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287章

宋道-第287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发威】

    看着首级上非得是长年累月髡发留下的痕迹,便是武松一时间也难以出言反驳。

    不错,五六百人规模的活动,又在大宋的国都东京汴梁,你要说朝廷的情报机关特务系统完全不知情,那可就见鬼了。而且以这帮人的行动能力,又是放火烧了城门楼里和瓦子,又是拿弓持盾组成战阵前来攻打,这等精锐不去攻打皇宫弄个擒贼先擒王,反倒来攻黄杰的车阵大营,你要说是意外、是这些人糊里糊涂找错了方向,错把车阵当成了皇宫……谁信?

    至于这帮人为什么要来打黄杰的车阵,这不是之前黄杰已经将这战车当成商品要卖给赵官家,还跟高俅合伙要建制作战车的工坊,以黄杰吹嘘可用战车结阵车垒地域骑兵进攻的优点,辽国有所忧虑也是正常的,但应该还不到孤注一掷将数百潜伏在大宋境内精锐细作齐出的程度,却也难说辽国方面一时间胆大妄为,出了昏招。

    反正,这一时半会儿,真相如何难以搞清,火烧眉毛之事便是如何解了车阵之围。

    也就在黄杰焦急等待援军到来之时,战场之上的情势便也有了积极的变化,也该是车阵北西两面的攻势都叫黄杰扰乱的缘故,一直被压着打的南面守军,反击力度开始渐渐增强起来,原本只有四盏探照灯顶着箭雨查看敌情,如今已经陆续增加到了八盏,也叫黄杰这边看清那二、三百人的战阵,如今已前移到了距离车阵三十来步远的地方。只是车阵反击的箭雨稳定而又有序,逼得这帮人只能靠着盾阵如蜗牛一般挪动,不敢解了阵强攻。

    “少主,你看!”也就是此时,黄大龙却是一指远处,黄杰顺着他的目光一瞧,便也模糊看见距离约在六七百步远的城墙上,突然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也就在黄杰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就听十数响呜呜之声由城墙方向迅捷而来,跟着就听噗嚓噗嚓的爆裂之声在那二三百人猬集的阵中响起,顿时便是一浪的人墙翻滚,众人瞧得清楚便也忍不住欢呼起来,就是黄杰也突然间感到热血上涌,心情激荡。

    此时,便听武松也是兴奋大喊道:“是床子弩!是城头的床子弩!”

    这车阵南面离戴楼门也就越有个七百步前后的距离,正是射程可达千步远的床子弩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先前黄杰来时也见得戴楼门方向火起,却不曾想这戴楼门的守军在扑灭了火势后,居然调动了城头床子弩前来提供远程火力打击,当真是帮了大忙!

    却说那二三百人猬集的阵势突然遭此打击,虽然十几发床弩箭矢并没能造成巨大的伤亡,但这突如其来的超远程打击却显然动摇了这些贼军的士气,但见阵中先是一乱,接着便也听见有人用辽国语言大声叫嚷起来,跟着便见二三百人结成的阵势突然分成了五个小阵,却是都是发了狂一般开始起步就要往车阵冲来。

    黄杰一见便也急了,当即舞着画戟就准备挥军杀过去解围,哪知这时武松却是喝道:“三师兄少待,床子弩军临敌都做三发连射,待射完再冲不迟,不知俺们手上可有宋字认军旗号?”

    经过武松这么一提醒,黄杰也才醒悟,他倒是读过宋军操典,知道床子弩军发射的规制,也就是临敌三发连射,第一发为试射、第二发为齐射、第三发为留后补射。这床子弩不同普通的弓弩,上弦速度极慢,尤其是东京城头驻守的床子弩部队所配备的都是宋军床弩型号当中最为强大的八牛重弩,上一次弦需要二三十人合力转动轮轴机括,因此发射时都是一起将所有床子弩开好弦上好箭,然后命神射手自行摸索调整射角进行第一发试射,若是试射成功,神射手便会报出射角让大部分的床子弩向目标齐射。这期间会有几架床子弩并不发射,而是换装特殊弩箭,待第二发齐射完毕后,再由神射手来选择射角,对有价值的目标进行补射。

    也就在武松这话刚刚说完的时候,就听城头方向又是呜呜之声迅驰而来,而且声响之密集跟之前难以比较,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却见得至少成百根小儿手臂粗细,如九尺扎枪一般长度的床弩箭杆,就好像雨后的春笋一般,突然就从地上冒了出来,且箭杆身上还穿着许多惨呼连连的倒霉鬼儿。

    那一刻,眼前一幕当真如魔幻奇梦一般好不真实,便是眼睁睁瞧着,也都叫人觉得,这些长长的巨大弩箭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根本就是从地里面长出来一般。

    只是,短暂的失神之后,就听得车阵之上以及黄杰身边,忽然便山呼海啸一般爆发出了更为热烈的欢呼之声。

    一旁的武松便也抚掌大笑道:“绝了!七百步外的精射,居然准头如此之好,怕那戴楼门上的床弩军,该是上四禁军才对。俺在杭州做提辖时,杭州城的床弩军打靶,出了五百步便只能是乱射了!”

    一旁的黄大龙瞧得兴奋,便也接口道:“师叔不知,那戴楼门上驻守的便是神卫军,听说澶渊之战时,便是这部床弩军射杀了辽国大帅萧挞揽(达凛)。”

    提到澶渊之战时床子弩建功,便也不得不多说两句,这北宋真宗年间辽国入侵,直抵河北中部的澶州,兵锋直指开封,宰相寇准逼着宋真宗上了前线督战,大将高琼也力谏,还好宋真宗比较牛逼,一咬牙当真御驾亲征渡河督战,消息传开万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此时辽军先锋,素以勇猛著称的萧挞揽(此人真名达凛),深恐宋军士气高涨,立即率几千骑兵直扑城下,欲先发制人,取下北城。他一面组织猛攻,一面立马高坡之上观察宋军弱点,宋军士气如虹,箭如雨下,辽军队型渐渐散乱,挞揽不断传令猛攻,并指挥形成三面的围攻形式,渐渐取得主动,但这样一来,他的周围探马乱飞,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指挥位置。

    此时,随宋真宗亲征的寿光观察张世光率领床子弩军到达城上,见此情况,当即下令对准辽军统帅发箭。

    萧达凛的位置本就在普通弓箭射程之外,而且面向宋军一面有盾牌兵,自以为很安全。结果宋军数十弩齐发,立马高坡的萧达凛成了集中射击的靶子,第一箭就直接命中挞揽的战马,他本人随后肋部中箭,犹掷箭于地,转眼间又一箭透盔顶,从一侧眼中穿出,顿时支撑不住倒地,当晚死于营中,死时身中六箭。

    而宋军乘势开城攻击,萧的部下未奉将令不敢撤退,大部分战死。因萧达凛是辽军中和耶律斜珍齐名的军事天才,辽国的驸马,素以勇猛闻名(时任南院大王,就是金庸《天龙八部》里萧峰的职务),他的死使辽军大为震惊,辽国萧太后“临其轊车,哭之恸,辍朝五日。”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章 【升平楼】

    光是看着眼前这般景象,胆小的只怕瞧着肝胆俱裂,胆大的自然热血沸腾,不过对于黄杰而言,反倒是让他越瞧越是冷静。

    也是这时,就听的嘀嘀如鬼泣一般的鸣镝之声响起,却是城头上又来一拨床弩箭雨,虽然箭少,但准头却是比之前两拨更高,但见得已经分裂成的五个小阵都遭了打击,贼人们把持不住终于崩溃四散而逃。

    顿时欢呼声浪又起,武松便也大笑着摩拳擦掌道:“成了,对方放了信箭,便是容了一炷香的时间与俺们追击。”

    待欢呼声浪刚刚落下,黄杰便也道:“有此三发床弩之助,敌军阵势已乱!黄大龙,你来背振威镖局认旗,其他人随俺冲杀!”

    “呼哈!”一声,众黄州卫都是齐声答应。黄大龙也自从马包当中取出了一面振威镖局三尺边长的三角形小认旗,穿在九尺扎枪上后,便也将扎枪书栓在后背之上。

    这四十骑人马,便是一百六十多蹄足,一同起步疾驰起来,擂在地上自然也就有了万马千军的气势,黄杰依旧还做锐锋之首,舞着丈三的超大画戟左扫右劈,黄大龙和黄石头依旧一个使弹弓一个使投枪遮护在他左右,至于其他人自然去撵那些丧了胆的。

    此时场面也乱,倒也不好仔细描述,只说车阵方面也是迅速解开,杀出一队二三十骑,都在兜鏊顶上束了红缨的骑士来,车阵上的探照灯也是一起打在了背着认军旗的黄大龙左右,至于城墙上的床弩部队,他本身上弦就要一炷香的时间,且黄杰他们身上的甲胄制式也是宋军模样,想来不会误伤。

    但说黄杰追杀了一阵,便也将车阵南面还能结阵抵挡的贼军差不多都是打散,便也瞧见这些丧了胆的贼军掉头就往蔡河下游水门方向奔逃,见大局已定,自然不能白白放跑了俘虏,正要去追时但听北面忽有蹄声雷动而来,仔细一看,这领头之人银甲银盔,骑一匹黄骠马儿,手持一杆丈八长枪,不是岳飞还能是谁?

    黄杰干脆便也停下,一掌拍下自个头盔,伸手抹了把热汗后,便指着蔡河水门方向对岳飞和驰援而来的黄州卫龙队人马喝道:“快往蔡河水门方向,莫叫走脱了一个!”

    与此同时,这戴楼门内,蔡河水旁的杀伐之声虽然不能传入皇城之内,但映红了半边天的烈焰火光,却是谁人不见。

    却说此时,禁中一间不大的房舍里灯火通明如白昼,那何朝奉负手在一方案前来回度步,时不时便有黄门小厮佝偻着腰进来,递上一张张的纸条,叫他看了之后便随手在灯台上点着了燃成纸烬,还叫他丢在一钵笔洗里绞散成灰。

    也不知过了多久,但见两个黄门并肩来到门口,一人道:“禀朝奉,陛下有旨,请朝奉升平楼伺候。”

    那何朝奉听了,面部肌肉没来由一动,便也答道:“知道了!容咱家换一身衣服便行!”

    说完,他便也入了里间,悉悉索索的换起衣物来,又磨蹭了至少小半柱香的时间,这时却是有个黄门小厮急蹬蹬进了屋来,一瞧正屋里没见人影,正在纳闷的时候,但见那何朝奉两步从里间出来,伸手讨要了小厮手里的纸条一瞧,便也迅速将那纸条塞进袖笼之中,便出了屋子,对传旨的黄门道:“且去升平楼!”

    不一会,便也来到升平楼外,但见这升平楼内也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楼外密麻麻,里外三层的围了至少上千戍卫和诸班直禁卫,个个刀剑出鞘,枪斧似林,如临大敌一般。

    等那何朝奉正要登楼之时,一个候在门口的黄门小厮便也忙来接引,口中急道:“哎哟喂!祖宗呐!可算是来也!陛下如今大发雷霆,已经斩了巡城司都指挥使高泉和马步军衙制统刘常,便是开封府尹盛章盛大人也叫打了四十脊杖……”

    何朝奉听了微微皱眉,便与那黄门小厮点点头,便也迈步入了升平楼。只是入了楼后,这才知道赵官家和一众大臣都在楼顶观望,何朝奉便也不慌不忙的拾级而上,待抵达升平楼的观景台时,便也眯着眼睛细细一瞧,但见这十长方圆的观景台上,如今簇拥着至少五、六十人,超过半数都是朝中重臣,如便服打扮的蔡京、王黼及朝中文辅诸臣,和着了甲的高俅和京畿禁军、殿前司诸将领。另外还有一个群体人数也是不少,便也是如今宦居城内的皇亲国戚,以及诸多王叔、王公和皇姑公主。

    何朝奉眼中精光一闪,便在那皇亲国戚的人群之中,仔细瞧看了一人,这人年纪一如赵官家,样貌也是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