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134章

调教大宋-第134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的军人攻城略地,天下无敌,用一次次的胜利把辽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正当中原一统,汉儿准备收复中华板图上最后一块失地的时候,赵大不明不白的死了!接过王朝权柄的赵二,远没有他大哥那样的雄才大略。
  身不正,则心存疑。
  赵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大哥那样,被人从皇位上送入深渊,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信任自己的将领。再加上自诩武神一样的膨胀心理,使文人监军彻底轮为了他监视和瞎指挥的工具,三军主将倒成了摆设。
  雍熙北伐,三路大军齐头并进。
  曹彬令东路军攻涿州,震慑幽州;田重进帅中路军由定州北上;潘美、杨业领西路军出雁门关入云州。
  大宋的军人们给皇帝定下的大战略就是,东路军牵制幽州辽军主力,中、西两路攻城略地,最后会师东路,合围幽州。
  赵二什么都不用干,坐等燕云重归大宋!
  可是,在前期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做为主力的东路军,却在未得御令的情况下,冒然挣功下进军涿州,最后粮道不济大败而回。
  曹彬脑子一热,使得北伐满盘皆输,是为雍熙罪首!
  呵呵。。。。。。
  历史是如是写的。但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东军主帅乃大宋第一军人曹彬,一辈子大小阵仗无数,会在既定战略定下之后冒然突进?精的跟猴似的曹彬会犯下断粮这种低级错误?
  再看导致雍熙大败的罪首曹彬受到了什么处罚。。。
  官降一级,职权不变!!!而且,一年后,在没有任何军功的情况下就官复了原职,后来还当上了同平章事、枢密使,女儿、孙女都成了一国之母!
  这说明什么?说明曹彬是帮人背了锅,而能让他领了罪之后,还能比无罪之前更风光的,除了赵二,还能有谁?
  。。。
  回头再说杨业,东军大败,赵二见大势已去,急令中军和西军撤退。田重进二话不话直接就撤,安然回到国内。
  而西路军却没有那么幸运。。。。。。
  监军王侁脑袋被驴踢了,要从北川大路进军,还要一路鼓行(大张旗鼓)至马邑正面迎敌。
  你说,你不是脑袋有包?败退之时,还裹胁着四州的几万汉儿百姓,长点脑子都知道,这时候要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但是,没办法,他是监军,赵二的眼线,一众将士连主帅潘美都沉默了。
  唯有杨业出声道:“这样就败定了!”
  王侁闻言反讥道:“你不是无敌将军吗?领军数万却只想着逃跑,不会是想造反吧?”
  正是这句话,葬送了杨家父子和几万军士的性命!
  杨业一个武人,还是降将,哪受得了这等诛心之言?
  明知是死,亦只得答应出战。
  其实。。。
  即使出战,杨业也可以不死,问题的关键就在潘美。
  杨业临行前,对在西北搭档七年的老伙计潘美道:“这次败定了,我本是降将,早就该死。只是,你能在陈家谷部下伏兵吗?我败下来的时候,若是无人接应,那就一个也回不去了!”
  潘美自然答应。
  只不过,他说了不算。
  宋军在陈家谷口等到天明,王侁见辽军退去,不知是疑兵之计,争功心切的他带兵退下了陈家谷。
  潘美苦劝不住,只得带着几万百姓,一路沿着交河南撤,行出二十里,才听闻杨业大败的消息。
  这个时候,如果潘美回援,杨业也还有一丝生机。但是,身边的几万百姓怎么办?
  在百姓与兄弟之间,潘美最后选择了前者。
  只不过,他肯定不会想到,这个选择,让他遗臭千年!!
  。。。


第214章 这里定会变成家乡
  纵观杨老将军之死,错在谁?
  潘美吗?他有责任,却不是主要。
  曹彬吗?他要是不冒进,就不会有满盘皆输的局面,杨业也不用表忠而死。但是,没有赵二的命令,他敢吗?
  那是王侁?可能是,但如果不是赵二疑心武将,助长了监军气焰,他一个连兵书都认不全的腐儒就能指挥得动大宋最强的两位军神?
  是赵二?
  是赵二。。。
  大宋重文轻武不假,但在太祖当朝之时,还远没到这个地步。赵大也往军队里派政委,可是还没到瞎指挥的地步。
  正是赵二助长了文人的气焰,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也正是他把大宋军的脊梁彻底的掰弯了!
  赵二得朝,文人们从赵二这里,也彻底地惯出了臭毛病。
  因监军而死的军人,杨业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宋初名将郭进,也是这么被监军逼死的!
  。。。
  潘越代祖上给杨老将军叩头,看得杨怀玉心中一阵刺痛。杨潘两家几十年的恩怨纠葛,又岂是磕几个头就能了的?
  但是。。。
  杨怀玉恨不起来。
  他上前拉起潘越,“起来吧。。。”
  。。。
  唐奕会心一笑,上前搂住两人的肩膀,“别这么沉重,让老将军看了笑话。”
  “可不!?”黑子附和道:“咱们刚刚宰了契丹秃子就来给老将军上香,应该高兴才是。”
  “就是!”唐奕回身对着杨业的坐像高声道:“好叫老将军知道,本来官家还交给小子一个任务的。。。”
  “陛下想趁着此次宋辽邦交正好,让小子转告范镇,可否向辽帝请求,把老将军的骸骨请回大宋。”
  杨怀玉闻言,猛的一震。让曾祖遗骸归宋,那是杨家几代人的心愿,没想到,官家还记得。。。。
  事实上,这几十年间,不光杨家记得,大宋的君臣也都记得。宋帝曾多次要求辽朝归还杨业遗骸,但是,辽人都没有同意。
  如果真能趁两国交好,要回遗骸。。。。
  不想唐奕继续道:“本来,小子也想让老将军魂归故里,但是。。。。。。”
  “但是到了燕云,到了老将军的祠堂,小子的想法变了。”
  “入土为安,死者为大!老将军在燕云安息了几十年,我们做小辈的,又怎能为了自己的心安,而扰了老将军的安眠呢?”
  “大郎。。。。”杨怀玉有些急了。这事关杨家祖宗的大事,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唐奕却不予理会。
  “老将军,且先住着!”唐奕一边说,一边脸色渐冷。
  “我等后辈虽还不能让老将军归家,却可用残生绵力,让这里变成家乡!!”
  燕云,一定要回到汉人手中!不然,唐奕所做的一切,都是空谈。
  唐奕掷地有声,听的潘越一愣一愣的。
  “你啥意思。。。。”他没反应过来。
  倒是黑子和杨怀玉热血沸腾!
  “要是能得燕云,俺老黑把这条命双手送上!”
  。。。
  回去的路上,夕阳渐斜。
  杨怀玉却不似潘越和黑子那般热血,“大郎,何以复燕云?”
  唐奕默然摇头,“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且走且看吧!”
  杨怀玉不禁失望,一切都是空话吗?
  唐奕撇了他一眼,知道他想什么。
  “我唐奕放过空炮吗?”
  “那。。。。”
  “唉。。。”唐奕叹道,“现在官家连宰相的薪俸都快发不出来了,哪有钱说什么收复燕云?再说了,就算有钱打仗,就大宋现在那些老爷兵,打得下来?”
  。。。
  回到驿馆,一夜无话,第二天上路,使团继续前行。
  北走五百余里,终于到了大辽中京大定。
  远望大定城郭隐现,耶律德容和德绪两兄弟也总算长出了一口气,他吗的,这一趟终于到头了。
  耶律德容还特意跑到唐奕的车前喜道:“大定就在前向,大郎不下车看看?”
  唐奕把脑袋伸出车外,抻脖子瞄了几眼,说出的话差点没让耶律行德容吐血。
  “怎么比折津还小呢?”
  “。。。。。”
  好吧,
  耶律德容自悲了。。。。
  和大宋的开封比起来,辽的中京就是个大农村。没办法,谁让他们契丹是马背上的民族,论划地而居、建城铸墙的本事,自然比不上汉人。
  都不用和大宋比,辽朝五京之中,最繁荣、最气派的也不是中京大定,而是南京幽州。
  只是,幽州也是接了汉人的底子。
  。。。
  进到城中,唐奕更是不屑。这大辽中京,可能也就比开封内城稍大一点,街上往来的,也以髡头的辽人为主,显少见汉服男子出入,倒是有不少契丹女子,身着儒裙,挽着汉式发髻。
  不过,装扮虽像,但从那欢脱的身形,和略显野性奔放的眼神就不难看出,这是草原养出来的女人。
  而且听耶律德容说,这些穿汉服的女子,还都不是一般人家女人。在辽朝盛行学汉字,读汉书,学汉人装扮的,一般都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贵族子女。
  潘越看得直撇嘴,“蛮子就是蛮子,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可唐奕却不这么想,他反倒觉得挺好,这才有点后世街景的感觉吗!
  女人就应该这样,要勇于展示自己的美。像大宋那样,满大街的小娘子都是羞羞涩涩的,一个两个还好,要是都一个样儿,就显得太单调了。
  。。。
  要说辽帝还是很够意思的,把南朝使馆就设在了皇宫边上。唐奕他们到了的时候,使馆门前,一众汉服儿郎已经等在那里了。为首的那位像个大冰块似的,冷眼看着唐奕下车。
  “嘿嘿,范通政,好久不见啦!”
  范镇根本没搭理他,“来人,请诸位同寮入馆歇息!”说完,一甩大袖。。。。。。
  走了。。。。
  这就完了?
  潘越心说,特么我们千里迢迢而来,你这坐地户怎么也得慰问一下吧?
  “你怎么惹着他了?”潘越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唐奕苦笑一声没说话,急走几步跟上范镇,极为狗腿地搭讪道:“我带了邓州特供,一会儿就给您送到屋里去。”
  “喝不起!“范镇语气呛的很。
  “送您的。。。。”
  “无功不受禄!”
  唐奕苦叹道:“又不是我让您来驻使的,您跟我着这么大的急有什么用?都是富彦国和文宽夫出的馊主意!”
  范镇猛的停住,“但是,驻使的馊主意是你出的!”
  范镇是真气啊!
  老子京官当得好好的,你个倒霉孩子非跟官家出什么驻使的主意,然后自己就悲剧了,被发配到这么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天天对着一群契丹蛮子。
  还要他高兴,可能吗?


第215章 好像上当了
  大宋天朝上邦,国大民娇,让文臣偶尔到大辽来混个资历,彰显一下大国之威还行。要是让他们在这番邦蛮夷之地长期住下来,那真的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范镇就是这个心理,要不是所学君子之道,灌输了一大堆什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之类的思想,这位宁可在京里担一闲职混吃等死,也不来这辽国国都遭罪。
  一个大辽的都城,还特么没大宋一个好点的州府繁盛。他能乐意呆吗?
  。。。
  再说唐奕,一看拿好话唬不住这位,只好亮出杀手锏。
  他靠到范镇耳边,神秘兮兮地道:“一套醉仙典藏。。。。一共就带来三十套,准备糊弄辽朝那些冤大头的。”
  范镇眼睛一立,“少拿腌臜东西诱惑于我,本使岂是几瓶劣酒就能打发的!?”
  “两套!”唐奕开始加码。
  “该干嘛干嘛去,少给我添乱!”范镇大义凛然,坚决不受诱惑。
  “我可告诉你,官家的公涵早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