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44章

宋道-第44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朔挂黄胛率椋兆右簿驼饷垂ァ

    这一连上了好几天学,曹衙内也蹭了好几天的饭,倒也叫黄大郎发现他的不少秘密,比如说他从来都不带书童和仆人,不是没有而是都叫他轰走了。然后是吴亭布置的课业他也不是不会,而是不屑回答,反正就是十下竹板他挨了也就挨了,还有这每日上课的时候他都基本处于神游状态,从以上种种黄大郎不难分析出,他这般表现根本就好似一个举人水平的家伙被硬塞在童子堆里所表现出来的无奈。

    只不过,这曹衙内虽然整日笑呵呵的,可暗里还是一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派,就算天天蹭黄大郎的饭,但也还是把黄大郎当成了小屁孩,不屑结交的样子。

    日子一晃就到了七月十八,这天除了是黄州城的尾集,也还是孙家的家眷从鄂州迁来的日子,孙立使了五百多贯钱在城东距离定慧院不远的地方买下了一座三进的大宅院,安置下了一家人。

    他那族妹也叫黄大郎见了,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长相倒也清秀,丈夫七年前去西北从军之后没了音信,如今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夫家的人也死净了,便回了娘家独居。

    至于武艺如何,倒也不是黄大郎能看得出的,不过见她耍了一路鸳鸯双刀,倒也有股子针扎不入水泼不进的气势,想来让她做女教习也是足够,何况还有孙家兄弟做保。

    唯一让黄大郎感到高兴的事,就是孙家人里居然有好几个铁匠、甲匠和船匠,会制作军械、盔甲甚至战船,虽然眼下用不上,但他还是大手一松又拿了一千贯钱给孙家兄弟,让他设法在黄州盘下或新开一家铁器作坊,想要组建一支可能抵抗灭国敌军的军队,军械可是不能绕过的重要一环啊!

    不过这天的重头大戏,还是送苏澈上路。

    从黄州水市头子处往下江眺望,可见江水混黄,江风强劲,推着十数尾挂着大宋水军战旗的褐帆往下江飚去。原本苏澈包下的中型客舟被换成了一艏足有三百料的大型水师战船,到了杭州后又将会换成便于在运河里航行的平地战船,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再西折前往东京汴梁。

    经过苏澈、曹知州和舅父三人的连日商议,最终敲定了将罐肉当做新式军粮上报朝廷的方略,因为比起研发出新式吃食的“政绩”而言,研发出新式军粮的“军功”要更大更丰厚。

    不难想象,朝廷使了民伕往前线运送一头活猪给前线的将士们所耗几多且先不说,这将士们想要吃肉还得找人杀了烹制,颇费功夫。可若是能将这制好的罐肉用车拉船载送往前线,只要开罐就能吃上美味的现成熟肉,不说枢密院里的军中大佬如何反应,想来户部的官员们肯定都是会要弹冠相庆的吧!

    黄家开动全部的产能,这一批共制作了整整一千两百罐的罐肉和罐果,其中肉品八百罐,果品四百罐,每一罐都经行了高温的蒸煮并且仔细的密封,黄大郎还使人打制了专门的木箱填充稻草进行包装,务求做到万无一失。

    而曹知州更是假公济私,直接动用了特权从鄂州水军借调了一艏三百料的战船和十几艏小船,担任座驾护送苏澈去往杭州,他可不敢赌苏澈坐着客舟能够无惊无险的穿过黄花荡,就算穿过了黄花荡,此去杭州还有千多里的水路,谁也不知会遇见什么。

    当送走了苏澈,曹知州也在心里哼着“俺要回汴梁”的歌谣离开后,罐肉这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不过孔伯也终于报来说是黄州城的猪肉价格涨了,而且一涨就是两成,自己收猪和养猪的计划,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才行了,不然一旦等到朝廷认可罐肉并下单订购,自己却拿不出货来,事情就大条了。

    这接下来自然又是一番鸡飞狗跳的各种打算安排,待一切终于慢慢走上轨道时,天也渐渐凉了下来,日子也就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中秋节。

    倒是在这段期间,还有两件事引起了黄大郎的注意,第一件就是他的奇梦开始越做越少,甚至很多梦都是回顾性的旧梦,关于新东西的梦是越做越少,紫府里的仙人也再没有邀他入梦。第二件就是他发现开始有僧人在他家和老店食汇街甚至他上学路上的学馆附近转悠,他问了贾婆婆才知,中元节时曾有定慧院的僧人要上门进宅念经祈福,却叫家里的公鸡大将军就在门口拦下了,那鸡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死活就是不让僧人进门,甚至僧人走时还追去撵了半条街。

    当时黄大郎在学馆上学,回了家贾婆婆又把这事看作是冲撞了僧人怕会惹恼佛祖也没多说,所以黄家没人知道。

    这事换了别人或许会当做奇闻八卦,可黄大郎倒是将这与僧人盯梢自己关联了起来,只是不知道具体因为什么罢了。


第七十七章 【机锋】

“黄郎……”万春奴唤了一声,跟着却是脸颊儿一红,喏喏的问道:“何故这般久了,都不来看奴家?”

    黄大郎搔搔脑袋,一脸懵懂的问:“怎么去?去万家打门,说俺要看你?”

    “呆子!”万春奴脸色更是一红,捂嘴想笑却忍住了,道:“不会使人带话?叫了奴家出来就是!”

    黄大郎想了想,却道:“可俺觉得无有必要啊!原本说等俺跟表妹行了茶礼,就迎你过门,只是如今延到了九月而已。再说见了又不会多长一块肉出来,有什么好见的?”

    万春奴听了,脸色更红了,却问:“黄郎,日子……定下来了?”

    黄大郎奇道:“是啊!听俺娘说,都叫王婆子送到你家去了,便是下个月的十六。”

    绞着手帕的万春奴听了,咬了咬嘴唇道:“为何黄郎自己不来说?”

    “呃!这是礼好吧?”黄大郎瞧着万春奴的模样,心里还真是一团乱,正想着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时候,却听见万春奴突然抽咽了起来,便急道:“嗳!你哭什么?”

    瞧万春奴梨花带雨的样子还是真哭,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听她道:“奴自愿过门做妾,黄郎可是觉得奴轻贱了?”

    “不不不!哪有的事!”黄大郎立时头大了,忙道:“春奴儿,可莫要乱说,要不是俺爹娘坚持,还有俺舅父哪里饶不过,俺可是一心要娶你为妻的,谁叫俺瞧了你的……呃!总之,俺应承你,日后绝不会轻贱了你。俺娘也说了,俺表妹虽然是大房,可她年岁却比你小了许多,你过门之后这家里还是要你来操持的。”

    “黄郎说的可是真?”万春奴听了这番话,抽咽便也止住了,不过含泪的一双美目儿却是盯着黄大郎问道:“这……这桩亲事,你也欢喜?”

    “欢喜!如何不欢喜!”黄大郎想了想,干脆大着胆子挪了屁股就在万春奴身边坐下,学着奇梦里瞧来的招数,一把揽住万春奴的腰身,将她一拉入怀,贴靠在她耳畔道:“可不知道,这些日子俺可是做了好些个有你的美梦,能娶了春奴儿为妻,定是俺的美梦成真啊!”

    当然,黄大郎可不会说,他还为她悄悄洗了好几次亵*裤。

    两人耳鬓厮磨的好一会,黄大郎也把奇梦里学来的好些个手段也用了,更大着胆跟万春奴香了嘴儿。虽然黄大郎如今的确没满十四,可他身材比十六、七的少年还要高大,加上万春奴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娇弱少女,两人做些情窦初开的男女厮磨事倒也还行。

    至于说更近一步的事情,黄大郎倒是惦记着如今是在马车上,自然没敢胆大包天的也一并干了,瞧着怀里被香了嘴儿的万春奴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样子,黄大郎急忙松开了她,又是抚胸又是拍背,正想去掐人中的时候倒是叫万春奴把手拍开,挣扎着起来后缩到了一角不再给他使坏。

    瞧着万春奴还在红着脸喘气,黄大郎只得把注意力放到了车外,透过车帘子瞧了一眼,发现马车已经出了城外,便问:“这是去哪里?”

    “水市!”万春奴歇了气,答了一句,却突然想起什么,伸手一捂嘴一捂兄瞧着他压着嗓子问道:“黄郎……你……刚才可是轻薄了奴家?”

    黄大郎嘻嘻一笑,又大着胆子摸了过去,再次故技重施将万春奴拥在怀里轻薄起来,万春奴挣扎了几下,却不想黄大郎使的都是仙家手段,自然也就败了,只是小声的问黄大郎如何知道这等轻薄女儿家的手段,黄大郎便说:俺是读书人,这书中只有颜如玉和轻薄颜如玉的手段吔!呵呵!

    话说一路无事,马车在水市头子转了个圈儿,买了三条二尺来长的活鲤鱼,便往城南安国寺行去。

    安国寺说是在城南,实际上离开黄州城足有十五里,不大的寺院就建在江边一个小山头上,安国寺的智空禅师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俗讲僧,善于将佛经里的种种故事娓娓道来,故事情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因此逢年过节去安国寺听一席智空禅师的讲经说法也就成了黄州城中富家子的高级消遣活动,只不过想去参加活动的人除了准备必要的香火钱外,还需要带上一尾大鱼,然后等智空禅师讲完了佛经佛法后会将这些鱼放生为听经的信善祈福。

    万家的马车抵达时,似乎时间还早,安国寺前人车并不多,几名知客僧正在引接一些徒步前往的信众入寺。寺前到有如集市一般的摊位,摆出了庙会的格局,胭脂水粉、吃食玩物、僧俗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黄大郎扶着万春奴从车上下来时,他自己衣衫严整,万春奴也是面无异色,途中种种自然是不必与外人道载。

    倒是万金宝懂事,瞧着两人脸色知道大事定了,便才上来对黄大郎道:“姐夫,可想死弟弟了。”

    黄大郎便伸手拍了拍万金宝肩膀道:“以后,就要劳烦五郎了,如今认得了门路,日后便要勤走才是!”

    瞧着时间还早,也不用去寺里抢座位,三人便在寺前的小庙会上逛了起来,四个万家护卫留下两人看护马车,两人跟在身后保护。

    庙会虽不算热闹,黄大郎却也大方的使钱给万春奴添置了几件小玩物,小舅子万金宝也自然不能落下,逛着便来到了面江的一边,瞧着有一座木亭可以眺望江景,几人便信步走了进去。

    进到木亭中,里面只有一名老僧面江而坐,在他身前生着一个小炭炉,上面煮着一壶茶,此时茶水沸腾茶香四溢,众人不觉有了渴意,黄大郎便上前叉手道:“大师有礼,晚生想讨一杯茶喝!”

    老僧抬眼看了看黄大郎,便笑着取过一个黄瓷杯子倒满茶水,却不递给黄大郎,反而是念了一句诗道:“千帆江上过。”

    黄大郎一听就明白了,想想就答了出来:“万佛坐安国。”

    老僧想了想,先轻轻摇头又微微点头,便伸手示意道:“请茶!”

    黄大郎道了声谢,却是把茶水拿起来给了万春奴,又对老僧道:“大师,晚生再讨一杯。”

    老僧便又倒了一杯茶水,吟道:“千帆江上过,帆连百千江。”

    黄大郎想了想,便答道:“万佛坐安国,佛法度万邦。”

    老僧听了顿时瞪大了眼,黄大郎答的诗,句子通不通还是次要,这光是意境就很吓人了,便忍着惊讶道一句:“再请茶!”

    黄大郎取了茶却是给了万金宝,心里暗道一声“打机锋这种游戏,我最喜欢了”,又开口道:“晚生还讨一杯!”


第七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