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519章

宋道-第519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把之前崔卓抓来的宋人全部放出,甚至就连宋人指明要带走的高丽人也都寻了来,全都好生安置在鸿胪馆,就等着今日一早亲自礼送出城,争取跟宋人混一个熟脸儿。

    可这常言当真说的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也就在即将把秦桧等人礼送出城的时候,上天却再次开了个老大的玩笑,偏偏就叫崔卓的亲儿子拦着了门儿……没错,当时守着大正门不见军令不许出城的龙虎将军崔智正是崔卓的亲儿子。

    所以,此时此刻,举着白旗慢慢挪动步子从废墟上往外走的金达中,内心之中既是止不住的恐惧,也有止不住的兴奋:止不住的恐惧,来自宋军居然有如此鬼使神差、驱鬼御神一般的武器,居然能把坚不可摧城池都给拆了不说,动静更是如天雷泄地一般;而止不住的兴奋,则是估算出这次崔卓连带他的亲儿子,只怕都得玩完了!

    反正,大宋来修路肯定没错、崔卓乱抓人肯定是他错、大宋来要人也是没错、崔卓不但不放人不认错,还摆出大军跟宋人叫板自然是大错特错、尤其是当金达中都安抚好了宋使和宋人后,崔卓的亲儿子还故意拦着不开城门,致使宋军怒而攻城,活活把大正门都给毁了……这等弥天大错只怕告到了高丽王的庭前,就算要杀光崔卓的全家连带九族也不见得能解恨吧?

    所以,当金达中颤颤巍巍的一边挪动步子,一边举着白旗终于来到了护城河边的栈桥上时,终于也是把心中的激动和兴奋给压抑住了,他明白此时此刻只要自己能顺利与宋人勾兑成功,送还了秦桧等人,平息了宋军的怒火,那么他的功劳只怕会震古烁今,会在高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就在金达中的激动与兴奋中,果然瞧见宋军阵中出来一名执旗的小将,近前一看倒也看出正是之前在宋军主帅身边的亲近之人,金达中忙也喊道:“下臣金达中,欲求见上国宋王,有紧急之事禀告!”

    那小将来到近前一瞧,自然是黄杰身边的黄大龙,但他发现高丽人把栈桥升起之后,用闩锁将栈桥的升降部件完全扣死,便也无奈道:“你自泅水过来!”

    看着眼前差不多五丈来宽的护城河,金达中咬咬牙,倒也真的下了水准备游过来,只是才入水不过半程就瞧见他身子一僵,四肢便也无力,竟有下沉的趋势,黄大龙见势不妙急忙取了马鞍上的索子打了个活结就抛来套住了金达中的脖子,然后使力将他拖上了按来,好一番按压掐捏才让闭过气的老头儿醒了过来。

    等将他带到黄杰面前时,黄杰看着一身狼狈的金达中还真是哭笑不得,只能让人先找来一身干爽的中衣与他换了,还随带帮他梳了个头,并且与他喂下一碗加了姜粉的热茶后,才与他说话道:“金尚书此来,所谓何事?”

    金达中虽然来得狼狈,但此时他也是豁出去了,忙也道:“不瞒宋王,昨日崔卓领军出城,受了重伤而返,如今已无能掌控城中军士。因此下臣斗胆,来与宋王献上平壤城!”

    “啥?你要献城?”黄杰听来一愣,不由急忙掏了掏耳朵,金达中见状忙也道:“不错!下臣高丽留京礼部尚书金达中,愿向宋王献上高丽留京平壤城!此外,宋使秦桧一行,连同宋国侨民一百一十七人,如今皆在大正门后,下臣也要一并送还。”

    黄杰左右看看,发现杨可世、种萱还有岳飞、赵朔等人都是一脸的惊讶,并且瞧起来惊讶之中还有少许期许,不由也是哑然,却道:“这……还是先把我大宋使者和侨民送还再说,这平壤城你便是敢献,本王却也是不敢要啊!”


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十三章 【何足道哉】

    对于金达中这种一言不发就献城的举动,黄杰还真是被吓到了。

    这挥军进击朝鲜,说白了也不过就是借着护侨的名义展示军力,以便实实在在地把高丽绑上大宋的战车,好一道对付金国。至于攻城略地的想法倒也不是没有,也不过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把之前与高丽约定的两块驻军飞地给拿下来,但这可并不包括拿下高丽人的西京。

    所以,在有这么一个预定好的大前提下,金达中冷不丁的跑来献城的举动,要说吓着了人倒也是真的。不过黄杰倒也瞧出,岳飞等人脸上的期待倒也还有几分真挚……坑爹的真挚,想想看要是黄杰真的来个顺水推舟拿下了平壤城,也不说这事的首尾如何收拾,至少岳飞他们每人一份裂土开疆的功劳肯定是少不了的。

    可问题是,这事根本就不现实啊!

    再说大宋国内如今还没有皇帝,若是叫黄杰这么一个监国长帝姬的驸马,给弄出裂土开疆的大事来,这还不得闹翻了天?

    也不说黄杰他们的心理如何翻腾,却来说金达中这老儿,当他听清黄杰的话语,竟然是真的只要侨民而对平壤城不屑一顾之后,当真是差点激动得快要尿了,但脸上的表情却是愈加严肃,躬身道:“天军莅临,岂有御城而不入的道理,下臣恭请宋王入城……”

    见这老儿似乎没完了,黄杰也是腻味了,他可不想被人带到坑里去,便也急忙道:“金尚书,休要多言,汝且速速回城将我大宋使者及侨民送还再说!去休!”

    说完一摆手,直让黄大龙揪着他衣领就往平壤城方向拽去,待黄大龙拖着跌跌撞撞的金达中来到栈桥之前的时候,却有发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即便如今,大正门的残垣废墟上也没见着一个高丽人,金达中想要回去的话,显然还是得自己游水。

    黄大龙想了想,干脆搓指成哨猛然一吹,然后又对着本阵方向比划了几个手势,也就见七八骑人马迅速飞驰过来,一瞧倒也认出正是黄铁头、黄犁头等十三太保的一帮人,黄大龙便也指着栈桥与众人道:“设法将桥放下,才好出入!”

    几人一看,倒也乐呵起来,也就听得十七郎笑道:“大龙哥哥可是怕湿水?”

    说着便也见他三两下解去甲胄,就要下水,也在这时就听黄玉妞骂道:“十月近冬,你却是好下水,也不怕冻出病来?”

    说完,但见黄玉妞伸手抽出自己和十七郎马腹下的得胜钩中挂着的战矛榫接在一起,又拿了别人的战矛也来做了榫接,很快就弄出了两付长有一丈五六的简易高跷来,这平壤城前的护城河也就五丈有余的宽度,水深更是不足八尺,这般踩着高跷自然轻轻松松过去。

    这劈开锁链放下栈桥的细节也不多说,就说金达中屁颠屁颠的跑回城去,不过半刻时间便也领着一队畏畏缩缩的高丽士兵前来清扫城墙废墟,很快平整出一条道路之后,倒也当真送了秦桧等人出来。

    待到秦桧一行过了栈桥,又进入了宋军的战阵范围之后,黄杰这也才领着众将迎了上去,秦桧一见面就哈哈大笑,拱手与黄杰行礼道:“郡王以万钧雷霆,破其城而不入,此风此节,至今日起,恐成千古之佳话矣!”

    黄杰却是翻翻白眼,捋着胡须慢条斯理答道:“若说本王不远万里,挥军高丽,以雷霆万钧之势,力护我大宋侨民侨之事算是一场佳话,本王倒也认了,这等破城小事,何足道哉?”

    秦桧听来忙也力捧道:“好一个何足道哉!郡王气魄,秦某佩服!”

    一番寒暄之后,秦桧倒也没有喧宾夺主,忙也将一众侨民让了出来,好叫黄杰把他“万里护侨”的大戏做全,但见得随秦桧出来的侨民全数只有一百一十七人,其中六十九个大宋工匠和管理人员一个不少,而高丽雇工本来昨夜仅寻回了四十六人,不过刚刚在城门等候的时候,却是正好又叫他们寻得了两个被守军押在城头协防的雇工,这才得了一百一十七人之数。

    黄杰瞧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面有得色,自然是好生与他们勉励和打气,更抛出了什么“犯我强宋者,虽远必诛”的论调,毕竟这些可不是什么普通宋人,工匠和管理全都出自“黄州建设”,这可是黄杰的嫡系,而高丽雇工们更是赶上了好时候,被连屋带乌一起给弄了出来。

    不过黄杰也不搞什么长篇大论,也不用什么“强调”、“指出”,与众人好一番寒暄,好生安抚之后,便也准备下令撤军回营,结束这场叫高丽人摸不着头脑的战事。

    然而却在这时,突然就听见破碎的大正门中传来了一阵高丽鼓吹的乐器之声,然后看见一群衣着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女子的鼓吹乐队战战兢兢的从废墟里走了出来,随后而来的还有同样面目惊颤,但手中却捧着各式食物、财物乃至酒壶甘浆等等诸物的高丽少女。

    不用说,都不用去瞧也能猜到搞出这些东西来的人肯定不是别人,就是金达中这老厮。

    一瞧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阵势,除了感慨这金达中还真是有心之外,黄杰还真不好说什么,只能等了他领着队伍来到近前,也不喝他献上来的高丽米酒,便也喝问道:“高丽上将军崔卓何在?”

    金达中能在紧急之中整出这些来,也算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却不想黄杰竟不领情,却来问他崔卓的去向,不得已只能讪讪答道:“乞禀宋王,罪臣崔氏已经从大同门泅水南逃了。”

    一提大同门,黄杰倒也知道此门乃是平壤城的南水门,门中的内河与城外的大同江相连,黄杰只是将三千神武军派去封堵平壤城三面的正门,倒也并未把什么偏门水门全都封堵,所以叫他寻着空子跑了倒也不意外。

    随即,黄杰便与金达中道:“汝与高丽王告知一声,因尔国上将军崔卓害我大宋侨民一事,与两国邦交有损,即日起大宋与高丽暂停一切合作,友谊路的修建也将暂停。”

    金达中听来惊讶,忙也道:“还请宋王息怒,且遣天军入城再说!”

    黄杰却是一笑,道:“入什么城?我军本是来护侨民,如今侨民得了解救,自当回归大宋才是!”

    言罢,便也下达军令,全军解阵开拔,往南浦发去!


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十四章 【波折】

    回归南浦的路上,秦桧这也才寻了机会与黄杰共乘一车,把他近日在高丽所见所闻细细说来。

    而黄杰也不见外,把岳飞、杨可世、赵朔、种萱和孙新也都叫上,更将岳飞安排在了秦桧的左手,并于他好好引荐了一番,还要两人日后多多亲近,这才与大伙一起听了秦桧做的简报。

    只是,听完秦桧的简报之后,黄杰却是更糊涂了。在挥军高丽之前,他根据奇梦中教授的“有利原则”来推断,认为整件事对搞事的崔卓而言最为有利,因此此事必无疑问就是崔卓搞出来的。

    可听得秦桧分析之后,却发现其中果然蹊跷甚多,看起来应该还有什么幕后黑手,便是把崔卓也拿来当做了棋子一般。而到了此时,再来根据“有利原则”推断的话,也就发现情理不论如何也说不通顺了。

    毫无疑问,修路对大宋和高丽来说都是有利,有了这条路一是可以增近大宋朝廷与高丽朝廷的交流,二是便与大宋偷袭金国,三是高丽平白得了一条路……反之,搞黄了这个事情,好像对谁都没有好处,唯一得利的也就只能是金国了!

    而对于秦桧的揣疑,黄杰倒也闭目好生回忆了一下手中有关高丽朝野的资料,却发现并无所获。至于奇梦当中到是有些相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