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431章

明朝伪君子-第431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江西剿匪记仍在继续。
  王守仁接手九江府的军政大权后,下的第一道军令便是剿匪。
  大抵是来江西这一路上被山贼土匪们折腾够惨了,接掌兵权后王守仁对山贼土匪们的报复可谓疯狂,正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抢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于是九江府附近的土匪们倒霉了。
  论读书,谁也没有王守仁读得多,人家都读成了圣人,就差背后长一对翅膀飞升了,土匪们算哪根葱?论兵法,嗯,兵法也是书……
  土匪们终于尝到被人围追堵截被人用箭射用刀砍是什么滋味了,以往这些活儿基本都是他们干的。
  九江府百里方圆展开了严打行动,第一轮清剿,九江府附近的土匪被剿灭了三千多人,土匪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躲进深山里不敢出来,大秤分金大碗喝酒的好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能喝上两口稀粥已是老天垂怜了。
  将土匪们逼到这般境地,王守仁靠的不仅仅是武力围剿,而是智慧。
  因为王守仁在九江府发明了一个害匪不浅的东西,名叫“十家牌法”。这个十家牌法不是十户人家凑起来打牌,而是类似于秦汉时期的连坐法,说得通俗点就是保甲连坐,将九江府附近的百姓全部发动起来,每十家为一个单位轮流在城镇和村庄里巡逻,一旦发现土匪而惧不敢报,或者某户人家跟土匪沾亲带故,那么这十家百姓跟着一起倒霉。
  王守仁真是个很奇特的人,一方面苦学圣人书,学术上开宗立派,俨然一副德高望重衣袂飘飘的宗师形象,另一方面出手用兵却狡诈如狐,惩治土匪异常的心狠手辣,其狠辣手段甚至连秦堪都自愧不如,这种人简直如同患了精神分裂症,也不知他这两年在贵州龙场深山里经历了什么不堪回首的惨事,以至于清剿土匪剿得如此变态……
  历史再次证明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任何魑魅魍魉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只能是被活活淹死的下场,当然,也有少部分是被活活吓死。
  九江府的土匪们坐不住了,他们总结出一个很深刻的人生教训,那就是打劫跟开饭馆一样,也要看人下菜碟儿,有些人可以先杀后奸再抢,有些人却一根汗毛都碰不得,否则后果很严重,比如王守仁这样的小心眼儿圣人……
  不管怎么说,曾经开心的打劫日子已成了过眼烟云,土匪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有了王守仁这尊大神横刀立马矗立九江,土匪们别说将来响应宁王爷起兵造反谋夺天下这么磅礴的话题,就连眼下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成了悬念。
  于是九江附近的土匪们将绿林箭四处乱射,一拨又一拨的土匪头子们聚集某座不知名的深山,大家合伙开了一次匪界好汉代表大会,与会者皆是方圆百里有头有脸的土匪首领。
  其中九江最大的一股匪帮首领麻六作为东道主和会议发起人,自然也亲自参加了会议,与参会者热情拱手抱拳,就目前九江府匪界的严峻形势以及将来的生存改革等等多方面问题交换了意见,最后在一片祥和友好的气氛里,众土匪头子用了一个时辰来亲切问候王守仁的祖宗十八代,颇多素质低下者已与王守仁逝去的女性长辈先人用嘴发生了一系列少儿不宜的两性关系……
  打又打不过,光骂也不过瘾,匪界代表大会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就在这时,土匪中有一位自觉智勇双全的家伙站出来,给大家献上了一条很奇葩的主意,那就是假意归降。
  这个主意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用过,说起来颇为老套,但是若结合实际来考虑,未尝不是个好办法,反正宁王起兵造反就在这几日了,暂时降了王守仁又如何?朝廷历来有不杀降的规矩,性命当可无虞,只待宁王爷登高一呼,归降的土匪们立马掉转枪头把王守仁杀了,顺便还可为宁王爷夺下九江府城,作为投奔王爷的一份重礼……
  土匪们越想越觉得此计简直妙不可言,纷纷点头赞同。
  土匪们沾沾自喜,他们觉得以自己如此简单的脑部结构居然能想出如此复杂绝妙的计谋,简直是一众首领的先人祖宗集体冒青烟,于是假意归降这个主意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四五千土匪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出现在九江城外,令九江府的守城兵丁惊呆了,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如此有底气的土匪,这群人都疯了么?
  一名土匪代表独自入城面见王守仁,听完土匪们的来意后,王守仁也惊呆了,惊呆之后表情很古怪。
  王巡抚非常爽快的接受了土匪们的投降,他甚至派人连夜给土匪们在城外搭建了一座临时军营,不过按照朝廷纳降的规矩,土匪们的兵器必须上缴,土匪们也是见识过风浪的老麻雀,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四五千名手无寸铁的土匪住进了临时军营,军营被卫所官兵团团包围起来。
  另一边,王巡抚在城里备下了丰盛的酒菜,盛情邀请土匪首领们赴宴,据说还会给每个人封个官儿当当,让各位的祖坟多喷一阵青烟。
  十几名土匪首领欣然赴宴,有酒有肉有官儿当,首领们的心情很激动,有些革命意志不坚定的甚至冒出了索性假戏真做的想法,干脆真正投降朝廷算了。
  王巡抚在宴席上很客气,而且看得出他的心情非常好,宴席是成功的,热烈的,奋进的,可谓宾主尽欢,唯一的小瑕疵就是,这位王巡抚的眼神不怎么善良,就像一只黄鼠狼眼睁睁看见一群土鸡排着队送上门,除了惊愕就是惊喜,这种眼神令土匪们颇不舒服,浑身发毛。
  首领们的感觉是靠谱的,早有这种靠谱的感觉该多好,也不会干出送命上门的蠢事。
  宴席吃到一半,和颜悦色的王巡抚翻脸了,翻脸比翻书还快。
  一个历史上被重复了无数次的老桥段再次上演,……是的,门外埋伏的刀斧手冲了进来,一通胡劈乱砍,把首领们剁成了肉酱。
  所以说,打劫朝廷命官的后果很严重,碰到那些心眼比针尖还小的朝廷命官后果更严重,后世乡村许多角落里用白粉刷着“抢劫警车是违法的”标语不是虚言恐吓,实在应该引起不法分子们的高度警惕……
  王守仁动手的同时,城外的卫所官兵也发动了,官兵们悍然发起突袭,将睡梦中的四五千土匪全部绑起来,然后用绳子结成一串串,打包集体快递到南京,热烈期待南京刑部和大理寺的亲们给好评……
  此役共计杀土匪首领十余名,活擒土匪四五千人,一个连王守仁都颇感棘手的江西匪患问题,就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解决了,完全不费吹灰之力。
  ※※※
  江西南昌宁王府。
  宁王朱宸濠在王府前殿来回急促踱步,两眼赤红,鼻孔里呼哧喘着粗气,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
  府内大小十几位正妃侧妃和侍妾躲在殿内另一角,或真或假地抽噎两声,宁王正妃娄氏看着狂怒中的王爷,嘴唇嗫嚅几下,欲言又止,轻轻一叹之后垂首不语。
  朱宸濠不知在殿内来回转了多少圈,胸中一股怒意却怎么也消散不去,于是猛然停步,像只怒狮般仰头哮吼了几声,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万万没想到啊,他堂堂宁王的孩子,居然也有被人扔井里的一天……这世道怎么堕落成这样了?
  二子朱拱椿,事发后才被王府侍卫从井里捞起来,已然气绝多时了,唐寅逃了朱宸濠并不怪他,毕竟人各有志,但你逃便逃了,临走把我孩子扔井里算怎么回事?此仇不报宁王有何面目造反?
  “来人,来人!还没找到唐寅那狗贼么?你们这群没用的混账!掘地三尺也得给我把他挖出来,本王要将他碎尸万段!”


第594章 兴兵叛乱
  宁王朱宸濠庶子十余人,但正妃所出的嫡子却只有两个,朱拱椿的死对宁王的打击不小。
  朱宸濠在殿内大发雷霆,其余的妻妾则小心地躲在一旁抽泣,却无一人敢上前劝慰宁王。
  暴怒中的宁王是惹不得的,以前很多侍妾仗着自己貌美且得宠,在宁王面前稍稍有些放肆,结果第二天便莫名其妙成了失踪人口。
  在发现朱拱椿身亡的当时,南昌便被宁王下令封城,王府侍卫大索全城,地毯式的翻遍了城内的每个角落,然而那该死的唐寅和陌生女子却不见人影。
  摔了无数花瓶杯碟,发泄了心中怒气之后,宁王不得不面对丧子的事实。
  满殿悲苦的气氛里,王府侍卫匆匆来报,李士实和刘养正两位先生在书房等候王爷。
  宁王悲伤的眼神闪过一丝痛楚,渐渐变得冷漠无情。
  他知道李士实和刘养正会说什么,万事俱备矣,只待东风。
  明日便是六月十四,宁王的寿辰,这一日,他将迈出改天换地的第一步。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儿子尸骨未寒,心中痛楚无以复加,可他却不得不做出无比欢喜的样子大宴宾客,因为明日对宁王百年一脉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日。
  朱宸濠怔怔站在殿中央,不知想些什么,许久之后目光渐渐变得冷漠无情,看着殿内的正妃侧妃和侍妾们冷冷道:“拱椿之事先瞒下来,任何人敢泄露半句。杖毙!明日本王要在王府大宴宾客,尔等当知晓厉害。”
  说完朱宸濠甩了甩袍袖独自离开。
  大殿内,正妃娄氏看着朱宸濠的背影,愈发感到寒心。
  娄氏出身名门,闺名素珍,她的父亲是兵部郎中,祖父是著名的理学宗师娄谅,娄谅是当世学问大家,就连王守仁年轻时也曾拜在娄谅名下求学。
  娄妃自小家教甚严,而且她本身的学问也很不凡,更是一位非常罕见的女诗人。“色美而工词章”,最重要的是,娄妃性贤明,晓大义。数年前察觉宁王有不臣之心后,娄妃忧虑欲绝,又不敢直言劝慰,身为诗人才女的她写了一首七绝,委婉地劝慰宁王悬崖勒马,其诗曰:“妇语夫兮夫转听,采樵须知担头轻。昨宵再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
  只可惜宁王的野心蒙蔽了理智,对正妃的劝慰浑不在意,仍旧一意孤行。
  儿子死了,丈夫造反,娄妃只觉浑身冰凉,似乎生机已离体而去,越来越远……
  ※※※
  六月十四,宁王朱宸濠寿诞,王府大宴宾客。
  一大早便有许多官员前来贺寿,王府内人山人海,四处布满了武将和侍卫,家仆和侍女们堆着喜气洋洋的笑容,如穿花蝴蝶般在宾客人群中翩翩飞舞。
  一担担的寿礼抬进门,各种恭敬的贺寿词滔滔不绝,宁王府表面上沉浸在一片喜气欢欣的气氛里,谁都不曾发现,王府内宅禁地的厢房里,数千披甲武士刀出鞘箭上弦,静静地等待着发动的信号。
  喜庆欢欣的宁王府,一丝杀机悄然弥漫。
  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江西按察使,南昌知府,宁王三卫指挥使……江西地界上军政首脑人物全部聚集宁王府,为这位朱家宗室藩王贺寿。
  独坐寿堂主位的朱宸濠今日笑得很开心,满脸喜悦的笑容丝毫看不出他昨日还经历过丧子之痛,连他儿子的尸骨还停在王府后院内宅里未曾下葬。
  吉时到,随着礼官冗长高亢的唱名,诸多宾客按身份地位依次上前给宁王祝寿,一篇篇花团锦簇的贺寿诗篇和词章从宾客们嘴里宣念出来,朱宸濠捋须颔首,笑得愈发开心了。
  拜寿过程长达一个多时辰,待所有宾客拜完寿,时间已过了午时,随即宾客们各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