “那你也得先说说是什么事儿吧?”
  杨玉怀张嘴,就吐出一个字儿“马”!
  得!唐奕懂了,肯定是有人惦记上他那些个好马了。
  “这你也找不着我吧?你身为将门,三衙里都是自己人,这点事儿还搞不定!?”
  杨怀玉一苦,还真稿不定。
  主要是,他带回来的军马太多了,大宋从上到下,想马都想疯了,杨怀玉一下子从西北带回来这么多匹战马,哪会让他一人专享?
  头天进京就被人惦记上了。当时,杨怀玉进宫回旨还没见着赵祯呢,兵部马军都指挥使石进武就已经先一步找赵祯去了。
  赵祯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只是听石进武的意思,阎王营隶属殿前司,虽有马军配备,却也是严有限制,怎能私改兵种?
  所以,杨怀玉带进京的那匹战马得统归马军指挥司调配。
  石进武够狠的,准备把杨怀玉扒个干净,连裤头都不给他留。
  “爱卿且先等等。”赵祯实在是一头雾水。“你是说,杨怀玉从西北回来了,且带回了军马?”
  “对!”石进武叫道。“他一个殿直的步军厢,怎有资格配军马!?”
  赵祯里心暗笑,“几匹马而已,爱卿何必与之较真?配他几匹如何,全当将官福利便是。”
  “几匹?”石进武嗓音都变了。“陛下,那哪是几匹?是几千匹!粗看之下,上万都有可能!”
  “多少?”越祯一瞪眼,“上万。。。。。。!?”
  。。。。。。
  于是乎,一场因为军马而引发的军界大战,就此拉开。
  石进武的马军都指挥司要马,那是情理之中,而王守忠虽比石进武来的晚,但气势却一点儿不比他弱,说的也是有理有据。
  殿前司马军的战马多少年没换过了,有的老马年龄比牙子兵的岁数还大,这回来了这么多马,你得给我换点儿了吧?
  还有步军都指挥司,要前线探马的战马配备;就连正事堂都来凑热闹,要各地快驿驿马的配备,礼部要出使迎使仪仗的马匹配备。
  。。。。。。
  反正一时之间,大宋缺马的地方都跳了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