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342章

宋道-第342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传言蔡攸向官家进言,谓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及时行乐。结果深信其言,在修建艮岳至于,还将宫中苑囿仿照江浙之地建成村居野店,聚珍禽异兽于其中,每至秋风夜静,禽兽之声响彻都城。

    好吧!这些传言,既有不实之处,也有一些事情是真的,比如说在艮岳里修建皇家动物园这事,黄杰便是知道的,倒也不是蔡攸撺掇,而是林灵素那厮提议!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如今蔡攸与其父蔡京明面上势同水火,但他对于蔡鞗这个五弟到时没有什么恶感,虽然二人不是一奶同胞,但蔡鞗从小与他也算亲近,以此兄弟二人也还唯有翻脸。

    当下蔡鞗便也百般哀求,最终求得蔡攸答应,定会与他派遣几个得力的帮闲,管教他去秦州修路一事万无一失。甚至还他出了个好主意,这不是要修的是秦州至西京(洛阳)的“秦西路”么?

    也就是说,蔡鞗完全可以坐镇西京督导道路的修建工程嘛!

    这夜,蔡鞗不但再蔡攸附上讨得了保证,顺带还讨了一餐酒食和一个美姬,一直刷到了三更后半这才醉醺醺的叫人送回。

    待他抵达太师府时已经四更过半,却发现侧门大开不说,且门外还挺着十几年行车,倒叫他的车根本进不了门,只得气冲冲的下来步行。入府之后更发现府中灯火通明,下人杂役们都是鸡飞狗跳的模样,正堂和偏厅里都是坐满了等候的人群。

    蔡鞗瞧得摸不着头脑,酒劲也消去了大半,忙也抓着一个管事来问何事,管事便也答道:“大事了,二更时分宫中来人传召明日大朝,便是老爷也要去。所以三更才过,各司主官便也联袂来了。”

    蔡鞗听得好奇,也悄悄往正堂挪动,想要偷听一下,但堂中气氛似乎讶异,并未有什么人声,正纳闷的时候,但听大堂门扉吱呀一开,内里传来蔡京中气十足的声音道:“诸位,如今闲议,于事无补。时刻将近,不如同去上朝,如何?”

    但听众人轰然允诺,便也蔡京领头,穿了一身朝服当先而出,而后跟着他出来的赫然是童贯、王黼还有高俅三人,再次便是各司主官。

    蔡京走到门边时,自然斜眼看了看蔡鞗,却不做声,径直而走,余人自然跟出。待走人走得差不多时,终于叫蔡鞗寻着一个相熟工部的员外郎,这人正好就在蔡攸,也是昨日约好将要与蔡鞗对接,调拨一些工部匠人的联络人,于是蔡鞗便也忙拉住他道:“吴员外郎,究竟生了何事,这般如临大敌?”

    吴员外郎见是蔡鞗来问,忙也道:“五郎却还知?今日辽、金、西夏三国使者同时抵达汴梁,并一同递交了国书,请觐明日大朝!”

    蔡鞗就算再蠢,也是听出了这里面的问题,便也惊愕问道:“三国同来?一同请觐?”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九五章 【恍惚】

    四更时分,甜水巷第一街内的驸马府中,灯火也是分外明亮。

    本来按说黄杰这新出炉的驸马,新婚期间别说常朝,便是月旦或十五的正朝,也是可以申请免除的。可是这一次的事情却是十分特殊,而且还是半夜三更的由梁师成亲自跑来驸马府通传,所以也就不得不去。

    说起来,昨日一切都按规制来走,游完街归了府,祭祀过祖先又行过家礼,初更时分二人便也入了洞房。就着几个小菜胡乱填饱肚子,候着二更三刻的吉时,夫妻二人这才喝了合卺酒,听宫里派的老妈子给上了一堂生理卫生课(这个是规制),磨磨蹭蹭差不多到了三更初刻。

    可老妈子们前脚刚走,梁师成后脚便赶了过来,二人就明日之事商议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便也时近四更了,洞房这事自然也就只能改天了。

    后宅正房内,赵福金已然换下了一身吉服,正与两个侍女一起服侍黄杰更衣。瞧着身上的紫服和腰上的鱼袋,以及正小心翼翼整理袍襟的赵福金,黄杰忽然有一阵恍惚,恍惚记得他少年时倒也曾经做过唱名东华门、点卯大庆殿的美梦,但那时可从来不敢梦见会娶了个公主做妻子,然后由公主伺候着更衣上朝。

    当然了,当时的他更不敢梦见,娶公主这事会变成一桩强买强卖。

    但眼前一切,当真叫他有些恍惚,既感到很不真实,又感觉似曾相识,于是不由自主间嘴角便露出了一丝苦笑来。

    “夫君何故发笑?”

    赵福金一身浅红宫装,脸上的新妇粉黛未洗,这使她的面庞看起来既有十六、七少女的新嫩,又有几分成熟妇人的妩媚,但见她后退一步,借着灯火好好瞧了瞧黄杰,倒也觉得这一身紫服穿在黄杰身上有些紧迫,还是黄杰的身子太过大长和壮硕的缘故。

    说起来,以黄杰的身子瞧看,他更像是个武夫才对,而不是什么舞文弄墨的道士文人。

    黄杰顺着赵福金的目光看了看自己,见她目光落在自己肚腹上,也不由下意识的缩了缩,但旋即一想自己又没有将军肚,却来缩什么肚子,便也挥掌拍了拍肚子,指着套在肚脐下松松垮垮的腰带道:“此物也太松了些,俺怕走着走着便也掉下。”

    听黄杰如此一说,赵福金还未会意,两个侍女却都掩嘴笑了起来,黄杰便也道:“来来,与俺紧上些。”

    一名侍女听了,忙也道:“驸马不知,此物仅是配饰,却不会掉的。”

    黄杰便也做恍然大悟的样子,笑道:“哎呀!这等朝服,俺却没有穿过,见笑了!”

    也是,如今黄杰身上的一品朝服他自然是第一次穿,光是这里外里的穿衣规制便弄了小半刻时辰。但说如今黄杰身穿紫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白绫袜黑皮履。至于其他物品,还有腰上挂的玉剑、玉佩和鱼袋、锦绶,并在冠后簪白笔,笏板也是象牙的,长二尺六寸,宽三寸。

    待两名侍女又做了最后的整理,便也知机告退,留下黄杰也赵福金二人,但二人却是相对无言,最终还是赵福金开口道:“夫君早去早回便是!”

    黄杰便也点头,也不多言便转身出了内宅。

    出了驸马府,自然以车代步,如今黄杰出行的规制,出了自家的随员外,还有一都的御车军禁军护卫。如今赶车的驭手还是黄家老人黄福寿,随侍的女使自然也是黄月梅,这对兄妹如今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马车上了路后,不久便在一个路口稍稍停了下,但见一个身穿禁军服色之人匆匆从街角赶来,在车前报备了一声后便也送上一枚铜管,黄福寿接过后便也送入了车中。

    黄杰取出铜管中的纸条细细一看,眉头便也皱了起来,昨夜梁师成亲自过来,自然是把情况都给说清楚了。这首先,这西夏、辽国和金国的使者,虽然入境的时间各有不同,但的确是昨日午后同时入的东京,且还不小心碰在了一起。而根据询问随侍的礼部官员得知,三国使者入境以后,并未发现暗中勾连的痕迹,要说是巧合,倒也真有八成的可能。

    其次是,三国使者此来的目的到时各有不同,西夏使者乃是五月十九从西夏西寿保泰军司出发,算算时间应该就是李乾顺狼狈逃回去的第三天,因此来意估计是求和。辽国使者出发的时间就要稍早一些,据说是四月初八从辽国的南京出发,但在入境宋地之前在河北霸州盘桓了大半个月,入境之后也是一路状况不断,走走停停的,而且来使主副共有五人之多,礼部的官员无论如何探问都没能弄清楚辽国使者的来意。

    至于金国使者这边的情况,却更复杂了一些。

    先说三月时,宋廷派出的使者队伍本是顺顺利利的从登州下海往金国去了,但在抵达金国后,金人却不愿送使节队伍去金国上京会宁府,反而绕道去了黄龙府。待走到黄龙府后,金人又措辞推脱,最终只让正使赵有开、副使马政二人去会宁府与金廷面谈,其余人全都被羁押在黄龙府。

    到了五月初,李善庆独自一人从会宁府转回,便急匆匆催促使团余人返宋,只说赵有开和马政被完颜阿骨打留在会宁府商谈,如今却有新的问题需要与宋廷紧急磋商,于是一行人又从黄龙府急匆匆的赶回,而且为了抄近道,还冒险不在登州上岸,而是取道青州北的老黄河口改乘水军战船,沿河而上直抵京师。

    然后,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三支使节队伍都在昨日中午时分入城,西夏人从西面来,辽国人和金国人从北面来,却叫三泼人碰在了一块儿。

    然后,三方都是投书宋廷,要求一定今日觐见,本来赵官家是找了借口想要拖上一拖,至少也不可能一日之间同时会见三国的使者,可三方却是态度坚决,若是不答应这个要求那就别谈了!

    而如今,黄杰通过夜鹰得到的消息倒不是关于西夏人和金人的,而是在辽国使者中查探出,副使中有一个被辽人称之为林牙的人。

    大石林牙!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九六章 【情义】

    提到林牙二字,黄杰首先想到的便是耶律大石这个王八蛋。

    辽人所称的林牙,也即是翰林的意思,耶律大石在政和五年(1115年)中了辽国的进士,因此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

    此人据说乃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且通晓契丹、汉文字,擅长骑射,如今还是辽国北院四军大王萧干手下的谋臣。根据黄杰掌握的消息,上次跑来攻击黄家车阵的辽国细作就是他鼓动萧干派来,但攻击车阵这事却是另有隐情,便是如今黄杰也没查清楚真凭实据,只能隐晦猜测此事与皇家的内部斗争有关。

    那么,如今让黄杰皱眉不已的重点便是:以耶律大石的身份和作用,除非天祚帝脑子进了水,或是又被驴踢又被门夹,否则不该把他给派来做使者才对!

    当然了,或许是辽人还没对耶律大石的作用有足够的重视,又或许他这次过来,就是为了亲自主持搞事来的。

    不过,这显然不重要,虽然上次的遇袭,黄家的损失并不大,但黄杰却不准备就怎么轻易的将此事揭过,如今幕后黑手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依他的性格自然要与幕后黑手好好算一算账才是。

    至于说辽人使团的来意,倒也不难揣测一二,要说正面一些的可能,便是来与宋乞和!

    为什么此处要说乞求的“乞”而不说乞求的“求”,是因为如今的形势对辽国大大的不利,虽然大宋至今未对辽国兵发一卒,力气全都使在了西夏人的身上,但因为金人不断西侵,且还连连大胜,别说皮室军这类辽国的精锐了,实际上如今宋辽边界上战力稍微可观一些的辽军也都早已被抽调一空,使得辽国对宋的边界防御势态早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了。

    而大宋的君臣们也不是白给的,正是查探得知了这个情况之后,也才摆出了继续对峙观望的势态,甚至为了安抚辽人的心,还故意对西北用兵。大宋人的兵书可不是白读的,当然是巴不得辽人没了后顾之忧,和金国人死磕到底,斗个两败俱伤,你死我活才好。

    尤其是,根据宋廷兵部得到的消息,由金主完颜阿骨打长子完颜粘罕(宗翰)率领的金国西路军前不久正在秣马厉兵,意图对辽国上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