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93章

宋道-第93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要回去的时候,正好听见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匠人大笑道:“吴二却是别想,这夯土的屋子夏秋住着还好,到了冬春不是冻死就是烂裆,也不明白主家为何如此。”

    便也有人答道:“俺听说,这些木屋倒也不是用来住人,说是用来养猪养羊建成作坊。”

    中年匠人摇头大笑起来,便也不说话了,旁人也是闷声,这猪羊放在屋子里养各地倒也不是没有,再说他们这些仆役只管干活,主家心思又岂能是他们猜测的。

    待黄大郎转身将要离去时,才听那中年匠人忍不住道了一句:“可惜了,这数百亩的好田,下掘三尺都是熟土啊!”

    想来也是,这黄州一地秦汉时就是望郡,平原一带的土地都是耕作了上千年的正田,三尺熟土算个什么。

    不过这句话倒也提醒了黄大郎,便自回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便将车上的大缸都卸了下来,然后全装上稻麦由孙家四老领着孩子们押运回了黄州。

    十二两大车共计装了三十石旱稻,二十石麦子和十五石的粟米,这些未脱壳的粮食运回黄家可不是用来做吃食,而是准备试制混合饲料的原料。

    还有就是他们运来的大缸,的确是准备用来做白霜糖的,只是黄大郎命人用淘米水加石灰放在缸中烧沸,然后洗净阴干,并且特别做了标记,反正日后这些大缸出的糖他是肯定不会吃的。

    这日中午时分,万年青坐着马车急急忙来了,见了黄大郎也是满脸苦笑,他自然也知道了昨夜黄大郎的说辞,因此也猜到黄大郎知晓他的苦衷。

    万年青瞧了瞧两位哥哥的面色,便也坦然相询:“贤婿,事已至此,还当如何打算,不妨道来。”

    黄大郎便让孙立拿来一张画卷,上面是昨夜他亲自观测后画出的庄子建筑简图,指着上面打的无数叉叉道:“如今之计,便是只有一个拆字!不过却不是全拆,留下大屋六座、中屋十二座、小屋三十二座,其余按图尽速拆卸。梁柱棅椽还有篾席且编号登记,先储藏起来,日后若有需要再取出搭建。”

    当即万家三人都上来看这简图,发现要拆掉的木屋并非连片。其中三十二座小屋围成一堆,处在东南最外围,周围画了一圈虚线注明是围墙,正好与万家原有庄子间隔三里,互为守望之势。

    中屋十二座却是四散分布,每一座周围的木屋都被打了叉叉,空出许多土地来,至于六座大屋倒是紧靠万家庄子的南面,也用虚线圈了起来,题写作坊一期的字样。

    三兄弟瞧了,万年松和万年竹对视一眼后,都来瞧万年青,他便苦笑着点点头,对黄大郎道:“拆便拆吧!都做的卯榫,并不曾用钉,拆起来也快。”

    卯榫费工费料,用钉却能省了许多工料,这话意思也是暗示黄大郎,万家人做事务实。

    随后黄大郎又让孙立拿出一张图来,展开与众人看。只见这第二张图顶上写着“万黄联庄一期规划远景图”,图上一左一右画着两个粗略的庄子图样,然后十二座中屋周围却用网格线画出了扩散区域,注明了是鱼塘。大屋上的作坊一期倒是未变,只是在三座大屋上面注明是养殖区,另外三座上注明的是加工区。

    三人一看都是一愣,万年竹道:“大郎,这鱼塘是何意?不是要用来饲养猪羊的么?”

    黄大郎又让孙立拿来一张图,这图显示的区域更大,便道:“庄子周围,方圆五里之内的田地,都是耕作经年的熟地。俺问了这些日子搭建屋子的匠人,得知这一带掘地三尺都是熟土,用来养猪羊岂不荒废?所以,俺便决定掘地三尺,将熟土全部运至回龙山下的下田铺撒,这样下田便成了上田,种植粮秣收益不减。”

    万家三兄弟听了都是大惊,他们脑中一时还真转不过这个弯来,还是万年竹问道:“大郎,这上田的熟土搬去了下田,果真能让下田变作上田?”

    “这上田下田,区别在何处?如今说来舅伯不信,明年便知了!”黄大郎也不理解其中确切道理,只是在奇梦中瞧见过后世之人居然在巫山巴东的绝壁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水坝,将滚滚长江之水拦截下来用做什么发电。

    不过这不是重点,他所得奇梦主要是讲如何将江水淹没之地的熟土搬运去了生地造田的法子,自然叫他记下了。

    ****

    不好意思,除夕将近事多,待进了正月定不忘飨食各位书友。

    此外,换了个新简介,还望大伙儿给些建议!


第一百六三章 【年关近】

虽然都带着狐疑,可万家兄弟也不是种地小能手,对这个事情还真是吃不准,又把目光投向了养殖区,万年松问:“如今庄内的大小猪只便有四百来头,三间大屋如何够啊?”

    黄大郎便也笑着反问:“敢问舅伯,先下天寒地冻,猪只可是都养在庄中圈内?”

    “正是!原先只有一个圈,能养百十头,后来又加盖了两圈。”万年竹答了一句,还是不解道:“可庄内的圈儿,每一个都比这大屋大了不少。”

    黄大郎便也直言:“到时庄内的猪圈还养猪母猪公,养殖区内则专门圈养猪仔,这一丈方圆的空间就可以养双月仔猪三十头、三月猪二十头、六月猪十头,如今才是一期,若是不够使用,日后慢慢扩大就是了。”

    “羊呢?”万年青倒是主意黄大郎没提羊的事情,图上似乎也没标注出来,自然来问。

    黄大郎便用手一指大图上西北方向的一片区域道:“今年先不养,不过要将这处的五百余亩旱地改种苜蓿。”

    随后,黄大郎也把自己原先做的联庄计划再次解说了一下。

    这黄州的黑毛猪肉贱和长江鱼贱其实都在黄大郎的计算之内,他也不是好高骛远之人,所以最早定下的计划是相当的保守。按照他的构想,庄子的第一期工程中,猪母存栏二百头,仔猪存栏三百头,以六个月为一个饲养周期,每月能够出栏五十头就算达标。

    不足的部分,自然就要依靠民间百姓散养,再说这几百年来黄州附近也从未听说短缺过猪肉不是?

    再来说长江鱼贱,如今除了某些好饕餮者喜食的真鳊还能卖上些价钱外,长江里的鲤鱼、鲫鱼、鲳鱼还有普通鳊鱼价格都是很贱的,巴掌大小的鳊鱼也就几文钱,三、四斤重的肥美鲫鱼也就十来文,所以为了掩护雪盐的制作,竖起一个鱼鲊作坊也就在情理中了。

    而且,万家庄子虽然距离黄州有四十余里,可往东五里就是举水,江上的渔夫可以直接驾舟沿举水逆流而来,收鱼也不麻烦,一个月万斤左右的鱼鲊出产应该可以轻易保证。

    但这些都是预计,就算每月真能出栏五十头猪和收购足了万斤鲜鱼,你也要有足够的罐子来组织生产才行,任何事情都不是想当然就能成的。

    足足花了半日的时间,黄大郎将庄子的规划和许多细节,详细的与万家三人说好,这才坐了万年青的马车回了黄州。

    这一路上岳丈和女婿都是各自闭目养神,是心怀了鬼胎还是无话可说,也就没人知晓了。

    此时的黄州上下,因为有了姚政和姚玉的上下打点,城外野林中发生的重大命案自然被压了下去,如今挠头的就只有知州曹大人自个儿。

    至于挠头的原因,就是如今摆在他眼前的一方枢密院使直领,可自由出入禁中的腰牌,自打府衙的马快班头从尸堆里起获此物后,曹知州便如获至珍的将它藏着,哪怕去给寿春和江陵府的公文中都未敢提及此物。

    而在现场起获的断手残臂,虽然当做证物保存在了仵作处,可上面的紫服衣袖却是已经由曹知州的家仆连夜送往了东京汴梁,目的地是曹家的靠山府上。

    “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曹知州一脸苦涩的看着桌案上的腰牌,看了眼身边的文吏,问道:“文甫,你道如何?”

    那文吏年纪约在四旬上下,容貌朴实并无可表之处,下颌蓄了山羊须子,一双三角形的眯眯眼微微睁大后,见他笑着用一口纯正地道的东京汴梁口音道:“东翁勿恼,不过是神仙打架罢了!城门固有失火之危,却与东翁无干!”

    “哦?这是为何?”曹知州摆正了脸,来瞧这文甫,他这亲随本是汴梁子,姓赵名春字文甫,二十多年前曹知州赴京应考时收他做了门子,如今算是曹家内府的管事和公房中的师爷。

    赵春笑道:“行凶者用的是禁器,杀得又是禁军,之所以选在城外,就是不想与东翁为难。至于城门失火之危,解救之法想来定在城中是也!老爷不妨等来汴梁消息,再做打算!”

    曹知州听了将两手一拍,便将那腰牌扫进了桌上的一堆书卷中,哈哈大笑的领着赵春离开了。

    此后的十几日,淮南二路的提刑司以及无为军探哨、寿春府的仵作先后来到,可都压制了消息行事,黄州府的马快也被发散了出去,到处去搜查一个新近断臂之人,城中的捕快和弓手们也提高了戒备,增加的巡城的时段和加强了对进出百姓的查验。

    可是在这一切涌动的暗流之中,过年的气氛倒是越来越浓烈,将一切都冲淡于无形。

    眨眼腊月二十四,这便是北宋的小年了。

    在古代中国没有“小年”这个节日,但是根据小年的活动,这个节日的来源与古代的有祭祀灶神的节日。祭祀灶神的节日由来已久,在论语之中也有记载,也有的史料认为从夏朝就开始祭祀灶神了。

    古代祭祀灶神的日期是在腊日,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也就是说日期是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戍日。可是到了南朝,祭祀灶神的日子改成了十二月八日,也就是与腊八节重合,根据《荆楚岁时记》“其曰,并以豚酒祭灶神”。

    到了宋朝,已经有了小年的雏形,在北宋称为“交年”,在南宋称为“小节夜”。

    《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在这一天,东京汴梁的人们会请来高僧念经,准备美酒、水果、菜肴来送神,还会去烧“合家替代钱纸”,将画有灶马的画贴在灶门上,用酒糟涂抹灶门,这个举动被称为“醉司命”,夜里还会在床底上点灯,这个举动被称为“照虚耗”。

    黄州人的小年习俗,此时自然照搬汴梁,不过黄家和姚家各事都做了齐备,却是不敢请了高僧来念经。虽是小年,老店和食汇街自然也是正常营业赚钱,这日一早黄大郎便领着万春奴和家中众人打扫除旧,近午的时候刚准备用膳,却听着门外传来喜庆的锣鼓之声,旋即便有人叩门道:“恭喜黄家大郎,董员外昨夜在留仙居关扑出了混纯儿,特将周娘子赎身送来与黄家大郎合亲咯!”


第一百六四章 【故人来】

也就在这日午前,黄州城外野林处。

    今日虽已经是小年,可今冬黄州却是少雪,官道上一片暗白,却是被寒风冻住的冰霜。

    二百多号身穿捧日军号服铠甲的军士护着十辆双牛牵引的大车和两辆载人的碧油车列队行军,虽然整体的速度缓慢,可人人口鼻之中喷的白雾远远看去却似一条行云踏雾的游龙。

    在一名骑驴胥吏的指引下,这队人马很快在道旁的野林外停了起来,胥吏下了驴来到领头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