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508章

宋道-第508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不论是宋军战阵还是西京城头,全都是静悄悄的,只有那城前渐渐被血液染红的护城河中,才隐隐传出了好似来自炼狱之中的呻吟与哀嚎。

    也在这时,才有人想明白了方才宋军战阵之中一连十五声的狂啸并非什么嘶喊,而是宋言“大风”二字!

    当消息传到崔卓耳中时,正端着一杯高丽参茶慢慢品着,希望等来好消息的他惊得手中一抖,上好的宋瓷茶杯就被摔在地上破得粉碎,崔卓不由愕然反问道:“如何?北门五百骑军,竟被宋军全灭了?”

    一瞬间,崔卓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剧情不对,这双方是不是拿错剧本了,这听说连女真人都打不过的宋人,怎么就能把随便打得女真人嗷嗷叫的高丽铁骑给全灭了呢?

    不应该啊!按照崔卓的剧本,应该是五百大高丽铁骑杀出城池,一阵就踹破了宋人的军阵,然后满地嗷嗷叫的把宋人斩尽杀绝,先奸后杀,再奸再杀……反正,无论崔卓怎么去想,都不曾想过自己的五百精锐骑兵居然被宋军全灭的可能,要知道这样的精锐骑兵,整个高丽也才五千人,而他手下也就才刚刚一千五百而已啊!

    得此消息,他在震惊之余,急忙派人去查探西门和南门的消息,还好这南门的骑将在得知宋军强弩犀利的消息后,并没有轻易出击,而去往西门的将领更是聪明,他得知宋军用拒马桩堵门的事情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守城将领派了二百个守城的步卒去毁坏,结果这些人自然成为了宋军试箭的靶子,吓得他急忙掐死了率领骑兵出城的想法。

    待三面的消息一一传回来,崔卓这才傻了眼,北、西、南三面各一千堵门的宋军虽然不多,可就高丽现有的盾牌、甲胄而言根本就板不住宋军的神臂弓,而什么大型的挡箭牌和挡箭车西京城中的府库里虽然也有,但也不是两三个时辰就能整理出来使用的。

    一时束手无策的崔卓,便再也坐不住了,急急忙忙就来到了东门,要亲眼瞧瞧这一万多的宋军到底是怎样的造型,怎么就敢威胁攻城?

    待到城头一瞧,便也见得城下三箭地外,一万多宋军摆出了一个方圆不过三里的阵型,可摆在最前沿的却是一溜四四方方,下面带着轮子,上面有着女墙,遍插旌旗的战车。而这边的宋军似乎也讲些道理,不但阵型远离城池三箭之地,也并没有在栈桥跟前插什么拒马桩堵门,似乎就是留了通道让崔卓去负荆请罪的。

    这高丽人倒也不是没耍过战车,但大宋的战车崔卓还真是第一次见,不由好奇道:“城下可是大宋的战车,听闻大宋禁军当中,却有一支御车军,使得莫非便是此种战车,却是如何叫他们带来高丽的?不过,叫本将军瞧来,并无什么出奇之处!”

    金达中作为唯一出使之人,自然要跟着崔卓一块,听了之后忙也指着城下的宋军道:“此次宋国领军之人,正是那御车军的将主,大宋茂德帝姬驸马,淮南郡王黄杰,听闻此人有神鬼之能,上将军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崔卓听了冷哼一声,全然不当回事,便也吩咐道:“来人!点出五千兵马,城边列阵,本将军要与宋人说话!”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三章 【军令如山】

    崔卓身为高丽的上将军,他自以为是有些胆色的。

    至少,在以往数十的从军生涯之中,他也是冲过锋、陷过阵,与敌人肉过搏、拼过刀,尤记得当年他还在尹瓘手下时,在高丽北部的鸭绿江畔与女真人杀得天昏地暗,所以他还真不是被唬大的。

    而他手下的高丽军队,主要的构成也是数支被称为强军的禁军,比如什么龙虎军、白帽军、釜山军和御林军,还有他继承自尹瓘亲手打造的高丽精骑,所以在充分了解道宋军神臂弓的强大之后,他将出阵的战列顺序布置为前排一千重甲御林军,左右各一千釜山轻甲步兵和白帽长矛兵,他自己领一千精锐步卒和一千骑兵落在了最后面,以一箭地(三百大步)为纵深,列成了一个半里长的雁型阵。

    而宋军方面,由于瞧着时间才是巳时末刻,都还没进入午时,军中刚刚才轮流放饭不久,瞧着高丽人居然主动出城列阵,倒也不做任何反应,静静的瞧着他们在城前列阵就是了。

    因为宋军列阵时,主动在三箭地开外(约千步)布阵,所以高丽军倒也能够从容在阵前摆开了阵型,莫约用了差不多三刻时辰,赶在午时二刻前后,也才见得军阵堪堪成型,一杆写着崔字的帅旗也才慢悠悠出了城门,来到了阵中。

    这里要多说一句,如今的高丽王朝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虽然高丽人说着称之为韩语(古代高丽半岛南部有三个小部族,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这三个部族说的语言便也称之为韩语),但他们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无论是大臣上书皇帝,还是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用的都是中文。

    瞧着被点到名的崔卓自己出来了,黄杰还以为这小子在被宋军零伤亡的吞掉五百铁骑后想明白了厉害,自觉出来负荆请罪,便也命人打起黄字帅旗,升起中军大帐,等着这崔卓自己送上门来。

    然而,也不过小半刻的功夫后,便也瞧着那早上屁颠颠跑来,又屁滚尿流跑回去的金达中居然又自己一个人跑了过来。

    而且这崔卓也是过分,居然也不知道尊老爱幼,居然就这么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空着脚横跨了六百多步的距离(相当于一里多路了),喘着大气来到了宋军阵前,通名之后才把他引进大帐,老头儿便也累得几乎瘫倒,但还是颤颤巍巍的与黄杰拜道:“王上,敝国上将军崔卓,遣了老臣过来,希望……希望能在两军之前见上一面,解开误会!”

    黄杰身为大宋的淮南郡王,在品级上与高丽王自然是差不多平起平坐的,那么黄杰这都跟高丽王算是一个品级了,他一个高丽王手下的上将军,居然要求黄杰跟他阵前对话,这特么不是搞笑是什么?

    黄杰当即也是气乐了,但瞧着金达中这个老头走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还是急忙命人与他倒了杯茶,待他喝下后慢慢顺平了气息,这才道:“本王军令如山,他若不在时限完结之前放还我大宋侨民,并自缚来本王帐前负荆请罪,本王麾下大宋天军,必定按时攻城!”

    金老头没想到黄杰的答复居然如此,幸亏他刚刚把气给顺下去了,不然肯定就给憋挂在了当场。听得黄杰居然如此不给转圜的余地,金达中忙也苦脸请辞,忙也赶回去把消息传给崔卓。

    黄杰当即便也亲自送了老头出帐,还不忘与他交代道:“金尚书,如今距离我军时限还有一刻时辰,所以待会你与崔卓传了话后,万万不可留在他阵中,还是速速上了城头躲避,或可留得性命。”

    金达中听得目瞪口呆,倒也知道向黄杰道谢,便又屁滚尿流的跑了回去,瞧着老头一脚高一脚低的走得急切,黄杰倒也是心生恻隐,便也唤过指挥使岳飞道:“你却瞧好了,若这金达中一会还留崔卓阵中,便留他一命吧!”

    岳飞便也答应,随后黄杰这才伸手一抖背上大氅,高声喝令道:“众将官听令,全军三级战备!”

    随后,口令便也随着由高到底逐级传递,很快也就瞧着宋军中响起了急促了的尖哨声,一队队刚刚饱食过晨间战饭,各自以连队为单位坐地休息的宋军便也在队将的指挥下迅速在战车组成的城墙前后列队布阵,都没有用上三分之一刻钟,便也全员准备完毕。

    再说那金达中,如说他之前从崔卓那边过来时,使的是吃奶的力气,如今他回去的速度,怕是用亡命也不为过,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足足用堪比年轻小伙的速度愣是跑完了一里多路,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了崔卓面前后,可是当真直接瘫倒在了地上,对崔卓道:“宋王称,若是上将军不在时限之内放还宋人侨民并负荆请罪,便要依言攻城!”

    “他敢!”崔卓听来,自然勃然大怒,他觉得自己都已经出来要求对话了,怎么宋人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不由怒极而笑道:“好好好!本将军且来瞧瞧,区区一个驸马,如何敢这般狂妄至极!”

    当即崔卓便也下令全军戒备准备开战,他倒要看看这城前的一万宋军要如何来攻城,在他看来这些宋军连攻城的器械都没有准备,难道他们要推着阵前横列的战车来攻城么?

    的确,如今宋军的阵前一无云梯、二无楼车,至于什么冲车、梯车,甚至投石炮、床弩都没有一架,还真不知道这些宋军要用什么来攻城,莫非是跑到墙角下搭人梯?

    当即高丽军中也按战时的规制开始了阵型变化,首先把排在正面最前列用来防御宋军突然的冲阵一千重甲御林军稍稍后撤,然后将左右的一千釜山轻甲步兵和白帽长矛兵排到了前阵,白帽长矛兵居中,而带有步弓的釜山轻甲步兵则排在了最前列。

    按照崔卓的打算,宋军既然要攻城,那么他这边肯定要把弓箭手放在最前排,待宋军冲过阵中时,便也放箭射他个人仰马翻,叫他们也尝尝高丽铁箭的滋味。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平壤城下】

    乾道二年的十月十四,平壤城下,一片肃杀!

    若是天空之中有一颗后世的太空卫星从北纬的三十九度线附近飞过,不难发现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东面,正有两支军队正对峙而立。

    虽然处在东方的军队人多势众在,但背靠城池的军队也是气势如虹,一时间还真难看出个强弱与胜负。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宋军方面在排好阵后便也寂静无声,而高丽军中传出的喧哗声却是渐渐由弱变强,到最后居然演变成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之声,也不知道这仗都还没开打,他们就欢呼个什么劲儿。

    黄杰踩着未时初刻的报时鼓点,慢慢的走上了战阵最中央的指挥楼车,经过特别改装过的指挥楼车可以将顶部的指挥平台升起足足六丈高,这样的高度对于古代战场而言,目视范围几乎能达到五里,加上黄杰麾下指挥使以上的将领都已经配备了用水晶磨制而成的千里镜,在战场实时指挥这一块,差不多已经完善到了极致。

    “嗵!嗵!嗵!嗵!嗵!”

    随着下午未时的报时更鼓准时响起,黄杰便也拿起了指挥平台上的指挥旗,迎风一展之后,便也将它交与了身旁的岳飞。

    随即,岳飞便将指挥旗往背上的令旗架子上一插,便也迅速领命而去,跟着一道道具体的军令便也随着旗语和节奏明快战鼓向整个军中传递了下去。

    黄杰手撑在楼车的栏杆之上,很是无奈的看着远处尚不知道已经自己把自己送上了鬼门关的高丽人,开始思考这一战之后,自己要如何去写传往国内的战报,而这一战在史书之上又会留下怎样的墨迹,后人又将会如何的点评……一时间竟也想得有些痴了!

    确切的说,这场被史书称之为大宋首次海外战争和护侨行动的战斗,真正开始的时间应该是乾道二年十月十四的下午未时二刻初,事后有人评说这未时初刻至未时二刻初的一刻时辰,对于大宋而言应该是最难熬的一刻时辰,而对于高丽而言,则应该是最后悔的一刻时辰。

    因为,历史轨迹也就在这一刻时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