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321章

明朝伪君子-第321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堪吓得急步上前扶住她,金柳软软倒在他怀里,叫了声“相公”便珠泪涟涟。
  秦堪轻轻抚上金柳的大肚子,眼中浮起浓浓的温情,肚子里孕育着自己的骨血,他或者她将是自己在这个世上的第一个寄托,第一道真正属于自己存世的痕迹。
  “孩子乖不乖?”秦堪抚着金柳的肚子,朝它轻轻地吻了一下。
  金柳身躯微微有些发福,脸上却荡漾着圣洁的母性光辉。
  “他很乖,不过偶尔……会轻轻踢我几下。”金柳幸福地笑。
  秦堪有种初为人父的感动,蹲下身看着肚子,轻声呢喃:“孩子,为了你,我少杀了许多人。”
  金柳愣了一下,接着眼泪如成串的珍珠扑簌而落。
  满带金铁杀气的话语寄托着浓浓的父爱,它比甜言蜜语更动听,这是一句出自父亲的话。
  ※※※
  为家主接风的晚宴自然隆重之极,侯府主母高兴之下大赏下人,然后后院中堂摆宴。
  夫妻三人再加上一旁侍酒的怜月怜星俩姐妹,一顿宴席吃得男女主人尽欢,怜月怜星谨守着丫鬟的本分,她们是从南京开始最早跟着秦堪的,府里除了两位夫人,最受宠的便是她们,以前年纪尚幼时秦堪喜欢将她们一左一右抱在膝上,年纪大一些以后无良的秦老爷时常将她们拉进厢房关上门,里面做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是从二女出门后嫣红欲滴的模样来看,秦老爷肯定没对她们干什么好事,除了二女的红丸未取,男女间该做的事情都做过了。
  侯府家宴其乐融融,满堂欢欣之时,身为主母的杜嫣瞧瞧席上只有男主人和两位夫人,再想想别的大户官宦人家设家宴时都是好几大桌,男丁旺盛,枝多叶繁,而堂堂世袭国侯府的家宴却只有冷冷清清三个人,相比之下分外凄凉。
  宴席到最后,杜嫣不由有些黯然,身为侯府主母,让侯府男丁兴旺是她的责任和义务,否则便是严重的失职,不论男丁是不是正室所出,只要是秦家的骨血就好,不然每年拜祭秦家祠堂,教她这个主母有何面目抬头见秦家列祖列宗的牌位?
  目光复杂地瞟了一眼金柳的肚子,杜嫣不由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感,原本暗暗祈祷金柳临盆生个女娃,现在想来委实太过自私了,她自己肚里迟迟不见动静,难道便任由秦家香火断掉么?
  今晚开始,还是暗暗祷告金柳生个男丁吧。
  杜嫣决定明日再去报恩寺捐一千两银子,正经许个愿,菩萨拿了钱必须为她的愿望服务,否则烧了那破庙。
  ※※※
  夫妻三人沐浴入睡,秦堪食髓知味,再次要求三人同床,相公好不容易归家,两位夫人自然千依百顺,纵然心里万分羞意,却也半推半就从了。夜里芙蓉粉帐激烈摇曳,也不知夫妻三人做了多少羞死人的事情。
  第二天秦堪没去北镇抚司,留在家中与妻子享受难得的甜蜜日子,宫里早朝散后,一名锦衣校尉登门,向秦堪禀报了内阁和司礼监廷议后的结果。
  刘瑾一力主张,焦芳赞同附议,李东阳和杨廷和不置可否,对秦堪的惩处决定下来了,结果竟只是罚了秦堪一年俸禄。
  秦堪再次感受到了刘瑾如今在朝堂上是如何的一手遮天,杀西厂数百名番子,烧了西厂数栋房子,如此严重的事件,最后居然轻飘飘一句罚俸便就此了结。
  校尉禀报说,早朝廷议结果出来后,无数大臣惊愕不敢置信,一群失望至极的言官散朝后聚集承天门,大骂刘瑾不公,骂内阁懦弱,骂皇帝昏庸,朝中权臣勾结,朝纲败坏无可救药云云,愤慨激昂之态,实可谓感天动地。
  不过显然刘公公不吃这一套,没过多久宫里便冲出一群虎狼番子,二话不说将闹事最凶的几名言官拘了便走,很快宫里传出消息,几名言官已被杖毙午门。
  大臣们被吓住了,怒也好悲也好,谁也不敢再拿自己的性命挑战生存极限。呆立宫门前悲怆长叹数声后,各自回家该吃吃该睡睡。
  刘瑾对待大臣的方式永远这么的简单粗暴,可不得不承认,这种简单粗暴很有效。秦堪如果学刘公公那样再心狠手辣一点,或许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中午的时候,又有一名西厂大档头登门,大档头脸色苍白,坐在侯府前堂浑身打摆子,绝望苍凉的模样如同正在阎罗殿受审,前夜秦堪对西厂大开杀戒,这位大档头也在场,当然,他属于比较幸运的,锦衣卫对西厂刚动刀,他便趁夜翻墙跑了。
  如今不论东厂还是西厂的人都患上了很严重的恐秦症,若非迫不得已,谁也不会嫌命长主动登这位凶神的门,大档头是奉刘瑾的令来的,很含蓄地代刘公公表达了一个意思,内阁和司礼监的廷议惩处,刘公公力排众议压下来了,所谓投桃报李,秦侯爷是否也该把武扈交给刘公公了?
  秦堪很痛快便答应了大档头。
  大家心知肚明,这本是一桩政治交易,武扈若是活口,秦堪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能整死刘瑾的良机,然而实际上武扈早在天津城外的伏击战里便被锦衣卫杀了,只留了一颗毫无用处的人头。秦堪的底牌实在薄弱得很,既然刘瑾已说到做到,秦堪再拿捏下去就没意义了。
  武扈的人头交给大档头带给刘瑾,刘瑾找西厂行家看过,发现这颗人头其实已死去很多天,刘瑾顿时察觉上当,秦堪大杀西厂,金殿上刘瑾不得不配合他一搭一唱,被人打了脸还得陪着笑,甚至动用权力忍气吞声将事情压下去,谁知最后才发觉这个所谓的把柄其实根本不存在……
  据说当日司礼监内电闪雷鸣。刘公公肝火旺盛,摔烂了很多瓶瓶罐罐,小宦官们听到屋子里刘公公时而悲愤咆哮,时常委屈的低声呜咽……
  ※※※
  在家休息了几日,秦堪进城去丁顺府上探望。
  查缉天津白莲教时丁顺吃了大亏,差点一命呜呼,被人抬回京师时浑身是血,当时秦堪真以为他死了,没想到这家伙命大,休养了几个月后身子已见大好。
  秦堪登门时,丁顺正在前院缓步慢行,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被人一刀捅进腹部差点丧命。瞧丁顺的气色仍旧有些苍白,好在已能行走自如。
  见秦堪登门,丁顺愣了一下,接着万分惊喜地上前给秦堪施礼。
  二人是生死患难的老弟兄,用不着客套,秦堪上下打量了丁顺一眼,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不错,身子恢复得还行,再休养两个月差不多可以完全康复了。”
  丁顺眼中泛泪,惭愧无地道:“属下辜负了侯爷信任,办砸了差事,害得侯爷亲自赴天津剿除白莲教,还被恶毒小人暗算,属下无能……”
  秦堪笑道:“这件事不怪你,白莲教果然狡诈狠辣,这次在天津连我都差点着了他们的道儿,你被弄个半死不活实在很正常。你好好养伤,大夫开的药要按时吃,身子好了回来继续为我赴汤蹈火。”
  丁顺咧嘴笑道:“是,侯爷,属下身子已完全好了,现在就可为侯爷赴汤蹈火。大夫开的药太离谱,买回来发现堆得比山高,他当是喂牲口呢,属下觉得这大夫估摸着是个草菅人命的假货,索性一脚把他踹出门了。”
  秦堪叹了口气,自己下面的人除了严嵩就没一个斯文的,每次见到丁顺这些属下,总感觉自己进了梁山聚义厅,然后一帮粗鄙汉子抱拳一齐喊自己“秦堪哥哥”……
  ※※※
  秦堪的到来令丁顺颇为感动,将秦堪迎进内堂上首坐下后,二人闲聊了几句,丁顺忽然想起了什么,邀功似的道:“侯爷,属下养伤这段日子也没闲着……”
  秦堪大感欣慰:“潜心读书打算考进士?”
  “呃,这个……真没有。”丁顺老脸一红,随即不屑地撇撇嘴。
  从他夸张的撇嘴角度可以看得出,指望这粗鄙家伙读书简直比指望刘瑾重新长出小鸡鸡更难……
  “侯爷上次巡狩辽东,为了对付李杲不是把他家祖坟挖了么……”
  秦堪脸一沉:“胡说!谁挖他祖坟了?明明是他老李家的祖宗见不得不肖子孙胡作非为,气得自己炸坟了!”
  “炸……炸坟?”丁顺愕然。
  “以后这种话不要乱说,本侯什么时候挖过别人的祖坟?”秦堪冷着脸道。
  丁顺立马心领神会,急忙点头:“是,他老李家炸坟了……侯爷,上次从辽东回京后不是吩咐过属下,说将您的高堂高祖另外找个隐秘的地方,怕万一哪个缺德家伙也依葫芦画瓢……咳,侯爷恕罪,属下嘴笨,反正就那意思,属下前些日子伤好了一些以后,便亲自坐马车去了一趟侯爷的祖籍绍兴山阴县秦庄……”
  秦堪顿时了然:“你找到风水宝地了?”
  “属下斗胆,跟秦庄的老族长打过招呼,又请了一位名满江南的风水堪舆大师,掐算了吉时良辰后,将侯爷的令尊令堂以及三代高祖请出了坟地,在秦庄外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将您的高祖迁进了新居,此事进行得很隐秘,侯爷可放心。”


第452章 辽东消息
  世上不仅做贼的心虚,挖坟的也心虚。
  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秦堪也不想再提,推人及己,丁顺能想到把这件事办了,不得不说是个人才。
  “侯爷,属下对风水什么的不大懂,不过属下请的风水堪舆大师倒委实有点名气,属下陪着他在秦庄外转悠了十来天,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块宝地,只见到那位大师倒吸了口凉气,两眼睁得跟铃铛似的,属下虽然什么都不懂,却也清楚这块宝地一定很不寻常……”
  秦堪苦笑数声。
  他骨子里是现代人,对所谓的风水命格是决计不信的,迁移祖坟是因为自己缺德事干多了怕遭报复,却没想到丁顺对此事如此上心,虽说那所谓的风水大师表现得很惊讶,什么“倒吸一口凉气”,无非也是种自我宣传手段,风水知识就是他的商品,不用点手段付出点演技使劲鼓吹一番,怎能将商品卖个高价?怎能拿得到丰厚报酬?
  “花了多少银子?”秦堪斜眼睨着他。
  “一百两……”
  果然……
  见秦堪无语的样子,丁顺急忙补充道:“是大师花了一百两……”
  秦堪:“……”
  “本来等秦家太爷太公们安寝新陵之后属下打算找个没人的地方剁了这位大师,永远守住这个秘密,没想到大师瞧出了属下的杀机,二话没说掏出一百两银子求我饶命……”
  “后来呢?”
  丁顺叹道:“萍水相逢的,无缘无故送我银子,属下十分感动,最后还是一刀把他剁了……”
  ※※※
  当然,丁顺干的事情不全是没脑子的。
  伤好了一半丁顺便开始处理公务,当初从辽东回京后,关于辽东叶近泉和朵颜部落等等诸多事宜,秦堪便交给丁顺打理中转。
  秦堪曾经给叶近泉发过指令,以牵制和练兵为目的,主动寻找战机,于是从去年冬天开始,叶近泉发动辽东都司大军分化为小股军队,主动寻找瓦剌或鞑靼部落,小规模地发动突袭,战果不错,虽然大明军队也有死伤,但也算难得的占了便宜。
  接连不断地攻打小部落,避开大部落,运动迂回的作战风格令蒙古人颇为头疼。大大小小的战报也源源不断送进京师,有了这些战功垫底,本来朝中对赫然坐到辽东副总兵位置的叶近泉不满的大臣。现在也渐渐无话可说,而叶近泉凭着一战又一战身先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