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483章

宋道-第483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黄杰被他搞得一愣一愣的,这当年由他亲自送出去的传教士们,近些年到时陆续有人转回,不但带回了他们所行路线的地图,也带回了成册成本、成箱成柜的行记,黄杰哪有什么汴梁时间来闲看,便也全都交付了赵良嗣的“国关学院”打理,由他来分类归置,整理成册。

    所以,要论起外域的消息来,还是赵良嗣掌握得更透彻一些。

    随即赵良嗣便也将他所知的事情大致说了,由于篇幅较长,自然是简明扼要的来与黄杰说了几点:这第一点是、鸟羽是个傀儡没错,而他的祖父白河法皇名义上虽然是出了家的太上皇,实际上却是皇上皇,属于垂帘听政幕后操纵的那种。

    至于第二点,就是根据远赴日本传教的陆道一传回来的行记所载,这白河法皇如今年事已高,据说已经七十五、六岁的年纪,并且健康状况极差,便是去到京都传教的陆道一都曾因为是大宋远道而来的道人,被白河诏去皇居为他诊治过。

    因此,根据两年前陆道一发回来的行记所载,这白河看起来不可能活得过八十,就算鸟羽被他逼着退位,也没必要跑到大宋来搞事情,只要耐心的等着他死就成了。

    至于第三点,也就是鸟羽的真正意图,如今显然很不明确。按理说,以常理推测,他一个废帝这都能从日本跑到了大宋,正要造反搞复辟,怎么说也得先在他本国之内打下一片根据地再来求援吧?

    而大宋也不是傻子,平白无故的,又怎么可能好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样,出钱出人去帮他一个小小的藩属邦国废帝复辟?

    甚至,如今大宋自己都是处在多事之秋,被金国和西夏两国夹攻,哪有什么余力远赴海外搞事去呢?

    听了赵良嗣的说法,黄杰想了想却是把周老湿的书札先收了起来,便也道:“周少卿在信中,并未透露这鸟羽有向大宋求援之意。【零↑九△小↓說△網】而且,你不也瞧了,此人喜爱音律,出手阔绰,动辄就以明珠为赏,也不想是来求援的样子。东海方向返回的行记我也大致看过一些,虽然高丽与日本之间屡有海寇作乱,但并未说日本国内有乱。”

    赵良嗣听来倒也是一愣,想了想却不由问道:“他不来求援,却又如何能来?”

    黄杰便也摊手道:“我自是不知,才来问你!”

    赵良嗣想来想去,自然想不明白,不过他倒是明白一点,便也来问黄杰道:“教长这般上心此事,可是如之前那‘驻韩宋军’一般,也去谋一个‘驻日宋军’?”

    对高丽的谋划,黄杰自然不会是一个人闭门造车,毕竟他所得见的奇梦中什么都有,偏偏对这个时期大宋以外的事情一无所知,因此当初与种师道谋划如何坑赚高丽的时候,自然也是找了赵良嗣来商量。

    黄杰被戳着心中所想,到也并不否认,便也道:“记得在金玉会传回的日本商记中曾见,日国缺铜,以我大宋制钱为宝,而日国权贵商贾,更是对大宋百货趋之若鹜。如此正直宋、金、西夏三国胶着之际,多寻一个盟友,自然也就是多一条财路!”

    赵良嗣听了,便也嘿嘿一笑道:“赵某不懂经商,由记得当年初见罐肉时,简直以为这等饕餮实为天人所用,听说日本山地贫瘠,物产不丰,而我大宋万物尽有,却不知教长想去赚它点什么?”

    黄杰想来一笑,便也道:“想要赚它什么,现在我不也不知,才来问你。”

    赵良嗣想了想,干脆领了黄杰出了教工室,直接去藏书室,很快便找出了一大堆的资料来。

    翻了一翻,便也拿出一册书札来与黄杰观看,道:“欲谋日本,须得先解了三禁才是。”

    黄杰拿起书札来看,便见这所谓“三禁”的第一禁,便是“渡海制”。

    宋熙宁三年,日延久二年1070年)时,日僧诚寻希望搭乘宋商的船入宋赴五台山求佛法,于是上申文给日本朝廷:“请特蒙,天裁,给官符于本府,随大宋国商客归乡,巡礼五台山并诸圣迹等状。”

    诚寻希望能获得政府批准入宋,但未能如愿,无奈只好“私附商客孙忠商船,偷以渡海”。另一位日僧人戒觉,也因“渡海制”禁令无法正常入宋,后改由乘坐宋商刘坤父子的商船偷渡。

    日本对违反“渡海制”的惩罚非常严厉,据日本史料记载:如私自渡海“可徒三年宣同下了”。

    第二禁“禁购令”:每当唐船靠岸,王公大臣常不经政府定价就争先抢购唐货,“太政官符,应禁遏诸使越关私买唐物事”。因此日本政府颁布了这条禁令,“律曰,官司未交易之前,私共番人交易者,准盗论,罪止从三年”。

    第三禁“定年纪”:是日本为限制同一位商人或商船过于频繁地来日所颁布的禁令。其内容史料上虽已残缺,但仍能透过些许案例一窥究竟。宋熙宁二年(1069年),日本朝廷接到太宰府权帅禀报:“件商客参来者,延喜之比被定年纪之后,或守彼年纪被从回却。”瑏瑠其意为,宋商来日应参照延喜年间制定的“定年纪”,对违背“定年纪”的要立刻遣返回国。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七章 【银山】

    黄杰与赵良嗣就日本的问题商量了差不多一个下午,待他从书院里出来的时候,脑袋还是晕乎乎的。

    因为如今他们手中,有关于日本的消息,除了一些早年间民间流传也野史奇谈,也就是如今正在日本京都传教的陆道一每隔半年传回来的行记。虽然陆道一的行记内容也算十分的庞杂,从风俗民情到商贸、政治都略有记载,但问题的关键却是在了“略有”两字上面。

    总之,就如赵良嗣所问的那般,根据陆道一的记载,此时的日本国内虽然也是种植水稻和粟、豆等多种的谷物,但就陆道一所见,如今的日本几乎是什么都缺,一旦有从大宋运来的唐货(日本喜欢称唐)登陆,就会被百姓和权贵们抢购一空,甚至就是在京都的街头,也是公然以大宋的制钱来交易,日本国内因为缺铜,。

    日本本来是没有自己货币的,直到加深了与唐朝的外交才开始铸造铜钱,结果铸造工艺不行民间不认,加上战乱导致铜矿出产减少,干脆就不发行铜钱,然后搞起了大规模进口中国铸币的路子上来。

    但大量的铜钱输入,也造成了日本国内等价的物资大规模的输出,由于大宋的铜钱,尤其神宗、仁宗等朝的铜钱成色好、质量高,在日本国内的行情尤为坚挺,大量输入的情况居然也不贬值,结果反倒造成了日本国内的物价,尤其是以物易物的物价上涨,所以也就在熙宁三年前后的时候,日本的朝廷才弄出了“三禁”的禁令来。

    如今看来,这所谓的“三禁”,其实也就是变相的闭关锁国,倒也当真算是保护了日本如今的原始小农经济不被大量的热钱给冲垮。

    而让黄杰一头雾水的还是赵良嗣的那一问,也即是想从日本赚点啥?

    说实话,黄杰对日本的感官既不算好,也不算坏,似乎奇梦中屡有说过日本在后世曾经如西夏和辽国,以及如今的金国一样侵略过大宋……呃!那时似乎已经没有大宋了,反正就是在后世也对中国做过恶,但黄杰来说却是尚未发生之事,而眼前西夏和金国的麻烦都还没解决得了,他哪有这般心思去仇恨如今尚未犯错的日本?

    所以,但黄杰得知了日本来客的消息后,莫名其妙的很兴奋是真,可真要叫他从日本赚点啥来,可就想不出了。

    反正,按照陆道一的说法,日本是啥啥都缺,啥啥都没有,甚至就连从大宋走私过去的杂牌罐肉,都能拿去日本的深山老林里换了女子小娘。而正牌的黄州罐肉,更是被日本国内的权贵们当成了珍品,是用来馈赠送礼的上好礼物。

    因此从学院出来的黄杰,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听到日本就兴奋的原因之后,干脆顺路去黄州罐肉的制造生产基地黄万连庄转了一圈,了解一下如今最新的运作情况,也就意兴阑珊的返回了黄州。

    顺带提上一句,如今的黄万连庄(原先叫万黄,后来黄杰成了驸马,万家便也强烈要求改成了黄万),规模比最早一版扩大了足足至少五倍以上。如今庄内每月可定额生产各式罐肉五万罐前后,庄客和帮工足有两千,此外还有一部捧日军常驻,四个水陆转运衙门的押运差役大队轮替换防。

    而且,如今负责供应西北和军中的罐肉皇差要比早年增加了太多,最早的时候一年十万罐的皇差就差点要了黄杰的小命,如今一年单是皇差就达到了三十万罐,且还留有一半的产能供应全国。

    回到黄州后,黄杰便也与周老湿回了一封信,请他探寻一下这鸟羽的来意,也就暂且把这事放在了一边。

    不过一天之后,当黄杰一觉醒来,却也急忙派人又送去了一封加急书信,将前面的信给追了回来,这是因为他在梦中刚才突然知道了日本到底有什么好赚:一个是日本的小娘子,再一个就是日本有一个叫做石见国的地方,有一座银山!

    这里说的银山,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银山,根据梦中所见,这石见银山中富含的白银矿藏足足有数十亿两之多,在原本的历史中可是足足开采了好几百年。此外除了石见国,日本整个岛上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除了铜、铁之外,几乎什么都有。

    也不说黄杰图谋日本的想法如何,但也说他的信发出去之后,便也如石沉了大海一般,久久也等不到周老湿的回信。不过得了相关奇梦的黄杰却也没闲着,而是因为奇梦终于想起了已经跑去琉球开荒快有十多年的卢二父子来。

    早年间黄杰就把开荒琉球的任务交给了卢家父子,要他二人以泉州为基地,设法开拓琉球,这些年来由于黄杰的心思都放在了北边,竟也疏忽了此事。只是隐约记得,早几年的时候卢家父子回来禀报说探着了琉球,的确是个大岛,只是岛上瘴气丛生,还有野人出没,开垦很是艰难。

    后来似乎卢二还拿着黄杰支应的钱财,从黄花荡各路水寨之中招募了上千浪里子去开荒,最近几年倒也上报有些产出,具体情况也就不甚了了。

    于是,黄杰忙也叫人传信去了泉州,叫了卢家父子抽空回来一趟。

    这泉州距离黄州,差不多也是一千多两千来里的样子,一去一回,动辄也要一个来月,一时半会倒也急切不得。

    眨眼间,便已经是大中至盛三年(1128年)的二月,先是赵桓如愿在泰山脚下祭了天,并且按照规制再次改元,据说赵桓这次不用朝臣所拟,而是选择按照祖制从《周易》里抓阄,而得出的新年号居然叫“乾道”,据说乃是出自“大哉乾元”和“一阴一阳之谓道”。

    想起之前才用过的道兴,以及赵佶自尊为道君皇帝,这老赵一家还当真是与“道”有缘。

    却也说,赵桓成功的在泰山祭天之后,对封禅之事却是更是迫切了,便也急冲冲返回汴梁为秋季的封禅大殿筹备起来。

    而这期间,黄杰一没等来周老湿的后续消息,二也没等得卢家父子返回述职的消息,却是等待了花荣从金国发来的绿林烽火,才也得知宗望撤兵归国不为别事,而是北辽的天镇帝居然又凑出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于去岁冬月间从北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