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420章

明朝伪君子-第420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糟蹋良家妇女了?”秦堪有些惴惴,这是他最担心的事,虽说以如今秦堪的地位,就算真干了这么没出息的事,也没什么要紧的,连政敌都懒得用这种脆弱的理由打击他,只是若真干了这事,教他这位新晋宁国公的老脸往哪搁?
  幸好杜嫣的回答让秦堪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那倒没有,跟昨晚你干的事情比起来,糟蹋良家妇女简直不算事了……”
  秦堪呆滞片刻,接着大惊失色:“难不成我把王守仁糟蹋了?王守仁他人呢?”
  杜嫣俏脸发黑,气得狠狠掐了他一下,道:“满脑子乱七八糟想什么呢,你知不知道昨晚你和那叫花子合着伙儿把李东阳大学士家房子烧了!”
  秦堪呆住了:“……”
  杜嫣见秦堪久久不语,又好气又好笑,恨恨地再掐了他一下,道:“平日见你斯文儒雅,一副读书人的做派,怎的喝了酒便无法无天,杀人放火什么事都敢干……”
  “夫人此言差矣,相公我没喝酒的时候照样也杀人放火……”秦堪觉得头愈发痛了,揉着眉心道:“说说吧,我昨晚和王守仁到底干了什么事……”
  杜嫣气哼哼地把秦堪昨晚干的事说了一遍。
  秦堪和王守仁都是行动派,说做便做,昨晚喝到酣畅处,一说起偷酒,二人一拍即合,马上出了燕来楼,为了突出偷酒这件事的风雅,秦堪乘着醉意特地将身边的侍卫全都赶远,然后二人踉踉跄跄在京师内城游魂般瞎逛,秦堪的侍卫见国公爷醉了,又不敢真的走远,一直远远在他身后跟着。
  二人不知怎的逛到了内城李东阳府门前,一见门口两只高挂的李府灯笼,秦堪忽然想起李东阳家里存着好酒。
  作为掌管天下最大特务机构的总头目,京师各个大臣家里的隐私秦堪件件都知道,李东阳常跟友人吹嘘自己曾在后院梅树下埋了十坛女儿红的隐秘事秦堪自然也非常清楚,他更清楚李东阳把这十坛酒当成了传家宝贝,连他儿子李兆先跟朱老公爷的孙女成亲那天都没舍得拿出来喝。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李东阳万万没想到自己时常挂在嘴边吹嘘的宝贝真被贼惦记上了。
  于是月黑风高的夜里,秦堪和王守仁借着酒兴,不知从哪儿寻摸了一架梯子,就这样翻上了李府的围墙。
  作为当朝大学士府,府内的守卫自然也是森严的,二人刚骑上墙头便被李府的家丁护卫发现了,铜锣敲得震天响,火把一支支点了起来,将二人照得纤毫毕现,无所遁形,围墙的另一边,秦堪的侍卫也吓坏了,打着火把急匆匆赶来救驾,不远处更传来杂乱的脚步声,连五城兵马司巡夜的兵丁也惊动了。
  秦堪和王守仁二人骑在墙头好生尴尬,相比之下秦公爷还是比较要脸面的,二话不说立马放弃了偷酒行动,顺着梯子便下来了,王守仁酒还没醒,自告奋勇留下断后,秦堪此时当然不会跟他客气,老实说,他正想一脚把王守仁踹下墙头引开李府护院家丁的注意,既然王守仁主动要求留下,秦堪正求之不得,匆匆塞给他一支火把后便跑远了。
  王守仁不愧精通兵法,深知声东击西之妙用,骑在墙头哈哈狂笑两声,手里的火把脱手飞出,恰好点燃了李府后院的马厩,忙着追偷酒贼的李府家丁们大惊失色,一群人手忙脚乱地开始灭火,而王守仁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还骑在墙头狂笑不已,口里高声唱着“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最后被义愤填膺的李府护院当场拿下,揍了个半死……
  ……
  听完杜嫣的细述,秦堪的脸色愈发难看了。
  很难想象斯斯文文的自己竟干出这么狂野的事情,酒果然不是好东西啊……
  杜嫣说完还不解恨,使劲拿手指戳秦堪的太阳穴:“堂堂国公爷,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喝了酒怎地这副德行?老跟我说当今天子荒唐,常惹祸事,你比他好到哪里去了?”
  “别戳,相公头要爆了……”秦堪痛苦地捧着脑袋呻吟。
  “今日天还没亮,相公干的坏事便满城传开了,如今相公的名头可是实实在在的名震京师,声名远扬啦……”杜嫣越说越气,最后却忽然噗嗤笑了。
  秦堪有气无力道:“这几日相公还是不出门,先躲躲再说……”
  杜嫣笑着叹气:“相公怕是躲不过去了,李东阳李大学士今日一下朝便直奔咱家,现在还坐在前堂等着兴师问罪呢。”


第582章 离栈之意
  秦堪很少大醉,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原来自己的酒品和朱厚照的牌品一样差劲。
  脑子里的记忆似乎从昨晚出了燕来楼以后便是一片空白,完全被切断了,自己说过什么干过什么只能听杜嫣给他叙述,而他则睁着呆滞茫然的眼睛,任杜嫣填补自己的记忆空白。
  这种感觉不太好,听杜嫣那张樱红小嘴娓娓道出自己的醉后所为,秦堪越听越觉得陌生,仿佛被鬼上了身似的,一切都不真实。
  感觉不真实,但李东阳却真真实实的坐在国公府的前堂等他。
  秦堪的头更痛了……
  “既然昨晚已得罪他了,索性叫人将他乱棍打出去,得罪彻底算了……”秦堪咬牙,恶向胆边伸,他实在不想面对这个现实,更不想面对李东阳。
  当初刚来京师时已烧过李东阳房子一次,那是因为被东厂上千番子剿杀,为了活命才想出这个祸水东引的法子,事后秦堪给李东阳不仅赔礼道歉,光送给他家聊表歉意的礼品就足足装了三大车,李东阳这才悻悻地不再追究。
  可怜的李老先生没招谁没惹谁,无端端的祸从天降,昨晚又被两个醉汉烧了房子,将心比心,若秦堪遇到这种事,此时此刻肇事者大抵已被活埋了吧……
  杜嫣听到秦堪丧尽天良的这句话,瞪圆了眼睛惊呆了,许久之后才狠狠地捶了秦堪一记,这回可真是下了重手,痛得秦堪倒吸凉气。
  “相公酒还没醒吗?说什么混账话呢!李老大人可是当朝内阁首辅,你和那叫花子无缘无故把人家房子烧了,事后不仅不赔礼,反而叫人把他乱棍打出,你这简直是……”
  杜嫣实在不知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自己的相公,语结半晌,又气得狠狠掐了他几下。
  秦堪揉了揉额头,道:“好吧,看在夫人的面子上,今日便不把李东阳赶出去了,相公这就去给他赔礼。”
  秦堪笑着起身,临走特意扫了一眼杜嫣的小腹,见小腹仍是平平瘪瘪,秦堪不由有些失望。
  平日嘴里说着孩子求不来的,要看老天爷的缘分,这都是安慰杜嫣的话,实际上秦堪自己也非常渴望能有一个他和杜嫣的结晶。如今她肚子还没动静,秦堪不得不怀疑上次唐子禾究竟有没有把她治好,以前见过唐子禾出手,秦堪却一直忘了问唐子禾医术上的特长了,万一她擅长的是下毒而不是救人……
  下次见面一定要问问她有没有行医执照……
  ※※※
  秦堪磨磨蹭蹭走进前堂时,第一眼便看到李东阳的胡须在微微颤动,二人相见,李东阳顿时整个人都开始颤抖起来。
  秦堪知道,这副神态绝对不是惊喜,因为他清楚地看到,李东阳眼中凶光闪烁,有种欲将他除之而后快的戾气,很显然,老家伙来者不善。
  “赔钱!”招呼也不打了,秦堪见面的第一句话便很识时务:“西涯先生息怒,昨晚给贵府造成的任何损失,我愿双倍赔偿,多少银子您出个价。”
  “你……”李东阳指着秦堪抖了半晌,怒道:“果然是混账人干混账事,连说话也说的混账话!小子,老夫问你,你一次又一次烧我家房子,老夫的府宅到底多招你嫌弃,你非要一把火把它烧干净?”
  秦堪面带愧色:“西涯先生言重了,贵府清新脱俗,幽雅入胜,而且风水极佳,正是招财进宝,多福多寿的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你还敢放火,而且烧了一次又一次,上回你身陷绝境,东厂番子欲取你性命,情急之下设法自救,老夫虽被你当了枪使,却还是勉强原谅你了,这回你若不给老夫一个说法,咱们便去金殿皇上面前打官司!”李东阳火气很大。
  “皇上很忙的,这点小事不用麻烦他了……”
  李东阳怒瞪着他,许久之后重重一叹:“你如今好歹也是堂堂国公了,为何做事越来越跟皇上一样荒唐?君子当慎言慎行,哪怕酒后亦是如此,你看你昨晚都干了些什么!”
  秦堪理亏,半晌从喉咙眼里挤出一句干巴巴的话:“最近压力比较大……”
  李东阳哭笑不得,用手指点了点秦堪,愤怒的神色却已稍微缓和。
  秦堪情知李东阳已不怪罪,心中连道侥幸,看来昨晚醉后还是尚存一丝理智的,意识模糊中还知道找熟人下手,若昨晚烧的是那些素来视他如仇寇的言官御史们的家,今日怕是不能善了。
  “来人,上茶,上好茶!”秦堪头一次对没提礼物上门的客人如此客气。
  李东阳坐下来,苦笑着摇摇头,捋着胡须缓缓道:“今日老夫上门,一则是兴师问罪……”
  秦堪急忙接过话头:“已然问过罪了,晚辈知错,此事揭过不提吧?”
  李东阳哼了哼,接着道:“二则,老夫是想来跟你说一声,过了今年,老夫便要致仕告老了……”
  秦堪呆住了,只觉得心往深谷里狠狠一沉。
  “西涯先生要告老?这……还早吧?”
  李东阳叹道:“不早了,老夫今年已六十多岁了,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少问政事朝务,天下的担子便全部压到我们内阁三位大学士身上,国事皆由内阁和司礼监而决,老夫每日批阅各部各地官府奏疏少说也有上千本,老夫咬着牙硬撑了三年,今年实在撑不下去了……”
  秦堪垂头,心中浮起无比的伤感。
  他知道李东阳说的是实情,这三年来,秦堪能感觉到李东阳的疲惫,每次见到他总觉得他有一种喘不上气来的辛苦,鬓边的青丝不知何时已渲染上了白霜,当初那个神采飞扬,精神矍铄的内阁大学士,如今已越来越像一位迟暮的老人,离生命的终点越来越近……
  看着李东阳苍老的面容,秦堪静默许久,忽然站起身朝他毕恭毕敬长长一揖。
  李东阳见秦堪难得的正经肃穆模样,不由欣慰地捋了捋须,眼中晶莹闪烁。
  “小子何以行此礼?”
  秦堪正色道:“晚辈敬老大人为大明社稷一生劳苦,鞠躬尽瘁。天下文官只将忠义挂在嘴上,然真正为大明耗尽一生心力者,唯老大人一人矣。”
  李东阳眼眶泛起老泪,眨了眨眼使劲将泪水憋回去,长长叹道:“若满朝同僚皆如你这般视我,老夫纵算是累死在书案前亦甘之若饴了,自刘健谢迁走后,天下人皆云老夫贪权恋栈,失德丧节,连老夫的学生都当众与我割袍断义,他们何曾懂我,钟鼎山林,各秉天性,离开是为彰显气节,难道留下的一定是贪权之辈吗?”
  秦堪沉声道:“老大人这几年忍辱负重,晚辈都看在眼里,今日骤闻老大人欲致仕,晚辈心中着实难过,虽知老大人辛苦疲累,但可否再勉力强撑几年?晚辈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以后若朝堂上少了老大人的默契相助,晚辈的处境恐怕愈发艰难……”
  李东阳笑着摇头:“老夫知道你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足以改变国运气数,但是这些事也皆是耗时日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