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553章

宋道-第553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无人回答,郭药师只得拍了拍地图道:“昔日西北党项人侵宋之时,因党项与我大金一般都以骑兵见长,军伍入境、呼啸千里,而党项与宋之边界,又绵延千里,所以宋军时常首尾难顾,苦不能防。后来宋人便在边界各处一口遍筑堡垒,三十里一堡、二十里一寨,首位相结,形成长蛇之阵,果然将党项人再难犯掠宋地。是以,如今宋军筑堡之用意,便是如出一辙,只为挤压我军战线……诸位瞧瞧,这宋军也不过登陆数日,便已经沿着官道筑成了两堡,若是多与些时日,只怕宋人会沿着大路一路筑往辽阳府……甚至黄龙府,届时各堡连成一线,便如一字长蛇阵,我等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可至。”

    得郭药师如此解说,众将领倒也大致明白了宋军的筑堡战术,只是还有将领不解问道:“那黄杰与元帅邀约三日之期又是何意?”

    郭药师道:“宋军登陆,以黄杰为锋首,其意向北自不用说。我军自锦州来,半途分兵耀州,本是意在截断宋军粮道,此点黄杰自然明白。之所以与元帅约下三日之期,乃是料定元帅必不能击毁宋军立足我大金的跟脚石堡,又不能放任他继续北上威胁沈、银二州,所以还是得回头寻他决战。”

    听得郭药师这番解说,众人也才豁然开朗。实际上如今的形势,也正如郭药师所言,宋军自登陆以后,便选择了兵分两路,一路是黄杰领的精英部队,直接攻击前进,仗着火器与战车之便利,急速北上攻城略地,一路是后续的补给部队,通过修堡垒缓慢北上,依靠一座座距离极近的堡垒来保护精英部队的补给线。

    而一旦当这两路部署都扎住了跟脚,那么作为本土防御作战的金军从此就会陷于被动。就拿眼下宗望的五万大军来说,虽然是全骑兵部队机动力很高,可偏偏就拿黄杰守着的辽阳城又或者如汤池堡这样的菱堡没有办法。

    如果说他去阻截黄杰,把黄杰的两万精锐围困在辽阳,那么势必就无法估计耀州的宋军继续沿着道路往辽阳府修菱堡,待到菱堡修至辽阳府城下,围困自然不解自破。又或者金军跑来围攻汤池堡,不叫宋军继续修菱堡,也就自然顾不得黄杰离开辽阳往沈州方向攻击前进。

    当然有人会说,或许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去辽阳府堵黄杰,一路留在汤池堡阻拦宋军继续修菱堡,可是如今在此地的金军只有五万,你说是分兵三万去堵黄杰好,还是留下三万来堵菱堡的好?

    可别忘了,黄杰虽然只有两万人,可他有车有炮。至于耀州的宋军不但会筑菱堡,本身也有十多万人马,而且占了云岛之后等于打通了与大宋的海上交通线,随时还可以再运更多的兵过来。

    再加上昨日一战间接算是把菱堡的防御实力给摸了个清楚:常规攻城的方式显然无法撼动守备严密的菱堡不说,就算发动全军突击,也未必能扛得住宋军丢出的毒气弹!


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

    所以,如今摆在金军面前的问题也就十分简单:如果留在原地阻拦宋军继续修筑菱堡的话,黄杰就要攻击前进;如果去辽阳府跟黄杰死磕的话,又拦不住宋军继续往辽阳府方向修筑菱堡。

    而分兵又是绝不可能,因为宋军根本就不会与金军打什么机动战,根本就没有可乘之机。

    金国建立至今,算起来也有十几年了,当初跟随阿骨打起兵的完颜部女真人哪怕是个小屁孩,混到今时今日也至少是个成熟的青年人了,更别说如今在完颜宗望这个号称金国战神二太子帐下听令的精英将领们,所以听得郭药师的一番讲解之后,大伙儿也全都是豁然开朗。

    说白了,所谓的三日之约,也就是黄杰算定了宗望在瞧清局面后,不得不回辽阳府与他决战所装的逼。

    黄杰算死了宗望的大军来到耀州后,会发现截断宋军粮道的打算会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如果不返回寻他决战的话,那么也就拦不住他继续向北,而到时候金国的损失只会更大。

    要知道,纯骑兵部队的金军虽然跑得快,可黄杰的战车部队跑得也不慢,再说辽阳府本就有通衢道路去往沈州,并且如今天寒地冻路面也早被冻得结结实实,加上辽阳与沈州的距离也就不过区区的一百五十里不到(直线距离不足六十公里),若是宗望被拖在耀州不去阻截,黄杰很可能只要两天时间就能从辽阳府一口气杀到沈州城下。

    甚至,黄杰到了沈州城下也不需要费什么时间筑造攻城的营地,直接把战车摆开就是营地不说,然后架起大炮一轰,只怕要不了半天就能打破沈州的城墙。

    所以,当郭药师把他之前跟宗望打的哑谜给大伙儿解开以后,对于到底是不是应该随了黄杰的意思,全军北上去辽阳府找他死磕的问题,也就成了所有人讨论的焦点。

    宗望虽然是金军元帅,可金军上下还是秉持着女真人的习俗,在打仗的问题上从来不搞什么一言堂,因此宗望也就放开了讨论。

    由于昨日汤池堡放出的毒气弹威力太过惊悚,所以讨论展开以后不久,众将领们也就大致首先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留下来围攻菱堡不是明智之举。

    而且,不说现在手中没有现成的攻城战具,就算有也不能确定管不管用,万一宋军又放起了毒气雷该如何?这种毒气可是连尿都解不了的!

    至于返回辽阳跟黄杰决战,显然也是个大坑,不说黄杰有车有炮,威力如何大伙早在临清城下就见识过,而且谁敢保证他手上就没毒气弹了?万一到了辽阳城下,你刚把儿郎们派上前去,他就把毒气弹一丢可怎么办?

    结果是越讨论越觉得坑大,去辽阳也是坑,留在耀州也是坑。众将领们便也渐渐分作两派激辩了起来,一派认为救沈州要紧,绝不让黄杰长驱直入,既然堵他也不是,不堵也不成,干脆回师沈州,跟宋军打守城战,难不成宋军还有办法把毒气弹丢过沈州三丈来高的城墙来?

    另外一派则认为虽然的确是堵也不是,可不堵也不行,所以干脆还是拿出当年与辽人作战的老办法,将五万大军分作两军,留一军在耀州袭扰宋军,总叫他筑不了城,另外一军则游弋在辽阳至沈州之间,黄杰不出辽阳则罢,只要一出辽阳便袭扰他,总叫他难以成行就是。

    然而,也就在大伙儿讨论得正激烈的时候,但见帐外突然跑进来一个气喘吁吁的传令小兵,跪地禀报道:“报!元帅,前军哨探刚刚探得云岛方向正有数万宋军开拔往北而来!”

    宗望听得眼眉一跳,便起身喝道:“再探!”

    郭药师当即惊道:“昨日里,云岛上的宋军就已经派来两万人马,驻在那青石堡前,今日里又派数万来援,莫非是要寻我军决战?”

    宗望也不言语,只是来看地图,倒也看得云岛与青石堡、汤池堡连成一线,三者之间的间距都是整整的二十里,若非云岛上的宋军都是步卒,否则四十里的距离也就是骑兵小半日的功夫。

    却说也不知宗望正在思索什么,这时却听得门外有人报急而来:“报!元帅,宋军石堡相继升起狼烟,青石堡前驻扎的宋军正开拔往汤池堡行来。”

    一听得这个消息,顿时帐中的人都坐不住了,便也瞧见一个将领猛然起身,大声与宗望道:“翰鲁补,许我带三千人马,上前好好瞧看瞧看!”

    宗望扭头一瞧,便也点头道:“铁乌鲁,许你带一千轻骑前去试探,探清楚宋军到底是来援那石堡,还是来寻我军决战,速去速回!”

    铁乌鲁一听只给一千人,虽然脸上有些怨气,但也还是答应下来,转身就就要出帐,这时原本坐在这铁乌鲁身边的两个看起来稍年轻一些的将领便也齐齐起身,道一句:“兄长,我等随你同去。”

    铁乌鲁正要答应,却听得宗望道:“铜乌鲁,许你领一千人,走东面绕行前往云岛窥探,看看岛上还有多少宋人,防备如何!银乌鲁,你也领一千人,即刻发往辽阳府,传我的话给黄杰,要他多等我一日。”

    两个年轻将领听得一愣,但见铁乌鲁与他二人瞪眼,便也只能答应下来,便一起出帐点校兵马去了。

    待得那铁、铜、银乌鲁三兄弟走了之后,宗望也大步往帐外走去,便走便道:“也罢!便去瞧瞧,宋人今日为何而来!”

    出得帅帐,宗望便也领着众人上马出得营地,便往汤池堡和青石堡方向望去,却见得此时近在五里之外的汤池堡上狼烟骤起,只是烟柱时断时续,颇叫人看起来费解。至于二十五六里外的青石堡自然目力不可得见,但远远也能看见天边的地平线上同样升起了类似的狼烟,烟柱也是时断时续。

    宗望瞧得一会,便也突然莫名笑道:“好!好办法!”

    众将领都是不解,唯有郭药师抚须道:“不错!当真是好办法!从前仅知燃狼烟为号,却不知道狼烟还可以有这等用法。”

    也就在二人说话之间,便也瞧得金营四门打开,三支骑兵队伍呼啸而出,带着各自的任务往北、东、南三个方向急促而去。


第九百七四章 【错愕】

    在平旷的辽东腹地,人的目力极限并不止于可见物(也即是五千米),还看远达可成像物体(也即是一万米至两万米区间的活动物体)。

    所谓登高望远,并不是说你站得越高视力也就越强,而是因为你自身的高度提高以后,更远处的景物所发出的可见光折射,可以更有效的被你的视网膜接受,所以也就感觉自己似乎看得更远了,这当然是一种错觉。

    闲话不提,但也说完颜宗望领着众将领立在金军营寨之前,远远看去自然看不见青石堡的具体模样,不过青石堡上升起的朵朵狼烟自然瞧得清楚。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能瞧见青石堡所在方向的地平线上,缓缓有人影往汤池堡方向移动过来,虽然这等距离肯定瞧不清旗号或是衣着,可也能从对方不徐不疾的速度瞧出点什么。

    也就在宗望等人静待消息的同时,铁乌鲁领着一千骑兵也迅速跑过了十余里的路程,越过汤池堡后来到了近前,待近至五里前后时一瞧,却是当即升起了想要率军冲阵的心思。

    肉眼可见,宋军沿路开进的同时,居然不是如正常行军那样士兵成列行走,反倒是将三排持盾步卒护着一排持神臂弓的弩手,贴着大怒在走,而路中间走着的却是一队队的双辕马车,马车的车厢还是平板的样式,马车上面全都堆着大量的物资,却用布幔遮得严严实实,瞧不出都是些什么。

    而此时,哪怕瞧着铁乌鲁领着近千骑兵靠近,宋军也没停下脚步,反倒是打头的宋军开始一边轻敲盾牌,一边调整步幅,依旧缓缓的在道路两边行进。

    铁乌鲁这人瞧起来该也是三十多岁年纪,算算时间怕是十五、六岁便随着宗望等人骑兵反辽,战斗经验自然丰富,所以在瞧着宋军居然毫无惧色,既不停步结阵,也不加钱范围,当即便也搓指成哨,呼啸一声打马就走。而他领来的千骑人马平日里自然早就操练相熟,听得铁乌鲁的呼啸便也明白他用意,于是急忙紧跟其后,就往宋军阵型奔来。

    而宋军方面,铁乌鲁这一千人从汤池堡方向呼啸而来时,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