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292章

明朝伪君子-第292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肯答应吗?侯爷这话问得真可笑……”
  眼睛眨了几下,唐子禾非常自然地转移了话题:“侯爷还没回答民女的问题呢,你要神不知鬼不觉把一个死太监变成真正的死太监,这位不幸被侯爷惦记上的死太监,不会正好是司礼监的刘公公吧?”
  这下换秦堪掩饰了,不自然地仰天打了个哈哈:“我与刘公公一见如故,相亲相爱,要不是本侯嫌他阉了之后管不住尿,我都跟他穿同一条裤子了……唐姑娘不可间我与刘公公的关系,否则衙门告你去。”
  唐子禾掩嘴笑道:“好吧,侯爷说的死太监一定不是刘公公,民女相信侯爷和刘公公相亲相爱。”
  屋子里静静的,方才二人的开心似乎是一场无痕的幻象,安静下来后,连笑声的回音也变得遥不可触摸。
  秦堪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总觉得气氛不对劲,一种淡淡的无可言状的情绪在二人之间莫名产生,莫名飘荡,像香味,无迹可寻却实实在在能感受得到。
  久经情场的秦堪很清楚,这种感觉,名叫“暧昧”。
  暧昧是最美好的过程,发展下去只有两种结局,一是慧剑斩情丝,掐断这段处于萌芽中的情愫,还有一种是任其发展,最后唐姑娘变成秦唐氏……
  静谧中,唐子禾打破了眼前的尴尬,声音变得有些捉摸不定。
  “侯爷,民女勉强算是良医,而侯爷手握大权,深得帝宠,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亦算得良相,民女想问侯爷,江山与百姓,在侯爷心中孰为重?”
  秦堪想了想,反问道:“唐姑娘,一个患了绝症快死的病人和一个患了重病却能救活的病人,姑娘若为良医,先救谁?”
  ※※※
  两个问题,却没有任何答案。
  唐子禾就这样在锦衣卫天津指挥使官衙住下,李二半请半强迫的行为,按说以唐子禾的脾气应该会很反感,甚至会激烈反抗,可不知什么原因,唐子禾竟无任何表示,很安分地在官衙住下,并无二话。
  官衙里日子过得平静,平静中带着那么一丝小暧昧,小旖旎……
  官衙之外却不平静了。
  天津官仓被烧,城中已无存粮的消息早已传得满城皆知,百姓们恐慌之中在天津仅有的两家米店排起了长队买米,两家米店的掌柜急坏了,这年头不是所有的生意人都是奸商,至少天津这两家米店的掌柜不太奸,或许是钦差大人的名头太响,也或许是因为不敢激起民愤,总之,两位掌柜将库房中囤存的米粮尽数发卖。
  不仅发卖库存,两位掌柜还往漕运衙门跑了无数次,满头大汗地请求陈总督开恩发粮,陈熊已知秦堪的计划,自然不肯发付粮食,掌柜差点给陈熊跪下,陈熊仍不为所动。
  囤存的米粮并不多,仅仅三百余石,这三百余石在全城恐慌的百姓长队下自然坚持不了多久,很快便告售罄。
  最后一个心满意足的百姓拎着满满的米袋回家,轮到下一个时,米店的伙计沉默着挂出了“粮米已售罄”的醒目牌子。
  仍排着长队的百姓愣住了。
  一阵吓人的沉寂过后,嗡嗡的议论声四处传来。
  愤慨,无奈,叹息,骂娘……什么声音都有,据说南方下游漕帮民夫作乱,下一批漕粮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送来,指望京师那帮官老爷救民于水火更是想都别想,没有了粮食,百姓还如何继续当朝廷的顺民?
  两家米店门前的长队里,议论声渐渐大了,百姓们由无奈渐渐变得愤怒,谁也没发现,米店数十步方圆内,一群穿着便衣却目光如鹰的锦衣校尉正死死盯着愤怒的人群。乔装扮作百姓的常凤远远地蹲在地上,扭头朝身后打了个手势,一名校尉转身飞快朝官衙跑去……
  不知骂了多久,百姓人群中忽然冒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声音:“朝廷腐败,吏治糜烂,当官的只知欺压良民,搜刮民脂,却不管我等草芥小民的死活,你们还指望南边有漕粮运来还是指望京师的官老爷会发善心,给你们发粮米?这样的朝廷,连咱们的肚子都喂不饱,不反难道活活饿死么?”
  话音刚落,立马有几道愤怒至极的声音嘶吼道:“反了!反了!先抢米店,再砸漕运衙门,最后杀了那个朝廷派来的姓秦的狗官!”
  恐惧,是人的本能,生存,亦是人的本能。
  极度恐慌的人群里,几道声音大肆一煽动,天津城的百姓终于乱了。
  “抢米店!砸衙门!杀狗官!”
  ※※※
  官衙内,秦堪揉了揉发疼的眉心,长叹一口气:“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李二和常凤重重抱拳:“乱民足有上千人,他们已砸了米店,米店掌柜趁乱跑了,无辜伙计被乱棍活活打死,城中四处民宅被点了火,现在乱民们正朝漕运衙门冲来,侯爷请速作决断!”
  狠狠一咬牙,秦堪长身而起:“传令,一千锦衣校尉与漕运衙门前布阵,配一百具劲弩,胆敢靠前一步者,当场射杀!”
  “是!”
  “为首那几个煽动闹事的乱民你们都记下,一定要活擒他们,这些人必是白莲教骨干,本侯要活的!”
  “是!”
  “传勇士营入城,接管天津防备,四城落闸上锁,不准任何人进出,拨勇士营一千将士和二百名鸟枪队军士开赴码头,码头民夫若有异动,击杀之!”
  “是!”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无数条性命在秦堪唇齿字眼的跳动里已被决定了生死。
  李二和常凤杀气腾腾领命而去,秦堪负手站在前堂,定定注视着大雪初晴后的院子里,几株腊梅迎着寒风绽开了花朵,花很红,像血。
  身后仿佛从遥远地方飘来的幽幽叹息。
  “江山与百姓在侯爷心中孰轻孰重,民女好像知道答案了……”
  秦堪淡淡一笑:“拿起了棍棒兵器的百姓,已算不得百姓,而是乱民,唐姑娘,你仍不知道我的答案……不过我问你的问题,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如果一个绝症病人和一个能救活的病人同时在你面前,我如果是你,一定会选择那个能救活的……”
  唐子禾使劲咬着下唇,薄薄的红唇似乎被咬出了血。
  “绝症的那个便该死么?”
  秦堪叹道:“佛渡有缘人,唐姑娘,绝症便是无缘,无缘何必徒劳?外面的百姓,只要他们没拿棍棒兵器,他们就能活命,没拿棍棒的人,也是有缘人。”


第417章 煽动剿杀
  秦堪不是佛,更不愿做屠夫,这场骚乱里,他只希望有缘人越多越好。
  天津城内四处火起,满城皆闻喊杀声。
  漕运衙门的朱漆大门紧紧关闭,门前的广场上,一千名锦衣校尉严阵以待,前面还有一百人手执劲弩,静静地注视着街道的尽头,广场中间和两侧已被校尉们点上三堆大火,火光衬映着广场上的皑皑白雪,白与红交相辉映,壁垒分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远远传来喧嚣声,叫骂声,渐行渐近。
  十余名或魁梧或瘦削的汉子领头,他们的身后跟着百多个拿着棍棒的男子,这些人后面,却是一群手无寸铁盲目跟从的百姓,足有上千人。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漕运衙门进发而来。
  衙门前广场上燃着的三堆火映入眼帘,刺眼的火光更刺激了众人的狂暴。领头的汉子右手忽然高举,一块石头脱手而出,狠狠向远处列阵以待的校尉们砸去。
  砰地一声闷响,一名校尉不幸被砸中了头,当即血流满面晕厥过去。
  李二和常凤按刀而立,见此情形不由勃然大怒。
  锦衣卫或许顾忌西厂,或许顾忌民间士子书生的舆论,顾忌有名望的儒士或大臣,但他们从没顾忌过平民百姓,如今竟被百姓欺负到头上,这可是破天荒第一遭。
  牢记着秦堪的嘱咐,李二赤红着眼按刀上前一步,扬声暴喝道:“前面的百姓止步!勿被白莲邪教所误,杀官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们担当得起吗?放下棍棒后退,本官恕你等无罪,否则,乱箭射杀!子女后代永为贱民!”
  领头的十余名汉子冷笑,其中一人转过身大喝道:“你们不要信朝廷和狗官的话!今日之乱若就此罢手,朝廷来日必有追究,抄家灭族已是定数,若一往直前砸了衙门,说不定还有条生路,岂不闻‘法不责众’?咱们已退无可退了!城中无粮,官府腐败,咱们本已没有活路。若不闹出大动静,朝廷哪会管咱们的死活?”
  这一声煽动使得原本有些犹疑的百姓顿时心下一横,壮起胆子向列阵的校尉们一步步逼近。
  跟在后面盲从的百姓们却有不少人脸上变色,很多人发现自己糊里糊涂跟着队伍走,却原来是一桩抄家灭族的大祸。于是很快队伍尾端盲从的百十名百姓趁前面不注意,悄悄转身溜走了。
  李二和常凤死死握住挂在腰侧的刀柄,通红的眼睛盯着越来越近的人群,直到此时他们还是没有下令攻击。
  二人是秦堪从南京时便一直跟随的老部下,他们深知秦堪的性格,虽说侯爷竟然坑太监,坑大臣,甚至连王爷都坑过,但侯爷从来没干过害老百姓的事。——侯爷不喜欢干的事,他们也不想干。
  然而,此时此刻,终究该做个选择了。
  ※※※
  双方越逼越近,一触即发之时,漕运衙门后方暗巷的方向,一支焰火忽然带着尖利的啸音冲天而起。接着在初雪后的晴朗天空中绽开了一朵烟花,烟花洁白如莲,碧空下乍现乍寂。
  李二和常凤瞧见这朵半空炸开的白莲,情知不妙,赶紧吩咐校尉扑进巷子搜索放焰火的人。
  领着百姓逼近锦衣校尉的为首十余名汉子一愣,接着互相交换了一下目光,最后高举双手大喝:“咱们跟官府拼了!”
  如同发起了进攻的信号,上千号人如潮水般向广场涌来,偌大的广场上,一道黑色的洪流朝校尉们席卷而去。
  混乱的人群中,方才领头的十余名汉子忽然放慢了脚步,任由百姓们朝官兵冲去,而他们却悄然将身子一矮,眨眼间,人群中便不见了他们的身影。
  看着越逼越近的乱民,李二黯然一叹,喃喃道:“侯爷,咱们已尽力了。”
  常凤锵地拔出腰刀,满带杀意地暴喝道:“放弩箭!凡执棍棒兵器者,射杀当场!”
  嗖嗖嗖!
  一阵漫天箭雨,领头高举着棍棒木叉的百余名乱民顿时躺下了一小半。
  李二也抽出了腰刀,喝道:“锦衣卫拿贼,无关者退散,从贼者杀之!”
  言毕,五百名锦衣校尉出列,跟随李二朝乱民们冲杀而去。
  “朝廷杀人啦!朝廷杀平民百姓啦!是姓秦的狗官下的令,他不把咱们百姓当人啊!”一句别有用心的煽动,在惨叫声中格外清晰。
  刀光过处,血溅五步,惨叫四起,天地低吟。
  ※※※
  坐在官衙院子里,耳边听着衙门外传来的激烈厮杀声和惨叫声,秦堪面无表情,目光无神地注视着初晴的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唐子禾从后院悄然走出来,她的脸上带着几许潮红,额头渗着细细的汗珠,见秦堪立于院中岿然不动,唐子禾深呼吸几口气,调匀了急促地喘息,然后走到秦堪身后。
  “侯爷……”唐子禾轻轻唤道。
  秦堪转过身,笑道:“唐姑娘气息紊乱,跑哪里去了?”
  唐子禾强自一笑,道:“外面很乱,民女刚刚从后门出去偷瞧了几眼,侯爷,您的一声令下,外面已经死了很多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