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37章

明朝伪君子-第37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绍兴卫下千户吕志隆。
  吕志隆朝秦堪友好地笑了笑,道:“秦百户,幸会了。”
  秦堪急忙拱手:“吕千户,有礼。”
  吕志隆眼睛眨了眨,道:“秦百户是读书人?”
  秦堪苦笑,为何别人一见他就知道他是读书人?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他总觉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太弱了……
  在军伍里说别人是读书人……应该是在骂人吧?
  使劲拍了拍胸脯,秦堪试图让自己显得雄壮:“军户,祖传父,父传子的军户。”
  吕志隆愣了一下,哈哈大笑:“那你还是赶紧找个婆娘成家生子后再上战场吧,你这样的上了杀阵,活下来的机会不大。”
  秦堪:“……”
  自取其辱啊。他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是个读书人,因为他和读书人一样,有犯贱的潜质。
  凝望面前那片苍茫的大海,吕志隆长长叹了口气,苦笑道:“也不知那帮杀才下一步会祸害哪里,咱们在崇明岛上守株待兔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总觉得满身的劲儿被捆着,不知如何泄出去……”
  秦堪道:“如果咱们碰到倭寇,会赢吗?”
  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令吕志隆迷茫了。
  绍兴卫所四个千户,总共四千余官兵,倭寇充其量数百,以十搏一之战,按说毫无悬念,可是吕志隆却真的不知道答案。
  卫所官兵的战力太让人悲观了,说白了,他们只是一群为上官种田的农夫,平日半月小练一次,一月大练一次,战时扔了锄头握兵器,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吕志隆是千户,他最了解卫所官兵的战力,仰头苦笑数声:“若倭寇不攻崇明,兄弟们便算运道好,捡条命回去,如若倭寇真冲着崇明来了,某便舍命拼它一场,反正冲杀也是死,掉头逃跑也是死,我若一退,秦百户你的督战队恐怕下手不会含糊吧?”
  秦堪长长一揖:“职命在身,不得不为,吕千户见谅。”
  吕志隆哈哈一笑:“没什么见不见谅的,吕某杀倭寇是职命,你杀我逃跑的弟兄也是职命,既然吃了军粮,战死沙场也是应得的下场。”
  远方,一抹艳丽的残阳缓缓下沉,夕阳下的海滩染上了一层金黄。
  海浪一波接一波,一条条银白色的浪线由远而近,前赴后继在沙滩边沿冲刷,消失……
  两人静立于海边,各自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多久,秦堪双目一凝,远处的海面上出现十几个小黑点,慢慢地,小黑点近了,竟是十余艘挂着黑帆的帆船。
  “吕千户,那里是我们的斥候船回来了么?”秦堪指着远处道。
  吕志隆凝目仔细看了半晌,忽然两眼圆睁,大声道:“黑帆,船体平头方正,不是斥候船,是倭寇!”
  秦堪的心徒然一沉,脸上一片可怕的惨白。
  倭寇……真的来了!
  吕志隆再看了几眼,确定是倭寇后,扭头就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大喝:“倭寇来犯!倭寇来犯!所有人整队,结阵,迎敌!”
  后方驻地的官兵一阵喧哗。
  秦堪的身躯抖索了许久,终于狠狠一咬牙,紧紧握住了腰侧的刀柄,鼓足了勇气瞋目大喝:“锦衣卫督战,战阵两侧压阵,怯战避敌脱逃者,斩!”


第056章 崇明抗倭(中)
  咚咚咚的战鼓擂响,海滩边数十丈方圆的空地上,卫所官兵集结的场面非常混乱,大明制式兵器杂多,刀枪镗箭不一而足,倭寇的海船来得很快,离岸边不足一里,而岸边的卫所官兵们仍在匆忙整队,只听得一片喧嚣的骂声吼声和哭声,兵器忙乱地互相磕碰,乱成了一锅粥。
  绍兴卫的其他三个千户官兵分别驻守崇明岛的南北两端,一时半会儿估计赶不及增援了,指挥使张奎也领着诸官员赶赴南端,这里只留下了吕志隆的一个千户和秦堪的百户督战队。
  吕志隆浑身披挂,手执一把二十余斤的环式大砍刀,骂骂咧咧的在队伍中穿行,不时踢属下官兵们几脚。
  秦堪命丁顺和李二率弟兄们左臂绑上红巾,执刀分列官兵阵型两侧边沿,大明立国以来,大小战阵的督战队都是这般压阵,稳住队伍阵型不乱的同时,也能给作战的官兵们一种心理上的威慑,让他们不敢轻易当逃兵。
  混乱嘈杂中,一股无形的杀气凝结于众人的心头,沉甸甸的压在胸口,咸涩的空气仿佛飘散着几丝腐烂的血腥气息,令人无端地有种呕吐的冲动。
  这就是战争,它像一只毁灭一切生灵和希望的巨兽,人类在它面前只能颤栗发抖。
  当倭寇的十余艘海船离岸边只有二十丈时,终于,卫所官兵队伍里有人受不了这巨大的恐怖的压力,忽然扔掉手里的兵器,发了疯似的跑出了队伍,一边跑一边大哭,原本勉强成型的队伍顿时一阵惊惶混乱。
  秦堪咬牙大喝:“砍了!”
  丁顺二话不说,手起刀落,那名逃跑的军士一声惨叫,被丁顺一刀劈死,尸体犹在沙滩上抽搐不已。
  整队的吕千户扭头看了秦堪一眼,痛惜和感激的复杂目光,令秦堪心头一颤,扭头望向别处,牙齿却死死咬住了下唇。
  这是战争,军心一乱所有人都得死,向自己人下杀手是为了保住更多自己人的性命!
  秦堪不停在心中说服自己,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杀人,而且还是自己亲自下的命令。
  胸腔里堵着一口逆气,他很想吐,却死死咬牙忍着。
  “怯战脱逃者,斩!”秦堪仿佛给自己壮胆似的,再次瞋目大喝。
  “斩!”锦衣卫督战队齐声大吼。
  这一声吼终于压住了阵型的混乱骚动,官兵队伍渐渐安静下来。
  吕志隆也放声吼道:“弓箭上前,枪兵压后!所有人听令行事,违军令者,杀无赦!”
  百余名弓箭手分成两排挽弓而上,一排单膝跪地,一排直立,抽出箭囊里的翎尾箭矢,搭在弓弦上。
  其余数百名手执长枪和刀镗等兵器的军士站在弓箭手后方严阵以待。
  秦堪的督战队压在战阵两侧,雁形分散而立。
  一千多人就这样静静看着倭寇的海船缓缓靠近,靠近……
  终于,海船在离岸边只有数丈之遥时,船行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十余艘海船上扑通扑通跳下百余个倭寇,他们穿的衣服很杂乱,文人长衫者有之,武人短衫者有之,和服者有之,甚至也有人精赤着上身,胯间只围了一块日本传统的兜裆布。
  他们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刀枪剑棍,连举鱼叉的都有,为首的十几个人梳着髡头,头皮上抹着黑色的油漆,形象说不出的怪异难看,他们泅着齐膝的海水,面目狰狞地朝岸边走来,嘴里发出哇哇的怪叫。
  秦堪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这一战关乎着生死,关乎着包括自己在内四千多名大明官兵的生死。
  十余艘海船上陆续下来了三百多倭寇,为首的十几人离岸边不足十丈,已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了。
  吕志隆眯着眼端详了一会儿,将手中的大砍刀高高扬起,大声下令:“放箭!”
  嗖嗖嗖!
  箭矢漫天激射而去,泅着海水的倭寇们当即倒下了十余人,可他们仍在向前不屈不挠地泅渡着,眼中凶光毕现。
  “再放箭!”吕志隆大声命令。
  嗖嗖嗖!
  随着倭寇们的步步逼近,卫所官兵的队伍却出现了小小的骚动,又有几名军士扔下了兵器,不要命的跑出了队伍,被锦衣卫督战队赶上后一刀劈翻。
  当所有倭寇在不停歇的箭雨中强行登上岸后,吕志隆命弓箭后撤,枪兵上前列阵。
  双方隔数丈之遥,开始了冲锋,双方越接越近,终于迎面狠狠撞击在一起。
  秦堪努力支撑着发抖的身躯,领着锦衣卫亦步亦趋地跟随队伍前进。
  轰!
  惊涛拍岸似的巨响,双方短兵相接,倭刀与长枪无情地刺出,双方拼尽了全力,相互屠戮着敌人的生命。
  刀光剑影和临死前绝望的惨叫,交织成一片地狱的亡灵曲。
  腐烂如铁锈般的血腥味道很快充斥着空气,殷红的鲜血和森森的白骨,以及那些捧着残肢倒地哀嚎的军士们,一幕幕残酷得让人发疯的景象,狠狠刺激着秦堪的心。
  交战不到一炷香时辰,终于,倭寇们抵挡不住了,数百人开始惶恐后撤,纷纷跳下海朝海船逃去。
  秦堪感到心脏一阵剧烈猛跳。
  快赢了!就差一点点了!
  为首的十二名倭寇见伙伴们后撤,仿佛彻底激起了他们的凶性,一名光头穿着日本武士服的倭寇当先跨出一步,忽然发出凄厉如鬼般的嚎叫,接着狠狠一刀劈在一名卫所军士的背上,接着发了疯似的扔了倭刀,两手抱住军士的肩膀,一张嘴朝他的脖子狠狠咬下去,军士的惨叫声里,倭寇连皮带肉咬了一大口,嘴里嚼了几下,竟生生吞了下去,然后咧开血红的大嘴,朝官兵们厉声吼叫。
  这一举动令所有官兵目瞪口呆,一种莫以名状恐惧深深袭向众人心头,眼前这个状若食人厉鬼的倭寇将所有人的高昂士气瞬间降至了冰点。
  秦堪心头猛地一沉,情知不妙,刚准备叫丁顺和李二严密压阵,话还来不及出口,便听得军士中有人忽然恐惧至极地大喊:“我们打不了的,他不是人,是鬼!是鬼!”
  一人,两人,三人……
  只差一线便要赢了的官兵们,此刻纷纷扔下兵器,掉头就跑,任两侧压阵督战的锦衣卫如何劈杀震慑,也顶不住如潮水般败退的逃跑官兵。
  兵败如山崩!
  吕志隆大怒,亲手劈翻了几名逃跑的军士,仍被不断涌向后方的将士们冲击得踉跄不已。
  “兄弟们不要跑!不要跑!倭寇只有十二个了,只有十二个了啊!”吕志隆的两眼布满了血丝,吼声里充满了悲怆。
  秦堪也被败退的官兵冲击得不停往后退去,一直喊着脱逃者军法处置,可根本毫无作用。
  乱军中,十二名倭寇眼见竟吓退了上千的官兵,不由得意的猖狂大笑,一幕令国人悲哀的景象出现了,空旷的沙滩上,十二名倭寇竟嚣张的扬着倭刀,追杀着上千名毫无斗志毫无士气的大明官兵。
  吕志隆没有退,他不能退!退回去他也是死路一条。
  迎着倭寇们的倭刀,吕志隆长身而起,环式大砍刀奋力劈出,为首的倭寇敏捷地一闪,一刀落空,旁边的倭寇一刀刺出,瞬间将吕志隆刺了个透心凉。
  吕志隆刹那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撒手扔下刀,朝着官兵们逃跑的方向跪下,嘴里仍在虚弱的呼喊:“……回来,回来!他们……只有,只有十二个人啊……十二个人啊!”
  浑身抽搐几下,吕志隆颓然倒地,气绝而亡,至死未瞑目,眼睛盯着前方,充满了悲怆苍凉,一直到死,他都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
  上千名官兵竟被十二个敌人吓得落荒而逃,这,到底是为什么?


第057章 崇明抗倭(下)
  官兵们仍在溃逃,沙滩上丢落了一地的旌旗,兵器,盔甲。
  秦堪被挤在溃逃的人群中,止不住地踉跄后退,如逆流中的小舟,在人潮中起伏搏浪。吕志隆的惨死一丝不差地看在他眼中,秦堪的眼珠充血凸出,张着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他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多大的声音也喊不回那些毫无斗志的官兵了,一人崩而全军崩,打仗完全靠一口士气撑着的,士气一泄,战事皆休。
  文官仗节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