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563章

宋道-第563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太后倒也瞧着了李纲的尴尬,便也道:“也怪不得青禾,谁叫她手下有些得力的人手,听得懂女真的话儿,所以早早便也知晓了金人的图谋,老身思来想去,既惹不得、也认不得,不若老身躲他就是了!”

    此话说来,众人都是苦笑不已,老宗泽忙也叉手道:“太上皇后思虑得是!只是……老臣以为,何须如此,直接使禁军一并拿了就是,那容得这狂夫撒野!”

    郑太后闻言倒也点头,便道:“此事说来,福儿与青禾早有计较,宗老相公且听听。”

    宗泽听来一奇,便也问道:“咦!不知长帝姬却有如何计策?”

    赵福金闻言便也侧头瞧瞧雅间门旁的一个报时轮盘,认清上面的刻度后,便也道:“不敢称计策,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玩耍,若说出来,只怕惹了众位相公耻笑。方才听说正往朱雀门行去,算算时辰,该也差不多发动了,还请众位相公先用些小食,一会儿便见分晓。”

    见赵福金不愿意就此说白,众人自然不敢强求逼迫,便也依言用起了筵席。

    莫约也在同时,朱雀门之外,金国使者完颜宗坚领着数十骑人马正在顺着通街往朱雀门急行,适才他从陈州门外的宾馆出发后,先是直扑内城东南角的旧宋门,结果宾馆外阻拦不得的禁军急忙通知守军关闭了城门,随后完颜宗坚又往北上想要取道正东面的旧曹门,自然也让他吃了个闭门羹。

    不得已,完颜宗坚只能再次改道,问了沿途围观瞧热闹的汴梁子,得知若非发生战事,否则绝不能闭的朱雀门应该还开着后,便也转头直往朝南的朱雀门行来。

    只是,也就在一行人抵达了朱雀门后,虽然朱雀门果然不敢胡乱关闭,但宋庭方面却是派出了足足数百禁军,也不拿兵器,便手拉手堵在了朱雀门前,就是不让完颜宗坚一行入城。

    完颜宗坚想要直闯,却几次被人墙给推了回来,怒急之下,便也一抢赵构的马缰,上前指着他用蹩脚的汴梁话与堵门的禁军道:“你等好生瞧瞧他是谁来,让乃是大宋康王赵构,还不让出道路,放我等入城!”

    可是,这话说出,却见手挽着手化身人墙阻拦在朱雀门的禁军们一个个都是翻着白眼,宛如看白痴一样看着完颜宗坚。全因此时完颜宗坚所指着的人,分明就是一个身穿兽皮麻衣、头戴紫貂、留着三撮半青半黄山羊胡子的化外野人,说他是大宋的康王赵构,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完颜宗坚怒喝不果,当即心生一计,便也在朱雀门前大声吆喝起来:“诸位汴梁父老,我等乃是金国使者,如今奉了金国大王之命,将大宋康王赵构送还,却被阻拦于此,还请父老们评评曲直!”

    此时,由于禁军手挽手堵在朱雀门前本就阻塞了交通,于此朱雀门内外倒也聚集了大量近处的百姓,随着完颜宗坚的吆喝,自然也就有胆大的吃瓜群众跟着起哄。

    便也听人群中有人大声道:“大宋康王却在何处?不是听说他随官家被虏去了金国?”

    于是自然有人指着完颜宗坚牵着马上的那人道:“那金国使者说马上之人正是康王,我却瞧着那分明是个野夫胡人,你瞧他帽之下的发辫,定然是髡发。”

    还有人道:“兀那金国使者,你却是叫他脱了帽儿,让我等好生瞧瞧是不是康王!”

    这般提议当即得到了众人的哄笑回应,完颜宗坚倒也知道为了把赵构隐秘的带入宋境,自然是将他髡了发,只是如今若真是当着众人的面揭开帽子与人瞧看,只怕要出大事。

    也就在完颜宗坚举棋不定之时,突然就瞧见一直老老实实,低头垂脑的赵构头上传来啪一声轻响,便也见他头上的帽子不知何居然飞脱,便也露出了脑门之上被刮得清清洁洁的光顶来。

    这女真人也是搞笑,如今金国最为流行的发式,便是将脑门顶上的地中海的中心部位全部刮掉,然后两耳齐鬓至后脑勺的头发便一左一右梳成两条大辫子,辫梢还用金环来扎,如此便是时下最帅最骚的发式了!

    如此,见得梳了这等发式的所谓康王,顿时也就引起了围观吃瓜群众们的一阵哄笑,更见得十几个将衣服做半遮拦的打扮(也就是如藏人一般脱掉衣袖半边扎在腰上),露出一身纹满了花绣的花胳膊更是大咧咧走出来,其中一人指着完颜宗坚喝道:“兀那女真鸟人,也不知从那寻了个雏儿来假扮什么康王,却是要拿我等消遣么?我呸!兀那鸟人,便是因你在此呱噪,却叫我等进出不得!来来来,可敢下马与俺一搏,叫俺燕小乙试试你的斤两如何!”

    这人话才出口,也就听得人群中轰然喝彩,更有人高声道:“快瞧!快瞧!那人该是御拳馆的新跤王燕小乙,今日该是入城去打擂台卫冕东京跤王。”

    听得众人喝彩,这燕小乙面色更傲,干脆直接把半遮拦的衣衫一撸到底,将整个身子都露出在了空气之中,但见得虽然如今的天气是数九隆冬,可他的一身凸凹有致的好皮肉却是丝毫不惧严寒侵袭。且随着气血运行,但也见得一身本是青蓝紫黄四色的花绣当中,居然迅速浮现出又一层暗红色的花纹来(鸽子血隐纹),顿时也就见他全身的花绣纹身立时变得五彩斑斓,前胸后背的前龙后虎顿时如有灵气一般活了过来。

    见得燕小乙激发了血气,展了身段,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当即彩声四起,声如海啸,燕小乙见状好不得意,竟是大喇喇的与众人做起了罗圈揖来。

    而此时,憋着一口气搞事情的完颜宗坚也是胸中如跑过了五百万头***般无法言喻,情急之下,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居然一把抽出战刀便架在了一脸冷漠的赵构脖子上,对着堵门的禁军道:“你等还不让开,就别怪我……啊!”

    也不知他要说的是“别怪我心狠手辣”还是“别怪我刀下无情”,却也说他刚吐出别怪我的我字时,突然也就瞧见一道快如闪电的身影竟是从地上蹦如了他的怀中,跟着也就见他如断线的风筝一般直接从马背上倒飞而起,啪叽一声便摔了个四仰八叉。

    却是那燕小乙先是一个扑地拉动作拉近了距离,又是一个乌龙绞柱的身法撑地而起,跟着双足连环踢出先中完颜宗坚握刀的右手,又中他的胸口,竟然是活生生将他给踢飞了出去。

    而随着燕小乙动手,随他一道的十几个花胳膊也是一起发动,瞬时将一脸懵逼的使节团随员和那髡了发的康王齐齐从马上扑倒,全部打翻在地。

    由于当时动手太快,甚至围观的吃瓜群众们也都看傻了眼,不过也就见得燕小乙手脚麻利的使了跤技仅用了一个霸王卸甲和背铐,就将吃了窝心脚跌倒在地完颜宗坚脱了双肩关节给制住,顿时就是喝彩声暴起。

    而燕小乙却是暗中先擦了一把冷汗,忙也对制住那髡了头顶的所谓康王的花胳膊使了眼色,这才叉手与吃瓜群众们做起了罗圈揖,大声喝道:“献丑!献丑!俺今日本是要去城中打擂,老天却是非要叫俺在此练手,想我等堂堂汴梁子,岂能容了这胡地野人的消遣!众位看官,大伙说说是也不是!”

    围观群众见状,自然大声称是,更纷纷来夸燕小乙灭了野人的威风,涨了宋人的志气,燕小乙叉手拜得众人做谢后,也才对手挽着手依旧发愣的禁军们喝道:“你等军汉,却还愣个鸟来?还不把这些闹事的野人绑了,送去巡城司治罪,也好让开道路让我等进出!”

    禁军们这才如梦初醒,忙也从众多花胳膊的手中把人接来,就使麻索仔细绑了,尤其是领头的完颜宗坚更是被人暗中使了手法见他的上下颌骨一错,便也卸去了下巴,说不出话来。

    至于先前完颜宗坚指出的那康王赵构,也在禁军扭进了朱雀门后迅速没了踪影,最终去向如何,也就无人知晓了。

    不久,便也见得一骑快马往黄楼飞驰而来,将消息迅速传递进了郑太后所在的雅间。待郑太后将消息搞与众人后,吐气嘘声顿时四起,老宗泽更是哈哈一笑,便也自斟一盏起身敬道:“今日饮酒,唯此盏最甘,还请太上皇后恕老臣狂妄之罪,邀众人共饮之!”

    郑太后便也笑道:“老相公何罪之有,老身亦觉得此盏最甘,且共饮之!”

    众人齐道遵旨,便也痛饮,饮罢正要说话,突然雅阁之外便有一名侍女疾步进来,附耳与赵福金说话,旋即也就听得砰嘭一声,却是赵福金手中的酒盏掉落,众人大惊之下纷纷来望,却见赵福金满脸喜悦的起身道:“母后,黄杰打破了辽阳城,还擒得了金国丞相完颜兀舍!”

    “好!大好啊!”

    【本卷终】




第九百九一章 【喜事】

    大宋乾道三年(1130年)的正月初一,雪夜弥长。

    听着门外的更鼓,莫约刚过了子时,大宋王相公王黼便也起身出了暖阁,直往烧得乱哄哄的书房行去,准备小睡一会好去上朝。

    正月初一的正旦大朝会,历来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天要举行的活动事关很多人在未来一年的官途运程,是以绝对不可能轻视敷衍。

    只是,王黼一边走着,一边却是从廊檐下借着烛火眺着外面正纷纷扬扬降下的雪花,伸手接了几片一瞧,也就是成人小指甲盖大大,入手即被热气融化,不由想起了一件趣事,便也展颜一笑。

    跟在他身后一个中年男子见状,不由好奇问道:“父亲可是想到了什么趣事?”

    王黼点点头,边寻边道:“骢儿可知,昨日午后,秘书丞吕嗣乾在中宫坐堂(节假日值班),嘴碎与人闲聊,便也说了一事。说往日正旦,百官要朝贺太子或储君,呼为千岁,如今长帝姬在朝,不知亦呼千岁妥是不妥。”

    被王黼唤为骢儿的中年男子,自然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黄杰收拾过的王衙内王骢,如今见他一脸老成,颌下胡须也都快有一尺长了,虽然他年纪也不过三十出头,可他这副打扮说他是个中年人倒也不错。

    听得王黼难得与他闲话,王骢倒也听得仔细,闻言便也皱眉道:“若遵古礼,公主不论出嫁与否,皆不可呼千岁。倒也有当朝监国的长公主称万岁之事,不过本朝却是不曾听闻,那吕嗣乾果真是嘴碎,这般说话怕是要惹出什么事端来。”

    这正旦的朝会,大体上活动倒也不多,也即是朝廷要举行百官朝贺天子、内外命妇朝贺皇后的礼仪活动,同时太子、亲王以及他们的妃子也要分别向皇帝、太后进行朝贺。

    而接下来太子自然是亦要接受百官的朝贺,太子、诸王以及储君(这里说的是隔代指定的皇太孙)自然都有资格接受百官山呼千岁的祝贺。不过宋朝规制也是严谨,“千岁”皆做定例,不论是对太子还是对诸王,都呼的是“千岁”,而不什么“千岁千岁千千岁”又或者“三千岁”、“五千岁”、“八千岁”,这类称呼基本上都是元蒙之后的明清两代传讹的谑称,比如说有名的“九千岁”魏忠贤便属于此列。

    而在正规的礼节里,不论是公主还是长公主,又或者是什么帝姬、长帝姬,都不可以称呼为千岁,只有当朝皇后(还得是太后在位的情况下)才可称“千岁”,而太后因为“母凭子贵”,所以要称“万岁”。

    至于黄杰奇梦中中后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