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585章

宋道-第585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便是对黄杰这个场名为“万国辽阳议会”的所谓盛会感到摸不着头脑,各国使者们如今在大宋的首都朝贺,不就已经是“万国会”了么?为什么要去辽阳开着什么万国议会呢?

    对此,大宋朝廷给出的官方回答特别直接,说的是各位使者,你们来朝贺的回礼也拿了,若是不想去辽阳开这个会,那么你们也就可以回国了,不过从此以后也就别再来大宋了。

    一听大宋朝廷竟然是上了绝户计,又是撵人,又是拿朝贡的权利说事儿,顿时也就没了脾气。要知道,就算是回纥、北辽和大理这些所谓的“大国”,每年来大宋朝贺与他们而言可是一笔既稳定又风光的收入,他们进贡给大宋的也就是些山货、山珍和土特产,从大宋得得到的回礼却是真金白银也都难买的绫罗绸缎、兵器甲胄、茶叶瓷器等等,要他们以后别再来朝贡了,这不等于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顿时,各国使者一时也没了脾气,去辽东?去就去吧!总不能这大宋叫了咱们去辽东挖煤或者跟金国开战吧?

    最终各国使者虽然磨磨蹭蹭,但也还是在三月十五出发上路,坐着宋军的军用马车走大路自赴河北,从清州的军港登船,于四月初二登陆辽东,初七抵达了辽阳城下。

    此次,应邀赶赴辽东各国使者计有三十七国之多,除掉北辽、西夏(副使代表)、回纥、吐蕃、于阗、大理、高丽、日本(还记得鸟羽天皇么?)、占城、安南(李氏),还有来西亚的波斯和三色大食(黑白绿),剩下的都是所谓的南亚岛国使者,明显能看出这帮人绝对都是海商客串的。

    到了辽阳后,黄杰倒也开门见山,与使节团的所有人道:“本王请各位到辽阳来,也就为了两件事,这第一件事便是想与各位做一场天大的生意……货物便是大宋的军器!至于第二件事,便是想请各位与大宋签订一份名为‘保护战俘及平民公约’的国约!”


第一千零二九章 【草签】

    这一句听说大宋要卖军器,各国使者都觉得脑中轰然一响,血压立时便飙高不少。

    大宋的军器好啊!

    刀枪剑戟、铠甲盾牌,还有步战利器神臂弓、攻城杀器八牛弩,据说如今大宋还有一种名为雷神的军器更是厉害,居然能如天雷一般击破城墙,凡人的血肉之躯更是不能抵挡,只要碰上便是一个五雷轰顶,死无全尸。

    只是,后一句这什么签订“国约”,却是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个什么“保护战俘及平民公约”到底又是个什么鬼?

    黄杰既然敢叫他们来,自然是有准备的,便也拿出了中午版本的公约文书与各国使者研究,虽然这些外国使者未必个个都是大宋通,但也在磕磕碰碰的互相帮助中搞明白了这“公约”的意思,虽然不明白大宋搞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可瞧起来还是很厉害的样子。

    不过,对于那些所谓的来朝贡,就是为了骗吃骗喝的蕞尔小国而言,这种看起来就高大上,而且也文明得有些过了头的所谓战俘公约,倒也不是不可以签。毕竟一个是他们的国家太小,什么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舆论都还用不着,再一个他们来这里本身也是等同于受了宋廷的要挟。

    反正宋廷已经用了朝贡权来要挟他们奔赴辽东,如果不识时务的不给面子,或许宋廷未必就不会拿朝贡权来逼迫大家签约。以其这样,还不如摆明车马谈一谈签署这什么战俘公约到底能拿到什么好处才是。

    不过,对于北辽、西夏和吐蕃的使者而言,却是叫他们都瞧出了这份公约之中的有关平民部分的所谓猫腻。

    向来说北辽,虽然北辽算是辽国的残孽,但它毕竟脱胎于辽国,因此不论政治经济还是习俗都继承了辽国,因此“打草谷”这种寓教于乐的民俗活动,自然也是完全继承了下来。

    所谓的“打草谷”,也即是军队出征,“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志上》)。而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

    只是如今因为大宋暗中支持北辽与金国开怼的正义战争,被北辽天镇帝视为了亲密伙伴级的盟友(天镇帝吃人嘴短,当然不会提当年宋金灭辽之事,而且大宋不也吃了苦头),自然不能再把大宋作为打草谷的对象(想来也来不了),只能打打金国的草谷。

    而西夏的捉生军(又名擒生军),来历也是相当的不简单,当初李元昊称帝西夏后,他以黄河为标界,在西夏国内把军队划为左、右两部厢军,设十二监军司,分别命以军名,规定驻扎地(宋朝也有类似厢军设置,如同今天的“军区”)。

    由此,李元昊健全了西夏军队的指挥体系,其次他还别出心裁的开发并固定了几个新兵种:铁鹞子、擒生军、卫戍军、泼喜军和撞令郎。

    铁鹞子又称“铁林”,是西夏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此种部队配以最良的战马,最精良的盔甲,总人数三千人,分为十队;擒生军,是西夏为了在战争中俘掠对方百姓专门成立的部队,被大宋称为“捉生军”,此种部队为西夏“首创”,初始人数极多,约有十万之众,后历代不断消减,如今还有具体还有多少人马也就不得而知了;卫戍军是西夏禁卫军,共五万人,皆为西夏贵族子弟充任;泼喜军是“炮兵”,主要在攻城时用抛石机协助进攻,最初时人数最少,才二百人,后历代不断增补,如今据说早超过了万人级别的规模。

    此外,最富于心机、最缺德的李元昊军制里,是他特意挑选被俘汉人组成“撞令郎”军,以这些“战奴”为先头部队,让他们冲在本族主力军队前面充当炮灰,最大限度减少西夏党项兵士的伤亡。

    总而言之,西夏人用捉生军的方式与辽国打草谷如出一辙,都是用来劫掠物资或者人力物力,便是如今在西北,种师中都不敢掉以轻心,时刻都要把边防巩固,防止西夏捉生军悄悄越境来大宋境内搞事情。

    至于吐蕃,那就不用细说了,境内的强盗多如牛毛,不但抢钱还抢粮抢人,甚至都不分男女俊丑。

    因此,虽然什么回纥、于阗并不跟大宋接壤,可他们跟西夏和吐蕃接壤,当然也要有点反制措施对不对?

    所以这几个国家的使者在看见了公约文本后,首先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大宋这是要挖坑埋自己啊!你说要让他们签字画押承诺以后再也不打草谷和捉生,这不是搞笑么?

    于是,来的三十七国使者里,其中二十几个感觉就是来诈贡(诈骗式朝贡)的使者当即满口答应愿意签约,还有几个表示要看大宋给出什么好处才肯签约,只有北辽、吐蕃、西夏、回纥四国使者表示签约事大,需要回禀国内定夺云云,明摆着是不想给黄杰的面子。

    对此,黄杰倒也不以为意,先提出了如今也不需要各国正式签署这分公约,可以先签署一个草约备忘录,表示知道有这么一个“公约”就成了,是否正式加入可以慢慢来谈。

    随后也大度的给出了三日的时间让大家研究商量,并且这三日时间也不浪费,将会用来举办一场“大宋尖端(黑科技)军事装备展示会”,得知如此各国使者也不敢说什么,便也只能答应下来。

    而黄杰还专门修书一封,派岳飞亲自走了一趟金营投与宗望,既邀请他前来参加展示会,也邀请他来参与“天下”各国即将举行的“公约”草签备忘录的签字仪式。

    只是,岳飞带书走后,杨可世、赵朔等人却都是认为宗望就算接了投书,也未必敢来,只有黄杰嘿嘿一笑,摸出一柄重新配了刀鞘的小金刀一面轻轻摩挲,一面轻笑道:“他一定回来!某敢做东,何人敢与某博上一局?”

    最终,众人为了给黄杰面子,便也在黄杰开出的盘口上各自下了赌注:宗望敢来一赔十,共收得赌注五十一贯;宗望不敢来一赔百,收得赌注四千八百五十八贯。




第一千零三十章 【知己】

    大宋乾道三年四月初十,此时的辽东已然早是春意盎然了!

    这日一早,辽阳城的南面便一片热火朝天,也就瞧着原本已经改为驻扎在城内的御车军部队驾车从城门鱼贯而出,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在城南的城门楼下迅速搭建起了一座标准的回字型车阵。

    直看的一众在城门楼上观礼的各国使者全都瞪直了双眼,纷纷叹为观止,谓之奇观。

    只是,黄杰对各国使者的赞喻却是全然无感,只是不时张望左右,似乎在等着什么人到来一般。

    说起来倒也不错,黄杰的确在等人,在等一个要么能让他赚上四千多贯,要么就是能让他亏上四十多万贯的男人。

    虽然黄杰自我感觉十分笃定,认为就凭他和宗望的交情加上阿骨打的遗物小金刀,应该能把宗望给叫来,可也架不住意外的发生。怪只怪,自己当时怎么就脑残了一般,不但喊出一赔一百的赔率,还喊出了敢押多少便敢赔多少的口号。结果赵朔这王八蛋一个人便下了三千贯的赌注,然后如折月美、种萱等人的大力跟进,最终只有杨可世比较给面子的下了八贯不来,黄玉娘和黄大龙下了五十一贯宗望敢来,结果也就这样了。

    虽说黄杰如今的身价自然早已无限接近,甚至有可能已经超过了“富可敌国”的层次,可真要是宗望不来,叫他一口气赔出去四十多万贯钱财也是够呛啊!

    不过还好,也就在车阵搭建完成,各项工作准备完毕,正要请各国使者移步入车城开始展示会的时候,便也瞧见一支规模约有百余人的金军队伍靠着城西绕城走来,领头戴着白狐尾帽的自然不会是别人,正是宗望。

    见得宗望果真敢来,便也瞧得赵朔等人当即险些哭了出来,而黄大龙两口子则是直接乐开了花,便也见得黄杰直接从怀里摸出了三张东京汴梁最大钱庄四海号的千贯面值飞钱票子丢给黄大龙道:“哈哈!便只有你博了一个浑纯,拿去!拿去!”

    顿时,黄杰的这般举动,也叫一旁的赵朔脸色黑得好似锅底一般,不用说这三张飞钱票子前不久还是他的囊中之物,只怪他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想赚了黄杰百倍的彩金,如今果然落了个血本无归。

    旋即,黄杰便也领着各国使者快速下了城门楼,就在车阵之前迎接宗望。

    宗望此来,虽然也是穿了一身戎装,可带来的亲卫却仅仅只有一百名,除此之外竟也还带来了六位金军将领,虽然六人之中只有一个郭药师与黄杰是老相识,不过看另外五名女真将领都是四十多岁的模样,想来应该也是宗望手下的金军中坚才是。

    “翰鲁补,你却是故意来晚么?”黄杰自然身穿大宋郡王制式的衮龙袍,走到距离宗望约有十步距离的地方,以女真话与宗望道。

    说完便也笑盈盈的停在原地,展开双臂做了个期待拥抱的姿势,宗望见了便也回头与身后六人使了个眼色,便也解下腰上的佩刀交与亲随,然后慢步走了上来,展开双臂与黄杰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便也朗声用女真语道:“本是辰时初刻就出了营,谁知算差了路程!”

    黄杰哈哈一笑,表示理解,忙也来与他介绍身后跟随的各国使者,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