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道 >

第132章

宋道-第132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官听了,都是哈哈大笑起来,一个知趣的将佐便问:“还有一半如何?”

    黄贵哈哈笑道:“自然是吓破了胆儿,如那秋决的人犯,屎尿齐崩,跪地求饶!”

    众人自然捧哏说是,更有粗狂的笑得打跌还弄翻了桌案,黄贵笑了一场之后,却是捋须笑道:“众将官,方才邓统领所言也是有理,下去之后一定要严加戒备,只待童太尉大军抵达,俺等就可鸣金收兵,打道回府。今日抵达城下便已是首功,若还能看住王庆小儿和城中贼军,也还是大功一件,可打起了精神来。”

    众将官自然答应,一些人还抱拳行了军礼口喊得令,倒是黄贵下首一个青衫儒士却叉手道:“德丰公,学生敢问,可派好了人手看住西去道路?”

    黄贵答道:“派了一队夜不收,怎么?却是怕他跑了?就算他舍得这安庆府,还有几万从贼的****,怕也舍不得那一万贼兵。按照朝廷以往的规制,一千人便可赏一个武功郎了,一万人岂不是能换个节度使,他却舍得平白丢了?”

    这话说完,众人都是哄笑,这朝廷如今见着辽国势力渐弱,西边的西夏党项和青塘人也偏安偃靖,已经暗中生出了平辽甚至灭辽的心思,若换了前朝时候,周边各国虎视眈眈,国中遇有王庆这般起兵造反求招安的,朝廷都是尽速招安了事,如今却是朝风大变,却要“攘外必先安内”,这般朝风变化就是黄贵也都需要琢磨良久,由岂是王庆这般小小一个弓手都头可解的呢?

    对于朝廷为何会派了童贯为宣抚制置使率领大军前来,黄贵也是走了门路探听,而那他门路倒也负责,一封书信寥寥数语加上一个典故便也说清了,这典故说的是太宗朝时,宰相赵普上书太宗曰:“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黄贵怎说也是个同进士书生,都说的这般明白了,岂有不懂之理。

    只说这一万贼兵能换个节度使笑话又让众人笑了一回,还是那青衫儒士道:“德丰公,学生受教了!不若由学生捉刀,修书一封与那王庆,探探他的口风,如何?”

    “不必了!”

    黄贵正要回答,却听帅帐后面传出一声高喝,跟着便见着一个头系战兜,身穿宋军革甲,腰间掌着一把五尺掉刀的青年汉子走了出来,大笑道:“王庆在此,想要知道什么,只管来问就是!”

    帐中众人都是大惊,正要惊呼的时候,就听刺啦啦啦数十声刀斧破革之声响起,牛皮做成的大帐被数十人割破了硕大口子涌了进来,定睛一瞧,涌进来的人虽然都是身穿宋军号服,可手里握着的皆是弓弩,还有不少人拿得是大斧和巨锤,脸上眼中全是腾腾杀气的盯着帐中众将官。

    这黄贵,运气极好的将大帐设在了王庆暗道偏左的地方,却也好死不死的将自己的寝帐设在了暗道口上,所以王庆带人挖穿了暗道上来一瞧,道一声天助我也,便直接干脆的让手下大摇大摆的将帅帐围了,又将周围看守的官军赚走,大大方方的现身帐中。

    那黄贵看看周围杀气腾腾的甲士,又看了看一脸戏谑的王庆,啊呀一声便晕厥了过去。


第二百二九章 【血夜】

大帐中燃着牛油巨烛,还有镜面铜灯补光,说是灯火通明也不为过,只是如今气氛诡**,偌大的帐中,官军将佐五、六十人,王庆和他的手下怕也有足足百人,居然就这么僵持起来,一时间竟也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一名年纪三十来岁,膀大腰圆的官军小校也不知是得了失心疯,还是觉得自己根本就是潜伏已久的万人敌,就在这等诡**的气氛之中霍然起身,一边伸手拔刀,一边喊了句“贼子尔敢”,可那“敢”字话音还没落下,就听噗噗噗三声,三支弩箭便扎入了他额头眉心、咽喉和左心位置,跟着六尺多的一座肉山便砰的一声砸在了身后人的桌案上,打翻上面还没吃尽的饭菜。

    这随后,也不知道是王庆手下的陷阵营军士心理素质不过关,还是有什么邪物作祟,一时间帐中只听见成片的弓弩响声混杂着箭矢破甲入肉的刺耳噪声以及低沉血腥的嘶喊,也不过几息之后很有利斧劈砍骨肉的脆响以及大锤敲骨碎甲的浑厚敲击声混合进来,将这大帐演变成了一个血液四溅的修罗地狱。

    这场残酷的屠杀究竟持续了多久,还真是叫人难以计算,只知道当大帐中如同宫乐一般合鸣的响声渐渐平息下来时,官军一方活着的人也就只剩下了黄贵和那青衫儒士,而邓统领一班将佐,虽然他们的形状距离肉泥还有些距离,但也都是死得不能再死的模样了。

    看着帐中活着的陷阵营军士个个气喘如牛,红眼刺目盯着昏厥瘫倒在主帅大位上黄贵,也是突然醒悟过来的王庆便上前一步,将黄贵挡在了身后,喝道:“传令下去,今日入帐的将士,一律封赏黄金十两,官升一级!”

    众人一听,这原本赏金百两官升三级的赏赐虽然没了,可如今拿了活的却是人人都得了十两黄金和官升一级的好处,倒也值了。可要知道这黄金十两可低得百多贯钱了,当真是一笔不小的赏赐。

    顿时,众人也都恢复的理智,谢了赏赐。

    王庆忙叫人将黄贵捆了,由暗道送回城中看押,又叫人将那吓得腿肚转筋,屎尿齐流的青衫儒士左右一架,笑道:“田师请了,今日得破官军,全拜田师之助,王某在此先行谢过!”

    那本是抖如筛糠一般的青衫儒士听了,竟也瞬间停了抖动,猛然咬了舌尖一口,便也出声道:“王庆,俺田珙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何污俺通贼?”

    王庆却是笑道:“田师的确不曾通贼,只是今夜俺破石军要破了官军三面大营,要靠田师相助才成,所以先行谢过而已。”

    田珙闻言眼珠儿一转,便才惊叫道:“尔敢!尔敢!”

    王庆却是叉手道:“田师,是借人一用,还是借人头一用,王某悉听尊便!”

    田珙听了这话,当即面如死灰,身子便如穿了孔的革囊一般泄了气去。

    王庆见他不敢求死,也就吃定这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便对左右喝道:“传令下去,束额举事!”

    随着号令,破石军将士们纷纷从怀里摸出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便由头目领着在营中袭杀放火。而王庆和帐中的百余陷阵营精锐则携着那田珙就往营门行去,沿途见着小队官军便直接袭杀,见有大队便急呼乱营将其赚走,带到营门前时,便推了田珙出来,诈称营中贼配军作乱,挟持了知军黄贵,如今军师田珙要出营去东、南二营求援,守门小校不知是计,再说也瞧见营中乱起,更有火光滔天,也是乱了方寸,便喝令开营放行。

    哪知也就在营门刚刚打开,鹿角拒马才将搬除的时候,王庆一声爆喝,百余陷阵营军士当即暴起,只是十数息时间便将百余守门官军尽速杀灭,更举火烧着了营门前的柴草垛,腾起了数丈高的烟火。

    不过百息,就瞧见近前额束白带的宋军列队冲了进来,却是早就暗中埋伏好的破石军,足足三千人马。

    此时,北营混乱,虽然因为是主帅坐营,营中正军多偏军少,可因为高级将佐都在帅帐中集体团灭,低级军官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无法组织抵抗不说,甚至都无法阻止受惊的官兵溃散跑路。

    而从暗道中杀出的破石军又是源源不断,且因为亲耳听到官军将佐遭到团灭,亲眼瞧见官军将主黄贵被擒,如今气势正宏,两相消长之下,结局自然不用说道。

    一时间,北营之中烈焰灼天,杀声彻地,那红艳火光之下,殷红血液也似镀了一层亮银般灿烂,整整三千正军七千偏军驻守的偌大军寨,短短半个时辰便成为了一片死地。

    王庆也是个狠人,命了精锐死守营门后,便也抽出五尺掉刀率队反身扑杀,亲率亲随袭杀但凡胆敢聚集反扑的官军,直杀得浑身浴血,头面沾染血迹也不擦拭,宛如炼狱魔神一般。

    指挥他们驻守应门,交代杀灭反扑并收拢俘虏后,便又带着田珙往官军东营行去。

    到了戌时三刻时,距离最近的官军东营终于有了反应,一个坐守将佐点了一千人马出营来救,哪知却被早就埋伏在东营门外的三百破石军弓手给射了回去。那坐守将佐也算机灵,退回营中后便金鼓齐鸣,向南营报了警讯,更闭死营门点亮灯火,做出坚守待援的姿态,对火焰滔天的北营竟是再也不瞧一眼。

    等消息传到王庆耳中时,整个北营中的近万官军已经再无反扑之力,怕有三成直接杀灭,伤残也有三成左右,余下之人也都是乖乖弃械投降了。

    瞧见东、南二营已经得到示警,知道想要一夜之前破了三营已是无望,王庆干脆下令打开安庆北门,驱了城中百姓入营搬运官军辎重,更将死尸全剥了衣衫甲胄运走,还有那三千余未曾负伤的俘虏也押进了城去。

    等翌日一早,东、南二营派来的夜不收靠近一看,只见北营之中除了满地光猪般的死尸和伤兵外,整个军寨便只剩下烧焦的残垣断木,以及打入土中无法拔走的木栅了。

    最后清点尸首,此役竟是阵亡官军三千七百余人,伤两千九百余人,被俘三千三百余人,无为军的五千正军直接残了建制。


第二百三十章 【茶户】

无为军兵败安庆城下,知军黄贵被俘生死不明的消息,传到黄州时,已经是七月十六的下午。

    背上插着四百里加急的驿卒连滚带爬的冲进了黄州府衙,只来得及将战报从背上的牛皮信筒里取出呈上,就又连滚带爬的冲出了府衙,出西门往江陵府赶去。

    坐衙的黄州通判看了消息,当即就派人请了姚政,自己也亲自去往曹知州府上求见,商议如何应对这等。

    或许有人会问,这无为军在安庆府城下被王庆的破石军击败,又与黄州府何干,却不想想这如今黄州城下还赈济着一万多流民,不少都是从安庆府西边的太湖县流徙来此,若是这般消息传了出去,真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变化。

    不一会,身在城外督促河工的姚政就急匆匆的赶到曹府,这黄州府衙的三巨头一合计,觉得这等惨败的战事只怕是瞒不住,以其防着流民得了消息乱来,还不如直截了当的与流民们分说。

    打定了主意之后,这等大事却自然交给了官阶排在第三的姚政去做,倒也许了他可以调动府衙的三班衙役和一都弓手前去维护秩序。

    这俩老狐狸一个身为知州却全身多处骨折卧病在床,一个身为通判却没有实际处理政务的职权,自然姚政这个主薄也就推脱不得,顶了这缸。

    入夜后,姚政倒也没有调动什么弓手,只是领着几十个衙役去了流民营地,等外出以工代赈的青壮都回了营,便叫流民们选了各家管事的人聚集起来,将安庆城下之事与大伙儿说了。

    然而,流民听了消息却没什么反应,营中只有少数从安庆府周边流徙,大多数都是如太湖县和宿松、望江这等离了安庆不远不近的沿途各县百姓,这安庆府的战事当然与他们无关,只是有少数人窃窃私语起来,可离得远了也听不清说些什么。

    随后姚政便朗声道:“诸位乡亲,如今安庆府战事糜烂,只怕今冬都难以转回,还需早做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